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5134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5134ACN101995134A21申请号201010251158822申请日20100810200918697420090812JPF25D17/0420060171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河井良二大平昭义芦田诚石渡宽人茂中启介门传阳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熊志诚54发明名称冰箱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抑制内容积的减少,并且节能性能良好的冰箱。本发明的冰箱具备设在绝热箱体的冷冻温度带室;设在该冷冻温度带室的上方的第一冷藏温度带室;设在上述。
2、冷冻温度带室的下方的第二冷藏温度带室;以及设在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后方、设置有冷却器的冷却器室;该冰箱的特征是,具备将来自上述第一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第一冷气风道;将来自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冷却器室下部的第二冷气风道;上述第二冷气风道的连通于上述冷却器室的第一开口的宽度与上述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来自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遍及该冷却器的整个宽度方向从下方流到上方。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9页CN101995139A1/1页21一种冰箱,具备设在绝热箱体的冷冻温。
3、度带室;设在该冷冻温度带室的上方的第一冷藏温度带室;设在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下方的第二冷藏温度带室;以及设在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后方、设置有冷却器的冷却器室;该冰箱的特征在于,具备将来自上述第一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第一冷气风道;将来自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冷却器室下部的第二冷气风道;上述第二冷气风道的连通于上述冷却器室的第一开口的宽度与上述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来自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遍及该冷却器的整个宽度方向从下方流到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以绝热方式隔开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和上述冷冻温度带室之间的绝热隔壁,上述。
4、第二冷气风道配备在上述绝热隔壁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隔开上述冷冻温度带室和上述冷却器室的冷却器隔壁;以及在该冷却器隔壁的下部,将来自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冷却器室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宽度与上述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来自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遍及该冷却器的整个宽度方向从下方流到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却器室内的上述冷却器的下方具备除霜加热器,在从上述第一开口流入到上述冷却器室的冷气的一部分被上述除霜加热器向上方转向的位置上,设有该除霜加热器和上述第一开口。权利要求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
5、A1/7页3冰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冰箱。背景技术0002关于具备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对于来自冷藏室的返回冷气向冷却器室的返回方法,例如,公知有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37988号公报公开的技术。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冰箱的结构具备划分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隔壁以及设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的冷却器,在上述隔壁上设置来自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冷气返回风道,并从下方向上方进行通风;使上述冷气返回风道的宽度与上述冷却器的宽度相同。0004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对在冷冻室的背部配备冷却器、在上层配备冷冻室、在下层配备冷藏室的冰箱奏效。从而,例如对于在冷冻室的背部配备冷却器、在冷冻室的上层配备冷藏室。
6、的冰箱来说,会产生箱内有效内容积减少的问题。下面说明其理由。0005在冷冻室的上层配备冷藏室,在冷冻室的背部配置冷却器的冰箱中,即使可以在划分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隔壁内设置来自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冷气返回风道,使各风道的宽度与冷却器的宽度相同,但是由于冷却器位于比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隔壁靠下方,因此使冷气流入冷却器比较困难。即,上述现有技术的实施比较困难。而且,例如,在增加延长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隔壁内的冷气返回风道的风道,为使冷气流入冷却器而采取措施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延长风道,因此会产生减少箱内有效内容积的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是鉴于存在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抑制内容积的减少,并且节能性能良。
