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60522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8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93422.6

申请日:

2010.12.17

公开号:

CN102002745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25D 11/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周红变更后权利人:东南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进香河路33号13幢403室变更后权利人: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登记生效日:201410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5D 11/08申请日:20101217|||公开

IPC分类号:

C25D11/08; C25D11/06

主分类号:

C25D11/08

申请人:

周红

发明人:

周国桢; 周红; 王思勤

地址: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进香河路33号13幢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程化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将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入处理液后牵引出处理液,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5-18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制造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在氧化槽内设第一排滚子和第二排滚子且没在处理液中,连接第一、二排滚子中各滚子轴线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和导入下滚子,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和导出下滚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铝箔材或合金铝箔材进行脱脂处理,并清水洗净,将相互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置于处理液中,再将铝箔或合金铝箔牵引出处理液,铝箔或合金铝箔进入处理液至牵引出处理液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5分钟,所述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同时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缓蚀剂,其中,硫酸浓度为200克/升,所述缓蚀剂为若丁、甘油或硫酸镍,并在每升硫酸溶液中加入6-10克硫酸镍或0.1克若丁,电流密度为1.5-2.5安/dm,电压为12-20伏,采用槽液循环冷却,控制氧化温度为20-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银盐、铈盐及三价铬盐,其中,银盐为硫酸银、硝酸银或氯化银,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1-10克,铈盐为硫酸铈、硝酸铈或氯化铈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2-20克,三价铬盐为硫酸铬或硝酸铬,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以及5-15克。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的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1),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槽(1)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滚子(4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排滚子(42)且第一排滚子(41)和第二排滚子(42)浸没在处理液中,并且,连接第一排滚子(41)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连接第二排滚子(42)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1)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且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所述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21)和导入下滚子(22),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31)和导出下滚子(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滚子(41)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滚子(42)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

说明书

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范畴,尤其涉及厚度从6μm到150μm的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高速连续生产工艺及其装置,且所得铝箔或合金铝箔具有抗菌、抗霉、防臭、抗污等特殊功能。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在2009.6.19申请的200910032754.4专利中已提供了日本等工业国先后发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的几种特许,但尚未见到铝箔连续高效氧化和具有特殊功能的连续高效氧化工艺方面的特许和有关论文。

 日本特许平1-301890提供一种着色不锈钢板的制造方法,述及钢带的连续生产,在设备上也提出了如何保证连续生产的各种措施,可作设备之参考。

目前在国内大量应用的铝箔和合金铝箔,特别是用于食品包装、食品蒸煮等的铝箔,都没有经过氧化,没有一层致密的三氧化二铝(AL2O3)薄膜的保护,纯铝或合金铝,很容易经腐蚀或摩擦和高温下铝容易进入人体脑部而产生痴呆症。更不用说具有特殊功能(抗菌、防霉、防臭、抗污等)的铝箔,在市场上尚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且所得铝箔或合金铝箔具有抗菌、抗霉、防臭、抗污功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 

先对铝箔材或合金铝箔材进行脱脂处理,并清水洗净,将相互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置于处理液中,再将铝箔或合金铝箔牵引出处理液,铝箔或合金铝箔进入处理液至牵引出处理液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5分钟,所述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同时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上述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的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在氧化槽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滚子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排滚子且第一排滚子和第二排滚子浸没在处理液中,并且,连接第一排滚子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连接第二排滚子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且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所述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和导入下滚子,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和导出下滚子。

为使氧化速度加快,用以下手段:

a)加大硫酸浓度到200克/升,虽然提高了氧化成膜速度,但同时也加快了膜的腐蚀溶解速度,因此,同时也加入缓蚀剂—如若丁、甘油、硫酸镍等,本发明采用硫酸150-220克/升的浓度,并加6-10克/升硫酸镍和0.1克/升的若丁。

b)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1.5-2.5安/dm,电压为10-25伏。

c)采用槽液循环冷却,控制氧化温度为20-30℃。

d)通过以上工艺,成膜速度可达0.5-0.6μm/分钟。

食品包装用铝箔较薄厚度为6-8μm,膜厚达0.5-1.0μm,已有足够的氧化保护能力和抗菌等特殊功能,又不影响原铝箔使用性能。

2)特殊功能氧化:

