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36029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1969.1

申请日:

2011.07.19

公开号:

CN102319240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1/366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366申请日:2011071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366; A61P29/00; A61P19/02; A61P1/00; A61P25/28

主分类号:

A61K31/366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张连茹; 耿晶; 孙艺飞; 郭秋菊; 肖淑燕; 黄耀坚; 郑忠辉; 宋思扬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涉及一种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提供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Hsp90抑制剂及其炎症抑制剂的应用,特别是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TNF-α等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证实,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能有效地抑制Hsp90以及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的表达,并能抑制由TNF-α诱导的炎症因子产生的信号通路NF-kappaB的激活作用。可作为炎症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

1: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 Hsp90 抑制剂的应用,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 式为 C14H16O4, 分子量为 246, 其化学名为 2-(8- 甲基 -9- 氧杂 - 双环 [4.
2: 1] 九 -2, 4- 二 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2.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 Hsp90 炎症抑制剂的应用,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 化学式为 C14H16O4, 分子量为 246, 其化学名为 2-(8- 甲基 -9- 氧杂 - 双环 [4.2.1] 九 -2, 4- 二 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3: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 TNF-α 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 应用,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 C14H16O4, 分子量为 246, 其化学名为 2-(8- 甲 基 -9- 氧杂 - 双环 [4.2.1] 九 -2, 4- 二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 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性肠 病或神经退化性疾病。
4: 2.1] 九 -2, 4- 二 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2.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 Hsp90 炎症抑制剂的应用,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 化学式为 C14H16O4, 分子量为 246, 其化学名为 2-(8- 甲基 -9- 氧杂 - 双环 [4.2.1] 九 -2, 4- 二 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3.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 TNF-α 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 应用,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 C14H16O4, 分子量为 246, 其化学名为 2-(8- 甲 基 -9- 氧杂 - 双环 [4.2.1] 九 -2, 4- 二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 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性肠 病或神经退化性疾病。

