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36408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00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6541.6

申请日:

2010.07.22

公开号:

CN102334410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D 89/00申请日:201007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D89/00; A01D82/00

主分类号:

A01D89/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董世平; 刘天舒; 邱灶杨; 王锋德; 燕晓辉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祁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秸秆收获机包括发动机、切碎器、抛送器和储料箱,还包括将该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输送台;以及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的过桥输送装置;其中,该捡拾输送台经过该桥输送装置连接该切碎器的入口,该切碎器的出口通过该抛送器连接该储料箱,该储料箱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该发动机分别与该捡拾输送台、该过桥输送装置、该切碎器、该抛送器和该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收获,能满足深翻播种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秸秆收获方法, 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步骤 ; 用于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输送至一切碎器的输送步骤 ; 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的切碎步骤 ; 将该细料抛送入一储料箱的抛送细料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秸秆收获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捡拾步骤中, 还具有将捡拾 起来的秸秆搅集在一集中位置的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秸秆收获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该输送步骤中, 还具有将 杂乱无序的秸秆整理成连续密实的物料块的步骤。
4: 一种秸秆收获机, 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 包括发动机、 切碎器、 抛送器和储料箱,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将该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输送台 ; 以及 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的过桥输送装置 ; 其中, 该捡拾输送台经过该桥输送装置连接该切碎器的入口, 该切碎器的出口通过该 抛送器连接该储料箱, 该储料箱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 该发动机分别与该捡拾输送台、 该 过桥输送装置、 该切碎器、 该抛送器和该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该过桥输送装置设置在该捡拾输 送台斜后上方, 且该过桥输送装置的幅宽小于该捡拾输送台的幅宽。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该捡拾输送台又包括 捡拾机架 ; 安装在该捡拾机架上的捡拾辊部件, 该捡拾辊部件包括捡拾辊和设置在该捡拾辊的外 圆周上的捡拾齿组 ; 设置在该捡拾辊部件的斜后上方的搅龙部件, 该搅龙部件包括搅龙筒和设置在该搅龙 筒的外圆周上的叶片 ; 铰接在该捡拾机架上的压料器, 该压料器包括多组压料杆, 该压料杆与该捡拾辊的外 圆面之间具有供秸秆通过的间隙 ; 以及 带动该捡拾辊部件及搅龙部件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的动力传输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该捡拾输送台还包括有挡料网罩, 该挡料网罩设置在该搅龙部件的斜上方, 且与该捡拾机架铰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该叶片包括设置在该搅龙筒左端 的右旋叶片和设置在该搅龙筒右端的左旋叶片, 且该右旋叶片与该左旋叶片的相位角差为 180°, 该搅龙筒的中部还设置有带斜面的拨料管。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该过桥输送装置对应位于该搅龙 筒中部的斜后上方, 且包括 过桥机架, 其沿秸秆的输送方向上顺次设置有第一组安装孔、 第二组安装孔和第三组 安装孔 ; 第一级输入辊, 对应于该第一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 第二级输入辊, 对应于该第二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且该第二级输入辊 与该第一级输入辊相连 ; 2 过渡传动轴, 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且与该第二级输入辊连接 ; 第三级输入辊, 对应于该第三组安装孔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 以及 动力传输机构, 其带动该第一级输入辊、 第二级输入辊、 过渡传动轴、 第三级输入辊分 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该过桥机架整体围合成入口端 大、 出口端小的空腔结构, 该第一级输入辊、 第二级输入辊、 过渡传动轴及第三级输入辊的 工作部分皆装设在该空腔内。

