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症温补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6534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1383.7

申请日:

2008.09.18

公开号:

CN101675983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4公开日:201003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4; A61K9/00; A61K9/20; A61K9/48; A61P1/14; A61P37/04; A61K33/26(2006.01)N;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申请人: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祖光; 王乃婕

地址:

3003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一经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气虚症温补剂,主要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红参10~20,白术20~40,茯苓10~30,黄芪40~60,甘草1~10,当归10~20,陈皮1~5,升麻1~5,柴胡1~5,灶心土70~90,肉果10~30,淮山药20~40;以上药物采用各种制剂方法制成相当于药280~380克的蜜丸、滴丸、片剂、胶囊、合剂、口服液。本发明对于气虚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几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气虚症温补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红参10~20,白术20~40,茯苓10~30,黄芪40~60,甘草1~10,当归10~20,陈皮1~5,升麻1~5,柴胡1~5,灶心土70~90,肉果10~30,淮山药20~40;以上药物采用各种制剂方法制成相当于生药280~380克的蜜丸、滴丸、片剂、胶囊、合剂、口服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虚症温补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莲子、薏仁、芡实各10~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虚症温补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桂枝、牡蛎、酸枣仁各10~20。

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虚症温补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红参15,炒白术30,茯苓20,黄芪50,甘草5,当归15,陈皮、升麻、柴胡各3,灶心土80,肉果20,淮山药30,莲子、薏仁、芡实、桂枝、牡蛎、酸枣仁各15。

说明书

气虚症温补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症。
气虚所引起的一系列表现诸如感到倦怠无力、语言低微、懒言少动,动则气短或气喘、呼吸少气、面色发白、头面四肢浮肿、饮食不香、肠鸣便溏、消化不良、多汗自汗,动辄易患感冒,脉搏虚弱无力、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边齿印等,均为气虚之象。事实上,气虚之人通常还与脾、肺、心、肾之虚有关。气虚者或伴有厌食、腹胀、呕恶、慢性腹泻、胃下垂、脱肛等脾虚表现;或伴有呼吸短促、慢性咳喘等肺气虚的症状;或伴有心悸、心慌、早搏、心动过缓、脉结代等心气虚现象;或伴有腰酸、腿软、下肢浮肿、小便频多等肾气虚症候。
气虚是一种多发症,原因多是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据对804人(46岁-65岁)随机抽样调查,衰老、虚弱引起的体虚占51.4%,是各种病因中最高的。这与现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需要提供更多成药以备广大患者选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虚症温补的方剂,用于制成各种成药,便于广大患者选用。
气虚症温补剂,主要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红参10~20,白术20~40,茯苓10~30,黄芪40~60,甘草1~10,当归10~20,陈皮1~5,升麻1~5,柴胡1~5,灶心土70~90,肉果10~30,淮山药20~40;以上药物采用各种制剂方法制成相当于药280~380克的蜜丸、滴丸、片剂、胶囊、合剂、口服液。
上药加莲子、薏仁、芡实各10~20。
上药加桂枝,牡蛎,酸枣仁各10~20。
方解: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利水化饮、健脾宁心。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灶心土温脾涩肠止泻。肉果又名肉豆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淮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芡实补中益气,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酸枣仁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温和的补脾、补肾、益气、养胃、补血、益肺、养心安神之功效。全面调理气虚症状。
本发明对于气虚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几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例1:以下克重的诸药:红参15,炒白术30,茯苓20,黄芪50,甘草5,当归15,陈皮3,升麻3,柴胡3,灶心土80,肉果20,淮山药30。
例2:以下克重的诸药:红参10,白术40,茯苓10,黄芪60,甘草1,当归20,陈皮1,升麻5,柴胡1,灶心土90,肉果10,淮山药40;莲子、薏仁、芡实各10。
例3:以下克重的诸药:红参20,白术20,茯苓30,黄芪40,甘草10,当归10,陈皮5,升麻1,柴胡5,灶心土70,肉果30,淮山药、莲子、薏仁、芡实各20;桂枝,牡蛎,酸枣仁各10。
例4:以下克重的诸药:红参10,白术40,茯苓10,黄芪60,甘草1,当归20,陈皮1,升麻5,柴胡1,灶心土90,肉果10,淮山药40;莲子、薏仁、芡实各10;桂枝,牡蛎,酸枣仁各20。
例5:以下克重的诸药:红参15,炒白术30,茯苓20,黄芪50,甘草5,当归15,陈皮3,升麻3,柴胡3,灶心土80,肉果20,淮山药30,莲子、薏仁、芡实、桂枝,牡蛎,酸枣仁各15。
以本发明治疗各种气虚患者53例,男19例,女34例,年龄45~93岁,服药时间7~90天不等,其中显效12例,有效35例,余无效,总有效率88.7%。
典型病例
女,58岁,因慢性泄泻五六年,常以稀水样便为主,重则大便次数每天多达20次,症状轻缓时每天也需解六七次,长年服用各种抗生素类西医均无作用。曾于某医院诊断为“慢性重症肠功能紊乱”、“重症菌群失调症”,经正规消炎治疗一月余,包括正常粪便灌肠留驻法,毫无起色。交谈时,患者的语音会在两三分钟之内明显下降而使医生难以听清,坐后起立与卧时翻身常因无力而需要他人帮忙已两年余。其症状属典型的重症“气虚下陷”、“脾肾阳虚”。服用本发明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毫无不良反应,此后服用长达九十余剂,顽疾才得以治愈。

气虚症温补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虚症温补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虚症温补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虚症温补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虚症温补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气虚症温补剂,主要包括以下比份的中药:红参1020,白术2040,茯苓1030,黄芪4060,甘草110,当归1020,陈皮15,升麻15,柴胡15,灶心土7090,肉果1030,淮山药2040;以上药物采用各种制剂方法制成相当于药280380克的蜜丸、滴丸、片剂、胶囊、合剂、口服液。本发明对于气虚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几无毒、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