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滋阴清热润肺止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滋阴清热、 润肺止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常见及多发的症状。 咳嗽是外来的刺激作用于迷走神 经而刺激咳嗽中 AP 所致。刺激迷走神经的原因很多, 有①呼吸道感染 : 包括病毒、 细菌、 支 原体、 真菌、 寄生虫引起的炎症 ; ②理化因素 : 如呼吸道异物、 尘埃、 烟雾、 气温等刺激呼吸 道粘膜 ; ③心血管因素 : 如心脏病、 心包炎及心包积液时, 因迷走神经心支受刺激而引起刺 激性干咳 ; ④肿瘤 ; ⑤过敏因素 ; ⑥神经反射性 : 如隔下脓肿、 肝脓肿等腹部疾患刺激横隔 引起咳嗽 ; ⑦感染控制后, 如果呼吸道组织损伤及血液循环障碍情况不改善, 损伤的部位就 会通过迷走神经刺激咳嗽中 PG 引起咳嗽 ; ⑧其它 : 如肝硬化、 肾病综合症引起的低血浆蛋 白性胸腔积液等。
其中感染后咳嗽是指各种病原体, 如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以 后继发的咳嗽, 感染得到控制后而咳嗽症状不缓解。感染后咳嗽临床多见, 症状顽固, 迁延 不愈, 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 治疗不及时, 往往转变为慢性持续性咳嗽, 严重影响患者的 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医学认为, 盖肺为娇脏, 喜润而恶燥, 喜清肃而不耐寒热, 燥为六淫之一, 最易耗 肺伤津, 因此, 感染后咳嗽初期, 常感受温燥之邪而出津耗阴伤之象者。表邪不解, 迁延不 愈, 入里化热, 而或痰浊内阻, 郁而化热, 皆可导致热灼津伤燥生, 故肺阴亏虚之燥咳症最为 常见。阴虚易招燥邪侵袭, 燥邪又易耗津伤阴, 如此反复, 恶性循环, 使得阳亢、 火旺、 风动、 气逆之势愈演愈烈, 从而极易产生诸如哮病、 喘证、 咯血等变症。 临床观察表明, 感染后咳嗽 慢性迁延期肺阴虚证最为常见, 如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就有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 慢性 阻塞性肺病、 自发性气胸, 甚至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等危象。因此, 积极治疗感染后咳嗽, 需 要认真对待, 可解除病患身体的不适进而减少死亡率。
玉露保肺丸是目前市售的一种滋阴清热润肺止嗽的中药, 其由天冬、 麦冬、 石斛、 地黄、 熟地黄、 知母、 黄柏制成。玉露保肺丸可滋阴、 清热、 润肺、 止嗽。用于肺结核、 慢性支 气管炎、 引起的咳嗽痰稠、 骨蒸潮热, 喑哑声重, 口燥舌干, 痰涎壅盛者。方中天冬、 麦冬、 石 斛清泻肺火, 滋阴润肺 ; 知母化痰止咳, 共为君药。黄柏清热散结、 肃肺平喘, 共辅君药化痰 止咳, 为臣药。地黄、 熟地黄补血滋阴, 共为佐药。诸药合用, 共奏滋阴清热、 润肺止嗽之功。 用于阴虚咳嗽, 失音声哑, 口渴咽干, 痰中带血。临床用于慢性 ( 或急性 ) 气管炎、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慢性咽喉炎、 扁桃体炎等疾病治疗领域。
玉露保肺丸的处方和制法为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 熟地黄 80g、 知母 40g、 黄柏 40g。将七味药材,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70 ~ 90g 制成大蜜丸, 即得。
该药物制法简单, 疗效显著。但原方剂型为蜜丸, 容易霉变和染菌, 不利于质量控
制。患者服用和携带不便, 口感不佳, 每丸重 9 克, 每剂服用量过大, 小儿、 老人及咽喉炎患 者吞咽困难, 患者接受程度差。且从口服至胃肠道吸收过程缓慢。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玉露 保肺丸在临床上的应用, 这些因素影响了该药物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滋阴清热润肺止嗽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滋阴清热润肺止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天冬 120 份、 麦冬 120 份、 石斛 80 份、 地黄 80 份、 熟地黄 80 份、 知母 40 份、 黄柏 40 份。
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 将全部药材水提 2-3 次, 每次以 8-12 倍量水提取 1-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3-1.10,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大于等于 90%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40%~ 80% ; 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 件下相对密度为 1.03-1.10,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 将全部药材水提 2-3 次, 每次以 8-12 倍量水提取 2-3 小 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大于等于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 浓度为 40%~ 80%; 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C;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所述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 所述全部药材水提 2 次, 每次以 10 倍量水提取 2 小 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50%~ 70%; 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 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 微晶纤维素、 蔗糖、 阿斯巴甜、 糊精、 乳糖、 糖 粉、 葡萄糖、 氯化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硬脂酸镁、 微粉硅胶、 维生素 C、 半胱氨酸、 柠檬酸和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 片剂、 胶囊或口服液。 剂型的选择和辅料的用量均 属于现有技术。
一种滋阴清热润肺止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称取天冬 120 份、 麦冬 120 份、 石斛 80 份、 地黄 80 份、 熟地黄 80 份、 知母 40 份、 黄柏 40 份 ; 全部药材水提 2-3 次, 每次以 8-12 倍量水提取 1-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3-1.10, 得 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大于等于 90%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 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40%~ 80% ; 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3-1.10,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所述全部药材水提 2-3 次, 每次以 8-12 倍量水提取 2-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大