在氧化槽液中添加1-10克/升硫酸银或硝酸银、氯化银;2-20克/升的硫酸铈或硝酸铈、氯化铈;5-15克/升的三价铬盐如硫酸铬、硝酸铬等,形成和   Al2O3共生的银、铈、铬等的氧化物,这种高氧化态的银有高的还原势,能使空气和水中的氧成O-,H20成.OH强烈的氧化还原羟基团,使细菌(病毒)蛋白质结构变异,使其不能繁殖直至灭活,同时O-和.OH有清楚臭气和排除污物的功能,并能有效地细化水分子团,且铝箔或合金铝箔氧化后在高温和水介质中不析出铝离子。

3)铝箔高速氧化的设备:

a)本机采用连续式生产,见示意图。

将铝箔卷筒置于牵引运转之传动轴1上,按下列工序进行:

脱脂 ==》水洗 ==》氧化 ==》水洗 ==》封闭 ==》水洗 ==》干燥 ==》卷扬机2 

铝箔成卷 ==》包装出厂

b)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铝箔,同槽一同进行氧化,上、下铝箔互为电极板,即提高了功效,又解决了极板材料需用钛合金板方能连续长期应用于高速生产的问题,并能提高工效1倍。

c)为解决生产中的两板间析出之氢气积聚,采用波浪式前进,在上层铝箔之高点位支持运转的滚筒上有10-15mm的包括凹形槽、圆孔在内的孔,使排出之气体聚积筒内,再经槽液排出,用抽风机将废气排出室外。相比于将铝箔或合金铝箔倾斜放置来实现气体排出的方法,本发明避免倾斜放置的薄而轻的铝箔或合金铝箔容易滑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备装置立体图。

图3是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备装置主视图。

图4是铝箔或合金铝箔制备装置的滚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纯铝铝箔厚(8μm),宽0.3米,用连续法生产,氧化槽长8米,宽0.6米,高1.2米,在硫酸溶液中实际经过9.2米,转速8米/分,即氧化时间约1.2分钟,槽液温度25℃,硫酸200克/升,硫酸镍8克/升,甘油10毫升/升,电流密度1.3A/dm2,氧化膜厚为0.8μm.

连续生产中,最后之封闭工艺,其封闭成分为NiF4克/升,液温35℃。其效果见表1。

实施例2

同上试验,铝箔移动线速度为4米/分,氧化膜厚为1.4μm(见表1)

实施例3

同上试验,铝箔移动线速度为12米/分,氧化膜厚为0.6μm(见表1)

实施例4

同上铝箔,经同样连续生产装置,在槽液中添加硝酸银1克/升,硝酸铈2克/升,硝酸铬5克/升,钼酸铵3克/升(其余和实施例1同),经8米/分转速(铝箔移动速度)生产,并经抗菌、抗霉的测试,结果见表1所列。

 

表一

*1  用盐雾试验8小时后,检查表明有无黑点,无黑点为5级,黑点多者为0级,未氧化者为0级。

*2按国际标准测定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两次。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如下:

样品说明:送检样品为铝箔,对照样品为标准PE。按标准规定,将送检样和对照样都裁制成50mm×50mm大小。

检测依据:JIS Z 2801:2000 《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检测用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

检测结果:

*3按国际标准用黑曲霉、嗜松青霉、球毛壳菌、绿粘帚霉、出芽短根霉测定,测定时间28天,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如下:

样品说明:送检样品为铝箔,裁成50mm×50mm大小。另用25mm×25mm的滤纸条作为试验的阴性控制。

检测依据:ASTM G21-96(2002) 《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性的测定》

检测用菌:

序号
名称
菌号
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S 3.4463等同ATCC 6275
2
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um)
AS 3.745
3
球毛壳(Chaetoomium globsum)
AS 3.4254
4
绿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
AS 3.3987
5
出芽短梗霉(Aureobasium Pullulans)
AS 3.3984

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
长霉等级
长霉面积
备注
滤纸条(14天)
4级
>90%
--
送检样(28天)
1级
9%
--

注:按本标准,培养后观察长霉程度(等级),按下述规定进行鉴定与分级

不长(显微镜50X下观察)
0级
痕迹生长(<10%)
1级
轻微生长(≥10~<30%)
2级
中度生长(≥30~<60%)
3级
严重生长(≥60~全面覆盖)
4级

*4  SGS的检测结果表明:将由本发明所得到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置于4%的乙酸浸泡液中24小时,未见铝元素析出。