说明书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 Hsp90 抑制剂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eacetylmycoepoxydiene, 缩写为 DAM), 尤其是涉及一种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 Hsp90 抑制剂在制备炎症抑制剂和医药各 领域的应用。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又名南强菌素 (Nanqiangmycin)。
     背景技术 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分子伴侣, 其主要 功能是参与新生蛋白的合成、 变性蛋白的复性及细胞内部蛋白的迁移等生命活动。 Hsp90 作 为 Hsps 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在细胞中的含量约占 细胞蛋白总量的 1%~ 2%。
     Hsp90 参与细胞代谢、 生长、 发育、 分化、 死亡和免疫等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的调 节, 因此其活性异常与人体的许多疾病 ( 如神经退行性疾病、 心血管类疾病、 病毒感染和 癌症等 ) 密切相关。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机体通过多种途径 对其进行精密的调控。但当炎症反应不可控时, 会导致机体多种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theumatoid arthriti)、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神经退化性 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等等, 长期的炎症反应刺激还会诱发机体癌变, 这些 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1、 Monaco, et al., Curr Drug Targets Inflamm Allergy, 2004, 3, 35-42 ; 2、 Schwartsburd et al.,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03, 22, 95-102), 因 此对机体过激的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控制是目前开发治疗这些疾病药物的主要方向。研究 表明, 上述疾病中的炎症反应虽然所表现的症状不同, 但是介导这些炎症反应的因子或 介质是相同的, 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白细胞介 素 -1β(Interleukin-1beta, IL-1β)、 白细胞介素 -6(IL-6) 等。一氧化氮 (NO) 等在炎症 反应中可被诱导表达, 从而加剧机体的炎症程度 (3、 Heller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7, 94, 2150-2155 ; 4、 Feldmann et al., Nat Med, 2003, 9, 1245-1250), 因此对这些 炎症因子进行抑制将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
     目 前, 吲 哚 美 辛 (indometacin)、 阿 司 匹 林 (aspirin) 等 非 类 固 醇 类 抗 炎 药 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已经广泛地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炎症相关的疾病 (5、 Day et al., Med J Aust, 1988, 148, 195-199), 但是所用的 NSAIDs 一般都具有副作用, 长期服用后会导致胃肠损伤及肾功能不正常等症状 (Lichtenberger et al., Nat Med, 1995, 1, 154-158 ; Fernandez et al., Nat Med, 1995, 1, 602-603)。因此, 需要进一步寻找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化合物, 为以后开发低副作用的抗炎药物提供新的思 路。
     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 200610036892.6 中公开了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 氧乙酯及其制备方法, 又在中国专利 200810071738.1 中公开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 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 还在中国专利 200910112353.X3 中公开了一种去乙酰真菌环氧乙 酯的制备方法, 化合物 Deacetylmycoepoxydiene 是由一株拟茎点霉 A-1-2-3 发酵提取物中
     分离得到的。 经前期研究发现,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MTT 法体外检 测抗肿瘤活性得到其对于 Raji 细胞株的 IC50 为 12.1μM, 但文献未报道其具有抗炎症等生 理活性。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生产菌株 A-1-2-3 是一株拟茎点霉 (Phomopsis sp.), 该菌 株分离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口浮宫镇草埔头村红树林生态区红树植物秋茄叶子 ( 杨丽 珊, 红树植物内生菌株生物活性及菌株 A-1-2-3 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D], 厦门 : 厦门 大学, 2006)。 菌株 A-1-2-3 在 20%海水配方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PDA) 上, 生长良好, 菌丝纯 白, 无明显色素产生, 不产孢子, 发酵时间为 14 天。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是菌株 A-1-2-3 代谢产生的化合物, 所述菌株 A-1-2-3 是一株拟茎点霉 (Phomopsis sp.)。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 Hsp90 抑制剂及其炎症抑制 剂的应用, 特别是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 TNF-α 等介导的炎症性疾 病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 C14H16O4, 分子量为 246, 其化学名为 2-(8- 甲 基 -9- 氧杂 - 双环 [4.2.1] 九 -2, 4- 二烯 -7- 基 )-6- 氧 -3, 6- 二氢 -2H- 吡喃酮, 为一白 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 化学结构式为 :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可以来源于真菌发酵产物或化学合成。
