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 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 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 周期而发, 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 冷汗淋漓、 手足厥冷, 甚至昏厥, 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多, 病机复杂, 反复性大, 治疗棘手, 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 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 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 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 冷痛、 灼痛、 刺痛、 隐痛、 坠痛、 绞痛、 痉挛性疼痛、 撕裂性疼痛, 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 甚至涉及大腿及足 部, 常伴有全身症状 : 乳房胀痛、 肛门坠胀、 胸闷烦躁、 悲伤易怒、 心惊失眠、 头痛头晕、 恶心 呕吐、 胃痛腹泻、 倦怠乏力、 面色苍白、 四肢冰凉、 冷汗淋漓、 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 范围之广、 周期之近、 痛苦之大, 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 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中医认为, 痛经是经血不畅、 气滞血瘀所致, “不通则痛” 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西医学认为, 痛经的发病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子宫的过度收缩 ; (2) 子宫不正常收缩, 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 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 缩, 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 (3) 与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有关。痛经 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西医学常采用止痛药物、 镇静药物来缓解病痛, 也可以采用激素类药物, 例如, 复 方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来缓解症状, 其原理为抑制排卵, 抑制内膜生长, 减少月经 量, 减弱子宫活性, 或采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如芬必得) 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使子宫张 力和收缩性下降, 从而治疗痛经。但上述治疗手段存在毒副作用, 只能针对症状治疗, 并不 能从根本上根除病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其针对痛经内在病邪, 辨症施 治, 疗效快, 成本低, 且无毒副作用, 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含以下组 分: 泽兰 12-16, 红花 1-3, 香附 12-16, 当归 8-12, 续断 12-16, 柏子仁 1-3, 赤芍 9-15, 牛膝 2-4, 元胡 6-10。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 泽兰 : 苦、 辛, 微温。归肝、 脾经。活血化瘀, 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产后 瘀血腹痛, 水肿。 《本草通玄》 : 泽兰, 芳香悦脾, 可以快气, 疏利悦肝, 可以行血, 流行营卫, 畅 达肤窍, 遂为女科上剂。
红花 : 性温, 味辛。归心、 肝经。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用于经闭、 痛经、 恶露不行、 症瘕痞块、 跌打损伤。
香附 : 味甘, 微寒, 无毒。入肝、 三焦经。 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
胸、 胁、 脘腹胀痛, 消化不良,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寒疝腹痛, 乳房胀痛。 《滇南本草》 : 调血中 之气, 开郁, 宽中, 消食, 止呕吐。
当归 : 性温, 昧甘、 辛。归肝、 心、 脾经。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汤液本 草》 “当归, : 入手少阴, 以其心主血也 ; 入足太阴, 以其脾裹血也 ; 入足厥阴, 以其肝藏血也。 ” 续断 : 味苦 ; 辛; 性微温。归肝 ; 肾经。补肝肾 ; 强筋骨 ; 调血脉 ; 续折伤 ; 止崩漏。 《别 录》 : 主崩中漏血, 金疮血内漏, 止痛, 生肌肉, 踠伤, 恶血, 腰痛, 关节缓急。
柏子仁 : 甘, 平。归心、 肾、 大肠经。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 , 心悸怔 忡, 肠燥便秘等症。 《纲目》 : 柏子仁, 性平而不寒不燥, 味甘而补, 辛而能润, 其气清香, 能透 心肾, 益脾胃, 盖上品药也, 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赤芍 : 味苦, 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目 赤肿痛, 肝郁胁痛, 经闭痛经, 症瘕腹痛, 跌扑损伤, 痈肿疮疡。 《日华子本草》 : 治风补劳, 主 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 通月水, 退热除烦, 益气, 天行热疾, 瘟瘴惊狂, 妇人血运, 及肠风 泻血 ; 痔瘘、 发背、 疮疥, 头痛, 明目, 目赤, 胬肉。