7、好的冰箱。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具备设在绝热箱体的冷冻温度带室;设在该冷冻温度带室的上方的第一冷藏温度带室;设在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下方的第二冷藏温度带室;以及设在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后方、设置有冷却器的冷却器室;该冰箱的特征是,具备将来自上述第一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第一冷气风道;将来自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冷却器室下部的第二冷气风道;上述第二冷气风道的连通于上述冷却器室的第一开口的宽度与上述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来自上述第二冷藏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遍及该冷却器的整个宽度方向从下方流到上方。0008另外的特征是,具备以绝热的方式隔开上述第。
8、二冷藏温度带室和上述冷冻温度带室之间的绝热隔壁,上述第二冷气风道配备在上述绝热隔壁内。0009另外的特征是,具备隔开上述冷冻温度带室和上述冷却器室的冷却器隔壁;以及在该冷却器隔壁的下部,将来自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引导到上述冷却器室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宽度与上述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来自上述冷冻温度带室的返回冷气遍及该冷却器的整个宽度方向从下方流到上方。说明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A2/7页40010另外的特征是,在上述冷却器室内的上述冷却器的下方具备除霜加热器,在从上述第一开口流入到上述冷却器室的冷气的一部分被上述除霜加热器向上方转向的位置上,设有该除霜加热器。
9、和上述第一开口。0011本发明的效果如下。0012本发明可以得到抑制内容积的减少,并且节能性良好的冰箱。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外形图。0014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箱内结构的沿图1的XX线的剖视图。0015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箱内结构的主视图。0016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0017图5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0018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冻室运转时的气流图。0019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运转时的气流图。0020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冻室和冷藏室同时运转时的气流图。0021图9。
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基本控制的时间图。0022图中00231冰箱,2冷藏室冷藏温度带室,3制冰室冷冻温度带室,4上层冷冻室冷冻温度带室,5下层冷冻室冷冻温度带室,6蔬菜室冷藏温度带室,7冷却器、8冷却器收放室,9箱内送风机送风机,10绝热箱体,11冷藏室送风通道,12上层冷冻室送风通道,13冷气通道,15冷藏室通道,16冷藏室蔬菜室连通通道,17冷冻室返回口,18蔬菜室返回通道,18A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9机械室,20冷藏室冷却挡板,21蒸发盘,22除霜加热器,23流槽,24压缩机,31控制基板,33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3A蔬菜室温度传感器,34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5冷却器温度传感器。
11、,50冷冻室冷却挡板,53上部罩,54隔板,60冷冻室。具体实施方式0024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方式。0025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外形图,图2是表示冰箱箱内结构的沿图1的XX线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主视图,是表示冷气通道和吹出口的配置等的图,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图5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从上方依次具备冷藏室2、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另外,在以下本说明书中,作为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及下层冷冻室5的总称会称为冷冻室60。0027冷藏室2在前方侧具备左右分开的对开式的冷藏室门2。
12、A、2B,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抽屉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以下将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简称为门2A、2B、3A、4A、5A、6A。0028另外,冰箱1还具备分别检测门2A、2B、3A、4A、5A、6A的各门开闭状态的未图示的说明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A3/7页5门传感器;在判断为门敞开状态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持续1分钟以上的场合,对使用者进行告知的未图示的报警器;以及进行冷藏室2和蔬菜室6的温度设定或冷冻室60的温度设定的未图示。