实施例5

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

    先对铝箔材或合金铝箔材进行脱脂处理,并清水洗净,将相互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置于处理液中,再将铝箔或合金铝箔牵引出处理液,铝箔或合金铝箔进入处理液至牵引出处理液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5分钟,所述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同时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所述的交变电流可以是正弦波、矩形波,亦可用直流加交流的重叠波等,本实施例的处理液为150、200或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180或220克/升硫酸溶液,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12或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4或5安培/平方分米,进出处理液之间的时间为1、4或5分钟。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液包括缓蚀剂,其中,硫酸浓度为200克/升,所述缓蚀剂为若丁、甘油或硫酸镍,并在每升硫酸溶液中加入6-10克硫酸镍或0.1克若丁,电流密度为1.5-2.5安/dm,电压为12-20伏,采用槽液循环冷却,控制氧化温度为20-30℃;

所述处理液包括银盐、铈盐及三价铬盐,其中,银盐为硫酸银、硝酸银或氯化银,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1-10克,具体可选择1、8或10克的加入量,铈盐为硫酸铈、硝酸铈或氯化铈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2-20克,具体可选择2、18或20克的加入量,三价铬盐为硫酸铬或硝酸铬,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以及5-15克,具体可选择5、12或15克的加入量。

实施例6

一种实施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的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1,在氧化槽1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滚子4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排滚子42且第一排滚子41和第二排滚子42浸没在处理液中,并且,连接第一排滚子41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连接第二排滚子42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1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且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所述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21和导入下滚子22,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31和导出下滚子32。这种装置的目的在于将上下铝箔或合金铝箔作为极板,省去了昂贵的钛极板材料,提高工效一倍。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排滚子41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

第二排滚子42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

    本实施例中的铝箔或合金铝箔在槽液中呈波浪形前进,由此将气体向上排至滚筒的孔中,并卷入槽液中,最后排出槽外。

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274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2745ACN102002745A21申请号201010593422622申请日20101217C25D11/08200601C25D11/0620060171申请人周红地址210018江苏省南京市进香河路33号13幢403室72发明人周国桢周红王思勤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代理人程化铭54发明名称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57摘要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将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入处理液后牵引出处理液,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

2、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518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制造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在氧化槽内设第一排滚子和第二排滚子且没在处理液中,连接第一、二排滚子中各滚子轴线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和导入下滚子,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和导出下滚子。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2002757A1/1页21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

3、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铝箔材或合金铝箔材进行脱脂处理,并清水洗净,将相互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置于处理液中,再将铝箔或合金铝箔牵引出处理液,铝箔或合金铝箔进入处理液至牵引出处理液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5分钟,所述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同时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缓蚀剂,其中,硫酸浓度为200克/升,所述缓蚀剂为若丁、甘油或硫酸镍,并在每升硫酸溶液中加入610克硫酸镍。

4、或01克若丁,电流密度为1525安/DM,电压为220伏,采用槽液循环冷却,控制氧化温度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包括银盐、铈盐及三价铬盐,其中,银盐为硫酸银、硝酸银或氯化银,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110克,铈盐为硫酸铈、硝酸铈或氯化铈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220克,三价铬盐为硫酸铬或硝酸铬,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以及515克。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的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1),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槽(1)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滚子(41)和位于下方的第。

5、二排滚子(42)且第一排滚子(41)和第二排滚子(42)浸没在处理液中,并且,连接第一排滚子(41)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连接第二排滚子(42)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1)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且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所述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21)和导入下滚子(22),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31)和导出下滚子(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滚子(41)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6根据。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滚子(42)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权利要求书CN102002745ACN102002757A1/5页3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范畴,尤其涉及厚度从6到150的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高速连续生产工艺及其装置,且所得铝箔或合金铝箔具有抗菌、抗霉、防臭、抗污等特殊功能。0002背景技术本发明人在2009619申请的2009100327544专利中已提供了日本等工业国先后发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的几种特许,但尚未。

7、见到铝箔连续高效氧化和具有特殊功能的连续高效氧化工艺方面的特许和有关论文。0003日本特许平1301890提供一种着色不锈钢板的制造方法,述及钢带的连续生产,在设备上也提出了如何保证连续生产的各种措施,可作设备之参考。0004目前在国内大量应用的铝箔和合金铝箔,特别是用于食品包装、食品蒸煮等的铝箔,都没有经过氧化,没有一层致密的三氧化二铝AL2O3薄膜的保护,纯铝或合金铝,很容易经腐蚀或摩擦和高温下铝容易进入人体脑部而产生痴呆症。更不用说具有特殊功能(抗菌、防霉、防臭、抗污等)的铝箔,在市场上尚未出现。0005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及设备,且所得铝箔。

