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6601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1802.7

申请日:

2008.09.26

公开号:

CN101683375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47公开日:201003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47; A61K36/328; A61K9/70; A61K47/40; A61K47/02;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47

申请人: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秉文; 高惠明; 杨吉田

地址:

3003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一经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没药5-10份、麻黄3-10份、透骨草3-10、细辛3-10份;按比例将原料混合均匀,磨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获取的所需馏分,将配方中各成分都经纳米分散设备后,按配方比例,配成纳米药浆,加入应有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压敏胶,进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后进行剪切、质检、包装入库;本发明以科学方法加工提取药材,充载于基质的骨架内,贴片基质与皮肤相溶性好,有利于药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其特征是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没药5-10份、麻黄3-10份、透骨草3-10份、细辛3-10份。

2、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重量配比份的原料药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没药5-10份、麻黄3-10份、透骨草3-10份、细辛3-10份;按比例取没药、麻黄、透骨草和细辛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下冷藏24h,抽真空;在摄氏40℃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回风进行干燥,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8-10份、表面活性剂3-6份,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3-0.5份和胶基质3-5份,搅拌均匀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说明书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贴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外感风寒,初起以风寒、风热、风湿、寒湿、湿热之邪入侵,经络受邪,阻滞气机运行,继则入血,产生气滞血瘀。这就是中医对于风湿痹痛的病因的判断。现行的中成药对于风湿痹痛又多种组方针对,但是由于病因种种,仍有因不对症而疗效差者。一般风湿痹痛患者,通常采用药剂进行治疗,多为口服药物或针剂,但口服药物和针剂均有毒副作用,会产生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和消化道的释淡的反应,这样就给患者带来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口服药物和针剂对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提供一种避免了经口服用的毒副作用,也不经肝脏首过效应和消化道的释淡的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没药5-10份、麻黄3-10份、透骨草3-10份、细辛3-10份。没药、具有活血祛瘀,活络止痛之功效;麻黄、透骨草、细辛祛风除湿,发散风寒,并有抗炎止痛作用。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是以下列重量配比份的原料药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没药5-10份、麻黄3-10份、透骨草3-10份、细辛3-10份。
按比例取没药、麻黄、透骨草和细辛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C°下冷藏24h,抽真空。在摄氏40C°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C°回风进行干燥,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通过锥形转齿与定齿之间的相对运动,使物料通过可调节的间隙时受到剪切、搅拌、研磨等作用,使包合客体装进β-环糊精空腔,从而达到包合效果。采用胶体磨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时间短、能耗低、产品得率高,工艺条件易控制,适合大规模生产。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8-10份、表面活性剂3-6份,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3-0.5份和胶基质3-5份,搅拌均匀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高剂量)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没药10kg、麻黄10kg、透骨草10kg、细辛10kg。
按比例取没药、麻黄、透骨草和细辛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C°下冷藏24h,抽真空。在摄氏40C°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C°回风进行干燥,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10kg、表面活性剂6kg,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5kg和胶基质5kg,搅拌均匀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实施例2(低剂量)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没药3kg、麻黄3kg、透骨草3kg、细辛3kg。
按比例取没药、麻黄、透骨草和细辛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C°下冷藏24h,抽真空。在摄氏40C°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C°回风进行干燥,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8kg、表面活性剂3kg,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3kg和胶基质3kg,搅拌均匀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实施例3(中等剂量)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是把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每份以1kg计,按照下述方法制成的:没药5kg、麻黄5kg、透骨草5kg、细辛5kg。
按比例取没药、麻黄、透骨草和细辛分别破碎、研磨,通过微米均质机和纳米均质机均质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μm。
经质检粒径后将研磨好的原料药分别投入胶体磨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加入β-环糊精和适量的水,原料药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6。胶体磨均匀研磨,保持速度为3000r/min,调节磨间距为5μm,连续缓慢滴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原料药的成分,浸泡6h后,在摄氏4C°下冷藏24h,抽真空。在摄氏40C°下真空干燥,以少量的水和乙醇洗涤3次,用40C°回风进行干燥,获得包合物;脱包合法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30min。
经检验确认,将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敷料9kg、表面活性剂4.5kg,搅拌均匀配制成纳米药浆。
在纳米药浆中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0.4kg和胶基质4kg,搅拌均匀后送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在布或无纺布或聚乙烯片材;涂布后经干燥、灭菌、消毒、剪切、质检,成品包装入库。
敷料为高岭土、膨润土、氧化锌、二氧化钛,至少采用一种以上。促进剂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脑,至少采用一种以上。胶基质为压敏胶、树脂胶、橡胶,至少采用一种以上。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贴剂及制作方法。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组分组成:没药5-10份、麻黄3-10份、透骨草3-10、细辛3-10份;按比例将原料混合均匀,磨碎,各成分的粒径为100-200m;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获取的所需馏分,将配方中各成分都经纳米分散设备后,按配方比例,配成纳米药浆,加入应有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压敏胶,进入盘旋式低温干燥涂布机,涂布后进行剪切、质检、包装入库;本发明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