13、的温度设定器等。0029如图2所示,冰箱1的箱外和箱内利用通过填充泡末绝热材料泡末聚氨酯而形成的绝热箱体10隔开。冰箱1的绝热箱体10安装有多个真空绝热材料25。0030冰箱内利用绝热隔壁28隔开冷藏室2、上层冷冻室4及制冰室3参照图1,在图2中制冰室3未图示,利用绝热隔壁29隔开下层冷冻室5及蔬菜室6。0031在门2A、2B参照图1的箱内侧具备多个门兜32。另外,冷藏室2由多个架子36沿纵向划分形成为多个储藏空间。0032如图2所示,上层冷冻室4和下层冷冻室5及蔬菜室6分别设有与各室的前方所配备的门3A、4A、5A、6A一体的收放容器3B、4B、5B、6B,通过将手放在门4A、5A、6A的未。
14、图示的拉手部并向跟前侧拉出而拉出收放容器4B、5B、6B。图1所示的制冰室3也同样,与门3A一体地设有未图示的收放容器图2中用3B表示,通过将手放在门3A的未图示的拉手部并向跟前侧拉出而拉出收放容器3B。0033如图2所示适当参照图3图5,冷却器7设置在下层冷冻室5的大致背部所设的冷却器收放室8内,通过设置在冷却器7的上方的箱内送风机送风机9与冷却器7进行换热后被冷却的空气冷气,以下将用冷却器7冷却而成的低温空气称为冷气通过冷藏室送风通道11、上层冷冻室送风通道12、作为下层冷冻室送风通道的冷气通道13及未图示的制冰室送风通道被送到冷藏室2、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制冰室3的各室。向各室的。
15、送风由冷藏室冷却挡板20和冷冻室冷却挡板50的开闭进行控制。0034顺便说明,冷藏室2、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及下层冷冻室5的各送风通道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设在冰箱1的各室的背面侧。0035具体地说,在冷藏室冷却挡板20为打开状态、冷冻室冷却挡板50为关闭状态时,冷气经冷藏室送风通道11从设成多层的吹出口2C送到冷藏室2。冷气在结束对冷藏室2的冷却后,从冷藏室的背面右侧下部所配备的冷藏室返回口2D流入,通过冷藏室蔬菜室连通通道16从设在蔬菜室6背面右侧上部的蔬菜室吹出口6C流入蔬菜室6并冷却蔬菜室。冷却了蔬菜室的冷气从设在绝热隔壁29的下部前方的蔬菜室返回口6D通过蔬菜室返回通道18,从宽度与冷。
16、却器7的宽度大致相等的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流入参照图3或图5。0036在图3中,虽然省略了冷冻室冷却挡板50,但冷冻室冷却挡板50为打开状态时,用冷却器7进行换热后的冷气利用箱内送风机9经过未图示的制冰室送风通道和上层冷冻室送风通道12,从吹出口3C、4C分别被送风到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经过作为下层冷冻室送风通道的冷气通道13,从吹出口5C被送风到上层冷冻室4。一般,由于相对于周围温度为低温的冷气形成从上方向下方的下降流,因此通过由室的上方供应更多的冷气,可以良好地冷却室内。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作了如下考虑虽设有冷冻室冷却挡板,但通过将其设置在箱内送风机的上方,就能将来自箱内送风机的送风顺畅。
17、地送风到位于冷冻温度带室的上层的制冰室3和上层冷冻室4。0037如图5所示,冷却了冷藏室2的冷气通过在冷却器收放室8的侧方所配备的冷藏室蔬菜室连通通道16流入蔬菜室6。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从蔬菜室返回口6D参照说明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A4/7页6图2流入,如图4所示,通过设在绝热隔壁29中的蔬菜室返回通道18,从设在冷却器收放室8的下部前方的、宽度尺寸与冷却器7的宽度大致相等的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参照图5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另一方面,冷却了冷冻室60的冷气如图4所示,流入通过分隔冷却器收放室8和冷冻室60的隔板54的下部所配备的宽度尺寸与冷却器7的宽度大致相等的。
18、冷冻室返回口17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还有,在冷却器收放室8的下方具备除霜加热器22。除霜加热器22是玻璃管加热器,在玻璃管的外周具备铝制的散热翅片22A。为了防止除霜水滴落到除霜加热器22上,在除霜加热器22的上方设有上部罩53。0038附着在冷却器7及其周边的冷却器收放室8的壁上的霜通过除霜运转而融化生成的除霜水在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的下部所配备的流槽23后,通过排水管27到达后述的机械室19所配备的蒸发盘21,由于压缩机24、以及机械室19内所配备的未图示的冷凝器的发热而被蒸发。0039另外,从冷却器7的正面观察,在左上部具备安装在冷却器上的冷却器温0040度传感器35,在冷藏室2具备冷藏室。
19、温度传感器33,在下层冷冻室5具备冷冻温度传感器34,从而能够分别检测冷却器7的温度以下称为冷却器温度、冷藏室2的温度以下称为冷藏室温度、下层冷冻室5的温度以下称为冷冻室温度。再有,冰箱1具备检测箱外温度的未图示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而且,在蔬菜室6也配置有蔬菜室温度传感器33A。0041顺便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异丁烷作为致冷剂,致冷剂封入量少到大约80G。0042在冰箱1的顶壁上表面侧配置有搭载了CPU、ROM或RAM等存储器、接口电路等的控制基板31参照图2,控制基板31与上述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却器温度传感器35、冷藏室温度传感器33、蔬菜室温度传感器33A、冷冻室温度传感器3。
20、4、分别检测门2A、2B、3A、4A、5A、6A的各门的开闭状态的上述的门传感器、设在冷藏室2内壁上的未图示的温度设定器、设在下层冷冻室5内壁上的未图示的温度设定器等连接,利用预先搭载于上述ROM中的程序进行压缩机24的开/关等的控制、分别驱动冷藏室冷却挡板20及冷冻室冷却挡板50的省略图示的各自的驱动器的控制、箱内送风机9的开/关控制和旋转速度控制、告知上述的门敞开状态的报警器的开/关等的控制。0043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基本的冷却运转控制进行说明。图9是外部空气温度为30时,表示实施没有门开闭等的稳定的冷却运转的情况下的箱内温度变化和箱内送风机、冷藏室冷却挡板、冷冻室冷却挡。
