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质体注射剂及其制法, 具体涉及一种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及 其制法, 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维库溴铵, 化学名称为溴化 1-[3α, 17β- 二乙酰氧基 -2-β(1- 哌啶基 )-5α- 雄 甾烷 -16β- 基 ]-1- 甲基哌啶, 分子量 637.73, 结构式如下 :维库溴铵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状物, 略溶于水, 易溶于二氯甲烷, 在无水乙醇中几 乎不溶。
维库溴铵是一种新型的非去极化双氨基雄甾烷类肌松药, 用于气管内插管, 麻醉 维持, 是一种全麻醉辅助用药, 能够促进骨骼肌肉松弛。它静注后起效快, 无解心脏迷走神 经作用, 不释放组织胺, 心血管功能相当稳定, 可适用于心肌缺血和心脏病人 ; 又经肾脏排 泄较少, 肾衰时可通过肝脏消除来代偿, 故肾衰病人可以应用。结构与泮库溴铵相似, 通过 与乙酰胆碱竞争位于横纹肌运动终板的烟碱样受体而阻断神经末梢与横纹肌之间的传导。 与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断药, 如琥珀酰胆碱不同, 本品不引起肌纤维成束颤动。
目前上市的维库溴铵剂型主要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 普通工艺所制备的维库溴铵 注射剂, 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差, 长期存放药品质量会下降而且还会生成一些杂质, 带来 毒副作用, 给临床使用留下了隐患。冻干粉针制作周期长, 费用高, 价格贵。
专利 CN101843593A 公开了一种注射用冻干粉针制剂及制备过程, 其用维库溴铵、 氨基酸或多糖、 聚乙二醇、 维生素 E 及甘油制备, 但是氨基酸不稳定, 会加速药品的不稳定 性, 而且也加高了制作成本。
在药物载体输送系统中, 微乳、 微球、 纳米粒、 脂质体、 药质体等亚微粒的研究已经 成为药物新剂型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 将药物包封于这些亚微粒中可以改变药物在体内 的分布, 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量, 从而提高疗效, 减轻毒副作用。
在靶向给药系统中, 脂质体的研究较为广泛, 脂质体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
生物相容性。
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制剂, 脂质体制剂具有以下优点 :
(1) 具有缓释作用 : 活性成分缓慢释放, 延缓肾排泄和代谢, 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提高质量效果 ;
(2) 降低药物毒性 ;
(3) 增加药物的溶解性, 提高制剂质量 ;
(4) 具有靶向性 : 脂质体所载的药物在肝、 脾网状内皮系统脏器局部维持高浓度, 从而起到药物器官靶向性作用 ;
(5) 具有对活性药物成分的保护作用。
脂质体 (Liposome) 最初是由英国学者 Bangham 和 Standlish 将磷脂分散在水中 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的。 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成多层囊泡, 每层均未脂质的双分子层 ; 囊 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 双分子层厚度约为 4nm。后来, 将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 的双分子小囊称为脂质体。脂质体可分为多室脂质体和胆识脂质体。单室脂质体又分为小 单室脂质体和大单室脂质体。 小单室脂质体为球形, 尺寸一般为 20-50 纳米 ; 大单室脂质体 的尺寸为微米数量级。
1971 年英国莱门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 主要作用机理是将药物粉末或 溶液包裹在脂质体双层脂质膜所封闭的水相中或嵌入脂质体双层脂质膜中, 这种微粒具有 类细胞结构, 进入人体内主药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 并改变被 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 使药物主要在肝、 脾、 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 从而提高药物的 治疗指数, 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
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展, 脂质体制备工艺逐步完善, 脂质体作用机制进 一步阐明, 加之脂质体适合体内降解、 无毒性和无免疫原性, 特别是大量试验数据证明脂质 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指数、 降低药物毒性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并减少药物剂 量等优点。
由于维库溴铵注射剂的不足, 目前对于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形成品质优良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重要的是寻找能与维库溴铵良好相 容从而将其良好包封且不渗漏的成膜材料, 以及寻找能使脂质体形成稳定注射剂的赋形剂 成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人进行的大量研究和实现, 发现特定重量配比的维库 溴铵、 胆固醇、 磷脂酰乙醇胺、 大豆磷脂、 吐温 80、 海藻糖和 PVP 能制成维库溴铵脂质体注 射剂, 其中, 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的维库溴铵的包封率高, 脂质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 与现有 技术中的维库溴铵注射剂相比, 本发明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循环中的保留时间显著延 长, 药物的生物相容性高, 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 疗效明显提高。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其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 制成 :
