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36337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07818.X

申请日:

2013.02.01

公开号:

CN104094154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13/02申请日:20130201|||公开

IPC分类号:

G02B13/02

主分类号:

G02B13/02

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明人:

富冈右恭; 长伦生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02.06 JP 2012-023378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王亚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摄像镜头中采用使调焦群组轻量化并且FNo.小、高性能的镜头。摄像镜头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G1)、开口光圈(St)、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G2)、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G3)构成,第1透镜群组(G1)从物体侧起按序至少具有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L11)、双凸的正透镜(L12)、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L13)、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14),第2透镜群组(G2)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2)构成,第3透镜群组(G3)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0.80<f/f2<3.00…(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摄像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光圈、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构成,所述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至少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11)、双凸的正透镜(12)、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1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4),
所述第2透镜群组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2)构成,
所述第3透镜群组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
满足下述条件式:

0.
  80<f/f2<3.00…(1)
其中,
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
f2:所述第2透镜群组的焦点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

0.
  90<f/f2<2.50…(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

1.
  00<f/f2<2.10…(1)”。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
80<v12…(2)
40<v13<60…(3)
80<v14…(4)
其中,
v12:所述正透镜(12)的阿贝数,
v13:所述负透镜(13)的阿贝数,
v14:所述正透镜(14)的阿贝数。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群组在所述正透镜(14)的像侧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5)、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6)、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7)。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
60<v15…(5)
80<v16…(6)
其中,
v15:所述负透镜(15)的阿贝数,
v16:所述正透镜(16)的阿贝数。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透镜(15)和所述正透镜(16)被接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31)、双凹的负透镜(32)、双凸的正透镜(3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34)构成。