于等于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40%~ 80% ; 将上 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 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所述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 所述全部药材水提 2 次, 每次以 10 倍量水提取 2 小 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50%~ 70%; 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1.08,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 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均具有良好的滋阴清热, 润肺止嗽 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咳嗽, 失音声哑, 口渴咽干, 痰中带血。通过动物实验, 我们意想不到 地发现, 本发明工艺制备的药物组合物与原剂型相比, 具有优异的祛痰和镇咳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 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 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 研究得到了合理、 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 明技术方案, 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可控、 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 患者服用剂量减 少、 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制剂,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 熟地黄 80g 知母 40g 黄柏 40g
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分别用 10 倍量、 8 倍量水提取, 每次 2h, 合 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3,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 百分比浓度为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中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40%。将上 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 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27 克。
实施例 2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0g 麦冬 1200g 石斛 800g 地黄 800g 熟地黄 800g 知母 400g 黄柏 400g
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用 10 倍量、 12 倍量水提取, 每次 2h, 合并 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 分比浓度为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50%。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765 克。
实施例 3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 熟地黄 80g 知母 40g 黄柏 40g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用 12 倍量、 10 倍量水提取, 每次 1.5h, 合 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 百分比浓度为 95%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60%。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8,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46 克。
实施例 4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 熟地黄 80g 知母 40g 黄柏 40g
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用 10 倍量、 8 倍量水提取, 每次 2h, 合并提 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分 比浓度为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70%。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8,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06 克。
实施例 5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熟地黄 80g知母 40g 黄柏40g 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用 10 倍量、 12 倍量水提取, 每次 3h, 合并 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百 分比浓度为 90%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80%。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18 克。
实施例 6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 熟地黄 80g 知母 40g 黄柏 40g
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水提 2 次, 每次以 10 倍量水提取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7,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 积百分比浓度为 95%的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60%。将上 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 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09 克。
实施例 7 : 制备中药提取物
一 . 处方 : 天冬 120g 麦冬 120g 石斛 80g 地黄 80g 熟地黄 80g 知母 40g 黄柏 40g