优选地, 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优 选 地, 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乙醇胺之间的重量比为 1 ∶ 1-1 ∶ 2 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 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乙醇胺之间的重 量比为 1 ∶ 1-3 ∶ 4 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 根据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 和赋形剂成分制成 :
优选地, 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乙醇胺之间的重量比为 1 ∶ 1。
作为用于形成脂质体的磷脂, 可以使用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 在本发明中, 作为药 物活性成分的维库溴铵, 其水溶性差, 脂溶性良好。针对维库溴铵的特点, 本发明人通过研 究发现磷脂酰乙醇胺特别适于作为基础磷脂成膜材料。
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PE) 作为一种天然磷脂, 其含量非常 高, 容易获得, 价格低廉。磷脂酰乙醇胺的相变温度较高, 易于形成稳定的脂质体膜。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相对于 4 重量份的维库溴铵而言, 磷脂酰 乙醇胺的用量为 50-200 重量份。如果磷脂酰乙醇胺的用量低于 50 重量份, 则无法形成稳 定的脂质体 ; 反之, 如果磷脂酰乙醇胺的用量的用量高于 200 重量份, 则作为药物活性成分 的维库溴铵的包封率下降, 注射剂的品质以及疗效降低。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胆固醇和大豆磷脂协同用于调节脂质体的 膜稳定性。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 当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乙醇胺重量比 为 1 ∶ 1-1 ∶ 2 时, 能形成稳定的维库溴铵脂质体。当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 脂酰乙醇胺重量比低于 1 ∶ 1 时, 膜稳定性降低, 维库溴铵易于渗漏 ; 当胆固醇与大豆磷脂 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乙醇胺重量比高于 1 ∶ 2 时, 维库溴铵脂质体膜流动性过高, 被包裹在 脂质体内的维库溴铵易于释放。 此外, 研究发现, 当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 乙醇胺重量比为 1 ∶ 1-1 ∶ 2 时, 所形成的脂质体毒性低。
研究表明, 脂质体的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稳定性越高, 生物利 用度越高。 因此, 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稳定性高, 是导致药物生物利用度高的 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相对于 4 重量份的维库溴铵而言, 磷脂酰乙醇胺的用量为 50-200 重量份, 胆固醇为 50-200 重量 份, 大豆磷脂为 10-50 重量份, 且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之和与磷脂酰乙醇胺重量比为 1 ∶ 1-1 ∶ 2 时, 所形成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包封率高。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使用吐温 80 来进一步改进脂质体膜的稳
定性。吐温 80( 聚山梨醇 80) 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当用于磷脂酰乙醇胺双层膜中时, 能提高该双层膜之间的化学能, 从而提高脂质体在水性液体中的化学稳定性, 进而提高维 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相对于 4 重量份的维库溴铵而言, 吐温 80 的用量为 1-60 重量份。如果吐温 80 的用量低于 1 重量份, 则由于其用量过低导致对维库 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稳定性改进不够, 反之, 如果吐温 80 的用量高于 60 重量份, 则用于其 用量过高而导致脂质体膜易于泄露。
研究发现, 当使用上述特定量的维库溴铵、 磷脂酰乙醇胺、 胆固醇、 大豆磷脂和吐 温 80 时, 可以得到品质优良的维库溴铵脂质体, 其包封率和稳定性都很高, 毒性低, 生物利 用度高。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使用海藻糖、 甘露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作 为赋形剂, 进一步用于形成稳定的注射剂。
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 α, α, 1, 1- 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 自身性质 非常稳定, 它最明显的性质是在无水的条件下有保护生物膜的能力, 使脂质体即使在脱水 的情况下也保持形态完整。 在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中, 海藻糖能有效保护脂质体颗粒的形态和稳 定性, 进一步提高脂质体注射剂的稳定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是高分子化合物, 熔点高, 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均 良好, 毒性低, 生理相容性良好, 具有分散药物的作用, 由于它的存在可使水相粘稠度增加, 包封在脂质体中间的水膜中使水溶性药物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并且能使药物在储存中稳 定。
