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60389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98839.4

申请日:

2011.09.28

公开号:

CN102318812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L 1/237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237申请日:20110928|||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37; A23L1/30

主分类号:

A23L1/237

申请人:

四川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久大索贝斯日化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赵伦秀; 钟建国; 陈俊; 陈勇

地址:

643036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平街7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赵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有红茶或绿茶的食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该食用盐是通过在无碘食盐中添加茶多酚含量为16~26.7%的红茶粉或绿茶粉配制而成,其茶多酚的总含量为0.1g/kg~0.4g/kg。由本发明制成的食用盐在作为调味品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发挥红茶或绿茶原有的营养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茶盐, 其特征在于由无碘食盐通过添加红茶粉或绿茶粉配制而成的产品, 该产 品中茶多酚的总含量为 0.1g/kg ~ 0.4g/kg。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盐, 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碘食盐选用千米深井岩盐制成的优质 食用盐。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盐, 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粉或绿茶粉中茶多酚的重量含量为 16 ~ 26.7%。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茶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A、 称量 : 分别称取红茶粉或绿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 ; B、 预混 : 从步骤 A 称取的无碘食盐中, 按重量比称取出 1 ~ 1.5%, 再按无碘食盐与红茶 粉或无碘食盐与绿茶粉为 1000g:150 ~ 250g 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 ; C、 混料 : 启动混料机, 先将步骤 A 余量的无碘食盐投入其中, 再将步骤 B 的预混小样匀 速、 缓慢投入混料机中, 混合搅拌均匀, 即得到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产品。