21、板及压缩机的控制方法的时间图。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稳定的冷却运转时,由于不进行基于蔬菜室温度的控制,因此省略有关蔬菜室的说明在下面的控制的说明中,在冷藏室中也包含蔬菜室。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关于冷藏室温度预先设定有冷藏室上限温度和冷藏室下限温度,关于冷冻室温度预先设定有冷冻室上限温度、冷冻室下限温度及压缩机接通温度。虽然在实施稳定的冷却运转的情况下,循环性地重复特定的运转模式,但在这里按照图9从冷冻室运转开始说明。0044所谓冷冻室运转是指以“接通箱内送风机、关闭冷藏室冷却挡板、打开冷冻室冷却挡板、接通压缩机高速旋转”的状态,实施冷却的运转,由于只向冷冻室吹送冷气,因此冷冻室的温度下。
22、降,另一方面,未被送风的冷藏室的温度上升。并且,若达到冷冻室下限温度,则压缩机被断开,接着,开始霜冷却运转。0045所谓霜冷却运转是指以“接通箱内送风机、打开冷藏室冷却挡板、关闭冷冻室冷却说明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A5/7页7挡板、断开压缩机”的状态进行运转,压缩机冷冻循环虽然处于停止状态,但主要利用附着在冷却器的霜具有低温的热来实施冷藏室的冷却的运转。这时,由于只向冷藏室吹送冷气,因此冷冻室的温度上升。若冷冻室温度达到压缩机接通温度,接着,则开始冷藏室运转。0046所谓冷藏室运转是指以“接通箱内送风机、打开冷藏室冷却挡板、关闭冷动室冷却挡板、接通压缩机低速旋转”的状。
23、态,实施冷却的运转,通过接通压缩机起动冷冻循环来加速由霜冷却进行冷却的冷藏室的冷却,促进达到冷藏室下限温度。而且,在该冷藏室运转中将压缩机的转速设定为低速是因为由此可以生成与冷藏室冷却相当的温度比较高的低温的热、冷冻循环效率会变高、提高节能性。若达到冷藏室下限温度,接着,则开始冷冻室运转,以后实施同样的冷却运转。0047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冰箱设成在稳定的冷却运转中重复进行霜冷却运转、冷藏室运转、冷冻室运转。另外,图9是外部空气温度为30的情况,但如果外部空气温度在1530左右的范围内,则基本上是重复霜冷却运转、冷藏室运转、冷冻室运转的运转模式在外部空气温度为低温的情况下,除此之外,也有加入。
24、断开压缩机、也断开箱内送风机的状态的情况。而且,发生门的开闭,例如在冷藏室运转中达到冷冻室上限温度的情况,或在冷冻室运转中达到冷藏室上限温度等的情况下,虽然有时也实施“接通箱内送风机、打开冷藏室冷却挡板、开闭冷冻室冷却挡板、接通压缩机”的状态,即,实施冷藏室冷冻室同时运转,但这只是一时的,作为冷却运转基本上是上述的霜冷却运转、冷藏室运转、冷冻室运转。0048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结构和基本的控制方法,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起到的效果。0049本实施方式的冰箱是在冷冻室60的背面配备冷却器7、而且在冷冻室60的上层配备冷藏室2、在冷冻室60的下层配备蔬菜室6的结构,将冷却冷藏室2后的。
25、冷气通过冷藏室蔬菜室连通通道16送到蔬菜室6。来自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通过配备在绝热隔壁29内的蔬菜室返回通道18,从设置成冷气以与冷却器7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流入的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内。即,不将位于冷冻室60的上层的冷藏室2的返回冷气照原样地送到冷却器收放室8内,暂且使其流入蔬菜室6,作为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从设置成冷气以与冷却器7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流入的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内。0050由此,对于冷冻室的背面配备冷却器、而且在冷冻室的上层配备冷藏室的冰箱,可以得到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在冷却器的结霜均匀化的效果。在下面说明其理由。0051一般在冷。
26、冻室的背面配备冷却器的冰箱中,冷却器的通风方向是从下向上。这是为了将具有从上方向下方的性质的低温冷气有效地向上方送出。因此,在冷冻室的上层设有冷藏室时,必须考虑使返回冷气相对于冷却器从上方返回,必须有引导返回冷气的通道,存在需要将该通道设置得紧凑来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的课题。而且,为了得到结霜均匀化的效果,使返回冷气以与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返回是有效的。为了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一般认为在冷却器收放室的侧方配备冷藏室返回冷气通道较为有效,但是由于从侧方流入冷却器收放室,会产生偏流,存在不能实现结霜均匀化的问题。0052另外,作为为了谋求结霜均匀化的有效的方法,考虑将宽度与冷却器的。
27、宽度大致相等的冷藏室返回冷气通道设在冷却器收放室的例如背面侧,使返回冷气返回到冷却器收放室,但在这时,由于是使含有许多水分的、来自冷藏室的返回冷气通过的通道,因此必须说明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A6/7页8是考虑到霜的生长的通道的尺寸。即,必须有大的通道容积。由于埋设在冷却器收放室的背面侧的绝热隔壁内会导致由于绝热厚度减少引起的热进入量增加,因此不够理想,作为其结果,由于大的通道容积会导致箱内有效内容积减少。0053如以上所说明的,以前,就在冷冻室的背面配备冷却器、而且在冷冻室的上层配备冷藏室的冰箱而言,不能实现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和利用使冷藏室返回冷气以与冷却器的。