9.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

说明书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可使用在数字照相机、广播用照相机、电影拍摄用照相机等的电子照相机中的摄像镜头、以及具备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被用在以CCD(Charge Coupled Device)、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的摄像元件为记录介质的摄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镜头,以往提出多种视角2ω在10度左右的摄像镜头的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视角为12.6度且FNo.为2.8的摄像镜头。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视角为8.4度且FNo.为2.9的摄像镜头。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视角为13.874度且FNo.为2.96的摄像镜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97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70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5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特别是,在电影拍摄用镜头中,为了实现在暗处的拍摄而要求明亮的FNo.,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摄像镜头的FNo.并不充分地明亮。
此外,近年来,为了加速调焦速度,要求以轻量的透镜群组来进行调焦,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移动2枚透镜来进行调焦,在专利文献2中移动3枚透镜来进行调焦,在专利文献3中移动两个透镜群组来进行调 焦,因此移动透镜群组的重量较重,在调焦速度方面还不能说是充分的。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焦群组轻量、FNo.小且高性能的摄像镜头、以及具备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光圈、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构成,第1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至少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11、双凸的正透镜12、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1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4,第2透镜群组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2构成,第3透镜群组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
0.80<f/f2<3.00…(1)
其中,设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2:第2透镜群组的焦点距离。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0.90<f/f2<2.50…(1)’
此外,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1.00<f/f2<2.10…(1)”
在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80<v12…(2)
40<v13<60…(3)
80<v14…(4)
其中,设v12:正透镜12的阿贝数,v13:负透镜13的阿贝数,v14:正透镜14的阿贝数。
此外,优选第1透镜群组在正透镜14的像侧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5、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6、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 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7。
此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60<v15…(5)
80<v16…(6)
其中,设v15:负透镜15的阿贝数,v16:正透镜16的阿贝数。
此外,优选负透镜15和正透镜16被接合。
此外,优选第3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31、双凹的负透镜32、双凸的正透镜3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34构成。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记载的本发明的摄像镜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光圈、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构成,在该摄像镜头中,第1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至少具有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11、双凸的正透镜12、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13、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4,第2透镜群组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2构成,第3透镜群组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所以能够使调焦透镜群组(第2透镜群组)轻量化,并且可以实现FNo.小且高性能的摄像镜头。
0.80<f/f2<3.00…(1)
此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由于具备本发明的摄像镜头,因此可以高速地进行调焦,能够获得更为明亮且高画质的影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与实施例1相同)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A~E)。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A~E)。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A~E)。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与实施例1相同)的透镜构成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构成例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构成相同。在图1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
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起按序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G1、开口光圈St、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G2、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G3构成。另外,图1所示的开口光圈St并非一定表示大小、形状,也可以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
在将该摄像镜头应用于摄像装置之际,优选根据装上镜头的照相机侧的构成而在光学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盖玻片、棱镜、红外线截止滤光器或低通滤光器等的各种滤光器,因此在图1中示出将假定了它们的平行平板状的光学部件PP配置在第3透镜群组G3与像面Sim之间的例子。
第1透镜群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L11、双凸的正透镜L12、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L13、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14、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L15、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16、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L17构成。
在此,正透镜L11具有减小在远距离和近距离的球面像差的变动的 效果。此外,利用正透镜12、负透镜13和正透镜14这3枚的组合,来修正球面像差以及轴上色像差,具有即便减小FNo.也获得能承受的像差量的效果。此外,利用负透镜15和正透镜16的2枚组合,具有修正2次色像差的效果。此外,负透镜17具有缩短全长的效果。
另外,负透镜15和正透镜16被接合,由此能够抑制因制造时的透镜间隔的偏差所引起的2次色像差的产生。
此外,第2透镜群组G2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2构成。该正透镜L2具有减小调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的效果。此外,通过将调焦透镜群组仅设为1枚透镜,从而能够使调焦透镜群组轻量化。
此外,通过移动第2透镜群组G2来进行调焦,从而第1透镜群组G1具有正的光焦度,从第1透镜群组G1射出的轴上光线成为会聚光线,因此能够减小调焦透镜的直径。
此外,第3透镜群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L31、双凹的负透镜L32、双凸的正透镜L33、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L34构成。根据该构成,可以修正倍率色像差以及像散。此外,通过双凸的正透镜L33来增加整体的光焦度,因此能够获得小的FNo.。另外,正透镜L33和负透镜L34分别可以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meniscus)透镜、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另外,通过满足下述条件式(1)’、进而满足条件式(1)”,从而能够设为更高速调焦和调焦时的像差变动少的摄像镜头。
0.80<f/f2<3.00…(1)
0.90<f/f2<2.50…(1)’
1.00<f/f2<2.10…(1)”
其中,设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2:第2透镜群组G2的焦点距离。
如果低于该条件式(1)的下限,则调焦的移动量变大,调焦花费时 间。此外,如果高于条件式(1)的上限,则光焦度变得过强,调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变大。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4)。
80<v12…(2)
40<v13<60…(3)
80<v14…(4)
其中,设v12:正透镜L12的阿贝数,v13:负透镜L13的阿贝数,v14:正透镜L14的阿贝数。
如果低于该条件式(2)以及(4)的下限,则难以修正轴上色像差。此外,如果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则难以修正2次色像差,如果高于上限,则难以修正轴上色像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5)、(6)。
60<v15…(5)
80<v16…(6)
其中,设v15:负透镜L15的阿贝数,v16:正透镜L16的阿贝数。
如果低于该条件式(5)、(6)的下限,则难以修正2次色像差。
在本摄像镜头中,作为配置在最靠物体侧的材料,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玻璃,或者也可以使用透明陶瓷。
此外,当本摄像镜头在恶劣环境中被使用的情况下,优选施以保护用的多层膜涂层。进而,除了保护用涂层以外,还可以施以用于减低使用时的重影光等的反射防止涂层。
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虽然示出了在镜头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了光学部件PP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取代配置低通滤光器、截止特定波段这样的各种滤光器等,而在各透镜之间配置这些的各种滤光器,或者在任一个透镜的透镜面施以具有与各种滤光器同样作用的涂层。
其次,对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表 1~7所示的数值以及图4~9的像差图是按照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成为1.0的方式被标准化的图。
在图1中示出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在图2中示出表示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在图3中示出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图3中也一并示出光学部件PP,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所图示的开口光圈St并非一定表示大小、形状,也可以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
在表1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在表2中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此外,在表3中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在表4中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此外,在表5中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在表6中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
以下,关于表中的标记的意思,虽然取实施例1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关于实施例2、3,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在表1的透镜数据中,在Si的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构成要素的面设为第1个并随着朝向像侧而依次增加的第i个(i=1、2、3、……)面编号,在Ri的栏中示出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在Di的栏中示出第i个面与第i+1个面在光轴Z上的面间隔。此外,在Ndi的栏中示出第i个面与第i+1个面之间的媒介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在vdj的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光学要素设为第1个并随着朝向像侧而依次增加的第j个(j=1、2、3、……)光学要素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另外,曲率半径的符号,将面形状在物体侧为凸的情况设为正,将面形状在像侧为凸的情况设为负。在基本透镜数据中示出也包含开口光圈St、光学部件PP、和像面。在相当于开口光圈St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与面编号一起记载了(光圈)这一短语,同样地在相当于像面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与面编号一起记载了(像面)这一短语。
在表2的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示出焦点距离f’、F数Fno.以及全视角2ω的值。
在基本透镜数据以及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虽然采用的是度,但是除此之外由于进行了标准化,所以无单位。
[表1]
实施例1·透镜数据(n、v:d线)

