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大田机械播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甜叶菊大田机械播种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8484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8484ACN102318484A21申请号201110221843022申请日20110804A01G1/0020060171申请人阿拉尔新糖高科技有限公司地址8433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1号工业园区新农路1号72发明人陈学庚李铁仁郑新民54发明名称甜叶菊大田机械播种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叶菊适合大田播种的方法,通过将种子播种在8厘米宽、5厘米深的沟槽内,两槽间加一条滴灌带,然后覆膜形成地槽式小拱棚。本发明解决了甜叶菊的大田直播难题,拱棚的温室效应在早春为种子萌发提供了温度条件,滴灌调节水分湿。
2、度,保证了甜叶菊种子的发芽出苗,并适时破膜放苗,从而突破了甜叶菊育苗移栽的传统模式,保苗株数在15万株左右,地膜及滴灌带的使用对甜叶菊后期生长中的水肥供应和杂草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减少人工的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18485A1/1页21一种适合甜叶菊大田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合甜叶菊大田播种通过将种子播种在8厘米宽、5厘米深的沟槽内,两槽间加一条滴灌带,然后覆膜形成地槽式小拱棚。权利要求书CN102318484ACN102318485A1/3页3甜叶菊大田机械播种的方法发明领域00。
3、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甜叶菊播种的培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甜叶菊适合大田播种的方法及应用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甜叶菊是生产甜菊糖的原料,甜菊糖是从甜叶菊叶子中提取的由甜菊甙STEVIOSIDE,甜菊双糖甙AREBAUDIOSIDEA,甜菊双糖甙CREBAUDIOSIDEC和卫矛甙ADULCOSIDEA组成的混合物,甜菊糖的主要成分为甜菊双糖甙A和甜菊甙。叶含甜菊甙SIEVIOSIDE、甜菊双糖甙STEVIOLBIOSIDE、甜菊甙A和甜菊甙BREBAUDISIDESA,B、甜甙A、甜甙B、甜甙C、D、E、卫矛甙A、6一O一乙酰基澳泽兰素6一O一ACETYL一AUSTROINULIN、泽兰醇JHA。
4、NOL、澳泽兰素AUSTROINULIN。甜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2004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可广泛的应用于饮料、食品、乳制品、罐头、调味品、酒类、化妆品、制药等行业,所以种植甜叶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甜菊糖的主要品质由甜菊甙和甜菊双糖甙A决定,其中甜菊双糖甙A的含量越高,甜菊糖的口味越高,品质越好,而作为甜菊糖适合大田播种的方法,直接影响甜菊糖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成本,因此探讨甜叶菊适合大田播种方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0003甜叶菊作为一种菊科作物,株高约80厘米,其茎、叶含糖量极高,用干叶片生产甜菊糖其甜度是蔗糖的300350倍,热量为同量蔗糖的1/250左右,糖尿病、肥胖症等忌糖。
5、患者不但均可使用,且甜叶菊具有生津消渴的药用作用和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的功效,是主治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草药。甜菊糖是成本低廉的高甜度、低热值的保健型天然甜味剂,它是纯天然甜味剂取代类似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最佳替代品,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被世界食品权威人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世界功能性糖源甜菊糖与白糖及人工合成糖相比,有零热量、高甜度、食用安全等三大优点。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第一代糖源蔗糖和第二代糖源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替代品。即便是糖尿病、龋齿、肥胖症等不宜食用蔗糖的人群也可食用。甜菊糖市场需求量稳定增长,特别是国际市场需求量更大。据统计仅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就达5万多吨,。
6、然而目前全球产量不过7千吨,我国占了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0004甜叶菊原产南美洲,为多年生菊科野生植物,日本20世纪50年代最先研究栽培种植并获得成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种植和政府批准使用甜菊糖,如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阿根廷、韩国等。中国甜叶菊引进种植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山东、东北和甘肃等省,但大面积直播种植尚无成功的先例。0005甜叶菊繁殖方式以种子繁育苗繁殖为主,也可用扦插、压条繁殖。生产上多采用播种育苗然后移栽定植的方式。我国南方各省通常应用平畦播种育苗,而在北方则多用温床育苗。长江南岸的播种期以1011月为适宜,幼苗在育苗畦内越冬,到翌。