说明书


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收获方法和农作物收获机械, 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秸秆收获 方法及秸秆收获机。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得到重视, 广泛应用于直燃发电, 造纸, 造 板等行业。
     现有的秸秆收割机, 有如专利号为 “ZL200820078925.8”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 的自走式棉杆联合收割机, 其包括安装在自走底盘上的发动机、 收割台、 输送过桥、 喂入装 置、 切碎装置、 抛送器、 棉杆箱, 收割台经输送过桥连接喂入装置, 喂入装置的出口连接切碎 装置的入口, 切碎装置的出口通过抛送器连接棉杆箱, 棉杆箱箱体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 发动机分别与收割台、 输送过桥、 喂入装置、 切碎装置、 抛送器和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 该 种结构的收割机结构紧凑, 可一次完成棉杆的收割、 输送、 切碎、 抛送、 装箱卸料, 但是, 该种 结构的收割机主要是完成田间棉秆站秆的根部切割, 喂入, 切碎, 抛送等功能, 只适用于棉
     杆根茬留在地上, 深翻播种的区域, 对于已连根拔起而放倒在地面上的秸秆, 该种结构的切 割机却无能为力。另外, 由于切割的秸秆的根部还留在土壤中, 会影响土壤的开垦, 特别是 对于诸如棉花、 矮小灌木之类的硬质作物的根部, 若留在土壤中, 更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开 垦。
     因此, 需要设计一种能对拔倒在地上的秸秆进行收获的方法及装置, 以满足在对 秸秆处理时不将根部留在土壤中, 而是将秸秆连根拔起放倒在地, 然后进行后续处理场合 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针对现有的秸秆收获机不能满足对拔倒在地的秸 秆进行处理的缺陷, 提供一种秸秆收获方法, 以实现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收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方法, 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 包括用于 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步骤 ; 用于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输送至一切碎器的输送步 骤; 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的切碎步骤 ; 将该细料抛送入一储料箱的抛送细料步 骤。
     上述的秸秆收获方法, 其中, 在该捡拾步骤中, 还具有将捡拾起来的秸秆搅集在一 集中位置的步骤。
     上述的秸秆收获方法, 其中, 在该输送步骤中, 还具有将杂乱无序的秸秆整理成连 续密实的物料块的步骤。
     进一步地,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收获方法的秸秆收获机, 该秸秆收获机用于 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 包括发动机、 切碎器、 抛送器和储料箱, 还包括将该拔倒在地的秸秆 捡拾起来的捡拾输送台 ; 以及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的过桥输送装置 ; 其中, 该捡拾输送台经过该桥输送装置连接该切碎器的入口, 该切碎器的出口通过该抛送器连接该储料 箱, 该储料箱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 该发动机分别与该捡拾输送台、 该过桥输送装置、 该 切碎器、 该抛送器和该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过桥输送装置设置在该捡拾输送台斜后上方, 且该过 桥输送装置的幅宽小于该捡拾输送台的幅宽。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捡拾输送台又包括捡拾机架 ; 安装在该捡拾机架上的 捡拾辊部件, 该捡拾辊部件包括捡拾辊和设置在该捡拾辊的外圆周上的捡拾齿组 ; 设置在 该捡拾辊部件的斜后上方的搅龙部件, 该搅龙部件包括搅龙筒和设置在该搅龙筒的外圆周 上的叶片 ; 铰接在该捡拾机架上的压料器, 该压料器包括多组压料杆, 该压料杆与该捡拾辊 的外圆面之间具有供秸秆通过的间隙 ; 以及带动该捡拾辊部件及搅龙部件分别绕各自的轴 心旋转的动力传输部件。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捡拾输送台还包括有挡料网罩, 该挡料网罩设置在该 搅龙部件的斜上方, 且与该捡拾机架铰接。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叶片包括设置在该搅龙筒左端的右旋叶片和设置在 该搅龙筒右端的左旋叶片, 且该右旋叶片与该左旋叶片的相位角差为 180°, 该搅龙筒的中 部还设置有带斜面的拨料管。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捡拾齿组包括均匀分布在该捡拾辊的外圆周上的多 个捡拾齿, 且该捡拾齿组沿该捡拾辊的轴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捡拾齿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当捡拾齿为 直角三角形时, 其中一直角边设置成与该捡拾辊的外缘对应的弧形, 斜边设置为工作边 ; 当 捡拾齿为直角梯形时, 下底边设置成与该捡拾辊的外缘对应的弧形, 斜边设置为工作边。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搅龙筒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 该调节机构包 括调节侧板和调节螺杆, 该调节侧板上具有长孔, 该调节螺杆一端与该调节侧板相连、 另一 端设置于焊接在该机架上的安装座上。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多组压料杆等间距设置在一根轴上, 该轴两端穿设在 与该捡拾机架铰接的支撑臂上, 该支撑臂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压簧。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压料器还包括一角度调节机构, 该角度调节机构又包 括固定连接在该轴的一端上的扇形板和固定在对应该扇形板一侧的支撑臂上的固定座, 该 扇形板上具有圆弧形槽孔, 该固定座上具有两个通孔, 两固定连接件穿过该圆弧形槽孔和 该两个通孔将该扇形板可调安装在该固定座上。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每组压料杆又包括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 该第一压杆 呈直线型, 该第二压杆具有弧形弯钩部和直线部, 该直线部与该第一压杆的末端焊接。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过桥输送装置对应位于该搅龙筒中部的斜后上方, 且 包括过桥机架, 其沿秸秆的输送方向上顺次设置有第一组安装孔、 第二组安装孔和第三组 安装孔 ; 第一级输入辊, 对应于该第一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 第二级输入辊, 对应于该第二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且该第二级输入辊与该第一级输入辊相 连; 过渡传动轴, 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且与该第二级输入辊连接 ; 第三级输入辊, 对应于 该第三组安装孔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 以及动力传输机构, 其带动该第一级输入辊、 第二级 输入辊、 过渡传动轴、 第三级输入辊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过桥机架整体围合成入口端大、 出口端小的空腔结 构, 该第一级输入辊、 第二级输入辊、 过渡传动轴及第三级输入辊的工作部分皆装设在该空 腔内。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第一组安装孔、 第二组安装孔为圆弧形槽孔。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第一级输入辊、 该第二级输入辊及该过渡传动轴三者 之间通过摆架相连, 该摆架的一端套设在该过渡传动轴上绕该过渡传动轴的轴心转动、 中 部套设在该第二级输入辊上、 另一端套设置在该第一级输入辊上。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摆架包括转臂、 摆臂和连接块, 该转臂的一端套设在 该过渡传动轴上绕该过渡传动轴的轴心转动、 中部套设在该第二级输入辊上、 另一端具有 连接孔 ; 该摆臂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一级输入辊上、 另一端也具有连接孔 ; 该连接块一端连 接在该转臂的连接孔位置、 另一端连接在该摆臂的连接孔位置。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摆臂套设在该第一级输入辊的一端上挂设有拉簧。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第一级输入辊、 第二级输入辊、 第三级输入辊皆包括 滚筒轴、 空心滚筒和幅板, 该空心滚筒的内壁与该幅板的外缘固连, 该幅板的内缘与该滚筒 轴固连, 且该空心滚筒的外圆周上还设置有轴向齿板。 上述的秸秆收获机, 其中, 该第三级输入辊的滚筒轴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与该切 碎器连接的转套, 该第三级输入辊的滚筒轴由一驱动装置驱动绕该转套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 实现了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收获, 能满足深翻播种的 需求 ; 并且, 秸秆收获机结构紧凑, 可连续依次完成捡拾、 输送、 切碎、 抛送、 装箱以及自卸 料, 收获效率高, 漏捡率和含土率低, 能满足不同地区秸秆收获的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秸秆收获机的结构图 ; 图 2 为图 1 中的捡拾输送台和过桥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 图 3 为图 2 的俯视图 ; 图 4 为图 1 的捡拾输送台的俯视图 ; 图 5 为图 4 的侧视图 ; 图 6 为图 4 中的捡拾辊部件的结构图 ; 图 7 为图 6 中的 A-A 剖视图 ; 图 8 为图 4 中的搅龙部件的结构图 ; 图 9A 为图 4 中的压料器的结构图 ; 图 9B 为图 9A 的侧视图 ; 图 9C 为图 9B 中的 I 部放大图 ; 图 10 为图 4 中的挡料网罩的结构图 ; 图 11 为图 1 的过桥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 图 12 为图 11 中的过桥输送装置的展开图 ; 图 13 为过桥机架侧视图 ; 图 14 为过桥机架俯视图 ( 去掉上盖板 ) ;图 15 为第一级输入辊的结构图 ; 图 16 为第二级输入辊的结构图 ; 图 17 为过渡传动轴的结构图 ; 图 18 为第三级输入辊的结构图。 