说明书


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加有红茶或绿茶的食用盐及 其制备方法, 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茶多酚、 蛋白质、 氨基酸、 矿物质、 维生素、 膳食纤维等。其 中,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主要的化学成分, 约占茶叶总干物质的 16% ~ 26.7%, 是决定茶叶 产量和品质的物质基础, 也是茶叶最主要、 最精华、 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 因而茶叶几乎成 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首选饮品。
     同时, 茶多酚还具有以下药理功能 : 降低血糖、 治疗糖尿病 ; 降血脂, 对治疗高血 脂、 脑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有明显疗效 ; 对辐射损伤器管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 具有 抗癌、 抗突变、 抑菌、 防紫外线的作用 ; 具有对衰老的延缓作用 ;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和 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有效调节免疫功能 ; 减缓香烟的毒害作用。
     然而, 茶叶在作为饮品时, 仍有一部分群体, 如病人、 小孩往往不能饮用, 尤其是患 者在服用药物期间, 不仅影响药效, 还因兴奋作用造成睡眠障碍。因此, 通过将茶粉添加到 食盐中, 以调味品的方式供人们食用, 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还充分发挥了茶叶 的药理功效, 使用也相当方便。
     申请号为 200810140760.7 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绿茶保健食用盐, 其主要 是在食用碘盐的基础上添加了绿茶及蔬菜纯汁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与中草药制剂等有益成 分配制而成的保健调味的保健盐, 该专利申请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 1、 配方不合理, 表现在 : 1.1 该配方太复杂, 原料间的功能物质会相互干扰, 有可能降低其独立的功效, 进而影 响整个产品的功能, 作用不明显 ; 1.2 绿茶粉的添加量为 10%, 绿茶中的茶多酚为 23% 左右, 其产品中的茶多酚含量为 2.3%, 按 GB 2760 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 茶多酚用于油脂抗氧化的最大使用 量为 0.1-0.4g/kg, 该产品中茶多酚的含量显然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 因而该配方无 实用价值。
     2、 工艺不合理 : 该工艺是通过微波加热加工而成的。无论是茶多酚、 蔬菜粉、 还是中药材, 当加热温度 超过 85℃时, 其功效都会受到影响。 由于微波作用于水的最高温度在 100℃ -120℃, 在烧烤 模式下温度会高于 120℃, 显然通过微波干燥工艺后, 各原料的功效均会有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 该食用盐在作为调味品的 同时, 又能很好地发挥红茶或绿茶原有的营养作用, 且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茶盐, 其特征在于由无碘食盐通过添加红茶粉或绿茶粉配制而成的产品, 该 产品中茶多酚的总含量为 0.1g/kg ~ 0.4g/kg。
     所述无碘食盐优选用千米深井岩盐制成的优质食用盐。
     所述红茶粉或绿茶粉中茶多酚的重量含量为 16 ~ 26.7%。
     所述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A、 称量 : 分别称取红茶粉或绿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 ; B、 预混 : 从步骤 A 称取的无碘食盐中, 按重量比称取出 1 ~ 1.5%, 再按无碘食盐与红茶 粉或无碘食盐与绿茶粉为 1000g:150 ~ 250g 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 ; C、 混料 : 启动混料机, 先将步骤 A 余量的无碘食盐投入其中, 再将步骤 B 的预混小样匀 速、 缓慢投入混料机中, 混合搅拌均匀, 即得到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1、 按照本发明配制的茶多酚的总含量为 0.1g/kg ~ 0.4g/kg 的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 盐, 不但具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而且还有降低血糖、 降血脂、 抗心血管疾病、 抗癌、 抗突变、 抗氧化、 抗病毒、 抗过敏、 抗辐射、 消臭解毒等多种功能, 满足了各种人群, 尤其是病 人、 小孩的需求。 2、 本发明由千米深井岩盐加工而成的优质食用盐与红茶粉或绿茶粉按确定比例 混合而成, 充分保证了产品绿色、 天然、 营养、 保健的品质, 使用方便, 通过制作菜肴即可达 到产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将 1000g 无碘食盐与 180g 茶多酚含量为 21% 的红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 再将小样 放入盛有 99kg 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红茶食用盐, 再按每袋 250g、 350g 或 450g 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 2 将 1000g 无碘食盐与 160g 茶多酚含量为 25% 的绿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 再将小样 放入盛有 99kg 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绿茶食用盐, 再按每袋 250g、 350g 或 450g 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 3 将 1200g 无碘食盐与 200g 茶多酚含量为 18% 的红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 再将小样放 入盛有 98.8kg 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红茶食用盐, 再按每袋 250g、 350g 或 450g 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 4 将 1000g 无碘食盐与 150g 茶多酚含量为 16% 的绿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 再将小样 放入盛有 99kg 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绿茶食用盐, 再按每袋 250g、 350g 或 450g 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 5 将 1100g 无碘食盐与 200g 茶多酚含量为 20% 的绿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 再将小样放入盛有 98.9kg 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绿茶食用盐, 再按每袋 250g、 350g 或 450g 包装成成品。
     实施例 6 A、 称量 : 称取红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 100kg, 该红茶粉的茶多酚含量为 16% ; B、 预混 : 从步骤 A 称取的无碘食盐中, 按重量比称取出 1%(1000g) , 再按无碘食盐与红 茶粉为 1000g:150g 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 ; C、 混料 : 启动混料机, 先将步骤 A 余量的无碘食盐 99kg 投入其中, 再将步骤 B 的预混小 样匀速、 缓慢投入混料机中, 混合搅拌均匀, 即得到红茶食用盐产品。
     实施例 7 A、 称量 : 称取绿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 100kg, 该绿茶粉的茶多酚含量为 25% ; B、 预混 : 从步骤 A 称取的无碘食盐中, 按重量比称取出 1.3%(1300g) , 再按无碘食盐与 绿茶粉为 1000g:150g 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 ; C、 混料 : 启动混料机, 先将步骤 A 余量的无碘食盐 98.7kg 投入其中, 再将步骤 B 的预混 小样匀速、 缓慢投入混料机中, 混合搅拌均匀, 即得到绿茶食用盐产品。
     实施例 8 A、 称量 : 称取红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 100kg, 该红茶粉的茶多酚含量为 26.6% ; B、 预混 : 从步骤 A 称取的无碘食盐中, 按重量比称取出 1.5%(1500g) , 再按无碘食盐与 红茶粉为 1000g:150g 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 ; C、 混料 : 启动混料机, 先将步骤 A 余量的无碘食盐 98.5kg 投入其中, 再将步骤 B 的预混 小样匀速、 缓慢投入混料机中, 混合搅拌均匀, 即得到红茶食用盐产品。
     实施例 1~8 所制得的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的技术指标如下 : 氯化钠 (以 NaCl 计) /(g/100g) : ≥ 97 ; 茶粉 (以 C22H18O11 计) /(mg/kg) : 0.1 ~ 0.4。
     碘酸钾 (以 I 计) /(mg/kg) : < 5.0。5

