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36693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00155.4

申请日:

2008.09.19

公开号:

CN101675904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2/82申请公布日:201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2/82申请日:20080919|||公开|||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李斌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IPC分类号:

A61F2/82

主分类号:

A61F2/82

申请人:

景在平; 李 斌

发明人:

景在平; 李 斌

地址:

200433上海市双阳北路香阁丽苑37号7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增加了近端的锚定区,使移植物的固定更可靠并防止内漏发生的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以一种“膜样编织物”取代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部分覆膜,在手术操作中,使“膜样编织物”的“中央区域”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相对,在主动脉血压的压力下“中央区域”突入左锁骨下动脉,其顶端在压力作用下而变得稀疏并形成开口,能保持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膜样编织物”主体结构:为椭圆形,分为中央区域和周边区域,两者无绝对界线,从周边到中央区域的编织呈逐渐稀疏状。周边区域不漏水,中央区域在撑开时可形成开口。“膜样编织物”在主动脉腔内移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主动脉腔内移植物,在现有的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上安装“膜样编织物”,其特征是:在主动脉血压压力下,“膜样编织物”突入左锁骨下动脉,中央区域稀疏,有血流通过,周边区域紧密,不漏血,起隔绝作用并防止内漏的发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样编织物,其特征是:“膜样编织物”为椭圆形,分为中央区域和周边区域,两者无绝对界线,从周边到中央区域的编织呈逐渐稀疏状。周边区域不漏水,中央区域在撑开时可形成开口。“膜样编织物”在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上不起支撑作用,其主要作用是:(1)在移植物打开后保证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2)“膜样编织物”的周边区域不漏水,从而防止型内漏的发生。

说明书

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分支装置,主要针对主动脉弓重要分支血管的保护和主动脉腔内移植物安装的稳固。
背景技术
本发明针对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而设计。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是指夹层起源并局限于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要求B型夹层近端颈部血管的长度应大于15mm,以确保移植物的稳固和左锁骨下动脉的通畅。对于近端颈部血管的长度小于15mm者,目前的主要对策是对左锁骨下动脉的重建,包括腔外、腔内两种形式:1、腔外重建方式是指在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放置之前进行各种旁路手术,方法包括右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及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2、腔内重建方式包括:(1)应用“豁口”(scallop)样移植物保留LSA。(2)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并支架成形术。(3)原位开窗术。(4)应用带分支的移植物腔内重建LSA。腔外重建无疑增加了一次手术创伤,目前腔内重建的技术难度大,耗时长,增加内漏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使用中主动脉弓重要分支血管的封堵和主动脉腔内移植物安装的稳固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在现有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上安装一种膜样编织物,即保证重要分支血管的血供又增加移植物安装的稳固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一种膜样编织物取代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部分覆膜,在手术操作中,使膜样编织物的中央区域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相对,释放移植物,在主动脉血压的压力下中央区域突入左锁骨下动脉,其顶端在压力作用下而变得稀疏,能保持左锁骨下动脉的部分血供,在支架放置完成后可以对顶端进行球囊扩张,以恢复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
膜样编织物主体结构:为椭圆形,分为中央区域和周边区域,两者无绝对界线,从周边到中央区域的编织呈逐渐稀疏状。周边区域不漏水,中央区域在撑开时可形成开口。膜样编织物在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上不起支撑作用,其主要作用是:(1)在移植物打开后保证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2)膜样编织物的周边区域不漏水,从而防止内漏的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一个动脉穿刺点可以完成手术操作。2、不需要腔外重建方式,简化了整个手术治疗过程。3、增加了主动脉移植物近端的锚定区,使移植物的固定更可靠。4、克服了左锁骨下动脉的变异对手术操作的影响。5、防止内漏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效果图。
图2是待安装本方明的现有主动脉腔内移植物。
图3是本发明的膜样编织物。
图中1.现有主动脉腔内移植物,2.本发明的膜样编织物,11.不锈钢钢丝或合金,12.覆膜,13.固定钩,14.现有移植物上的裁剪口,21.本发明的膜样编织物的顶端开口,22.本发明的膜样编织物的中央区域,23.本发明的膜样编织物的周边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现有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近固定钩一端的覆膜被裁剪一部分。
在图1中,将本发明的编织物缝合于现有移植物。在手术操作中,使本发明的膜样编织物的中央区域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相对,释放移植物,在主动脉血压的压力下中央区域突入左锁骨下动脉,其顶端在压力作用下而变得更加稀疏并形成开口,能保持左锁骨下动脉的部分或全部血供,如果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不能完全恢复,可在支架放置完成后可以对顶端进行球囊扩张,以完全恢复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

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突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增加了近端的锚定区,使移植物的固定更可靠并防止内漏发生的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以一种“膜样编织物”取代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部分覆膜,在手术操作中,使“膜样编织物”的“中央区域”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相对,在主动脉血压的压力下“中央区域”突入左锁骨下动脉,其顶端在压力作用下而变得稀疏并形成开口,能保持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膜样编织物”主体结构:为椭圆形,分为中央区域和周边区域,两者无绝对界线,从周边到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