其中, 附图标记 100- 捡拾输送台 110- 捡拾机架 111- 限位板 112- 安装座 113- 孔 114- 下凹板 120- 捡拾辊部件 121- 转动轴 122- 捡拾辊 123- 传动轴 124- 轴承座 125- 连轮毂 126- 捡拾齿 130- 搅龙部件 131- 调节螺杆 132- 调节侧板 133- 转动轴 134- 右旋叶片 135- 搅龙筒 136- 拨料管 137- 左旋叶片 138- 传动轴 139- 轴承座 1310- 连轮毂 140- 压料器 141- 长螺杆 142- 压簧锁紧螺母 143- 导套 144- 压簧 145- 铰接轴 146- 支撑臂 147- 压料杆 1471- 第一压杆 1472- 第二压杆14721- 弧形弯钩部 14722- 直线部 148- 扇形板 149- 固定座 1410- 压簧安装座 1411- 固定连接件 150- 动力传输部件 151- 总动力输入链轮 152- 输出轴 153- 输入轴 154- 搅龙传动链轮 1541- 安全螺栓 155- 捡拾辊传动链轮 1551- 安全螺栓 160- 挡料网罩 161- 支撑悬臂 162- 网罩架 163- 钢丝网 164- 铰接支座 170- 防护罩 200- 过桥输送装置 210- 过桥机架 211- 底板 212- 侧板 213- 侧板 2131- 圆弧形槽孔 2132- 圆弧形槽孔 2133- 直线槽孔 2134- 传动轴安装孔 2315- 定位座 214- 上盖板 215- 侧壁支撑件 220- 第一级输入辊 221- 空心滚筒 222- 滚筒轴 223- 幅板 224- 轴承座 227- 轴向齿板 230- 第二级输入辊231- 空心滚筒 232- 滚筒轴 233- 幅板 234- 轴承座 227- 轴向齿板 240- 过渡传动轴 241- 传动轴 242- 轴承座 250- 第三级输入辊 251- 空心滚筒 252- 滚筒轴 253- 幅板 254- 轴承座 255- 转套 256- 连轮毂 227- 轴向齿板 260- 动力传输机构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链轮 267、 268- 张紧轮 270- 摆架 271- 转臂 272- 摆臂 273- 连接块 280- 预拉紧机构 281- 拉簧拉杆 282- 拉簧支座 283- 拉簧 290- 连接法兰 291- 上连接横梁 292- 下连接横梁 293- 侧连接横梁 300- 切碎器 400- 抛送器 500- 储料箱 600- 发动机 700- 行走装置 800- 驾驶室 900- 底盘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发明的目的、 方案及功效, 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方法, 主要是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 特别是用于收获如棉 花和矮小灌木之类作物的秸秆, 其包括捡拾步骤、 输送步骤、 切碎步骤和抛送细料步骤。其 中, 捡拾步骤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 在该捡拾步骤中, 还具有将捡拾起来的秸秆 搅集在一集中位置的步骤 ; 输送步骤是用于将捡拾起来且搅集在集中位置的秸秆输送至切 碎器, 在该输送步骤中, 还具有将杂乱无序的秸秆整理成连续密实的物料块的步骤 ; 切碎步 骤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 ; 抛送细料步骤用于将切碎的细料抛送入一储料箱。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主要用于收获如棉花和矮小灌木之类作物的秸秆, 由于该类 作物的秆茎短却硬, 因此, 通常该类作物也叫硬质冠状类作物。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与专利 号为 “ZL200820078925.8”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自走式棉杆联合收割机的大体结构 相同, 所不同的是, 其采用了全新的秸秆捡拾输送台及过桥输送装置。
     如图 1,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包括安装在底盘 900 上的发动机 600、 捡拾输送台 100、 过桥输送装置 200、 切碎器 300、 抛送器 400、 储料箱 500、 驾驶室 800, 整机在行走装置 700 的带动下向前运行。其中, 捡拾输送台 100 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 ; 过桥输送 装置 200 用于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 ; 切碎器 300 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 ; 抛送器 400 用于将细料抛送入储料箱 500。捡拾输送台 100 经过桥输送装置 200 连接切碎 器 300 的入口, 切碎器 300 的出口通过抛送器 400 连接储料箱 500, 储料箱 500 上安装有液 压翻转装置 ( 图中未示出 ), 发动机 600 分别与捡拾输送台 100、 过桥输送装置 200、 该切碎 器 300、 抛送器 400 和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过桥输送装置 200 设置在捡拾输送台 100 的斜后上方, 其中, 过桥输送装置 200 的幅宽小于捡拾输送台 100 的幅宽, 此处给出的过桥输送装置 200 的幅 宽大约为捡拾输送台 100 幅宽的三分之一。
     参阅图 4 及图 5, 捡拾输送台 100 主要包括捡拾机架 110、 安装在捡拾机架 110 上 的捡拾辊部件 120、 设置在捡拾辊部件 120 的斜后上方的搅龙部件 130、 铰接在捡拾机架 110 上的压料器 140、 以及动力传输部件 150。其中, 动力传输部件 150 采用的是常见的链传动, 动力从总动力输入链轮 151 经由输出轴 152、 输入轴 153 传递, 一部分动力经过搅龙传动链 轮 154 带动搅龙部件旋转, 另一部分动力经过捡拾辊传动链轮 155 带动捡拾辊部件旋转, 整 个动力传输部件 150 设置在防护罩 170 内, 由于该动力传输方式较为常见, 在此就不多做赘 述。另, 捡拾机架 110 也非本发明的保护重点, 在此也不多做赘述。
     结合参阅 6, 捡拾辊部件 120 包括捡拾辊 122 和设置在捡拾辊 122 的外圆周上的 捡拾齿组。捡拾辊 122 的一端设置转动轴 121、 另一端设置传动轴 123, 转动轴 121 和传动 轴 123 分别通过带轴承的轴承座 124 安装在捡拾机架 110 上, 传动轴 123 上还安装有连轮 毂 125 和捡拾辊传动链轮 155。该连轮毂 125 位于轴承座 124 的外侧, 且与捡拾辊传动链轮 155 通过安全螺栓 1551 连接。安全螺栓 1551 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瞬间负荷的过载和各种冲 击。链轮毂 125 与传动轴 123 之间采用键连接, 连轮毂 125 和捡拾辊传动链轮 155 都经过 热处理, 这样, 即使安全螺栓 1551 被剪断, 其安装孔仍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孔径不变化。通过 这样的设置, 当动力经由捡拾辊传动链轮 155 输入时, 捡拾辊 122 将绕自身的轴心旋转, 从而设置在捡拾辊外圆周上的捡拾齿组就可以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挑起, 并结合整机向前的速 度作用, 秸秆将被依次捡拾起来。
     再结合参阅图 7, 捡拾齿组由均匀分布在捡拾辊 122 的外圆周上的多个捡拾齿 126 组成, 并且, 捡拾齿组沿捡拾辊 122 的轴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每个捡拾齿 126 的形状可为直 角三角形, 也可为直角梯形 ( 图 5 中仅仅给出了为直角三角形的例子 ), 当捡拾齿 126 为直 角三角形时, 其中一直角边设置成与捡拾辊 122 的外缘对应的弧形, 斜边设置为工作边 ; 当 捡拾齿 126 为直角梯形时, 下底边设置成与捡拾辊 122 的外缘对应的弧形, 斜边设置为工作 边。
     参阅图 8, 搅龙部件 130 包括搅龙筒 135 和设置在该搅龙筒的外圆周上的叶片。
     搅龙筒 135 的一端设置转动轴 133、 另一端设置传动轴 138, 转动轴 133 和传动轴 138 分别通过带轴承的轴承座 1139 安装在捡拾机架 110 上。 并且, 转动轴 133 和传动轴 138 还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 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搅龙筒 135 的高度 ( 即, 调节搅龙筒的轴心与 捡拾辊轴心连线相对水平线的角度, 该角度也叫倾斜角度 ), 以达到最理想的输送效果, 该 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 131 和调节侧板 132, 转动轴 133 和传动轴 138 安装在调节侧板 132 上, 调节螺杆 131 一端设置在调节侧板 132 上, 另一端设置于焊接在捡拾机架 110 上的安装 座 112 上 ( 见图 5), 由于捡拾机架 110 上用于穿设转动轴 133 和传动轴 138 的孔 113 的孔 径大于转动轴 133 和传动轴 138 的外径, 并且调节侧板 132 上的多个安装孔 1321 皆为长条 孔, 因此, 调节调节螺杆 131 时, 就可以调节搅龙筒的高度。 叶片包括设置在搅龙筒 135 左端的右旋叶片 134 和设置在搅龙筒 135 右端的左旋 叶片 137, 该右旋叶片 134 与该左旋叶片 137 的相位角差为 180°, 为了增大叶片对秸秆的 抓取力, 右旋叶片 134 和左旋叶片 137 上皆设置有光滑圆弧齿。
     搅龙筒 135 的中部还设置有带斜面的拨料管 136, 该拨料管 136 在搅龙筒的圆周方 向上等间距相错间隔排列。
     传动轴 138 上还安装有连轮毂 1310 和搅龙传动链轮 154。该搅龙传动链轮 154 和连轮毂 1310 位于轴承座 139 的外侧, 且搅龙传动链轮 154 和连轮毂 1310 通过安全螺栓 1541 连接。安全螺栓 1541 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瞬间负荷的过载和各种冲击。链轮毂 1310 与 传动轴 138 之间采用键连接, 连轮毂 1310 和搅龙传动链轮 154 都经过热处理, 这样, 即使安 全螺栓 1541 被剪断, 其安装孔仍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孔径不变化。
     搅龙部件 130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 当动力经由搅龙传动链轮 154 输入时, 搅龙筒 135 将绕自身的轴心旋转, 从捡拾辊部件输送来的秸秆, 将被集中到搅龙筒 135 的中部, 然 后由带斜面的拨料管 136 从捡拾输送台的出料口拨送出去。
     参阅图 9A 至图 9C, 压料器 140 包括支撑臂 146 和压料杆 147。压料杆 147 为多 组, 该多组压料杆 147 等间距焊接在同一根轴上以构成压料杆组件, 该轴两端穿设于支撑 臂 146 上。支撑臂 146 为两个, 分别对应于捡拾机架 110 的左右侧, 该两个支撑臂 146 的上 端分别通过铰接轴 145 与捡拾机架 110 铰接, 每一支撑臂 146 的中部设置有压簧 144, 该压 簧 144 绕设在长螺杆 141 上, 该长螺杆 141 一端设置在导套 143 上、 另一端设置在压簧安装 座 1410 上, 该压簧安装座 1410 设置在捡拾机架 110 上, 通过这样的设置, 在克服压簧的压 力后, 支撑臂 146 可绕与捡拾机架 110 的铰接点转动。
     压料器 140 还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 该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该轴的一端
     上的扇形板 148 和固定在对应该扇形板 148 一侧的支撑臂 146 上的固定座 149, 扇形板 148 上具有圆弧形槽孔 1481, 固定座 149 上具有两个通孔, 两固定连接件 1411 穿过圆弧形槽孔 1481 和固定座 149 上的两个通孔将扇形板 148 可调安装在固定座 149 上, 这样, 可以通过调 整扇形板 148 相对固定座 149 的安装位置, 即能达到调节压料杆组件与支撑臂的相对角度 的目的。
     每组压料杆 147 又包括第一压杆 1471 和第二压杆 1472, 该第一压杆 1471 呈直线 型, 该第二压杆 1472 具有弧形弯钩部 14721 和直线部 14722, 该直线部 14722 与该第一压杆 1471 的末端焊接。
     压料器 140 在配合捡拾辊部件 120 工作时, 每组压料杆 147 对应位于每两组捡拾 齿组之间 ( 见图 4), 并且, 压料杆 147 与捡拾辊 122 的外圆面之间具有供秸秆通过的间隙, 该间隙对应压料杆组件与支撑臂的相对角度, 因此, 调整调整扇形板 148 相对固定座 149 的 安装位置, 即能达到调整压料杆 147 与捡拾辊 122 的外圆面之间间隙的目的。