[表2]
实施例1·各种因素(d线)

f1.00FNo.2.672ω[°]11.6

[表3]
实施例2·透镜数据(n、v:d线)

[表4]
实施例2·各种因素(d线)
f1.00FNo.2.652ω[°]11.6

[表5]
实施例3·透镜数据(n、v:d线)

[表6]
实施例3·各种因素(d线)
f1.00FNo.2.652ω[°]11.6

在表7中示出与实施例1~3的摄像镜头的条件式(1)~(6)对应的值。另外,所有实施例均将d线作为基准波长,下述的表7所示的值是该基准波长下的值。
[表7]
式的编号条件式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1)f/f21.203991.326821.90079(2)v1281.5481.5481.54(3)v1349.8449.6047.37(4)v1481.5481.5481.54(5)v1568.3970.2370.23(6)v1681.5481.5481.54

在图4(A)~(E)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图4(A)~(E)分别表示球面像差、正弦条件违反量、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像差。
在表示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的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以及倍率色像差图中,分别用实线、长虚线、短虚线、灰色线来表示与d线(波长587.6nm)、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g线(波长435.8nm)相关的像差。在像散图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来表示矢状(sagital)方向、切线(tangential)方向的像差。球面像差图的Fno.意味着F数,其他的像差图的ω意味着半视角。
此外,在图5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在横向像差图中分别用实线、短虚线、长虚线来表示与d线(波长587.6nm)、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相关的像差。
同样地,在图6(A)~(E)中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在图7中示出横向像差图。
此外,在图8(A)~(E)中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在图9中示出横向像差图。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3的摄像镜头均满足条件式(1)~(6),调焦透镜群组(第2透镜群组G2)为轻量,是FNo.小且高性能的 摄像镜头。
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0中,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图。作为摄像装置,例如能列举以CCD或CMOS等的固体摄像元件为记录介质的摄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等。
图10所示的摄像装置10具备:摄像镜头1、配置在摄像镜头1的像侧的滤光器2、对通过摄像镜头而成像的被摄体的像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3、对来自摄像元件3的输出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信号处理部4、和用于进行摄像镜头1的聚焦调整的聚焦控制部5。
摄像镜头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G1、开口光圈St、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G2、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G3构成。
在图10中简要地示出各透镜群组。摄像元件3将通过摄像镜头1而形成的光学像变换为电信号,其摄像面被配置成与摄像镜头的像面一致。作为摄像元件3,例如能够使用CCD或CMOS等。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阿贝数、非球面系数等的值并不限定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所示的值,可取其他值。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15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94154A21申请号201380007818X22申请日20130201201202337820120206JPG02B13/0220060171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富冈右恭长伦生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王亚爱54发明名称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57摘要在摄像镜头中采用使调焦群组轻量化并且FNO小、高性能的镜头。摄像镜头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G1、开口光圈ST、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G2、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

