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6041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4876.X

申请日:

2011.09.23

公开号:

CN102327460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9/06登记生效日:201704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岳阳蓬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4400 江苏省江阴市经济开发区秦望山路8号变更后权利人: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云溪工业园|||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9/0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段雯变更后:李鹏|||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9/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段雯变更后权利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2025 山东省济宁市供销路12号济宁市妇幼保健院药房调剂科变更后权利人:214400 江苏省江阴市经济开发区秦望山路8号登记生效日:20130807|||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9/0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隋玉兰变更后权利人:段雯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健康路6号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变更后权利人:272025 山东省济宁市供销路12号济宁市妇幼保健院药房调剂科登记生效日:20130319|||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9/0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隋玉兰变更后:段雯|||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8申请日:201109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8; A61P17/00; A61K35/58(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申请人:

隋玉兰

发明人:

隋玉兰

地址: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健康路6号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金银花、麦冬、地黄、败酱草、陈皮、黄芩、千里光、青黛、知母、栀子、蛇床子、甘草、泽泻、乌梢蛇、赤芍和石菖蒲。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 : 金银花 3-5 份、 麦冬 1-3 份、 地黄 1-3 份、 败酱草 2-5 份、 陈皮 0.1-0.5 份、 黄芩 1-3 份、 千里光 2-5 份、 青黛 1-3 份、 知母 3-5 份、 栀子 3-5 份、 蛇床子 1-3 份、 甘草 5-8 份、 泽泻 1-3 份、 乌梢蛇 1-3 份、 赤芍 3-5 份和石菖蒲 1-3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 制成 : 金银花 3 份、 麦冬 2 份、 地黄 3 份、 败酱草 2 份、 陈皮 0.3 份、 黄芩 2 份、 千里光 4 份、 青 黛 2 份、 知母 4 份、 栀子 3 份、 蛇床子 2 份、 甘草 6 份、 泽泻 2 份、 乌梢蛇 2 份、 赤芍 4 份和石 菖蒲 1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是片剂、 分散片、 胶 囊剂或软膏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背景技术 湿疹 (eczema) 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 肤病,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 渗出性、 瘙痒性皮肤病、 多 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 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 治疗需要复发性专用药, 如含有康洁 净肤成分的药物, 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 对称分布、 剧烈瘙痒反复发 作、 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 任何季节, 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有渗出倾向, 慢性病程, 易反复发作。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 的物质制成 : 金银花 3-5 份、 麦冬 1-3 份、 地黄 1-3 份、 败酱草 2-5 份、 陈皮 0.1-0.5 份、 黄芩 1-3 份、 千里光 2-5 份、 青黛 1-3 份、 知母 3-5 份、 栀子 3-5 份、 蛇床子 1-3 份、 甘草 5-8 份、 泽 泻 1-3 份、 乌梢蛇 1-3 份、 赤芍 3-5 份和石菖蒲 1-3 份。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 : 金银花 3 份、 麦冬 2 份、 地黄 3 份、 败酱草 2 份、 陈皮 0.3 份、 黄芩 2 份、 千里光 4 份、 青黛 2 份、 知母 4 份、 栀子 3 份、 蛇床子 2 份、 甘草 6 份、 泽泻 2 份、 乌梢蛇 2 份、 赤芍 4 份和石菖蒲 1 份。
     优选地, 本发明的药剂可以为片剂、 分散片、 胶囊剂或软膏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 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来进行药剂的制备。根据需要, 可以加入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 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 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 润滑剂等。 本发明的药剂在制备时, 可选择的填充剂有 : 淀粉、 糖 粉、 磷酸钙、 糊精、 微晶纤维素、 乳糖、 预胶化淀粉、 甘露醇等 ; 可选择的粘合剂有 : 羧甲基纤 维素钠、 PVP-K30、 羟丙基纤维素、 淀粉浆、 甲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胶 化淀粉等 ; 可选择的崩解剂有 : 干淀粉、 交联聚维酮、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淀粉钠、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 ; 可选择的润滑剂有 : 硬脂酸镁、 滑石粉、 十二烷基硫酸钠、 微粉硅 胶等。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 安全性较好, 疗效明确, 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 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 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实施例本发明的软膏剂
     称取金银花 30 克、 麦冬 20 克、 地黄 30 克、 败酱草 20 克、 陈皮 3 克、 黄芩 20 克、 千 里光 40 克、 青黛 20 克、 知母 40 克、 栀子 30 克、 蛇床子 20 克、 甘草 60 克、 泽泻 20 克、 乌梢蛇 20 克、 赤芍 40 克和石菖蒲 10 克, 粉碎, 过 80 目筛, 微粉化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合均匀。向 上述混匀的粉末中加入液体石蜡 100 克和凡士林 200 克, 搅拌至呈均匀膏状, 即得。
     实验例
     30 例均符合 《临床皮肤病学》 湿疹诊断标准 ( 赵辩 . 临床皮肤病学 [M]. 第 3 版 . 南 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05.)。男 19 例, 女 11 例 ; 年龄 27-74 岁, 平均 47.6 岁 ; 病 程 3 个月 -10 年, 平均 1.5 年 ; 前臂部湿疹 6 例, 手背部湿疹 4 例, 臀部湿疹者 1 例, 大腿部 湿疹者 7 例, 小腿湿疹者 9 例, 足背部湿疹 3 例。表现为皮损呈多形性, 好发于面、 手、 足、 小 腿, 可见红色斑或暗红色斑、 丘疹、 水疱、 渗出、 糜烂等, 继发感染时可见脓疱、 脓痂, 瘙痒剧 烈, 伴心烦、 口渴、 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 脉滑数。
     使用实施例 1 中制备的软膏剂对于上述患者进行治疗, 以均匀涂于患处为准, 一 日两次, 以七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痊愈 : 皮疹全部消退, 仅遗留色素沉着, 瘙痒症状消失, 随访 1 年未复发。显效 : 皮 疹明显消退或大部分消退, 瘙痒明显减轻, 1 年内偶有复发, 但症状轻微, 皮损较前减少。有 效: 皮疹部分消退, 症状好转, 有轻度瘙痒。无效 : 皮疹无消退或症状加重。
     30 例患者经治疗 1 个疗程后全部符合痊愈标准。
     对于 30 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观察, 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4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746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7460ACN102327460A21申请号201110284876X22申请日20110923A61K36/8968200601A61P17/00200601A61K35/5820060171申请人隋玉兰地址272100山东省济宁市健康路6号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72发明人隋玉兰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金银花、麦冬、地黄、败酱草、陈皮、黄芩、千里光、青黛、知母、栀子、蛇床子、甘草、泽泻、乌梢蛇、赤芍和石菖蒲。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的全部成分。