8、或合金铝箔具有抗菌、抗霉、防臭、抗污功能。0006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先对铝箔材或合金铝箔材进行脱脂处理,并清水洗净,将相互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置于处理液中,再将铝箔或合金铝箔牵引出处理液,铝箔或合金铝箔进入处理液至牵引出处理液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5分钟,所述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同时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上述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的设备,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

9、槽,在氧化槽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滚子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排滚子且第一排滚子和第二排滚子浸没在处理液中,并且,连接第一排滚子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连接第二排滚子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且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所述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和导入下滚子,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和导出下滚子。0008为使氧化速度加快,用以下手段A加大硫酸浓度到200克/升,虽然提高了氧化成膜速度,但同时也加快了膜的腐蚀溶解速度,因此,同时也加入缓蚀剂如若丁、甘油、硫酸镍等,本发明采用硫酸150220克。

10、/升的浓度,并加610克/升硫酸镍和01克/升的若丁。0009B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1525安/DM,电压为1025伏。说明书CN102002745ACN102002757A2/5页40010C采用槽液循环冷却,控制氧化温度为。0011D通过以上工艺,成膜速度可达0506/分钟。0012食品包装用铝箔较薄厚度为68,膜厚达0510,已有足够的氧化保护能力和抗菌等特殊功能,又不影响原铝箔使用性能。00132)特殊功能氧化在氧化槽液中添加110克/升硫酸银或硝酸银、氯化银;220克/升的硫酸铈或硝酸铈、氯化铈;515克/升的三价铬盐如硫酸铬、硝酸铬等,形成和AL2O3共生的银、铈、铬等的氧化物,这。

11、种高氧化态的银有高的还原势,能使空气和水中的氧成O,H20成OH强烈的氧化还原羟基团,使细菌(病毒)蛋白质结构变异,使其不能繁殖直至灭活,同时O和OH有清楚臭气和排除污物的功能,并能有效地细化水分子团,且铝箔或合金铝箔氧化后在高温和水介质中不析出铝离子。00143)铝箔高速氧化的设备A本机采用连续式生产,见示意图。0015将铝箔卷筒置于牵引运转之传动轴1上,按下列工序进行脱脂水洗氧化水洗封闭水洗干燥卷扬机2铝箔成卷包装出厂B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铝箔,同槽一同进行氧化,上、下铝箔互为电极板,即提高了功效,又解决了极板材料需用钛合金板方能连续长期应用于高速生产的问题,并能提高工效1倍。0016C为。

12、解决生产中的两板间析出之氢气积聚,采用波浪式前进,在上层铝箔之高点位支持运转的滚筒上有1015MM的包括凹形槽、圆孔在内的孔,使排出之气体聚积筒内,再经槽液排出,用抽风机将废气排出室外。相比于将铝箔或合金铝箔倾斜放置来实现气体排出的方法,本发明避免倾斜放置的薄而轻的铝箔或合金铝箔容易滑落的问题。附图说明0017图1是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备工艺流程图。0018图2是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备装置立体图。0019图3是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备装置主视图。0020图4是铝箔或合金铝箔制备装置的滚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1以纯铝铝箔厚(8),宽03米,用连续法生产,氧化槽长8米,宽06米,高12米。

13、,在硫酸溶液中实际经过92米,转速8米/分,即氧化时间约12分钟,槽液温度25,硫酸200克/升,硫酸镍8克/升,甘油10毫升/升,电流密度13A/DM2,氧化膜厚为08连续生产中,最后之封闭工艺,其封闭成分为NIF4克/升,液温35。其效果见表1。0022实施例2同上试验,铝箔移动线速度为4米/分,氧化膜厚为14见表1实施例3说明书CN102002745ACN102002757A3/5页5同上试验,铝箔移动线速度为12米/分,氧化膜厚为06(见表1)实施例4同上铝箔,经同样连续生产装置,在槽液中添加硝酸银1克/升,硝酸铈2克/升,硝酸铬5克/升,钼酸铵3克/升(其余和实施例1同),经8米/分。