     通过上述结构的压料器的设置, 可以控制捡拾辊部件的捡拾进料量。
     还有, 为了调整搅龙部件 130 的输送空间, 在搅龙部件 130 的斜上方, 设置有挡料 网罩 160。如图 10 所示, 挡料网罩 160 由钢丝网 163 与网罩架 162 焊接而成, 并通过两个 铰接支座 164 与捡拾机架 110 铰接, 两个支撑悬臂 161 分别搭在压料器 140 的两个支撑壁 146 上 ( 见图 5)。该挡料网罩除了起到调整搅龙部件的输送空间作用外, 还起着防止物料 飞溅, 便于操作者观察等作用。 进一步参阅图 5, 捡拾机架 110 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 111, 该限位板的上部具有多 个安装孔或具有长孔, 通过该多个安装孔或长孔, 限位板 111 可调安装于捡拾机架 110, 通 过这样的设置, 整个捡拾输送台 100 的高度可以根据地块特征进行调整, 从而可以防止捡 拾输送台被放得过低, 而导致捡拾齿插入土中, 瞬时额外增大负荷, 而损坏机器。
     上述的捡拾输送台, 适用于已经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 无论是均匀铺条还是成小 堆, 顺茬还是逆茬均能实现捡拾。在开始捡拾作业前, 把限位板 111 调整至捡拾的最佳距 离, 然后把动力传送到捡拾输送台上, 捡拾输送台在一行走系统的推动下就可以进行工作 了。其具体工作过程为 :
     依靠捡拾齿 126 把拔倒在地的秸秆挑起, 在捡拾辊 122 的自转和整机向前的速度 双重作用下, 秸秆被依次捡拾起来, 对于过大的堆放秸秆, 则由压料器 140 控制捡拾进料 量。被捡拾起来的秸秆在搅龙部件 130 的输送作用下, 左端右旋叶片 134, 右端左旋叶片 137, 使得秸秆从搅龙筒 135 两端向搅龙筒中部集中。螺旋叶片上的光滑圆弧齿, 增加了叶 片对秸秆的抓取力, 使得螺旋输送更流畅。 并且, 通过调节搅龙部件两端的调节侧板 132, 就 能调节叶片外径离机架下部的下凹版 114 的距离。被集中到搅龙筒 135 中部的秸秆, 最后 由带斜面的拨料管 136 从捡拾输送台的出料口拨送出去, 以进入过桥输送装置 200。
     如图 11 及图 12 所示, 过桥输送装置 200, 设置在捡拾输送台 100 的斜后上方, 用于 将拨料管 136 拨送来的秸秆进行输送, 包括过桥机架 210, 安装在过桥机架 210 上的第一级 输入辊 220、 第二级输入辊 230、 过渡传动轴 240 及第三级输入辊 250, 以及带动该第一级输 入辊 220、 第二级输入辊 230、 过渡传动轴 240 及第三级输入辊 250 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 的动力传输机构 260。在本实施例中, 动力传输机构 260 为常见的链传动。
     结合参阅图 13、 图 14, 过桥机架 210 包括底板 211、 分别设置在底板 211 左右两端
     的侧板 212、 213、 以及设置在侧板 212、 213 上端的上盖板 214, 并且底板 211、 侧板 212、 213 及上盖板 214 相互连接组成入口端大、 出口端小的空腔结构。沿着秸秆的输送方向, 侧板 212、 213 逐渐变小, 中间渐变, 过度光滑, 以使空腔内无死角。
     为了安装输入辊组, 侧板 212、 213 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由于两侧板具有相 互对称的结构, 因此, 以下仅对其中之一的侧板做详细介绍。
     侧板 213 上沿着秸秆的输送方向, 顺次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2131、 第二安装孔 2132、 传动轴安装孔 214 和第三安装孔 2133, 其中, 该第一安装孔 2131 用于安装第一级输入辊 220, 第二安装孔 2132 用于安装第二级输入辊 230, 传动轴安装孔 214 用于安装过渡传动轴 240, 第三安装孔 2133 用于安装第三级输入辊 250。较佳地, 第一安装孔 2131 为圆弧形槽 孔, 以方便将第一级输入辊 210 对应于第一组安装孔 ( 两个侧板上相互对称的第一安装孔 组成第一组安装孔 ) 浮动设置在过桥机架 210 上 ; 第二安装孔 2132 也为圆弧形槽孔, 以方 便将第二级输入辊 220 对应于第二组安装孔 ( 两个侧板上相互对称的第二安装孔组成第二 组安装孔 ) 浮动设置在过桥机架 210 上 ; 第三安装孔 2133 为直线槽孔, 以方便将第三级输 入辊 250 对应于第三组安装孔 ( 两个侧板上的相互对称的第三安装孔组成第三组安装孔 ) 固定设置在过桥机架 210 上。并且, 两侧板还可以通过侧壁支撑件 215 相连, 以增加整个机 架的刚性。
     参阅图 15, 第一级输入辊 220 包括滚筒轴 222、 空心滚筒 221 和幅板 223。空心滚 筒 221 的内壁与幅板 223 的外缘固连, 幅板 223 的内缘与滚筒轴 222 固连, 以构成滚筒焊合 件。滚筒轴 222 的两端通过轴承座 224 安装在侧板 212、 213 上的第一安装孔 2131 位置, 并 且, 滚筒轴 222 的一端上还安装有链轮 264, 当链轮 264 在链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时, 将带 动滚筒轴 222 在轴承座 224 内的轴承里转动。为了增加对物料的抓取输送力, 空心滚筒的 外圆周上均匀焊接 8 条轴向齿板 227, 当然, 此处的轴向齿板条数并不局限于 8 条。
     参阅图 16, 第二级输入辊 230 包括滚筒轴 232、 空心滚筒 231 和幅板 233。空心滚 筒 231 的内壁与幅板 233 的外缘固连, 幅板 233 的内缘与滚筒轴 232 固连, 以构成滚筒焊合 件。滚筒轴 232 的两端通过轴承座 234 安装在侧板 212、 213 的第二安装孔 2132 位置, 并 且, 滚筒轴 232 的两端上还分别安装有链轮 265、 266, 当链轮 265、 266 旋转时, 将带动滚筒 轴 232 在轴承座 234 内的轴承里转动。为了增加对物料的抓取输送力, 空心滚筒 231 的外 圆周上均匀焊接 8 条轴向齿板 237, 当然, 此处的轴向齿板条数并不局限于 8 条。
     参阅图 17, 过渡传动轴 240 包括传动轴 241 和轴承座 242, 传动轴 241 的两端通过 轴承座 242 安装在侧板 212、 213 的传动轴安装孔 2134 位置, 且传动轴 241 的两端还分别设 置有链轮 263。
     参阅图 18, 第三级输入辊 250 包括滚筒轴 252、 空心滚筒 251 和幅板 253。空心滚 筒 251 的内壁与幅板 253 的外缘固连, 幅板 253 的内缘与滚筒轴 252 固连, 以构成滚筒焊合 件。滚筒轴 252 的两端通过轴承座 254 安装在侧板 212、 213 上的第三安装孔 2133 位置。并 且, 滚筒轴 252 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用于与秸秆收获机的切碎器 300 连接的转套 255, 这样, 滚筒轴 252 由一驱动装置 ( 图中未示出 ) 驱动绕转套 255 转动。滚筒轴 252 的左右两端还 分别设置有链轮 261、 262, 为了防止瞬间负荷的过载和各种冲击, 链轮 262 上安装有安全螺 栓 2621, 以保护滚筒轴 252 不受过大载荷而变形。安全螺栓 2621 是安装在链轮毂 256 和链 轮 262 之间的, 链轮毂 256 与滚筒轴 252 采用键连接、 而与链轮 262 是通过安全螺栓 2621传递扭矩。链轮毂 256 和链轮 262 都经过热处理, 即使安全螺栓 2621 被剪断, 其安装孔有 足够的强度保持孔径不变化。
     进一步参阅图 11 并结合图 12, 第一级输入辊 220、 第二级输入辊 230 及过渡传动 轴 240 三者之间通过摆架 270 相连。该摆架 270 包括转臂 271、 摆臂 272 和连接块 273, 转 臂 271 的一端套设在过渡传动轴 240 的传动轴 241 上绕该传动轴的轴心转动、 中部套设在 第二级输入辊 230 的滚筒轴 232 上、 转臂 271 的另一端具有连接孔 ; 摆臂 272 的一端套设在 第一级输入辊 220 的滚筒轴 222 上、 摆臂 272 的另一端也具有连接孔 ; 连接块 273 一端连接 在转臂 271 的连接孔位置、 另一端连接在摆臂 272 的连接孔位置, 以保证第一级输入辊 220 与第二级输入辊 230 刚性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然, 此处的摆架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过渡传动轴 240 是在第二级和第三极输入辊之间增加的一根传动轴, 作用是改变 动力传递路径 ; 并且, 其为摆架 270 提供一个回转支承, 以能增强整个过桥机架 210 的刚性。 结合参阅图 8, 过渡传动轴 240 的轴承座 242 与侧壁 212、 213 连接固定, 转臂 271 的一端安 装在轴承座 242 外面, 从而, 转臂 271 可以绕过该传动轴 241 转动, 并且, 链轮 263 安装在转 臂 271 的外面。
     第一级输入辊 220 和第二级输入辊 230 分别由设置在侧壁 212、 213 两侧的摆臂 272、 转臂 271 轴向定位。通过这样的设置, 第一级输入辊 220、 第二级输入辊 230 可以围绕 中间过渡轴 240 转动, 转到最低位置则是由焊接在侧壁 213 上的定位座 2135( 侧壁 212 上 也具有定位座, 只是图中未示出 ) 限制, 还有, 由于侧壁上的开设了圆弧形槽孔 2131、 2132, 第一级输入辊 220、 第二级输入辊 230 可以做钟摆运动。
     进一步地, 摆臂 272 套设在第一级输入辊 220 的一端上连接有预拉紧机构 280, 该 预拉紧机构 280 包括拉簧拉杆 281、 拉簧支座 282 和拉簧 283, 摆臂 272 上焊有一个拉簧挂 耳, 拉簧支座 282 焊在侧壁 212、 213 上, 拉簧 283 通过拉簧拉杆 281 设置在拉簧挂耳和拉簧 支座 282 之间, 以给第一级输入辊 220、 第二级输入辊 230 施加一定的预拉力, 这样整个装置 在工作时更加稳定。
     还有, 为了将过桥输送装置 200 连接至捡拾输送台 100 的斜后上方, 该过桥机架 210 上对应于秸秆的输入口端 ( 即, 对应于拨料杆 136 将物料拨出的方向 ), 还设置有围绕 该过桥机架一圈的整体为口型的连接法兰 290( 通过该连接法兰将过桥输送装置 200 与捡 拾输送台 100 对接 ), 连接法兰 290 包括与上盖板 214 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横梁 291、 与底板 211 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横梁 292, 以及分别与侧板 212、 213 固定连接的侧连接横梁 293, 该 上连接横梁 291、 下连接横梁 292 和侧连接横梁 293 皆为由角钢、 槽钢和加强筋构成的焊接 件。
     上述的动力传输机构 260 除包括链轮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和链条外, 还包 括设置在链轮 263、 266 之间的张紧轮 267, 以及设置在链轮 264、 265 之间的张紧轮 268。
     过桥输送装置在工作时, 由于机架为空腔结构, 而所有滚筒 ( 即第一级输入辊、 第 二级输入辊、 及第三级输入辊的工作部分 ) 皆装设在该空腔内, 从进料口输入的无序杂乱 的物料, 全部挤压在滚筒与底板的间隙内, 形成连续密实的料块进行有序输送, 经过三级输 入辊接力式输送后, 料块连续的从第三级输入辊送出。 其中第一级输入辊、 第二级输入辊处 于浮动工作状态, 在其自身重力和拉簧的拉力下, 起到压实物料、 自调节进料量的作用。根 据物料的进料状况, 切碎长度等, 可以调节拉簧的预拉力。切碎器 300、 抛送器 400 的结构大致同于专利号为 “ZL200820078925.8” 中公开的 结构, 在此就不多做赘述。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 可以对田间已拔倒在地的无序秸秆进行无损捡拾 ; 捡拾后 的秸秆通过桥输送装置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剪切、 折断现象, 输送流畅, 无缠绕, 且在过桥 输送装置内可以形成连续压实的料块 ; 对进料量有自适应调节, 不易阻卡 ; 整体输送无送 料死角, 结构稳定 ; 还有, 整机采用模块式设计和装配, 拆卸、 更换、 维修方便。
     综上, 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能对已经拔倒在地铺成条状的或者是成堆的秸秆完成 捡拾、 输送、 切碎、 抛送、 装箱和自卸料, 收获效率高, 经济效益明显, 对秸秆行距适应性广, 能满足不同地区秸秆收获的需要。

