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过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化过热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5173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5173ACN101995173A21申请号200910115972422申请日20090817F28D7/0020060171申请人张文波地址215144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希望工业园友胜东路009号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内72发明人张文波马广中尹泉生高小超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孙仿卫54发明名称气化过热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过热器,包括气化器和过热器,过热器装在气化器的上方,气化器上流体出口设在气化器的外筒体的顶部,过热器上气体进口设在过热器的外筒体的底部,过。
2、热器的外筒体的底部与气化器的外筒体的顶部相固定设置,并且流体出口与气体进口相正对连通。本发明的气化过热器兼有气化和过热两个功能,使用一台设备可避免气体的转移,从而避免能量的浪费,而且一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95178A1/1页21一种气化过热器,包括气化器和过热器,所述气化器具有中空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流体进出口,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之间连接有流体流通管路,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与所述流体流通管路的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外筒体上还开设有导热液进出口,所述导热液进出口与所述换热腔相。
3、连通,所述过热器也具有中空的外筒体,该过热器的外筒体上开设有气体进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体出口之间连接有气体流通管路,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外壁与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上开设有与该换热腔相连通的导热液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设在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的顶部,所述气体进口设在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的底部,所述过热器装在所述气化器的上方,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的底部与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的顶部相固定设置,并且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气体进口相正对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过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内设有上下分隔板,所述上下分隔板将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分隔为流体流。
4、通上段部、中段部、流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上下分隔板之间有至少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穿透所述上下分隔板,连通所述流体流通上段部和所述流体流通下段部的内腔,所述流体流通管路包括所述流体流通上段部、所述支管、所述流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中段部的内壁与所述支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换热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化过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内也设有上下分隔板,该上下分隔板将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分隔为气体流通上段部、中段部、气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上下分隔板之间有至少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穿透所述上下分隔板,连通所述气体流通上段部和所述气体流通下段部的内腔,所述气体流通管路包括所述气体流通上段部、所述支管、所述气。
5、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中段部的内壁与所述支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过热器上的换热腔。权利要求书CN101995173ACN101995178A1/3页3气化过热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过热器。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的气化过热器,由单独的气化器和过热器组成,先由气化器对气体气化,再将液体气化后的气体送入过热器中,获取高温的过热气体,气化器的外筒体为中空,外筒体上开设有流体进出口,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之间连接有流体流通管路,外筒体的内壁与流体流通管路的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外筒体上还开设有导热液进出口,导热液进出口与换热腔相连通,过热器的结构与气化器的结构类似,在气化器上的流体进口通液体进入流。
6、体流通管路中,导热液进口通高温导热油,导热油与液体换热,液体被气化,气体从流体出口输出,由于气化器上的流体出口与过热器上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则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过热器内,在过热器的换热腔中通更高温的导热油,导热油与气体换热,气体升温至所需的温度,从出口输出,综上,实现气化过热需要联合两台设备,由于两台设备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的,因此气体从一台设备进入另一台设备时,不可避免的会损失热量,造成热量浪费,而且两台设备所占的地方比较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气化与过热功能于一体的气化过热器。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化过热器,包括气化器和过热器,所述。
