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氯固体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消毒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氧化氯固体制剂。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ClO2)因其具有高效、安全、广谱杀菌消毒性能而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杀菌消毒剂,在各行各业应用极为广泛,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近年来,人们研发出各种类型的二氧化氯固体制剂。一元包装的固体制剂就是利用一种钝化剂将发生剂(亚氯酸盐)和固体活化剂混配在一起。使用时,将一定量的固体制剂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即生成澄清的黄绿色二氧化氯溶液。根据使用对象的要求,稀释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
但是,目前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二氧化氯含量较低,一般不大于8%。同样限制了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氯固体制剂,二氧化氯含量可以达20%以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各组份及质量份数配比如下:
亚氯酸钠(NaClO2)40-42、氨基磺酸(NH2SO3H)0-16、硫酸氢钠(NaHSO4·H2O)20-44、硫酸镁(MgSO4·7H2O)0-6、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18-22。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含量是:亚氯酸钠(NaClO2)82%、氨基磺酸(NH2SO3H)99%、硫酸氢钠(NaHSO4·H2O)98%、硫酸镁(MgSO4·7H2O)98%、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有效氯61%。
上述配方中,亚氯酸钠是产生二氧化氯的母体、是二氧化氯地发生剂,在理论上,1克含量为82%的亚氯酸钠应产生0.489克的二氧化氯,即二氧化氯含量为48.9%;
氨基磺酸为酸化剂即提供H+。反应方程式:
5ClO2-+4H+===4ClO2+2H2O+Cl
氨基磺酸为一价酸,即:NH2SO3H==H++NH2SO3
可以计算出1克亚氯酸钠(82%)需多少氨基磺酸才能将二氧化氯激发出来。但实际上,氨基磺酸的需要量要比理论值高出三倍以上(有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问题)。
钝化剂不发生化学反应,只起保护作用。起初为了安全起见,钝化剂用量较多。
因为是一元包装,总量是固定的,即总量=亚氯酸钠的量+氨基磺酸的量+钝化剂的量。要加大氨基磺酸的量和钝化剂的量,势必减少亚氯酸钠的量。这样二氧化氯的百分含量就得降低,起初为3.5%,现有技术通过实验达到了8%。
本发明采用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既可起钝化保护作用,又可起活化作用,用作辅助剂。因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水溶性物质(特别在酸性介质中),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HClO),与亚氯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氯:
3ClO2-+4HClO==4ClO2+3Cl-+H2O
这样,减少了钝化剂的用量,增加了二氧化氯生成量,故二氧化氯的含量就提高了。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如下:
1、干燥 本发明的产品对水(汽)特别敏感,所需原料必需干燥。硫酸氧钠和硫酸镁因含有结晶水,需要在温度70℃以下干燥脱水,最好用无水物。其他原料可在100℃左右干燥。可在湿度不高于50%的空气中干燥,不需要保护气氛。
2、粉碎 用研磨的方法粉碎,粉碎至不大于0.175mm(80目)。如果原料为粉状,可不用粉碎。
3、混合 在湿度不高于50%的空气中,将各种原料按比例称量好,在非金属容器中混合均匀即可。
4、检验 产品为均匀的白色多相固体粉末。溶于水约5min即成黄绿色透明溶液,液面有二氧化氯气体逸出。
检测方法:取10g本发明固体产品,溶于1000ml容量瓶中。待完全溶解透明后,用移液管吸取2~5ml溶液,用标准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百分含量。
5、包装 用塑料袋(PVC或PE)双层包装。每袋净重100g或500g。
本发明产品的使用方法:
将净重为100g的产品包装袋打开,慢慢倒入盛有1000ml清净水的非金属容器中,溶解后,二氧化氯的浓度为2%(20000ppm)。根据需要再用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实际使用和运输中都十分安全方便,减少了钝化剂的用量,增加了二氧化氯生成量,二氧化氯含量可以达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各组份及质量份数配比:亚氯酸钠(NaClO2)40、氨基磺酸(NH2SO3H)0、硫酸氢钠(NaHSO4·H2O)20、硫酸镁(MgSO4·7H2O)2、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22。
检验:用移液管吸取2ml溶液,用标准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百分含量为19.59%。
生产工艺同前所述。
实施例2:各组份及质量份数配比:亚氯酸钠(NaClO2)41、氨基磺酸(NH2SO3H)5、硫酸氢钠(NaHSO4·H2O)30、硫酸镁(MgSO4·7H2O)0、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18。
检验:用移液管吸取2ml溶液,用标准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百分含量为20.07%。
生产工艺同前所述。
实施例3:各组份及质量份数配比:亚氯酸钠(NaClO2)42、氨基磺酸(NH2SO3H)8、硫酸氢钠(NaHSO4·H2O)35、硫酸镁(MgSO4·7H2O)0、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21。
检验:用移液管吸取2ml溶液,用标准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百分含量为20.60%。
生产工艺同前所述。
实施例4:各组份及质量份数配比:亚氯酸钠(NaClO2)42、氨基磺酸(NH2SO3H)10、硫酸氢钠(NaHSO4·H2O)44、硫酸镁(MgSO4·7H2O)4、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22。
检验:用移液管吸取2ml溶液,用标准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百分含量为20.57%。
生产工艺同前所述。
实施例5:各组份及质量份数配比:亚氯酸钠(NaClO2)42、氨基磺酸(NH2SO3H)16、硫酸氢钠(NaHSO4·H2O)40、硫酸镁(MgSO4·7H2O)6、二氯异氰尿酸钠(C3O3N3Cl2Na)20。
检验:用移液管吸取2ml溶液,用标准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百分含量为21.05%。
生产工艺同前所述。本实施例为最佳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