     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 Hsp90 抑制剂及其炎症抑制剂的应用, 特别是去 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 TNF-α 等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 神经退化性疾病等。
     经实验证实,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 记为南强菌素, DAM) 能有效地抑制 Hsp90 以 及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白细胞介素 6(IL-6) 和一氧化氮 (NO) 的表达, 并能 抑制由 TNF-α 诱导的炎症因子产生的信号通路 NF-kappaB 的激活作用。可作为炎症抑制 剂用于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 神经退化性疾病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 疾病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 1 为 DAM( 南强菌素 ) 作用于 RAW264.7 细胞后的 MTT 实验结果图。在图 1 中, 横坐标为 DAM 浓度 (μmol/L), 纵坐标为吸光度值 (595nm)。
     图 2 为在细菌脂多糖刺激下 DAM 作用于 RAW264.7 细胞后的 MTT 实验结果图。在 图 2 中, 横坐标为 DAM 浓度 (μmol/L), 纵坐标为 595nm 的吸光度值 ; LPS 浓度均为 100ng/ mL。图 3 为 DAM 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前炎症因子 TNF-α 表达的影 响图。在图 3 中, 横坐标为 DAM(μmol/L), 纵坐标为前炎症因子 TNF-α(pg/ml) ; DAM 浓度 为 0 的组为 DMSO 空白对照组, 其他浓度组分别与 DMSO 组进行 t 检验 ; * 表示 p < 0.05, ** 表示 p < 0.01
     图 4 为 DAM 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前炎症因子 IL-6 表达的影响 图。在图 4 中, 横坐标为 DAM 浓度 (μmol/L), 纵坐标为前炎症因子 IL-6(pg/ml) ; DAM 浓度 为 0 的组为 DMSO 空白对照组, 其他浓度组分别与 DMSO 组进行 t 检验 ; ** 表示 p < 0.01。
     图 5 为 DAM 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前炎症因子 IL-1β 表达的影 响图。 在图 5 中, 横坐标为 DAM 浓度 (nmol/L), 纵坐标为前炎症因子 IL-1β(pg/ml) ; DAM 在 9、 12μmol/L 浓度下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前炎症因子 IL-1β 的表达具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DAM 浓度为 0 的组为 DMSO 空白对照组, 其他浓度组分别与 DMSO 组进行 t 检验。
     图 6 为 DAM 对不同浓度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促炎症介质 TNF-α 表 达的影响。在图 6 中, 横坐标为细菌脂多糖的浓度梯度 (ng/ml), 纵坐标为 TNF-α 的浓度 (pg/ml) : DAM 在 10μmol/L 浓度下对经不同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促 炎症介质 TNF-α 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中 LPS 组分别与 LPS+DAM 组进行 t 检验, DAM 浓度为 10μmol/L ; * 表示 p < 0.05 ; 为 LPS, 为 LPS+DAM。
     图 7 为 DAM 对不同浓度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促炎症介质 IL-6 表达 的影响。在图 7 中, 横坐标为细菌脂多糖的浓度梯度 (ng/ml), 纵坐标为 IL-6 的浓度 (pg/ ml) : DAM 在 10μmol/L 浓度下对经不同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促炎症 介质 IL-6 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图中 LPS 组分别与 LPS+DAM 组进行 t 检验, DAM 浓度 为 10μmol/L ; ** 表示 p < 0.01 ; 为 LPS, 为 LPS+DAM。
     图 8 为 DAM 对不同浓度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促炎症介质 IL-1β 表 达的影响。在图 8 中, 横坐标为细菌脂多糖的浓度梯度 (ng/ml), 纵坐标为 IL-1β 的浓度 (pg/ml) : DAM 在 10μmol/L 浓度下对经不同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促 炎症介质 IL-1β 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中 LPS 组分别与 LPS+DAM 组进行 t 检验, DAM 浓度为 10μmol/L ; 为 LPS, 为 LPS+DAM。
     图 9 为 DAM 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 NO 表达的影响。 在图 9 中, 横 坐标为 DAM 的浓度梯度 (μmol/L), 纵坐标为 NO 的浓度 (μmol/L), DAM 在 9、 12μmol/L 浓 度下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 NO 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图中 DAM 浓 度为 0 的组为 DMSO 空白对照组, 其他浓度组分别与 DMSO 组进行 t 检验 ; * 表示 p < 0.05, ** 表示 p < 0.01。
     图 10 为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对 RAW264.7 细胞中炎症因子产生的核因子 (NF-kappaB) 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在图 10 中, 显示用 1、 2.5 和 5μg/mL 的去乙酰真 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 HeLa 细胞 12h, 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 (RelA) 及其抑制蛋白 质 IκB 的表达水平。β-actin 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 ; PARP 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 ( 图 10)。
     图 11 为以 LPS(100ng/mL) 激活 0.5h, 用 1、 2、 4 和 6μg/mL 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 RAW264.7 细胞 5.5h, 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 (RelA) 及其抑制蛋白质 IκB的表达水平。 β-actin 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 ; PARP 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 ( 图 10)。