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4410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4410ACN102334410A21申请号201010236541622申请日20100722A01D89/00200601A01D82/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地址100083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72发明人董世平刘天舒邱灶杨王锋德燕晓辉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代理人梁挥祁建国54发明名称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秸秆收获机包括发动机、切碎器、抛送器和储料箱,还包括将该拔。

2、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输送台;以及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的过桥输送装置;其中,该捡拾输送台经过该桥输送装置连接该切碎器的入口,该切碎器的出口通过该抛送器连接该储料箱,该储料箱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该发动机分别与该捡拾输送台、该过桥输送装置、该切碎器、该抛送器和该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收获,能满足深翻播种的需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2页附图15页CN102334417A1/2页21一种秸秆收获方法,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步骤;用于将捡拾起来的秸。

3、秆输送至一切碎器的输送步骤;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的切碎步骤;将该细料抛送入一储料箱的抛送细料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收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捡拾步骤中,还具有将捡拾起来的秸秆搅集在一集中位置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秆收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输送步骤中,还具有将杂乱无序的秸秆整理成连续密实的物料块的步骤。4一种秸秆收获机,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包括发动机、切碎器、抛送器和储料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该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输送台;以及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的过桥输送装置;其中,该捡拾输送台经过该桥输送装置连接该切碎器的入口,该切碎器的出口通过该抛送器连接。

4、该储料箱,该储料箱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该发动机分别与该捡拾输送台、该过桥输送装置、该切碎器、该抛送器和该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过桥输送装置设置在该捡拾输送台斜后上方,且该过桥输送装置的幅宽小于该捡拾输送台的幅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捡拾输送台又包括捡拾机架;安装在该捡拾机架上的捡拾辊部件,该捡拾辊部件包括捡拾辊和设置在该捡拾辊的外圆周上的捡拾齿组;设置在该捡拾辊部件的斜后上方的搅龙部件,该搅龙部件包括搅龙筒和设置在该搅龙筒的外圆周上的叶片;铰接在该捡拾机架上的压料器,该压料器包括多组压料杆,该压料杆与该捡拾辊的外圆面。

5、之间具有供秸秆通过的间隙;以及带动该捡拾辊部件及搅龙部件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的动力传输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秸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捡拾输送台还包括有挡料网罩,该挡料网罩设置在该搅龙部件的斜上方,且与该捡拾机架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秸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叶片包括设置在该搅龙筒左端的右旋叶片和设置在该搅龙筒右端的左旋叶片,且该右旋叶片与该左旋叶片的相位角差为180,该搅龙筒的中部还设置有带斜面的拨料管。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秸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过桥输送装置对应位于该搅龙筒中部的斜后上方,且包括过桥机架,其沿秸秆的输送方向上顺次设置有第一组安装孔、第二组安装孔和第三组安装孔。

6、;第一级输入辊,对应于该第一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第二级输入辊,对应于该第二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且该第二级输入辊与该第一级输入辊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2/2页3过渡传动轴,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且与该第二级输入辊连接;第三级输入辊,对应于该第三组安装孔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以及动力传输机构,其带动该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过渡传动轴、第三级输入辊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秸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过桥机架整体围合成入口端大、出口端小的空腔结构,该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过渡传动轴及第三级输入辊的工作部分皆装。

7、设在该空腔内。权利要求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1/12页4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收获方法和农作物收获机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秸秆收获方法及秸秆收获机。背景技术0002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得到重视,广泛应用于直燃发电,造纸,造板等行业。0003现有的秸秆收割机,有如专利号为“ZL20082007892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自走式棉杆联合收割机,其包括安装在自走底盘上的发动机、收割台、输送过桥、喂入装置、切碎装置、抛送器、棉杆箱,收割台经输送过桥连接喂入装置,喂入装置的出口连接切碎装置的入口,切碎装置的出口通过抛送。

8、器连接棉杆箱,棉杆箱箱体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发动机分别与收割台、输送过桥、喂入装置、切碎装置、抛送器和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该种结构的收割机结构紧凑,可一次完成棉杆的收割、输送、切碎、抛送、装箱卸料,但是,该种结构的收割机主要是完成田间棉秆站秆的根部切割,喂入,切碎,抛送等功能,只适用于棉杆根茬留在地上,深翻播种的区域,对于已连根拔起而放倒在地面上的秸秆,该种结构的切割机却无能为力。另外,由于切割的秸秆的根部还留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的开垦,特别是对于诸如棉花、矮小灌木之类的硬质作物的根部,若留在土壤中,更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开垦。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对拔倒在地上的秸秆进行收获的方法及装。

9、置,以满足在对秸秆处理时不将根部留在土壤中,而是将秸秆连根拔起放倒在地,然后进行后续处理场合的需求。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秸秆收获机不能满足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秸秆收获方法,以实现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收获。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方法,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包括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步骤;用于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输送至一切碎器的输送步骤;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的切碎步骤;将该细料抛送入一储料箱的抛送细料步骤。0007上述的秸秆收获方法,其中,在该捡拾步骤中,还具有将捡拾起来的秸秆搅集在一集中位置的步骤。000。

10、8上述的秸秆收获方法,其中,在该输送步骤中,还具有将杂乱无序的秸秆整理成连续密实的物料块的步骤。0009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收获方法的秸秆收获机,该秸秆收获机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包括发动机、切碎器、抛送器和储料箱,还包括将该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的捡拾输送台;以及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的过桥输送装置;其中,该捡拾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2/12页5输送台经过该桥输送装置连接该切碎器的入口,该切碎器的出口通过该抛送器连接该储料箱,该储料箱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该发动机分别与该捡拾输送台、该过桥输送装置、该切碎器、该抛送器和该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0。

11、010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过桥输送装置设置在该捡拾输送台斜后上方,且该过桥输送装置的幅宽小于该捡拾输送台的幅宽。0011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捡拾输送台又包括捡拾机架;安装在该捡拾机架上的捡拾辊部件,该捡拾辊部件包括捡拾辊和设置在该捡拾辊的外圆周上的捡拾齿组;设置在该捡拾辊部件的斜后上方的搅龙部件,该搅龙部件包括搅龙筒和设置在该搅龙筒的外圆周上的叶片;铰接在该捡拾机架上的压料器,该压料器包括多组压料杆,该压料杆与该捡拾辊的外圆面之间具有供秸秆通过的间隙;以及带动该捡拾辊部件及搅龙部件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的动力传输部件。0012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捡拾输送台还包括有挡料网罩,该挡。