2、群组G3构成,第1透镜群组G1从物体侧起按序至少具有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L11、双凸的正透镜L12、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L13、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14,第2透镜群组G2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2构成,第3透镜群组G3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080F/F23001。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801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0057320130201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18480JA201308155。

3、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10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154ACN104094154A1/2页21一种摄像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光圈、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构成,所述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至少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11、双凸的正透镜12、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1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4,。

4、所述第2透镜群组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2构成,所述第3透镜群组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080F/F23001其中,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2所述第2透镜群组的焦点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090F/F225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100F/F2210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80V12240V1360380V144其中,V12所述正透镜12的阿贝数,V13所述负透镜13的阿贝数,V14所述正透镜14的阿。

5、贝数。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透镜群组在所述正透镜14的像侧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5、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6、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7。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60V15580V166其中,V15所述负透镜15的阿贝数,V16所述正透镜16的阿贝数。权利要求书CN104094154A2/2页3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透镜15和所述正透镜16被接合。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

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31、双凹的负透镜32、双凸的正透镜3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34构成。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权利要求书CN104094154A1/10页4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可使用在数字照相机、广播用照相机、电影拍摄用照相机等的电子照相机中的摄像镜头、以及具备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背景技术0002作为被用在以CCDCHARGECOUPLEDDEVICE、CMOSCOMPLEMENTA。

7、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等的摄像元件为记录介质的摄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镜头,以往提出多种视角2在10度左右的摄像镜头的方案。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视角为126度且FNO为28的摄像镜头。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视角为84度且FNO为29的摄像镜头。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视角为13874度且FNO为296的摄像镜头。0004在先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97271号公报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70724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5906号公报发明内容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10特别。

8、是,在电影拍摄用镜头中,为了实现在暗处的拍摄而要求明亮的FNO,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摄像镜头的FNO并不充分地明亮。0011此外,近年来,为了加速调焦速度,要求以轻量的透镜群组来进行调焦,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移动2枚透镜来进行调焦,在专利文献2中移动3枚透镜来进行调焦,在专利文献3中移动两个透镜群组来进行调焦,因此移动透镜群组的重量较重,在调焦速度方面还不能说是充分的。0012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焦群组轻量、FNO小且高性能的摄像镜头、以及具备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14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

9、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光圈、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构成,第1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至少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11、双凸的正透镜12、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1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4,第2透镜群组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2构成,第3透镜群组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说明书CN104094154A2/10页50015080F/F230010016其中,设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2第2透镜群。

10、组的焦点距离。0017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0018090F/F225010019此外,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0020100F/F22101”0021在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002280V122002340V13603002480V1440025其中,设V12正透镜12的阿贝数,V13负透镜13的阿贝数,V14正透镜14的阿贝数。0026此外,优选第1透镜群组在正透镜14的像侧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5、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6、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17。0027此外,优选满足下述。

11、条件式。002860V155002980V1660030其中,设V15负透镜15的阿贝数,V16正透镜16的阿贝数。0031此外,优选负透镜15和正透镜16被接合。0032此外,优选第3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31、双凹的负透镜32、双凸的正透镜33、以及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34构成。0033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记载的本发明的摄像镜头。0034发明效果0035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光圈、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

12、构成,在该摄像镜头中,第1透镜群组从物体侧起依次至少具有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11、双凸的正透镜12、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13、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14,第2透镜群组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2构成,第3透镜群组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且满足下述条件式,所以能够使调焦透镜群组第2透镜群组轻量化,并且可以实现FNO小且高性能的摄像镜头。0036080F/F230010037此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由于具备本发明的摄像镜头,因此可以高速地进行调焦,能够获得更为明亮且高画质的影像。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09。

13、4154A3/10页6003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与实施例1相同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0039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0040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0041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AE。0042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0043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AE。0044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0045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AE。0046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0047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

