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雷舰的尖劈状船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舰船领域。
背景技术
水雷是一种威力很大的武器,水雷采用进攻性布雷或防御性布雷,都会对敌方的舰船造成极大的威胁,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用水雷使美军元山登陆推迟了一个星期,给登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扫雷工作既繁重又艰难。
现代水雷种类繁多,除较陈旧简单的锚雷、沉底雷等触发水雷外,有非触发的锚雷、漂雷及特种水雷。按水雷的引信分有声引信雷、磁引信雷、水压引信雷、电场引信雷;声引信又可分为声频、次声、超声等声引信。引信的技术不断发展,灵敏度不断提高,种类不断增加,引信还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舰船进行分类识别,专门攻击某种舰船,还可定时,定次使用,真真假假变化莫测。尤其是特种水雷,如火箭上浮水雷,制导水雷,是水中的导弹式水雷,可以主动攻击舰船甚至空中的直升机。现代水雷的布深也不断增加,由几十米深到一千米甚至两千米。水雷技术的发展给扫除水雷带来极大困难。
水雷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反水雷技术的发展,克服雷障是战斗必须解决的问题,反水雷主要有扫雷和猎雷两种方法。扫雷使用扫雷舰艇,扫雷时一般使用接触式扫雷具或非接触式扫雷具,以及遥控扫雷具,也可用直升机进行扫雷。猎雷时猎雷舰艇用猎雷声纳发现水中地可疑目标后,用声纳引导灭雷具在水中判断,然后根据水雷的类型加以消灭,它可以对付各种水雷,很多国家都集中精力发展猎雷来打通航道,但猎雷方法太昂贵。
水雷的特点是隐蔽,如果受地形、泥沙、水流、能见度等因素的干扰则更加难以寻找,扫雷和猎雷都需要在水中对水雷进行搜寻、发现、鉴别、然后引爆水雷,繁重艰难,困难危险,并且费用极高,大面积灭雷更是耗时费力,尤其是在登陆进攻的战斗中,扫雷舰船无法进入敌人炮火控制的登陆水域工作,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清除雷障。
趟雷舰船也叫破雷舰艇,诞生于二战期间,通常是由旧船改装,利用本身产生的各种物理场去引爆水雷,它面临很大的危险,水雷爆炸会造成舰船的损坏,甚至沉没,并且旧船也不易寻找,因此破雷舰艇问世50多年始终未能得到发展,也没有专门的破雷专用舰船。
本发明人曾申请过趟雷舰船的有关专利,趟雷舰船它模仿作战舰船的物理场诱发水雷爆炸,不用去搜寻水雷,只需在布雷水域行驶,即可通过引爆扫除水雷,破除雷障经济而快速,还可以在战斗中趟雷。而且可以清除一般扫雷具无法扫除的水压水雷,清除目前尚未公开使用和正在研制的各种新型水雷,以及采取了多种抗扫雷措施的水雷。趟雷舰船还可进行扫雷后的试航任务。趟雷舰船一般采用双船体或三船体结构。
趟雷舰船引爆水雷时,会受到位于水下水雷爆炸的直接冲击,趟雷舰船应能承受重型水雷爆炸的攻击,受攻击后不会沉没,有极强的生存力。
趟雷舰船的舰体必需结构坚固,并有较厚的装甲,重要部位如动力舱、仪表装备有很好的防护,能承受水雷爆炸的破坏,不会造成重大损坏且不影响继续使用和人员安全。
一般舰船的船底结构是平的,承受爆炸的冲击面积很大,爆炸会对趟雷舰船造成极大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趟雷舰的尖劈状船底结构,采用尖劈状船底结构将爆炸冲击波劈开,有利于爆炸冲击波绕过船身向上喷发,减少对船体的冲击。使趟雷舰船能承受重型水雷爆炸的攻击,受攻击后不会沉没,有极强的生存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趟雷舰船底结构的截面为向下的尖劈状,尖劈的夹角为60度至120度;尖劈的夹角壁处采用30-100毫米的高强度钢板,
所述的尖劈的夹角为90度。
所述的尖劈的夹角处,用隔板构成增加强度的密封框架,密封框架底部填充增加强度的混凝土,上部密封框架充填轻质多泡材料,充填轻质多泡材料框架构成浮体结构的浮力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尖劈状船底结构将爆炸冲击波劈开,有利于爆炸冲击波绕过船身向上喷发,减少对船体的冲击。尖劈的夹角壁处采用30-100毫米的高强度钢板,底部填充增加强度的混凝土,有极高的强度,上部框架充填轻质多泡材料,充填轻质多泡材料框架构成浮体结构的浮力舱。趟雷舰船能承受重型水雷爆炸的攻击,受攻击后不会沉没,有极强的生存力。
【附图说明】
1.图1是趟雷舰的尖劈状船底结构的截面图。
在图中:
1.船体 2.尖劈
3.钢板 4.混凝土
5.轻质多泡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趟雷舰的尖劈状船底结构的截面图。趟雷舰船一般采用双船体或三船体结构,趟雷舰船体1的船底结构截面为向下的尖劈状,尖劈2的夹角为60度至120度;尖劈2的夹角较小时,减少爆炸冲击的效果好,但会增加舰船的吃水深度。尖劈2的夹角较大时,减少爆炸冲击的效果差,但舰船的吃水深度浅,图1中尖劈2的夹角为90度,水雷在其下方或侧方爆炸,爆炸冲击波直接冲击尖劈2处,尖劈使爆炸冲击波沿尖劈2两侧向上冲击,能减少船体的损害。由于爆炸冲击波直接冲击尖劈2处,尖劈2必需有极高的强度,尖劈2两侧壁处采用30-100毫米的高强度钢板3,尖劈的夹角处,用隔板构成增加强度的密封框架,密封框架底部填充增加强度的混凝土4,尖劈2有极高的强度抵抗爆炸,上部密封框架充填轻质多泡材料5,充填轻质多泡材料框架构成浮体结构的浮力舱。
在薄壳中充填轻质多泡材料称之为浮体,浮体的重度轻,浮力很大,浮体的壳破损后,水被充填的轻质多泡材料挡住浮体中不会大量进水,因此不会失去大部分的浮力,在趟雷舰船的船体及其他部位充填轻质多泡材料,使这些部位成为浮体结构,在趟雷舰船受到水雷攻击破损后,不会大量进水,因而不会下沉及倾斜,不会失去稳定性,可以极大的提高趟雷舰船的抗打击能力,轻质多泡材料很轻不会大量增加趟雷舰船的重量和成本。
尖劈的夹角处填充增加强度的混凝土4,用混凝土4进行压仓,使舰船重心降低,并增加舰船重量和排水量,使舰船有较大的质量,能更好的抵抗爆炸冲击。
采用尖劈状船底结构,船底形状主要由平面构成,利于厚钢板的焊接,避免了厚钢板的弯曲成形,减少加工困难,降低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