7、年3月中下旬即可移植至大田中栽培。北方一般24月利用温室或温床播种育苗。为使种子撒得均匀,播种前可用细沙把种子掺混起来加以摩搓,然后放在温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少量草木拌种。播说明书CN102318484ACN102318485A2/3页4完用木板轻轻压种子使之与土壤接触,再用喷雾器向床面喷水1次,保持床上湿润,提高出苗率。温湿度适宜,播后710天即能发芽出土。播种量每100M2苗床需500克,实际培育成壮苗数目为2025万株,足够栽植1215亩土地之用。一般每亩栽苗80009000株,密植可达1000012000株。0006由于甜叶菊种自身具有以下特点00071、甜叶菊种不实率高,甜叶菊自。
8、花不孕,主要靠风和昆虫传粉受精。种子不实率为1530,如在授粉时遇阴雨低温等不利条件,种子不实率可达60以上,再加种子细小,顶端带有冠毛,易相互沾附,不实种较难分离出来,因此种子净度较低,质量较差。00082、种子细小,极易失去发芽力,甜叶菊种子千粒重仅有02504克,贮葳养分很少,再加外皮组织疏松,易透入水分和空气,使呼吸作用增强而失去发芽力。收获的种子在室内袋藏,至第二年春播种时,发芽率多在2378之间,放到8月份,即全部丧失发芽力。但闭贮一年发芽力保持90以上,因此干燥贮藏种子,是保持发芽率的有效措施。0009通过以上分析,由于甜叶菊种籽形体微小细长、种芽顶土能力极差不能覆土、萌发的温度。
9、湿度条件要求高、有冠毛等不利于直播。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大棚扦插育苗或地头小拱棚种子苗床育苗,然后进行人工大田移栽,一般每亩栽苗8千株一天需要四、五个人工,费时费力因此也成为甜叶菊大面积种植的瓶颈。甜叶菊原料生产与国际市场对甜菊糖的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大面积种植成为甜叶菊种植的世界性种植技术难题。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地膜及滴灌带采用地槽式播种法成功解决了甜叶菊的大田直播难题。0011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的技术原理在于,通过将种子下在8厘米宽、5厘米深的沟槽内,两槽间加一条滴灌带,然后覆膜形成地槽式小拱棚。拱棚的温室效应在早春为种子萌发提供了温度条件,滴灌调节水分湿度,保证了甜叶菊。
10、种子的发芽出苗,并适时破膜放苗,从而突破了甜叶菊育苗移栽的传统模式,保苗株数在15万株左右,地膜及滴灌带的使用对甜叶菊后期生长中的水肥供应和杂草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减少人工的重要作用。00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甜叶菊大田播种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0013通过将种子播种在8厘米宽、5厘米深的沟槽内,两槽间加一条滴灌带,然后覆膜形成地槽式小拱棚。0014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00151甜叶菊的“地膜滴灌沟槽式播种法”为播种机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路线,为机械化联合大面积作业奠定了基础。具有农业现代化基础的新疆兵团农一师在三团、十团等四个团场采用“地膜滴灌沟槽式播种法”改造。
11、播种机使之沟槽整形、下种、铺带、腹膜联合作业一次性完成,每台每天播种一百余亩,成功种植8000余亩,每亩平均产甜菊干叶310公斤,亩收益达2000元,最高产地块平均亩产500公斤,亩收益达2000元。00162新疆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适宜糖料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兵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节水滴灌技术,“地膜滴灌沟槽式播种法”的应用使得大面积甜叶菊高产种植基地将相继出现,对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并将有力的促进我国甜叶菊产业的发展。说明书CN102318484ACN102318485A3/3页500173本发明充分利用拱棚的温室效应在早春为种子萌发提供了温度条件,滴灌调。
12、节水分湿度,保证了甜叶菊种子的发芽出苗,并适时破膜放苗,从而一举突破了甜叶菊育苗移栽的传统模式,保苗株数在15万株左右,地膜及滴灌带的使用对甜叶菊后期生长中的水肥供应和杂草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减少人工的重要作用。附图说明0018无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0020实施例一0021将种子下在8厘米宽、5厘米深的沟槽内,两槽间加一条滴灌带,然后覆膜形成地槽式小拱棚。拱棚的温室效应在早春为种子萌发提供了温度条件,滴灌调节水分湿度,保证了甜叶菊种子的发芽出苗,并适时破膜放苗,从而一举突破了甜叶菊育苗移栽的传统模式,保苗株数在15万株左右,地膜及滴灌带。
13、的使用对甜叶菊后期生长中的水肥供应和杂草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减少人工的重要作用。0022实施例二0023传统的甜叶菊需要选择苗床地及苗床设置,做床时间一般在播种前710天完成,规格以宽1218M,长1015M为宜,过宽过长不利于管理,过短过窄降低苗床利用率。以及甜叶菊移栽,都需要大量的工序,而且工序复杂,制约了大田播种的效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所述的甜叶菊地膜滴灌沟槽式播种法,为播种机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路线,为机械化联合大面积作业奠定了基础。具有农业现代化基础的新疆兵团农一师,在三团、十团等四个团场采用本发明改造播种机使之沟槽整形、下种、铺带、腹膜联合作业一次性完成,每台每天播种一百余亩,成功种植8000余亩,每亩平均产甜菊干叶310公斤,亩收益达2000元,最高产地块平均亩产500公斤,亩收益达2000元,成为国内最高水平。0024实施例三002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所述的甜叶菊地膜滴灌沟槽式播种法,农一师十团六连职工种植甜叶菊100亩,采用膜下勾槽式播种每亩地下种量250克,出苗保苗亩株数11000株,当年九月收割时平均株高75公分,最大高度12米。收割平均亩产干叶510公斤。说明书CN1023184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