2、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327465A1/1页21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金银花35份、麦冬13份、地黄13份、败酱草25份、陈皮0105份、黄芩13份、千里光25份、青黛13份、知母35份、栀子35份、蛇床子13份、甘草58份、泽泻13份、乌梢蛇13份、赤芍35份和石菖蒲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金银花3份、麦冬2份、地黄3份、败酱草2份、陈皮03份、黄芩2份、千里光。

3、4份、青黛2份、知母4份、栀子3份、蛇床子2份、甘草6份、泽泻2份、乌梢蛇2份、赤芍4份和石菖蒲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软膏剂。权利要求书CN102327460ACN102327465A1/2页3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背景技术0002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复发性专用药,如含有康洁净肤。

4、成分的药物,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000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金银花35份、麦冬13份、地黄13份、败酱草25份、陈皮0105份、黄芩13份、千里光25份、青黛13份、知母35份、栀子35份、蛇床子13份、甘草58份、泽泻13份、乌梢蛇13份、赤芍35份和石菖蒲13份。0005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

5、物质制成金银花3份、麦冬2份、地黄3份、败酱草2份、陈皮03份、黄芩2份、千里光4份、青黛2份、知母4份、栀子3份、蛇床子2份、甘草6份、泽泻2份、乌梢蛇2份、赤芍4份和石菖蒲1份。0006优选地,本发明的药剂可以为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软膏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来进行药剂的制备。根据需要,可以加入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本发明的药剂在制备时,可选择的填充剂有淀粉、糖粉、磷酸钙、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甘露醇等;可选择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PVP。

6、K30、羟丙基纤维素、淀粉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化淀粉等;可选择的崩解剂有干淀粉、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可选择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粉硅胶等。0007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疹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说明书CN10232746。

7、0ACN102327465A2/2页40009实施例本发明的软膏剂0010称取金银花30克、麦冬20克、地黄30克、败酱草20克、陈皮3克、黄芩20克、千里光40克、青黛20克、知母40克、栀子30克、蛇床子20克、甘草60克、泽泻20克、乌梢蛇20克、赤芍40克和石菖蒲10克,粉碎,过80目筛,微粉化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匀的粉末中加入液体石蜡100克和凡士林200克,搅拌至呈均匀膏状,即得。0011实验例001230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湿疹诊断标准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5。男19例,女11例;年龄2774岁,平均476岁;病程3个月10。

8、年,平均15年;前臂部湿疹6例,手背部湿疹4例,臀部湿疹者1例,大腿部湿疹者7例,小腿湿疹者9例,足背部湿疹3例。表现为皮损呈多形性,好发于面、手、足、小腿,可见红色斑或暗红色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等,继发感染时可见脓疱、脓痂,瘙痒剧烈,伴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0013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软膏剂对于上述患者进行治疗,以均匀涂于患处为准,一日两次,以七天为一个疗程。0014疗效标准0015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仅遗留色素沉着,瘙痒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皮疹明显消退或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减轻,1年内偶有复发,但症状轻微,皮损较前减少。有效皮疹部分消退,症状好转,有轻度瘙痒。无效皮疹无消退或症状加重。001630例患者经治疗1个疗程后全部符合痊愈标准。0017对于3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书CN1023274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