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8812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8812ACN102318812A21申请号201110298839422申请日20110928A23L1/237200601A23L1/3020060171申请人四川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地址643036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平街74号申请人四川久大索贝斯日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赵伦秀钟建国陈俊陈勇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代理人赵丽54发明名称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有红茶或绿茶的食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该食用盐是通过在无碘。

2、食盐中添加茶多酚含量为16267的红茶粉或绿茶粉配制而成,其茶多酚的总含量为01G/KG04G/KG。由本发明制成的食用盐在作为调味品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发挥红茶或绿茶原有的营养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18814A1/1页21一种茶盐,其特征在于由无碘食盐通过添加红茶粉或绿茶粉配制而成的产品,该产品中茶多酚的总含量为01G/KG04G/K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碘食盐选用千米深井岩盐制成的优质食用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粉或绿茶粉中茶多酚的重量含。

3、量为16267。4如权利要求1所述茶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称量分别称取红茶粉或绿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B、预混从步骤A称取的无碘食盐中,按重量比称取出115,再按无碘食盐与红茶粉或无碘食盐与绿茶粉为1000G150250G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C、混料启动混料机,先将步骤A余量的无碘食盐投入其中,再将步骤B的预混小样匀速、缓慢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产品。权利要求书CN102318812ACN102318814A1/3页3一种茶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加有红茶或绿。

4、茶的食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茶叶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中,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主要的化学成分,约占茶叶总干物质的16267,是决定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叶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因而茶叶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首选饮品。0003同时,茶多酚还具有以下药理功能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降血脂,对治疗高血脂、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有明显疗效;对辐射损伤器管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具有抗癌、抗突变、抑菌、防紫外线的作用;具有对衰老的延缓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和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减。

5、缓香烟的毒害作用。0004然而,茶叶在作为饮品时,仍有一部分群体,如病人、小孩往往不能饮用,尤其是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不仅影响药效,还因兴奋作用造成睡眠障碍。因此,通过将茶粉添加到食盐中,以调味品的方式供人们食用,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还充分发挥了茶叶的药理功效,使用也相当方便。0005申请号为200810140760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绿茶保健食用盐,其主要是在食用碘盐的基础上添加了绿茶及蔬菜纯汁和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中草药制剂等有益成分配制而成的保健调味的保健盐,该专利申请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配方不合理,表现在11该配方太复杂,原料间的功能物质会相互干扰,有可能降。

6、低其独立的功效,进而影响整个产品的功能,作用不明显;12绿茶粉的添加量为10,绿茶中的茶多酚为23左右,其产品中的茶多酚含量为23,按GB2760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茶多酚用于油脂抗氧化的最大使用量为0104G/KG,该产品中茶多酚的含量显然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因而该配方无实用价值。00062、工艺不合理该工艺是通过微波加热加工而成的。无论是茶多酚、蔬菜粉、还是中药材,当加热温度超过85时,其功效都会受到影响。由于微波作用于水的最高温度在100120,在烧烤模式下温度会高于120,显然通过微波干燥工艺后,各原料的功效均会有显著降低。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食。