12、料网罩设置在该搅龙部件的斜上方,且与该捡拾机架铰接。0013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叶片包括设置在该搅龙筒左端的右旋叶片和设置在该搅龙筒右端的左旋叶片,且该右旋叶片与该左旋叶片的相位角差为180,该搅龙筒的中部还设置有带斜面的拨料管。0014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捡拾齿组包括均匀分布在该捡拾辊的外圆周上的多个捡拾齿,且该捡拾齿组沿该捡拾辊的轴向等间距间隔设置。0015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捡拾齿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当捡拾齿为直角三角形时,其中一直角边设置成与该捡拾辊的外缘对应的弧形,斜边设置为工作边;当捡拾齿为直角梯形时,下底边设置成与该捡拾辊的外缘对应的弧形,斜边设置为工。

13、作边。0016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搅龙筒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侧板和调节螺杆,该调节侧板上具有长孔,该调节螺杆一端与该调节侧板相连、另一端设置于焊接在该机架上的安装座上。0017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多组压料杆等间距设置在一根轴上,该轴两端穿设在与该捡拾机架铰接的支撑臂上,该支撑臂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压簧。0018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压料器还包括一角度调节机构,该角度调节机构又包括固定连接在该轴的一端上的扇形板和固定在对应该扇形板一侧的支撑臂上的固定座,该扇形板上具有圆弧形槽孔,该固定座上具有两个通孔,两固定连接件穿过该圆弧形槽孔和该两个通孔将该扇形板可调安。

14、装在该固定座上。0019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每组压料杆又包括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该第一压杆呈直线型,该第二压杆具有弧形弯钩部和直线部,该直线部与该第一压杆的末端焊接。0020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过桥输送装置对应位于该搅龙筒中部的斜后上方,且包括过桥机架,其沿秸秆的输送方向上顺次设置有第一组安装孔、第二组安装孔和第三组安装孔;第一级输入辊,对应于该第一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第二级输入辊,对应于该第二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且该第二级输入辊与该第一级输入辊相连;过渡传动轴,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且与该第二级输入辊连接;第三级输入辊,对应于该第三组安装孔设置在该过桥机架上。

15、;以及动力传输机构,其带动该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过渡传动轴、第三级输入辊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3/12页60021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过桥机架整体围合成入口端大、出口端小的空腔结构,该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过渡传动轴及第三级输入辊的工作部分皆装设在该空腔内。0022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第一组安装孔、第二组安装孔为圆弧形槽孔。0023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第一级输入辊、该第二级输入辊及该过渡传动轴三者之间通过摆架相连,该摆架的一端套设在该过渡传动轴上绕该过渡传动轴的轴心转动、中部套设在该第二级输入辊上、另一端套设。

16、置在该第一级输入辊上。0024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摆架包括转臂、摆臂和连接块,该转臂的一端套设在该过渡传动轴上绕该过渡传动轴的轴心转动、中部套设在该第二级输入辊上、另一端具有连接孔;该摆臂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一级输入辊上、另一端也具有连接孔;该连接块一端连接在该转臂的连接孔位置、另一端连接在该摆臂的连接孔位置。0025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摆臂套设在该第一级输入辊的一端上挂设有拉簧。0026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第三级输入辊皆包括滚筒轴、空心滚筒和幅板,该空心滚筒的内壁与该幅板的外缘固连,该幅板的内缘与该滚筒轴固连,且该空心滚筒的外圆周上还设置有轴向齿板。。

17、0027上述的秸秆收获机,其中,该第三级输入辊的滚筒轴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与该切碎器连接的转套,该第三级输入辊的滚筒轴由一驱动装置驱动绕该转套转动。0028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实现了对拔倒在地的秸秆进行收获,能满足深翻播种的需求;并且,秸秆收获机结构紧凑,可连续依次完成捡拾、输送、切碎、抛送、装箱以及自卸料,收获效率高,漏捡率和含土率低,能满足不同地区秸秆收获的需要。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0030图1为本发明秸秆收获机的结构图;0031图2为图1中的捡拾输送台和过桥输送装置的侧视图;0032图3为图2的俯视图;0033图4为图1的。

18、捡拾输送台的俯视图;0034图5为图4的侧视图;0035图6为图4中的捡拾辊部件的结构图;0036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0037图8为图4中的搅龙部件的结构图;0038图9A为图4中的压料器的结构图;0039图9B为图9A的侧视图;0040图9C为图9B中的I部放大图;0041图10为图4中的挡料网罩的结构图;0042图11为图1的过桥输送装置的侧视图;0043图12为图11中的过桥输送装置的展开图;0044图13为过桥机架侧视图;0045图14为过桥机架俯视图去掉上盖板;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4/12页70046图15为第一级输入辊的结构图;0047图16。

19、为第二级输入辊的结构图;0048图17为过渡传动轴的结构图;0049图18为第三级输入辊的结构图。0050其中,附图标记0051100捡拾输送台0052110捡拾机架0053111限位板0054112安装座0055113孔0056114下凹板0057120捡拾辊部件0058121转动轴0059122捡拾辊0060123传动轴0061124轴承座0062125连轮毂0063126捡拾齿0064130搅龙部件0065131调节螺杆0066132调节侧板0067133转动轴0068134右旋叶片0069135搅龙筒0070136拨料管0071137左旋叶片0072138传动轴0073139轴承座00。

20、741310连轮毂0075140压料器0076141长螺杆0077142压簧锁紧螺母0078143导套0079144压簧0080145铰接轴0081146支撑臂0082147压料杆00831471第一压杆00841472第二压杆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5/12页8008514721弧形弯钩部008614722直线部0087148扇形板0088149固定座00891410压簧安装座00901411固定连接件0091150动力传输部件0092151总动力输入链轮0093152输出轴0094153输入轴0095154搅龙传动链轮00961541安全螺栓0097155捡拾。

21、辊传动链轮00981551安全螺栓0099160挡料网罩0100161支撑悬臂0101162网罩架0102163钢丝网0103164铰接支座0104170防护罩0105200过桥输送装置0106210过桥机架0107211底板0108212侧板0109213侧板01102131圆弧形槽孔01112132圆弧形槽孔01122133直线槽孔01132134传动轴安装孔01142315定位座0115214上盖板0116215侧壁支撑件0117220第一级输入辊0118221空心滚筒0119222滚筒轴0120223幅板0121224轴承座0122227轴向齿板0123230第二级输入辊说明书CN10。

22、2334410ACN102334417A6/12页90124231空心滚筒0125232滚筒轴0126233幅板0127234轴承座0128227轴向齿板0129240过渡传动轴0130241传动轴0131242轴承座0132250第三级输入辊0133251空心滚筒0134252滚筒轴0135253幅板0136254轴承座0137255转套0138256连轮毂0139227轴向齿板0140260动力传输机构0141261、262、263、264、265、266链轮0142267、268张紧轮0143270摆架0144271转臂0145272摆臂0146273连接块0147280预拉紧机构014。

23、8281拉簧拉杆0149282拉簧支座0150283拉簧0151290连接法兰0152291上连接横梁0153292下连接横梁0154293侧连接横梁0155300切碎器0156400抛送器0157500储料箱0158600发动机0159700行走装置0160800驾驶室0161900底盘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7/12页10具体实施方式016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0163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方法,主要是用于收获拔倒在地的秸秆,特别是用于收获如棉花和。

24、矮小灌木之类作物的秸秆,其包括捡拾步骤、输送步骤、切碎步骤和抛送细料步骤。其中,捡拾步骤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在该捡拾步骤中,还具有将捡拾起来的秸秆搅集在一集中位置的步骤;输送步骤是用于将捡拾起来且搅集在集中位置的秸秆输送至切碎器,在该输送步骤中,还具有将杂乱无序的秸秆整理成连续密实的物料块的步骤;切碎步骤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抛送细料步骤用于将切碎的细料抛送入一储料箱。0164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主要用于收获如棉花和矮小灌木之类作物的秸秆,由于该类作物的秆茎短却硬,因此,通常该类作物也叫硬质冠状类作物。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与专利号为“ZL2008200789258”的中国实用新型。

25、专利公开的自走式棉杆联合收割机的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其采用了全新的秸秆捡拾输送台及过桥输送装置。0165如图1,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包括安装在底盘900上的发动机600、捡拾输送台100、过桥输送装置200、切碎器300、抛送器400、储料箱500、驾驶室800,整机在行走装置700的带动下向前运行。其中,捡拾输送台100用于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起来;过桥输送装置200用于将捡拾起来的秸秆进行输送;切碎器300用于将输送来的秸秆切碎成细料;抛送器400用于将细料抛送入储料箱500。捡拾输送台100经过桥输送装置200连接切碎器300的入口,切碎器300的出口通过抛送器400连接储料箱500。

