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6391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1904.9

申请日:

2008.09.27

公开号:

CN101683456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66公开日:201003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6; A61P9/10; A61K35/32(2006.01)N; A61K35/6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6

申请人: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秉文; 高建义; 王乃婕

地址:

3003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一经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发明属于中药领域。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羚羊角粉(冲服)3~8,水蛭5~10,钩藤10~20,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当归20~30。本发明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祛痰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67例,结果:经治1~2个月后,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6.6%。无毒副作用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羚羊角粉3~8,水蛭5~10,钩藤10~20,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当归20~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胆南星、天竺黄各6~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半夏、竹茹各6~1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大黄6~15。

说明书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
中风认为此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中经络,一般仅见肌肤麻木,口眼斜,言语塞涩,或半身不遂,无神志障碍。常见证型有:①风邪入中,经络痹阻型。兼恶寒发热,苔薄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方用大秦艽汤。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治宜滋阴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兼痰多便秘,苔腻脉滑。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气汤加味。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又可分为闭脱二证:①闭证。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属阳闭者兼见面红身热,苔腻脉滑。治宜辛凉开窍,滋阴熄风,方用至宝丹和羚羊角汤。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治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方用苏合香丸和涤痰汤。②脱证。证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多属虚证,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但是,俗话说,百人得百病,众多的中风患者需要多样化的药物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新的用药选择。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羚羊角粉(冲服)3~8,水蛭5~10,钩藤10~20,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当归20~30。
痰热盛者加胆南星、天竺黄各6~15。
恶心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各6~15。
大便干结加大黄6~15。
羚羊角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水蛭通经,破瘀消肿。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菖蒲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本方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祛痰化瘀之功。
本发明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祛痰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67例,结果:经治1~2个月后,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6.6%。无毒副作用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羚羊角粉(冲服)3~8g,水蛭5~10g,钩藤10~20g,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g,当归20~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药者鼻饲灌入。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
例2
羚羊角粉(冲服)3~8g,水蛭5~10g,钩藤10~20g,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g,当归20~30g,胆南星、天竺黄各6~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药者鼻饲灌入。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热盛者。
例3
羚羊角粉(冲服)3~8g,水蛭5~10g,钩藤10~20g,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g,当归20~30g,半夏、竹茹各6~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药者鼻饲灌入。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恶心呕吐甚者。
例4
羚羊角粉(冲服)3~8g,水蛭5~10g,钩藤10~20g,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g,当归20~30g,大黄6~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药者鼻饲灌入。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大便干结者。
用其治疗急性脑出血45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药者鼻饲灌入。经治1~2个月后,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24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8.9%。未见毒副作用发生。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发明属于中药领域。一种镇肝熄风,祛痰化瘀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羚羊角粉(冲服)38,水蛭510,钩藤1020,桃仁、菖蒲、菊花、川贝、玄参各1015,当归2030。本发明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祛痰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67例,结果:经治12个月后,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6.6。无毒副作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