甘露醇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利尿剂, 降低颅内压、 眼内压及治疗肾药、 脱水剂、 食糖 代用品、 也用作药片的赋形剂及固体、 液体的稀释剂, 尤其能为冻干粉针剂提供良好的成型 支撑。
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其维库溴铵的规格可以为 2mg、 4mg 和 10mg。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如下 制备步骤 :
(1) 将胆固醇、 磷脂酰乙醇胺、 大豆磷脂、 吐温 80 溶于适量的缓冲盐溶液中, 制成 空白脂质体 ;
(2) 将上述制备的空白脂质体经流通蒸汽灭菌处理, 然后超声处理两次, 每次 15 分钟 ;
(3) 无菌条件下, 向熔融状态的脂质体中加入维库溴铵, 不断搅拌下加入海藻糖, 甘露醇和 PVP ;
(4)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 灌装, 然后进行冻干, 即得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的缓冲盐溶液选自磷酸盐缓冲溶液、 枸橼酸盐缓 冲溶液、 碳酸盐缓冲溶液、 硼酸盐缓冲溶液中的一种, 优选为 pH 为 7.2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 (3) 中所述的熔融状态脂质体的温度为 60℃。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 (4) 中所述的冻干时预冻温度为 -30 ~ -60℃, 预 冻时间为 2 ~ 5 小时, 升华时间为 12 ~ 48 小时, 干燥温度为 25 ~ 35℃, 干燥时间为 2 ~ 4
小时。 有益效果
本发明人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成分、 采用合适的制备工艺, 获得了品质优良的维 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脂质体粒径小, 粒径分布均匀, 包封率高, 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脂质体注射剂减少了毒副作用, 提高了制剂产品质量, 具有良好的制剂 稳定性, 冷冻过程中脂质体不会因脱水、 融合、 冰晶等发生破裂, 长期储存后, 脂质体同样保 持良好的包封率。
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提高了维库溴铵的溶解度, 提高 了制剂产品的质量, 减少了毒副作用, 增加了药物在体循环中的保留时间, 提高了药物的生 物利用度, 疗效明显提高 ; 并且制备方法简单, 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 1 是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 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 这些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 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1 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
所用成分及其重量如下 :
采用制备工艺制备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
(1) 将 120g 胆固醇、 150g 磷脂酰乙醇胺、 30g 大豆磷脂和 10g 吐温 80 溶于 1000ml pH 为 7.2 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中, 制成空白脂质体 ;
(2) 将上述制备的空白脂质体经流通蒸汽灭菌处理, 然后超声处理两次, 每次 15 分钟 ;
(3) 无菌条件下, 向 60℃熔融状态的脂质体中加入 4g 维库溴铵, 不断搅拌下加入
100g 海藻糖、 70g 甘露醇和 80g PVP ;
(4)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 灌装, 然后进行冻干, 预冻温度为 -30℃, 预冻时间为 5 小时, 升华时间为 48 小时, 干燥温度为 35℃, 干燥时间为 2 小时, 即得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 剂。
实施例 2 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
所用成分及其重量如下 :
采用制备工艺制备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
(1) 将 75g 胆固醇、 100g 磷脂酰乙醇胺、 25g 大豆磷脂和 20g 吐温 80 溶于 1000ml 的 pH 为 7.2 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中, 制成空白脂质体 ;
(2) 将上述制备的空白脂质体经流通蒸汽灭菌处理, 然后超声处理两次, 每次 15 分钟 ;
(3) 无菌条件下, 向 60℃熔融状态的脂质体中加入 4g 维库溴铵, 不断搅拌下加入 30g 海藻糖、 30g 甘露醇和 40g PVP ;
(4)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 灌装, 然后进行冻干, 预冻温度为 -60℃, 预冻时间为 2 小时, 升华时间为 12 小时, 干燥温度为 25℃, 干燥时间为 4 小时, 即得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 剂。
实施例 3 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
所用成分及其重量如下 :