28、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流入的结霜均匀化的并存。0054因此,就本实施方式的冰箱而言,在冷冻室60的背面配备冷却器7、而且在冷冻室60的上层配备冷藏室2的冰箱中,在冷冻室60的下层配备收放食品的蔬菜室6,位于冷藏室60的上层的冷藏室2的返回冷气在冷却器收放室8的侧方通过冷藏室蔬菜室连通通道16由于设在侧方,有利于抑制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被送到蔬菜室6,作为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从设置成以与冷却器7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流入的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即,通过蔬菜室实现由使来自冷冻室的上层的冷藏室的返回冷气以与冷却器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流入而达到的结霜均匀化的目的,而且,通过蔬菜室可以抑制。
29、箱内有效内容积的减少。0055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在绝热隔壁29内具有蔬菜室返回通道18。由此,可以得到对直至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的整流作用,由于可以以偏流更少的状态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因此更提高了结霜均匀化效果。0056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使冷冻室返回口17的宽度与冷却器7的宽度相等。由此,对因来自冷冻室60的返回冷气所产生的结霜也可以得到均匀化的效果。0057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在冷却器7的下方具备除霜加热器22,使从蔬菜室返回排出口18A流入冷却器收放室8的返回冷气,由除霜加热器22,一部分向上方转向而流入到冷却器7的前侧。由此,由于冷却器7的进深方向被有效地使用,因此可以得到冷却器热交换效率的提。
30、高和冷却器进深方向的结霜均匀化的效果。0058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在除霜加热器22玻璃管加热器的表面具有铝制的散热翅片22A。由此,来自高湿度的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在冷却器7的下方与低温的散热翅片22A接触而结霜。即,由于在到达冷却器7之前,在除霜加热器22的散热翅片22A结霜,因此在冷却器7的结霜得到了减少。0059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作为基本的冷却运转包括霜冷却运转、冷藏室运转、冷冻室运转。即,以单独向冷藏室送风不向冷冻室送风的状态基本地进行冷藏室的冷却。由此,可以进一步谋求结霜均匀化。下面,参照图6图9说明其理由。0060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冻室运转时,通过冷却器的气流的状态的图,图7。
3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运转时,通过冷却器的气流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冷冻室同时运转时,通过冷却器的气流的状态的图。0061如图6所示,由于在冷冻室运转时冷气只从冷冻室60侧返回,因此来自冷冻室返回口17的冷气可以有效地利用冷却器7的进深方向,结霜也可以根据该流动,在进深度方向实现均匀化。但是,冷冻室60为低温而且绝对湿度低,通常,因来自冷冻室60的返回冷气引起的结霜是微量的,来自温度高而且绝对湿度高的冷藏室2及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成为结霜的主要原因。从而,在考虑结霜均匀化的时候,必须考虑来自冷藏室2及蔬菜室6的返回冷气的流动。说明书CN101995134ACN。
32、101995139A7/7页90062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在冷藏运转时,也有由除霜加热器22带来的转向作用,可以得到向冷却器7的进深方向扩展的流场。因此,在冷藏运转中,可以实现结霜均匀化。0063而且,一般来说,作为冷却冷藏室2及蔬菜室6的运转,广泛应用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运转。在该运转中,从冷藏室2及蔬菜室6和冷冻室60双方返回冷气。一般,设计成冷冻室返回冷气的风量比冷藏室或蔬菜室返回冷气的风量多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运转时的冷藏室及蔬菜室与冷冻室的风量比也是约14。从而,如图8所示,蔬菜室返回冷气被冷冻室返回冷气的强气流推挤而偏向背面侧用虚线表示了蔬菜室返回。
33、冷气。由此,在图8中用虚线包围的区域容易产生结霜。即,如果实施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运转,则在冷却器进深方向产生结霜分布。0064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由于基本上在进行冷藏室及蔬菜室侧的冷却时隔断向冷冻室的送风,因此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运转时产生的问题难以产生。即,形成在冷却器进深方向也能实现结霜均匀化的冰箱。说明书CN101995134ACN101995139A1/9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2/9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3/9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4/9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5/9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6/9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7/9页16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8/9页17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CN101995139A9/9页18图9说明书附图CN1019951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