7、用盐或绿茶食用盐,该食用盐在作为调味品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发挥红茶或绿茶原有的营养作用,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的制备方法。说明书CN102318812ACN102318814A2/3页4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10一种茶盐,其特征在于由无碘食盐通过添加红茶粉或绿茶粉配制而成的产品,该产品中茶多酚的总含量为01G/KG04G/KG。0011所述无碘食盐优选用千米深井岩盐制成的优质食用盐。0012所述红茶粉或绿茶粉中茶多酚的重量含量为16267。0013所述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称量分别称取红茶粉。

8、或绿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B、预混从步骤A称取的无碘食盐中,按重量比称取出115,再按无碘食盐与红茶粉或无碘食盐与绿茶粉为1000G150250G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C、混料启动混料机,先将步骤A余量的无碘食盐投入其中,再将步骤B的预混小样匀速、缓慢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产品。00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按照本发明配制的茶多酚的总含量为01G/KG04G/KG的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不但具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而且还有降低血糖、降血脂、抗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突变、抗氧化、抗病毒、抗过敏、抗辐射、消臭解毒等多种功能,满足了各种人。

9、群,尤其是病人、小孩的需求。00152、本发明由千米深井岩盐加工而成的优质食用盐与红茶粉或绿茶粉按确定比例混合而成,充分保证了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品质,使用方便,通过制作菜肴即可达到产品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16实施例1将1000G无碘食盐与180G茶多酚含量为21的红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再将小样放入盛有99KG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红茶食用盐,再按每袋250G、350G或450G包装成成品。0017实施例2将1000G无碘食盐与160G茶多酚含量为25的绿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再将小样放入盛有99KG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绿茶食用盐,再按每袋250G、35。

10、0G或450G包装成成品。0018实施例3将1200G无碘食盐与200G茶多酚含量为18的红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再将小样放入盛有988KG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红茶食用盐,再按每袋250G、350G或450G包装成成品。0019实施例4将1000G无碘食盐与150G茶多酚含量为16的绿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再将小样放入盛有99KG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绿茶食用盐,再按每袋250G、350G或450G包装成成品。0020实施例5将1100G无碘食盐与200G茶多酚含量为20的绿茶粉混合均匀制成小样,再将小样放说明书CN102318812ACN102318814A3/3页。

11、5入盛有989KG无碘食盐的混料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绿茶食用盐,再按每袋250G、350G或450G包装成成品。0021实施例6A、称量称取红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100KG,该红茶粉的茶多酚含量为16;B、预混从步骤A称取的无碘食盐中,按重量比称取出1(1000G),再按无碘食盐与红茶粉为1000G150G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C、混料启动混料机,先将步骤A余量的无碘食盐99KG投入其中,再将步骤B的预混小样匀速、缓慢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红茶食用盐产品。0022实施例7A、称量称取绿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100KG,该绿茶粉的茶多酚含量为25;B。

12、、预混从步骤A称取的无碘食盐中,按重量比称取出13(1300G),再按无碘食盐与绿茶粉为1000G150G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C、混料启动混料机,先将步骤A余量的无碘食盐987KG投入其中,再将步骤B的预混小样匀速、缓慢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绿茶食用盐产品。0023实施例8A、称量称取红茶粉及按所需加工重量的无碘食盐100KG,该红茶粉的茶多酚含量为266;B、预混从步骤A称取的无碘食盐中,按重量比称取出15(1500G),再按无碘食盐与红茶粉为1000G150G的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小样;C、混料启动混料机,先将步骤A余量的无碘食盐985KG投入其中,再将步骤B的预混小样匀速、缓慢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红茶食用盐产品。0024实施例18所制得的红茶食用盐或绿茶食用盐的技术指标如下氯化钠(以NACL计)/(G/100G)97;茶粉(以C22H18O11计)/(MG/KG)0104。0025碘酸钾(以I计)/(MG/KG)50。说明书CN10231881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