14、转速(铝箔移动速度)生产,并经抗菌、抗霉的测试,结果见表1所列。0023表一1用盐雾试验8小时后,检查表明有无黑点,无黑点为5级,黑点多者为0级,未氧化者为0级。00242按国际标准测定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两次。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如下样品说明送检样品为铝箔,对照样品为标准PE。按标准规定,将送检样和对照样都裁制成50MM50MM大小。0025检测依据JISZ28012000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用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检测结果3按国际标准用黑曲霉、嗜松青霉、球毛壳菌、绿。

15、粘帚霉、出芽短根霉测定,测定时间28天,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如下样品说明送检样品为铝箔,裁成50MM50MM大小。另用25MM25MM的滤纸条作为试验的阴性控制。0026检测依据ASTMG2196(2002)合成高分子材料耐真菌性的测定检测用菌说明书CN102002745ACN102002757A4/5页6序号名称菌号1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S34463等同ATCC62752嗜松青霉PENICILLIUMPINOPHILUMAS37453球毛壳CHAETOOMIUMGLOBSUMAS342544绿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AS339875出芽短梗霉AUREOBAS。

16、IUMPULLULANSAS33984检测结果样品名称长霉等级长霉面积备注滤纸条(14天)4级90送检样(28天)1级9注按本标准,培养后观察长霉程度(等级),按下述规定进行鉴定与分级不长(显微镜50X下观察)0级痕迹生长(10)1级轻微生长(1030)2级中度生长(3060)3级严重生长(60全面覆盖)4级4SGS的检测结果表明将由本发明所得到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置于4的乙酸浸泡液中24小时,未见铝元素析出。0027实施例5一种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先对铝箔材或合金铝箔材进行脱脂处理,并清水洗净,将相互分离的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浸置于处理液中,再将铝箔或合金铝箔牵引出处理液。

17、,铝箔或合金铝箔进入处理液至牵引出处理液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5分钟,所述处理液为150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220克/升硫酸溶液,同时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5安培/平方分米,所述的交变电流可以是正弦波、矩形波,亦可用直流加交流的重叠波等,本实施例的处理液为150、200或220克/升硫酸溶液或为包含浓度为的150、180或220克/升硫酸溶液,在2张铝箔或合金铝箔之间施加电压为10、12或25伏的交变电流,电流密度为1、4或5安培/平方分米,进出处理液之间的时间为1、4或5分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液包括缓蚀剂,其中,硫酸浓度为。

18、200克/升,所述缓蚀剂为若丁、甘油或硫酸镍,并在每升硫酸溶液中加入610克硫酸镍或01克若丁,电流密度为1525安/DM,电压为220伏,采用槽液循环冷却,控制氧化温度为;所述处理液包括银盐、铈盐及三价铬盐,其中,银盐为硫酸银、硝酸银或氯化银,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110克,具体可选择1、8或10克的加入量,铈盐为硫酸铈、硝酸铈或氯化铈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220克,具体可选择2、18或20克的加入量,三价铬盐为硫酸铬或硝酸铬,其加入量为每升硫酸溶液中添加以及515克,具体可选择5、12或15克的加入量。0028实施例6一种实施防臭及抗菌、霉、污的铝箔或合金铝箔的制造方法的设备,。

19、包括内有处理液的氧化槽1,在氧化槽1内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排滚子4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排滚子42且第一排滚子41和第二排滚子42浸没在处理液中,并且,连接第一排滚子41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连接第二排滚子42中各个滚子的轴线所形成的面为波浪面,在氧化槽1上设有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且箔导入滚子和箔导出滚子位于处理液之外,箔说明书CN102002745ACN102002757A5/5页7导入滚子或箔导出滚子兼做交流电接入柱,所述箔导入滚子包括导入上滚子21和导入下滚子22,箔导出滚子包括导出上滚子31和导出下滚子32。这种装置的目的在于将上下铝箔或合金铝箔作为极板,省去了昂贵的钛极板材料,提高工效一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滚子41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第二排滚子42中滚子由导柱401和套设在导柱401上的滚筒402组成,在滚筒402上设有孔4021。0029本实施例中的铝箔或合金铝箔在槽液中呈波浪形前进,由此将气体向上排至滚筒的孔中,并卷入槽液中,最后排出槽外。说明书CN102002745ACN102002757A1/2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2745ACN102002757A2/2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0274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