14、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0048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与实施例1相同的透镜构成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构成例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构成相同。在图1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0049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Z从物体侧起按序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G1、开口光圈ST、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G2、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G3构成。另外,图1所示的开口光圈ST并非一定表示大小、形状,也可以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0050在将该摄像镜头应用于摄像装置之际,优选根据装上镜头的照相机侧。

15、的构成而在光学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盖玻片、棱镜、红外线截止滤光器或低通滤光器等的各种滤光器,因此在图1中示出将假定了它们的平行平板状的光学部件PP配置在第3透镜群组G3与像面SIM之间的例子。0051第1透镜群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透镜L11、双凸的正透镜L12、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L13、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14、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L15、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16、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L17构成。0052在此,正透镜L11具有减小在远距。

16、离和近距离的球面像差的变动的效果。此外,利用正透镜12、负透镜13和正透镜14这3枚的组合,来修正球面像差以及轴上色像差,具有即便减小FNO也获得能承受的像差量的效果。此外,利用负透镜15和正透镜16的2枚组合,具有修正2次色像差的效果。此外,负透镜17具有缩短全长的效果。0053另外,负透镜15和正透镜16被接合,由此能够抑制因制造时的透镜间隔的偏差所引起的2次色像差的产生。0054此外,第2透镜群组G2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2构成。该正透镜L2具有减小调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的效果。此外,通过将调焦透镜群组仅设为1枚透镜,从而能够使调焦透镜群组轻量化。0055此外,通。

17、过移动第2透镜群组G2来进行调焦,从而第1透镜群组G1具有正的光焦说明书CN104094154A4/10页7度,从第1透镜群组G1射出的轴上光线成为会聚光线,因此能够减小调焦透镜的直径。0056此外,第3透镜群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L31、双凹的负透镜L32、双凸的正透镜L33、以及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L34构成。根据该构成,可以修正倍率色像差以及像散。此外,通过双凸的正透镜L33来增加整体的光焦度,因此能够获得小的FNO。另外,正透镜L33和负透镜L34分别可以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MENISCUS透镜、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的凸。

18、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0057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另外,通过满足下述条件式1、进而满足条件式1”,从而能够设为更高速调焦和调焦时的像差变动少的摄像镜头。0058080F/F230010059090F/F225010060100F/F22101”0061其中,设F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2第2透镜群组G2的焦点距离。0062如果低于该条件式1的下限,则调焦的移动量变大,调焦花费时间。此外,如果高于条件式1的上限,则光焦度变得过强,调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变大。0063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4。0064。

19、80V122006540V13603006680V1440067其中,设V12正透镜L12的阿贝数,V13负透镜L13的阿贝数,V14正透镜L14的阿贝数。0068如果低于该条件式2以及4的下限,则难以修正轴上色像差。此外,如果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则难以修正2次色像差,如果高于上限,则难以修正轴上色像差。0069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5、6。007060V155007180V1660072其中,设V15负透镜L15的阿贝数,V16正透镜L16的阿贝数。0073如果低于该条件式5、6的下限,则难以修正2次色像差。0074在本摄像镜头中,作为配置在最靠物体侧的材。

20、料,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玻璃,或者也可以使用透明陶瓷。0075此外,当本摄像镜头在恶劣环境中被使用的情况下,优选施以保护用的多层膜涂层。进而,除了保护用涂层以外,还可以施以用于减低使用时的重影光等的反射防止涂层。0076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虽然示出了在镜头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了光学部件PP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取代配置低通滤光器、截止特定波段这样的各种滤光器等,而在各透镜之间配置这些的各种滤光器,或者在任一个透镜的透镜面施以具有与各种滤光器同样作用的涂层。0077其次,对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表17所示的说明书CN104094154A5/10页8数值以及图49的像。

21、差图是按照对焦于无限远物体时的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成为10的方式被标准化的图。0078在图1中示出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在图2中示出表示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在图3中示出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图3中也一并示出光学部件PP,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所图示的开口光圈ST并非一定表示大小、形状,也可以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0079在表1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在表2中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此外,在表3中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基本透镜数据,在表4中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此外,在表5中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基本透。

