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页扇的导风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页扇的导风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3414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3414ACN102003414A21申请号201010568494522申请日20101201F04D29/5420060171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地址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美的总部大楼B28科技管理部72发明人彭建军郑晓军邓建平王海强王伟光陈宝君刘维亮卢世营杨松74专利代理机构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4代理人唐强熙54发明名称转页扇的导风机构57摘要一种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同步电机、设置在同步电机上的转轴销、以及导风轮离合板、导风轮和导风轮盖,外壳朝向导风轮。
2、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扣位,导风轮的内侧设置有导风轮内圈,扣位勾挂在导风轮内圈上。扣位与导风轮内圈呈间隙配合。间隙为0205MM。外壳上位于扣位的外缘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凸筋,凸筋抵靠在导风轮上。凸筋均匀分布。导风轮离合板的外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齿,该定位齿与设置在导风轮内侧的环形方齿进行咬合,形成离合机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减小了零部件,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导风轮运行平稳、噪音低、减小了对同步电机损伤的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003426A1/1页21一种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外。
3、壳1上的同步电机3、设置在同步电机3上的转轴销4、以及导风轮离合板5、导风轮6和导风轮盖7,其特征是外壳1朝向导风轮6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扣位11,导风轮6的内侧设置有导风轮内圈61,扣位11勾挂在导风轮内圈6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扣位11与导风轮内圈61呈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间隙为02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上位于扣位11的外缘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凸筋12,凸筋12抵靠在导风轮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凸筋12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4、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风轮离合板5的外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齿52,该定位齿52与设置在导风轮6内侧的环形方齿62进行咬合,形成离合机构;导风轮离合板5上还设置有与同步电机3上的转轴销4相配合的定位槽5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齿52为二个以上,且对称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风轮盖7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扣71,该定位扣71与设置在导风轮6内侧的扣位孔63相配合,导风轮盖7固定在导风轮6上且随导风轮6一起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扣71为二个以上,均匀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
5、8所述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风轮盖7的内侧中央设置的定位柱72与设置在导风轮离合板5上的限位槽53形成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在0205MM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2003414ACN102003426A1/3页3转页扇的导风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转页扇,特别是一种转页扇的导风机构。背景技术0002现有转页扇的导风机构由外壳、导风轮、挡板、钢珠、弹簧、空心销、同步电机、导风轮压板、导风轮离合板、螺钉和导风轮盖等组成。同步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上,导风轮离合板通过空心销与同步电机紧配在一起,导风轮离合板的边缘径向方向有两个对称的圆形孔,用来放置弹簧和钢珠,挡板固定在导风轮离合板。
6、上定位槽内,用来限位钢珠,钢珠与导风轮的环形方齿进行啮合,形成离合机构,导风轮的固定是用螺钉把导风轮压板、导风轮和导风轮离合板依次连接在一起,实现导风轮可以绕中心轴自由转动,达到离合作用。该转页扇的导风机构有以下缺陷其一,导风轮的固定方式不可靠。导风轮并没有完全轴向定位,是通过同步电机与导风轮间接关联的一种连接和传递方式。由于其尺寸链长以及制造,装配的累计误差,导致导风轮有较小角度的窜动,稳定性差。其二,由于零部件多,装配复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零部件少、安装方便快捷、导风轮运行平稳、噪音低、减小了对同步电机损伤的转页扇的导风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7、。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同步电机、设置在同步电机上的转轴销、以及导风轮离合板、导风轮和导风轮盖,其结构特征是外壳朝向导风轮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扣位,导风轮的内侧设置有导风轮内圈,扣位勾挂在导风轮内圈上。0005所述扣位与导风轮内圈呈间隙配合。0006所述间隙为0205MM。0007所述外壳上位于扣位的外缘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凸筋,凸筋抵靠在导风轮上。0008所述凸筋均匀分布。0009所述导风轮离合板的外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齿,该定位齿与设置在导风轮内侧的环形方齿进行咬合,形成离合机构;导风轮离合板上还设置有与同步电机上的转轴销相配合的定位槽。0010所述定位。
8、齿为二个以上,且对称布置。0011所述导风轮盖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扣,该定位扣与设置在导风轮内侧的扣位孔相配合,导风轮盖固定在导风轮上且随导风轮一起转动。0012所述定位扣为二个以上,均匀布置。0013所述导风轮盖的内侧中央设置的定位柱与设置在导风轮离合板上的限位槽形成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在0205MM之间。0014本发明中的外壳上的四个扣位勾挂在导风轮内圈的边缘上,导风轮的底面与外壳说明书CN102003414ACN102003426A2/3页4接触,导风轮可以在外壳上作左右360的旋转,导风轮离合板上的定位槽固定在同步电机上,同时导风轮离合板的外缘上的定位齿与带有的环形方齿的导风轮进。
9、行咬合,形成离合机构,进行扭矩传递,能够达到360的导风效果,该离合机构减小了对同步电机内部结构的损伤,提高了同步电机的使用寿命且具有传递平稳可靠和噪音低的特点;导风轮盖的外缘上的定位扣固定在导风轮上,导风轮盖随导风轮一起转动,同时导风轮盖上的定位柱与导风轮离合板上的限位槽形成间隙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导风轮离合板产生轴向移动。00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减少了零部件,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导风轮运行平稳、噪音低、减小了对同步电机损伤的特点。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本发明移除导风轮后的立。
10、体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导风轮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图5为导风轮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6为导风轮离合板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图7为导风轮离合板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图8为导风轮盖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4图9为导风轮盖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5图中1为外壳,11为扣位,12为凸筋,2为螺钉,3为同步电机,4为转轴销,5为导风轮离合板,51为定位槽,52为定位齿,53为限位槽,6为导风轮,61为导风轮内圈,62为环形方齿,63为扣位孔,7为导风轮盖,71为定位扣,72为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27参见。
11、图1图2,本转页扇的导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1上的同步电机3、设置在同步电机3上的转轴销4、以及导风轮离合板5、导风轮6和导风轮盖7,外壳1朝向导风轮6设置有二个以上的扣位11,导风轮6的内侧设置有导风轮内圈61,扣位11勾挂在导风轮内圈61上。扣位11与导风轮内圈61呈间隙配合。间隙为0205MM。本实施例中的扣位11为四个。0028外壳1上位于扣位11的外缘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凸筋12,凸筋12抵靠在导风轮6上。凸筋12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凸筋12为六个。0029导风轮离合板5的外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齿52,该定位齿52与设置在导风轮6内侧的环形方齿62进行咬合,形成离合机构。本实施例中。
12、的定位齿52为两个,对称设置。导风轮离合板5上还设置有与同步电机3上的转轴销4相配合的定位槽51。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51呈十字形。定位槽51与转轴销4之间的配合间隙为零。0030导风轮盖7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扣71,该定位扣71与设置在导风轮6内侧的扣位孔63相配合,导风轮盖7固定在导风轮6上且随导风轮6一起转动。定位扣71为二个以上,均匀布置。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扣71为三个。说明书CN102003414ACN102003426A3/3页50031导风轮盖7的内侧中央设置的定位柱72与设置在导风轮离合板5上的限位槽53形成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在0205MM之间。该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导风轮离合板产生轴向移动。说明书CN102003414ACN102003426A1/3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3414ACN102003426A2/3页7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03414ACN102003426A3/3页8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034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