26、,储料箱500上安装有液压翻转装置图中未示出,发动机600分别与捡拾输送台100、过桥输送装置200、该切碎器300、抛送器400和液压翻转装置动力连接。0166如图2及图3所示,过桥输送装置200设置在捡拾输送台100的斜后上方,其中,过桥输送装置200的幅宽小于捡拾输送台100的幅宽,此处给出的过桥输送装置200的幅宽大约为捡拾输送台100幅宽的三分之一。0167参阅图4及图5,捡拾输送台100主要包括捡拾机架110、安装在捡拾机架110上的捡拾辊部件120、设置在捡拾辊部件120的斜后上方的搅龙部件130、铰接在捡拾机架110上的压料器140、以及动力传输部件150。其中,动力传输部件1。

27、50采用的是常见的链传动,动力从总动力输入链轮151经由输出轴152、输入轴153传递,一部分动力经过搅龙传动链轮154带动搅龙部件旋转,另一部分动力经过捡拾辊传动链轮155带动捡拾辊部件旋转,整个动力传输部件150设置在防护罩170内,由于该动力传输方式较为常见,在此就不多做赘述。另,捡拾机架110也非本发明的保护重点,在此也不多做赘述。0168结合参阅6,捡拾辊部件120包括捡拾辊122和设置在捡拾辊122的外圆周上的捡拾齿组。捡拾辊122的一端设置转动轴121、另一端设置传动轴123,转动轴121和传动轴123分别通过带轴承的轴承座124安装在捡拾机架110上,传动轴123上还安装有连轮。

28、毂125和捡拾辊传动链轮155。该连轮毂125位于轴承座124的外侧,且与捡拾辊传动链轮155通过安全螺栓1551连接。安全螺栓1551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瞬间负荷的过载和各种冲击。链轮毂125与传动轴123之间采用键连接,连轮毂125和捡拾辊传动链轮155都经过热处理,这样,即使安全螺栓1551被剪断,其安装孔仍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孔径不变化。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动力经由捡拾辊传动链轮155输入时,捡拾辊122将绕自身的轴心旋转,从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8/12页11而设置在捡拾辊外圆周上的捡拾齿组就可以将拔倒在地的秸秆挑起,并结合整机向前的速度作用,秸秆将被依次捡拾起。

29、来。0169再结合参阅图7,捡拾齿组由均匀分布在捡拾辊122的外圆周上的多个捡拾齿126组成,并且,捡拾齿组沿捡拾辊122的轴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每个捡拾齿126的形状可为直角三角形,也可为直角梯形图5中仅仅给出了为直角三角形的例子,当捡拾齿126为直角三角形时,其中一直角边设置成与捡拾辊122的外缘对应的弧形,斜边设置为工作边;当捡拾齿126为直角梯形时,下底边设置成与捡拾辊122的外缘对应的弧形,斜边设置为工作边。0170参阅图8,搅龙部件130包括搅龙筒135和设置在该搅龙筒的外圆周上的叶片。0171搅龙筒135的一端设置转动轴133、另一端设置传动轴138,转动轴133和传动轴138分别。

30、通过带轴承的轴承座1139安装在捡拾机架110上。并且,转动轴133和传动轴138还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搅龙筒135的高度即,调节搅龙筒的轴心与捡拾辊轴心连线相对水平线的角度,该角度也叫倾斜角度,以达到最理想的输送效果,该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131和调节侧板132,转动轴133和传动轴138安装在调节侧板132上,调节螺杆131一端设置在调节侧板132上,另一端设置于焊接在捡拾机架110上的安装座112上见图5,由于捡拾机架110上用于穿设转动轴133和传动轴138的孔113的孔径大于转动轴133和传动轴138的外径,并且调节侧板132上的多个安装孔1321皆为长条孔,因此,。

31、调节调节螺杆131时,就可以调节搅龙筒的高度。0172叶片包括设置在搅龙筒135左端的右旋叶片134和设置在搅龙筒135右端的左旋叶片137,该右旋叶片134与该左旋叶片137的相位角差为180,为了增大叶片对秸秆的抓取力,右旋叶片134和左旋叶片137上皆设置有光滑圆弧齿。0173搅龙筒135的中部还设置有带斜面的拨料管136,该拨料管136在搅龙筒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相错间隔排列。0174传动轴138上还安装有连轮毂1310和搅龙传动链轮154。该搅龙传动链轮154和连轮毂1310位于轴承座139的外侧,且搅龙传动链轮154和连轮毂1310通过安全螺栓1541连接。安全螺栓1541的作用是为。

32、了防止瞬间负荷的过载和各种冲击。链轮毂1310与传动轴138之间采用键连接,连轮毂1310和搅龙传动链轮154都经过热处理,这样,即使安全螺栓1541被剪断,其安装孔仍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孔径不变化。0175搅龙部件130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当动力经由搅龙传动链轮154输入时,搅龙筒135将绕自身的轴心旋转,从捡拾辊部件输送来的秸秆,将被集中到搅龙筒135的中部,然后由带斜面的拨料管136从捡拾输送台的出料口拨送出去。0176参阅图9A至图9C,压料器140包括支撑臂146和压料杆147。压料杆147为多组,该多组压料杆147等间距焊接在同一根轴上以构成压料杆组件,该轴两端穿设于支撑臂146上。支撑。

33、臂146为两个,分别对应于捡拾机架110的左右侧,该两个支撑臂146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轴145与捡拾机架110铰接,每一支撑臂146的中部设置有压簧144,该压簧144绕设在长螺杆141上,该长螺杆141一端设置在导套143上、另一端设置在压簧安装座1410上,该压簧安装座1410设置在捡拾机架110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克服压簧的压力后,支撑臂146可绕与捡拾机架110的铰接点转动。0177压料器140还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该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该轴的一端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9/12页12上的扇形板148和固定在对应该扇形板148一侧的支撑臂146上的。

34、固定座149,扇形板148上具有圆弧形槽孔1481,固定座149上具有两个通孔,两固定连接件1411穿过圆弧形槽孔1481和固定座149上的两个通孔将扇形板148可调安装在固定座149上,这样,可以通过调整扇形板148相对固定座149的安装位置,即能达到调节压料杆组件与支撑臂的相对角度的目的。0178每组压料杆147又包括第一压杆1471和第二压杆1472,该第一压杆1471呈直线型,该第二压杆1472具有弧形弯钩部14721和直线部14722,该直线部14722与该第一压杆1471的末端焊接。0179压料器140在配合捡拾辊部件120工作时,每组压料杆147对应位于每两组捡拾齿组之间见图4,。

35、并且,压料杆147与捡拾辊122的外圆面之间具有供秸秆通过的间隙,该间隙对应压料杆组件与支撑臂的相对角度,因此,调整调整扇形板148相对固定座149的安装位置,即能达到调整压料杆147与捡拾辊122的外圆面之间间隙的目的。0180通过上述结构的压料器的设置,可以控制捡拾辊部件的捡拾进料量。0181还有,为了调整搅龙部件130的输送空间,在搅龙部件130的斜上方,设置有挡料网罩160。如图10所示,挡料网罩160由钢丝网163与网罩架162焊接而成,并通过两个铰接支座164与捡拾机架110铰接,两个支撑悬臂161分别搭在压料器140的两个支撑壁146上见图5。该挡料网罩除了起到调整搅龙部件的输送。

36、空间作用外,还起着防止物料飞溅,便于操作者观察等作用。0182进一步参阅图5,捡拾机架110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111,该限位板的上部具有多个安装孔或具有长孔,通过该多个安装孔或长孔,限位板111可调安装于捡拾机架110,通过这样的设置,整个捡拾输送台100的高度可以根据地块特征进行调整,从而可以防止捡拾输送台被放得过低,而导致捡拾齿插入土中,瞬时额外增大负荷,而损坏机器。0183上述的捡拾输送台,适用于已经拔倒在地的秸秆捡拾,无论是均匀铺条还是成小堆,顺茬还是逆茬均能实现捡拾。在开始捡拾作业前,把限位板111调整至捡拾的最佳距离,然后把动力传送到捡拾输送台上,捡拾输送台在一行走系统的推动下就可。

37、以进行工作了。其具体工作过程为0184依靠捡拾齿126把拔倒在地的秸秆挑起,在捡拾辊122的自转和整机向前的速度双重作用下,秸秆被依次捡拾起来,对于过大的堆放秸秆,则由压料器140控制捡拾进料量。被捡拾起来的秸秆在搅龙部件130的输送作用下,左端右旋叶片134,右端左旋叶片137,使得秸秆从搅龙筒135两端向搅龙筒中部集中。螺旋叶片上的光滑圆弧齿,增加了叶片对秸秆的抓取力,使得螺旋输送更流畅。并且,通过调节搅龙部件两端的调节侧板132,就能调节叶片外径离机架下部的下凹版114的距离。被集中到搅龙筒135中部的秸秆,最后由带斜面的拨料管136从捡拾输送台的出料口拨送出去,以进入过桥输送装置200。