7、气化器具有中空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流体进出口,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之间连接有流体流通管路,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与所述流体流通管路的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外筒体上还开设有导热液进出口,所述导热液进出口与所述换热腔相连通,所述过热器也具有中空的外筒体,该过热器的外筒体上开设有气体进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体出口之间连接有气体流通管路,所述气体流通管路的外壁与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上开设有与该换热腔相连通的导热液进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设在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的顶部,所述气体进口设在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的底部,所述过热器装在所述气化器的上方,所述过热器的外筒。
8、体的底部与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的顶部相固定设置,并且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气体进口相正对连通。0005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内设有上下分隔板,所述上下分隔板将所述气化器的外筒体分隔为流体流通上段部、中段部、流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上下分隔板之间有至少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穿透所述上下分隔板,连通所述流体流通上段部和所述流体流通下段部的内腔,所述流体流通管路包括所述流体流通上段部、所述支管、所述流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中段部的内壁与所述支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换热腔。0006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内也设有上下分隔板,该上下分隔板将所述过热器的外筒体分隔为气体流通上段部、中段部、气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上下分隔板之间有至少一根支。
9、管,所述支管穿透所述上下分隔板,连通所述气体流通上段部和所述气体流通下段部的内腔,说明书CN101995173ACN101995178A2/3页4所述气体流通管路包括所述气体流通上段部、所述支管、所述气体流通下段部,所述中段部的内壁与所述支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过热器上的换热腔。0007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液体通过进口进入管路,导热液通过进口进入换热腔内,液体和导热液换热,液体气化,从出口输出,由于过热器装在气化器的上方,并且流体出口与气体进口相正对连通,气体从出口输出后,直接进入气体进口,在过热器的换热腔内通更高温的导热油,气体流通管路内的气体与导热油热交换,气体获取更多。
10、的热量,升温至所需的温度后,从气体出口输出,本发明的气化过热器兼有气化和过热两个功能,使用一台设备可避免气体的转移,从而避免能量的浪费,而且一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小。附图说明0008附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0010一种气化过热器,由气化器和过热器组成,过热器连接在气化器的上方,气化器1、过热器2分别具有中空的外筒体11和外筒体21,外筒体11上开设有流体进出口12和13,流体进口12与流体出口13之间连接有流体流通管路14,外筒体11的内壁与流体流通管路14的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15,外筒体11上还开设有导热液进出口16和17,导热液进。
11、出口16和17与换热腔15相连通,液体通过进口12进入管路14,导热液通过进口16进入换热腔15内,液体和导热液换热,液体气化,从出口13输出,液体和导热液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普通物质,本发明的气化过热器均适用,本实施例中,液体采用甲醇和无离子水的混合液,导热液采用导热油,甲醇和无离子水的混合液经气化后温度达到100度以上。流体进12与流体出口13之间连接的流体流通管路14如果采用简单的直管,则液体和导热液的换热面积仅为直管的外表面积,该换热面积比较小,因而换热效率低。本实施例中,流体进口12与流体出口13之间的管路14设计如下,如图1所示,气化器的外筒体11内设有上下分隔板18和1。
12、9,上下分隔板18和19将气化器的外筒体11分隔为流体流通上段部111、中段部112、流体流通下段部113,上下分隔板18和19之间有多根支管189,上下分隔板18和19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支管189穿透上下分隔板18和19,插在通孔内,连通流体流通上段部111和流体流通下段部113的内腔,流体流通上段部111、支管189、流体流通下段部113的内腔相连通,由此构成了流体流通管路14,中段部112的内腔因为上下分隔板18和19,与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的内腔均是不通的,中段部112的内腔或者说中段部112的内壁与支管189的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15,流体进口12开设在上段部111侧壁的上部,流。
13、体出口13开设在上段部111的顶部上,流体进口12上连接有液体分布器,液体通过分布器喷入,液体均匀进入多个支管,在换热腔15内,液体和导热油换热,液体气化,换热面积为多个支管的外表面积之和,换热面积增大,因而换热效率提高。液体气化后的甲醇和无离子水气体通过出口13输出。0011过热器2的结构与气化器1的结构类似,在此简单介绍,过热器的外筒体21上开设有气体进出口22和23,气体进口22与气体出口23之间连接有气体流通管路24,气体说明书CN101995173ACN101995178A3/3页5流通管路24的外壁与外筒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换热腔25,外筒体21上开设有与该换热腔25相连通的导热液。
14、进出口26和27,同样为了增大换热面积,换热器2内设有上下分隔板28和29,该上下分隔板28和29将外筒体21分隔为气体流通上段部211、中段部212、气体流通下段部213,上下分隔板28和29之间有多根支管289,支管289穿透上下分隔板28和29,连通气体流通上段部211和气体流通下段部213的内腔,气体流通管路24包括气体流通上段部211、支管289、气体流通下段部213,中段部212的内壁与支管289的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25。气体进口22设在过热器的外筒体21的底部,过热器装在气化器的上方,过热器的外筒体21的底部与气化器的外筒体11的顶部相固定设置,并且流体出口13与气体进口21相正。
15、对连通。在图1中,流体流通上段部111和气体流通下段部213是一体设置的,流体流通上段部111或者说外筒体11采用粗管体,是为了增大容量,同时降低整个气化过热器的重心,气体流通下段部213或者说外筒体21采用相对较细的管体,流体流通上段部111和气体流通下段部213相连接处设有补强圈,以保证粗细管体连接处的强度。这样,当甲醇和无离子水气体通过出13输出后,气体沿着气体进21上升,进入支管289内,在换热腔25内通入更高温的导热油,导热油与气体换热,气体获取更多热量,气体的温度升至200度以上,此时将过热的甲醇和无离子水气体从气体出口23输出至反应器中,可进行甲醇裂解制氢反应。如图1,由于流体出口13与气体进口21相正对连通,气体从流体出口13输出后直接进入气体进口21,避免了通过连接管进行气体转移过程中热量的丢失,降低能耗,提高导热油的利用效率,并且一个气化过热器设备具有气化和过热两个功能,而且一台设备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小。说明书CN101995173ACN101995178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51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