采用制备工艺制备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
(1) 将 30g 胆固醇、 40g 磷脂酰乙醇胺、 10g 大豆磷脂和 10g 吐温 80 溶于 1000ml 的 pH 为 7.2 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中, 制成空白脂质体 ;
(2) 将上述制备的空白脂质体经流通蒸汽灭菌处理, 然后超声处理两次, 每次 15 分钟 ;
(3) 无菌条件下, 向 60℃熔融状态的脂质体中加入 2g 维库溴铵, 不断搅拌下加入 10g 海藻糖、 10g 甘露醇和 30g PVP ;
(4)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 灌装, 然后进行冻干, 预冻温度为 -45 ℃, 预冻时间为 3.5 小时, 升华时间为 25 小时, 干燥温度为 30℃, 干燥时间为 3 小时, 即得维库溴铵脂质体 注射剂。
对比例 1-3 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
将如下表 1 中所示的对比例 1-3 中的成分分别采用与实施例 1-3 中相同的生产工 艺, 制成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
表 1 对比例 1-3 中所用原料成分
其中, “/” 表示未使用。 试验例 1 脂质体粒径的测定室 温 条 件 下, 取 实 施 例 1-3 和 对 比 例 1-3 中 的 维 库 溴 铵 脂 质 体 注 射 剂, 置于 Submicron Particle Sizer Model 370 粒径检测仪的样品管中, 测定粒径大小分布及平均 粒径 ; 用投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形态。结果示于下表 2 中。
表 2 脂质体粒径检测结果
从表 2 可知, 实施例 1-3 制得的脂质体注射剂粒径均匀, 显球形, 大小均一 ; 对比例 1-3 制得的脂质体注射剂粒径不均匀, 形状不定, 大小不一。
具体而言, 即使在采用同样的生产工艺时, 实施例 1-3 中所得维库溴铵脂质体的 颗粒外观及其平均粒径明显优于对比例 1-3 中所得的维库溴铵脂质体。说明当使用本发明 所用成分以外的成分时, 或者当成分用量在本发明限定的成分用量范围外时, 所得维库溴 铵脂质体的外观劣于本发明, 平均粒径明显大出很多。
试验例 2 包封率的测定
将实施例 1-3 和对比例 1-3 中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以 5000r/min 的转速 高速离心, 离心 20 分钟, 取上清液, 用甲醇溶解, HPLC 法测维库溴铵含量, 计算包封率, 结果 示于下表 3 中。
表 3 包封率测定结果
由表 3 可知, 实施例 1-3 制备的脂质体制剂的包封率显著的高于对比例 1-3 的脂 质体制剂的包封率。说明当使用本发明所用成分以外的成分时, 或者当成分用量在本发明 限定的成分用量范围外时, 所得脂质体的脂质体包封率低于本发明。
试验例 3 稳定性考察
将 本 发 明 实 施 例 1-3 制 备 的 样 品 和 上 市 注 射 用 维 库 溴 铵 冻 干 粉 针 ( 批 号 : H20100324,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 分别置于高温 40℃、 相对湿度 75%的条件下 6 个月, 进行加速试验考察, 实验结果示于下表 4 中。
表 4 加速试验结果
由表 4 可知, 加速 6 月时, 上市制剂和对比例 1-3 的含量降低, 有关物质升高 ; 而本 发明的样品性状、 含量和有关物质变化均不明显, 说明本发明的产品稳定性好。
试验例 4 渗漏率试验
取试验例 1-3 和对比例 1-3 制备的样品, 在室温条件下, 分别于 0 天、 30 天、 60 天、 90 天和 180 天, 定期检查, 测定包封率, 与 0 天包封的药量比较, 计算渗漏率, 结果示于下表 5 中。
表 5 渗漏率试验结果
由表 5 可知, 长期储存时, 本发明实施例 1-3 中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渗漏 率变化不大, 而对比例 1-3 中制备的注射剂渗漏率逐渐增大, 脂质体渗漏严重, 这说明本发 明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试验例 5 血药浓度的测定
将 28 只大鼠随机分成 4 组, 每组分别注射给药实施例 1-3 及对比例 1-3 中制备的 注射剂, 以及市售维库溴铵注射剂 ( 批号 : H20100324,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 注射量为 0.4mg 维库溴铵。给药后分别于 0.5h、 1h、 2h、 4h、 6h、 10h、 15h、 20h 和 30h, 采血, 血样经处理 后, 以 HPLC-MS 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实施例 1-3 中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 对比例 1-3 中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和市售维库溴铵注射剂的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 线, 示于附图 1 中。
由图 1 可知, 与对比例 1-3 中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和市售维库溴铵脂质 体注射剂相比, 本发明实施例 1-3 中制备的维库溴铵脂质体注射剂具有以下优点 : 在体内 的消除速度减缓, 在体循环中分布时间延长, 达到了改进的缓释效果, 生物利用度增加。
工业实用性
由上述实施例以及实验例的结果可知, 本发明的维库溴铵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外 观, 颗粒小, 粒径均匀, 包封率高, 稳定性高, 渗漏率低, 在体内的停留时间长, 生物利用度 高, 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不过应理解, 这些说 明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修饰、 改进和替换, 这些均因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内。
本申请中提及或引用的各个参考文献, 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