38、。0185如图11及图12所示,过桥输送装置200,设置在捡拾输送台100的斜后上方,用于将拨料管136拨送来的秸秆进行输送,包括过桥机架210,安装在过桥机架210上的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级输入辊230、过渡传动轴240及第三级输入辊250,以及带动该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级输入辊230、过渡传动轴240及第三级输入辊250分别绕各自的轴心旋转的动力传输机构260。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传输机构260为常见的链传动。0186结合参阅图13、图14,过桥机架210包括底板211、分别设置在底板211左右两端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10/12页13的侧板212、2。

39、13、以及设置在侧板212、213上端的上盖板214,并且底板211、侧板212、213及上盖板214相互连接组成入口端大、出口端小的空腔结构。沿着秸秆的输送方向,侧板212、213逐渐变小,中间渐变,过度光滑,以使空腔内无死角。0187为了安装输入辊组,侧板212、213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由于两侧板具有相互对称的结构,因此,以下仅对其中之一的侧板做详细介绍。0188侧板213上沿着秸秆的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31、第二安装孔2132、传动轴安装孔214和第三安装孔2133,其中,该第一安装孔2131用于安装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安装孔2132用于安装第二级输入辊230,传。

40、动轴安装孔214用于安装过渡传动轴240,第三安装孔2133用于安装第三级输入辊250。较佳地,第一安装孔2131为圆弧形槽孔,以方便将第一级输入辊210对应于第一组安装孔两个侧板上相互对称的第一安装孔组成第一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过桥机架210上;第二安装孔2132也为圆弧形槽孔,以方便将第二级输入辊220对应于第二组安装孔两个侧板上相互对称的第二安装孔组成第二组安装孔浮动设置在过桥机架210上;第三安装孔2133为直线槽孔,以方便将第三级输入辊250对应于第三组安装孔两个侧板上的相互对称的第三安装孔组成第三组安装孔固定设置在过桥机架210上。并且,两侧板还可以通过侧壁支撑件215相连,以增加整。

41、个机架的刚性。0189参阅图15,第一级输入辊220包括滚筒轴222、空心滚筒221和幅板223。空心滚筒221的内壁与幅板223的外缘固连,幅板223的内缘与滚筒轴222固连,以构成滚筒焊合件。滚筒轴22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24安装在侧板212、213上的第一安装孔2131位置,并且,滚筒轴222的一端上还安装有链轮264,当链轮264在链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时,将带动滚筒轴222在轴承座224内的轴承里转动。为了增加对物料的抓取输送力,空心滚筒的外圆周上均匀焊接8条轴向齿板227,当然,此处的轴向齿板条数并不局限于8条。0190参阅图16,第二级输入辊230包括滚筒轴232、空心滚筒231。

42、和幅板233。空心滚筒231的内壁与幅板233的外缘固连,幅板233的内缘与滚筒轴232固连,以构成滚筒焊合件。滚筒轴23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34安装在侧板212、213的第二安装孔2132位置,并且,滚筒轴232的两端上还分别安装有链轮265、266,当链轮265、266旋转时,将带动滚筒轴232在轴承座234内的轴承里转动。为了增加对物料的抓取输送力,空心滚筒231的外圆周上均匀焊接8条轴向齿板237,当然,此处的轴向齿板条数并不局限于8条。0191参阅图17,过渡传动轴240包括传动轴241和轴承座242,传动轴24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42安装在侧板212、213的传动轴安装孔2134位。

43、置,且传动轴24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链轮263。0192参阅图18,第三级输入辊250包括滚筒轴252、空心滚筒251和幅板253。空心滚筒251的内壁与幅板253的外缘固连,幅板253的内缘与滚筒轴252固连,以构成滚筒焊合件。滚筒轴25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54安装在侧板212、213上的第三安装孔2133位置。并且,滚筒轴252的左右两端还设置有用于与秸秆收获机的切碎器300连接的转套255,这样,滚筒轴252由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绕转套255转动。滚筒轴252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链轮261、262,为了防止瞬间负荷的过载和各种冲击,链轮262上安装有安全螺栓2621,以保护滚筒轴2。

44、52不受过大载荷而变形。安全螺栓2621是安装在链轮毂256和链轮262之间的,链轮毂256与滚筒轴252采用键连接、而与链轮262是通过安全螺栓2621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11/12页14传递扭矩。链轮毂256和链轮262都经过热处理,即使安全螺栓2621被剪断,其安装孔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孔径不变化。0193进一步参阅图11并结合图12,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级输入辊230及过渡传动轴240三者之间通过摆架270相连。该摆架270包括转臂271、摆臂272和连接块273,转臂271的一端套设在过渡传动轴240的传动轴241上绕该传动轴的轴心转动、中部套设在第。

45、二级输入辊230的滚筒轴232上、转臂271的另一端具有连接孔;摆臂272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级输入辊220的滚筒轴222上、摆臂272的另一端也具有连接孔;连接块273一端连接在转臂271的连接孔位置、另一端连接在摆臂272的连接孔位置,以保证第一级输入辊220与第二级输入辊230刚性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然,此处的摆架结构并不局限于此。0194过渡传动轴240是在第二级和第三极输入辊之间增加的一根传动轴,作用是改变动力传递路径;并且,其为摆架270提供一个回转支承,以能增强整个过桥机架210的刚性。结合参阅图8,过渡传动轴240的轴承座242与侧壁212、213连接固定,转臂271的一端安装在轴。

46、承座242外面,从而,转臂271可以绕过该传动轴241转动,并且,链轮263安装在转臂271的外面。0195第一级输入辊220和第二级输入辊230分别由设置在侧壁212、213两侧的摆臂272、转臂271轴向定位。通过这样的设置,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级输入辊230可以围绕中间过渡轴240转动,转到最低位置则是由焊接在侧壁213上的定位座2135侧壁212上也具有定位座,只是图中未示出限制,还有,由于侧壁上的开设了圆弧形槽孔2131、2132,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级输入辊230可以做钟摆运动。0196进一步地,摆臂272套设在第一级输入辊220的一端上连接有预拉紧机构280,该预拉紧机构。

47、280包括拉簧拉杆281、拉簧支座282和拉簧283,摆臂272上焊有一个拉簧挂耳,拉簧支座282焊在侧壁212、213上,拉簧283通过拉簧拉杆281设置在拉簧挂耳和拉簧支座282之间,以给第一级输入辊220、第二级输入辊230施加一定的预拉力,这样整个装置在工作时更加稳定。0197还有,为了将过桥输送装置200连接至捡拾输送台100的斜后上方,该过桥机架210上对应于秸秆的输入口端即,对应于拨料杆136将物料拨出的方向,还设置有围绕该过桥机架一圈的整体为口型的连接法兰290通过该连接法兰将过桥输送装置200与捡拾输送台100对接,连接法兰290包括与上盖板214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横梁291、。

48、与底板211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横梁292,以及分别与侧板212、213固定连接的侧连接横梁293,该上连接横梁291、下连接横梁292和侧连接横梁293皆为由角钢、槽钢和加强筋构成的焊接件。0198上述的动力传输机构260除包括链轮261、262、263、264、265、266和链条外,还包括设置在链轮263、266之间的张紧轮267,以及设置在链轮264、265之间的张紧轮268。0199过桥输送装置在工作时,由于机架为空腔结构,而所有滚筒即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及第三级输入辊的工作部分皆装设在该空腔内,从进料口输入的无序杂乱的物料,全部挤压在滚筒与底板的间隙内,形成连续密实的料块进行有。

49、序输送,经过三级输入辊接力式输送后,料块连续的从第三级输入辊送出。其中第一级输入辊、第二级输入辊处于浮动工作状态,在其自身重力和拉簧的拉力下,起到压实物料、自调节进料量的作用。根据物料的进料状况,切碎长度等,可以调节拉簧的预拉力。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12/12页150200切碎器300、抛送器400的结构大致同于专利号为“ZL2008200789258”中公开的结构,在此就不多做赘述。0201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可以对田间已拔倒在地的无序秸秆进行无损捡拾;捡拾后的秸秆通过桥输送装置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剪切、折断现象,输送流畅,无缠绕,且在过桥输送装置内可以形成连续压实的料块;对进料量有自适应调节,不易阻卡;整体输送无送料死角,结构稳定;还有,整机采用模块式设计和装配,拆卸、更换、维修方便。0202综上,本发明的秸秆收获机能对已经拔倒在地铺成条状的或者是成堆的秸秆完成捡拾、输送、切碎、抛送、装箱和自卸料,收获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对秸秆行距适应性广,能满足不同地区秸秆收获的需要。说明书CN102334410ACN102334417A1/15页1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4410ACN102334417A2/15页1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34410ACN102334417A3/15页1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4410ACN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