二 . 制法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全部药材用 8 倍量水提取 1h、 10 倍量水提取 3h, 合 并提取液,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8, 得到浓缩液 A ; 将浓缩液 A 中加入体积
百分比浓度为 95%乙醇, 沉淀、 静置, 使得上清液 B 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60%。将上清液 B 浓缩至 50-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05, 得到浓缩液 C ; 将浓缩液 C 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得到干燥物, 即为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 129 克。
实施例 8 : 制备片剂
实施例 1 得到的活性成分 100g, 加微晶纤维素 10g, 乳糖 10g, 交联 PVP5g, 压片, 得 片剂, 每片为 0.25g。
实施例 9 : 制备颗粒剂
实施例 2 得到的活性成分 500g, 加糊精 100g, 木糖醇 400g, 枸橼酸 1g, 阿斯巴甜 1g 制粒, 得颗粒剂, 每袋为 5g。
实施例 10 : 动物实验一 : 本发明提取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一 . 材料和方法
玉露保肺丸 ( 批号 : 090867), 由天津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生产
动物 : ICR 小 鼠, 由 北 京 维 通 利 华 实 验 动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许可证号 : SCXK( 京 )2002-0003。
氯化铵 ( 批号 : 20090127), 天津亚太龙兴化工有限公司 苯酚红 ( 批号 : 20081128),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UV75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取健康 ICR 小鼠 60 只,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为 5 组, 即空白组, 氯化铵阳性对照 组 (0.5g/kg), 玉露保肺提取物 ( 按实施例 6 方法制备 ) 低、 高剂量组 (3.0、 6.0g 生药 /kg), 玉露保肺丸组 (3.0g 生药 /kg), 除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外, 其他给药组均按上述给 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 7 天, 给药体积为 20ml/kg。末次给药前禁食 12h, 末次给药后 0.5 小 时腹腔注射 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 10ml/kg, 0.5 小时后断颈处死小鼠, 剥离气管周围组织, 剪下自甲状腺软骨至气管分支处一段气管, 放入盛有碱性生理盐水 ( 生理盐水 2ml+1N 氢氧 化钠 0.1ml) 溶液的试管中, 经室温放置 2 小时后, 将气管洗脱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 546nm 波长处测其吸光度, 通过酚红标准曲线计算每只小鼠气管酚红含量。 实验数据用方差 分析统计。
二 . 结果 : 见表 1。
表 1 提取物给药七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 < 0.05, **P < 0.01 与玉露保肺丸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玉露保肺提取物低、 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提示该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 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说 明此发明提取物有很好的祛痰作用。在同等剂量下, 玉露保肺提取物在同等剂量下与原剂 型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提示本发明提取物祛痰作用优于原剂型。
实施例 11 : 动物实验二 : 本发明提取物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一 . 材料和方法 :
玉露保肺丸 ( 批号 090867), 由天津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提供。
复方甘草片 ( 批号 090119)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浓氨水 : 天津市东丽区泰兰德化学试剂厂
动物 : ICR 小 鼠, 由 北 京 维 通 利 华 实 验 动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许可证号 : SCXK( 京 )2002-0003。
取健康 ICR 小鼠 60 只,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为 5 组, 即空白组, 复方甘草片阳性 对照组 (0.5g/kg), 玉露保肺提取物 ( 按实施例 6 方法制备 ) 低、 高剂量组 (3.0、 6.0g 生药 /kg), 玉露保肺丸组 (3.0g 生药 /kg), 除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外, 阳性药复方甘草片 于实验当天给药 1 次, 其他给药组均按上述给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 7 天, 给药体积为 20ml/ kg。各组于末次给药后 1 小时, 将小鼠置于倒置的 500ml 烧杯内, 吸取 0.3ml 浓氨水注入 50mg 棉球后放入烧杯内,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 3 分钟内小鼠咳嗽次数 ( 典 型咳嗽是小鼠腹肌收缩, 同时张大嘴, 伴有咳声 ), 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统计。
二 . 结果 : 见表 2。
表 2 提取物连续给药七天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与玉露保肺丸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提取物低、 高剂量组的咳嗽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其他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提取物低、 高剂量组 3 分钟内咳 嗽的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提示在 3.0、 6.0g 生药 /kg 剂量 下, 玉露保肺提取物能明显延长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及降低咳嗽次数。在同等剂量 下玉露保肺取物对咳嗽潜伏期及对 3 分钟内咳嗽的次数的影响均与原剂型比有显著性差 异 (P < 0.05), 说明本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作用优于原剂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