22、镜数据,在表6中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0080以下,关于表中的标记的意思,虽然取实施例1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关于实施例2、3,基本上也是相同的。0081在表1的透镜数据中,在SI的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构成要素的面设为第1个并随着朝向像侧而依次增加的第I个I1、2、3、面编号,在RI的栏中示出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在DI的栏中示出第I个面与第I1个面在光轴Z上的面间隔。此外,在NDI的栏中示出第I个面与第I1个面之间的媒介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在VDJ的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光学要素设为第1个并随着朝向像侧而依次增加的第J个J1、2、3、光学要素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0082另外。

23、,曲率半径的符号,将面形状在物体侧为凸的情况设为正,将面形状在像侧为凸的情况设为负。在基本透镜数据中示出也包含开口光圈ST、光学部件PP、和像面。在相当于开口光圈ST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与面编号一起记载了光圈这一短语,同样地在相当于像面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与面编号一起记载了像面这一短语。0083在表2的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示出焦点距离F、F数FNO以及全视角2的值。0084在基本透镜数据以及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虽然采用的是度,但是除此之外由于进行了标准化,所以无单位。0085表10086实施例1透镜数据N、VD线0087说明书CN104094154A6/10页90088表200。

24、89实施例1各种因素D线0090F100FNO26721160091表30092实施例2透镜数据N、VD线说明书CN104094154A7/10页1000930094表40095实施例2各种因素D线0096F100FNO26521160097表5说明书CN104094154A108/10页110098实施例3透镜数据N、VD线00990100表60101实施例3各种因素D线0102F100FNO2652116说明书CN104094154A119/10页120103在表7中示出与实施例13的摄像镜头的条件式16对应的值。另外,所有实施例均将D线作为基准波长,下述的表7所示的值是该基准波长下的值。。

25、0104表70105式的编号条件式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1F/F21203991326821900792V128154815481543V134984496047374V148154815481545V156839702370236V168154815481540106在图4AE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图4AE分别表示球面像差、正弦条件违反量、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像差。0107在表示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的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以及倍率色像差图中,分别用实线、长虚线、短虚线、灰色线来表示与D线波长5876NM、C线波长6563NM、。

26、F线波长4861NM、G线波长4358NM相关的像差。在像散图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来表示矢状SAGITAL方向、切线TANGENTIAL方向的像差。球面像差图的FNO意味着F数,其他的像差图的意味着半视角。0108此外,在图5中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0109在横向像差图中分别用实线、短虚线、长虚线来表示与D线波长5876NM、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相关的像差。0110同样地,在图6AE中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在图7中示出横向像差图。0111此外,在图8AE中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在图9中示出横向像差图。0112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

27、3的摄像镜头均满足条件式16,调焦透镜群组第2透镜群组G2为轻量,是FNO小且高性能的摄像镜头。0113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0中,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图。作为摄像装置,例如能列举以CCD或CMOS等的固体摄像元件为记录介质的摄像机、电子静态照相机等。0114图10所示的摄像装置10具备摄像镜头1、配置在摄像镜头1的像侧的滤光器2、对通过摄像镜头而成像的被摄体的像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3、对来自摄像元件3的输出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信号处理部4、和用于进行摄像镜头1的聚焦调整的聚焦控制部5。说明。

28、书CN104094154A1210/10页130115摄像镜头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在调焦时固定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群组G1、开口光圈ST、在调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群组G2、以及在调焦时固定的第3透镜群组G3构成。0116在图10中简要地示出各透镜群组。摄像元件3将通过摄像镜头1而形成的光学像变换为电信号,其摄像面被配置成与摄像镜头的像面一致。作为摄像元件3,例如能够使用CCD或CMOS等。0117以上,举出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阿贝数、非球面系数等的值并不限定。

29、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所示的值,可取其他值。说明书CN104094154A131/10页14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142/10页15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153/10页1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164/10页17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175/10页18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186/10页19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197/10页20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208/10页21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219/10页22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2210/10页23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094154A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