牛膝 : 苦; 酸; 性平。归肝 ; 肾经。补肝肾 ; 强筋骨 ; 活血通经 ; 引火下行 ; 利尿通 淋。主治腰膝酸痛 ; 下肢痿软 ; 血滞经闭 ; 痛经 ; 产后血瘀腹痛。 《日华子本草》 : 治腰膝软怯 冷弱, 破症结, 排脓止痛, 产后心腹痛并血运, 落胎, 壮阳。 元胡 : 性温, 味辛苦, 入心、 脾、 肝、 肺经。活血散瘀, 利气止痛。 《纲目》 : 活血, 利气, 止痛, 通小便。
痛经多由寒暖不慎, 经期饮食生冷, 或情志抑郁, 以致气机不利, 久瘀入络, 腹痛难 忍, 少腹憋附, 经色紫黯。此多与冲任失调有关, 治以调理冲任。根据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 中药组合物, 其综合运用中医之内在调节、 平衡脏器的原理, 遵循解郁祛瘀, 消除瘀滞, 调气 理血的原则, 辨证施治, 相须为用。方中泽兰、 香附疏肝理气 ; 当归、 白芍、 柏子仁柔肝养血 ; 泽兰、 红花、 归芍、 牛膝化瘀通络 ; 续断、 牛膝、 柏子仁益肾养肝 ; 元胡行气活血止痛 ; 牛膝引 药归经 ; 甜酒以助药力。全方以解郁祛瘀, 调气理血为主要功效。本方治病的基本原则是以 平性药和之, 对痛经的寒热虚实证皆可应用, 疗效快, 效果显著, 兼治标本。
使用效果 疗效评判标准 : 1. 治愈 : 疼痛消失, 连续 3 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 2. 有效 : 疼痛减轻或疼痛消 失, 但不能维持 3 个月以上。 3. 无效 : 疼痛未见改善。
对 30 名患者 (年龄 27-37)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持续治疗 3 个疗 程, 其中 11 例症状得以缓解, 16 例完全治愈, 3 个月内未见复发, 无效 3 例, 总体有效率达 90%。 治疗无毒副作用, 见效快, 标本兼治。 3 个疗程后检查, 三大常规化验无异常, 肝肾功能 正常。
实例 : 患者 1 : 女性, 27 岁, 经期前小腹胀痛, 伴乳房胀痛、 经行不畅。使用本发明中药治疗 1 疗程, 症状缓解, 胀痛感减弱, 经行正常, 继续使用本中药 2 疗程, 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 2 : 女性, 33 岁, 经期前小腹刺痛, 伴呕吐, 面苍白。使用本发明中药治疗 2 疗 程, 症状有所缓解, 刺痛减轻, 呕吐症状消失, 继续使用本中药 1 疗程, 上述症状消失。
患者 3 : 女性, 37 岁, 严重痛经, 疼痛剧烈, 倦怠乏力、 胸闷烦躁。 使用本发明中药治
疗 1 个疗程, 症状缓解, 疼痛减轻, 能正常工作生活, 面色改善, 继续使用本中药 2 疗程, 上述 症状消失, 治愈。
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 颗粒剂、 丸剂、 胶囊剂、 溶液剂、 口服液、 口含片、 颗粒剂、 冲剂、 散剂、 混悬剂、 粉剂。优选地, 可以采用溶液剂、 片剂、 颗粒剂和丸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含以下组分 : 泽兰 12, 红花 1, 香附 12, 当 归 8, 续断 12, 柏子仁 1, 赤芍 9, 牛膝 2, 元胡 6。
以重量份计, 取泽兰 12, 红花 1, 香附 12, 当归 8, 续断 12, 柏子仁 1, 赤芍 9, 牛膝 2, 元胡 6 ; 将上述中药洗净, 去杂质, 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 30 分钟后, 大火煎煮至沸腾, 然 后文火慢熬 1 小时 ; 将药汁滤出, 分袋包装, 一袋 200ml, 早晚各服一袋, 兼用药液清洗患部, 1 个月为一疗 程。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含以下组分 : 泽兰 16, 红花 3, 香附 16, 当 归 12, 续断 16, 柏子仁 3, 赤芍 15, 牛膝 4, 元胡 10。
以重量份计, 取泽兰 16, 红花 3, 香附 16, 当归 12, 续断 16, 柏子仁 3, 赤芍 15, 牛膝 4, 元胡 10, 洗净, 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 每公斤加入大约 10L 水, 文火煎 0.5-1 小时, 大火 煎 1-2 小时 ; 取煎液过 150 目筛, 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 1.10-1.20 的清膏, 取 2/3 清 膏在 120℃下喷雾干燥, 得清膏粉末, 将粉末与剩余 1/3 清膏混合, 制粒 ; 颗粒分装机分装, 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含以下组分 : 泽兰 14, 红花 2, 香附 14, 当 归 10, 续断 14, 柏子仁 2, 赤芍 12, 牛膝 3, 元胡 8。
以重量份计, 取泽兰 14, 红花 2, 香附 14, 当归 10, 续断 14, 柏子仁 2, 赤芍 12, 牛膝 3, 元胡 8, 洗净, 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 每公斤加入大约 10L 水, 文火煎 0.5-1 小时, 大火煎 1-2 小时 ; 取煎液过 150 目筛, 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 1.10-1.20 的清膏, 取 2/3 清膏 在 120℃下喷雾干燥, 得清膏粉末, 将粉末与剩余 1/3 清膏混合, 制粒 ; 加入适当辅剂硬脂酸 镁, 压片机压片, 包衣, 即得片剂。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含以下组分 : 泽兰 14, 红花 2, 香附 14, 当 归 10, 续断 14, 柏子仁 2, 赤芍 12, 牛膝 3, 元胡 8。
以重量份计, 取泽兰 14, 红花 2, 香附 14, 当归 10, 续断 14, 柏子仁 2, 赤芍 12, 牛膝 3, 元胡 8, 洗净, 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 用粉碎机粉碎为 150-180 目细粉, 加入适当蜂蜜混 合, 制丸机制丸, 低温干燥, 分装, 即得丸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