     图 12 为以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0.5h, 用 1、 2、 4 和 6μg/mL 的去乙酰真 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 RAW264.7 细胞 5.5h, 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 (RelA) 及其抑制 蛋白质 IκB 的表达水平 ; β-actin 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 ; PARP 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 对照 ( 图 12)。
     图 13 为 DAM 对 HeLa 细胞中的 Hsp90 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图。在图 13 中, 显示 DAM 作用 HeLa 细胞 24h 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 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图 13 表明随 着 DAM 浓度 (1, 2.5, 5μg/mL) 的增加, Hsp90 的客户蛋白 ( 简写为 Akt, IKKα, IKKβ, 磷酸 化的 Akt) 表达量下调, 而 Hsp70 的表达量显著上调, 即 DAM 对 Hsp90 客户蛋白质具有降解 作用 ; 图 13 中的 GA( 格尔德霉素 ) 为阳性对照。
     图 14, 图 15 为 DAM 对炎症因子 TNF-α 激活的核因子 (NF-kappaB) 信号转导通 路的抑制作用。在图 14 中, 显示用 1、 2.5 和 5μg/mL 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 HeLa 细胞 23.5h, 并以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0.5h。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 (RelA) 及其抑制蛋白质 IκB 的表达水平。β-actin 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 ; PARP 为细 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 ( 图 14) ; 在图 8 中, 显示以 2.5μg/mL 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 HeLa 细胞 23.5h, 再以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0.5h。细胞以及核因子 RelA 的染色结果。细胞核染色后显蓝色, RelA 显橙色或红色, 入核后与细胞核显色叠加而呈现 粉红色 ( 图 15)。 图 16 为 DAM 对人乳腺癌 MCF-7 细胞中的 Hsp90 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图。 在 图 16 中, 显示 DAM 作用 MCF-7 细胞 6h 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 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图 16 表明随着 DAM 浓度 (10, 2.0, 30 和 50μmol/L) 的增加, Hsp90 的客户蛋白 ( 简写为 Akt) 在 6h 的作用时间下, 呈现降解趋势, 但下降不明显, 磷酸化的 Akt 的量明显下调, 而 Hsp70 的表 达量上调, 即 DAM 对 Hsp90 客户蛋白质具有降解作用。图 16 中的 GA( 格尔德霉素 ) 为阳性 对照。
     图 17 为 DAM 对人肺癌 H1299 细胞中的 Hsp90 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图。在 图 17 中, 显示 DAM 作用 H1299 细胞 24h 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 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图 17 表明随着 DAM 浓度 (10, 2.0, 30 和 50μmol/L) 的增加, Hsp90 的客户蛋白 ( 简写为 Akt, IKK 等 ) 在 24h 的作用时间下, 呈现降解趋势, 而 Hsp70 的表达量上调, 即 DAM 对 H1299 细胞 中 Hsp90 客户蛋白质也具有降解作用。图 17 中的 GA( 格尔德霉素 ) 为阳性对照。
     图 18 为 DAM 对人胃癌细胞 BGC-823 中的 Hsp90 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随着时 间变化图。在图 18 中, 显示 DAM 作用 BGC-823 细胞不同时间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 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图 18 表明随着 DAM 作用时间的延长, Hsp90 的客户蛋白 ( 简写为 Akt), 出 现明显的降解, 而 Hsp70 的表达量上调, 即 DAM 对 Hsp90 客户蛋白质具有降解作用。图 18 中的 GA( 格尔德霉素 ) 为阳性对照。
     图 19 为 DAM 对人乳腺癌细胞 MDA-MB-231 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在图 19 中, 显示 用 1μmol/L 和 5μmol/L 的 DAM 作用于 MDA-MB-231 细胞, 其细胞的迁移与对照比较, 明显 受到抑制,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DAM 对肿瘤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表现在划线两侧 细胞的距离越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1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 南强菌素, DAM) 细胞毒性试验
     采用 MTT 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 南强菌素, DAM) 的细胞毒性, 具体步骤如 下:
     将 RAW264.7 细胞 (8×105 个细胞 / 孔 ) 接入 96 孔培养板培养过夜, 加入细菌脂多 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100ng/ml) 及不同浓度的 DAM(3、 6、 9、 12μmol/L, 用 DMSO 作 为空白对照 ) 共同作用 24h 或不同浓度的 DAM(3、 6、 9、 12μmol/L, 用 DMSO 作为空白对照 ) 单独作用 24h, 然后加入 MTT 至终浓度 0.5mg/ml 作用 3h, 按 100μl/ 孔加入溶解液 (10% SDS, 0.01mol/L HCL) 过夜后测定 OD590。
     OD590 可反映细胞的生长情况, 因此通过比较 OD590 值来判断 DAM 是否存在细胞毒 性。
     MTT 法 检 测 结 果 表 明 ( 参 见 图 1、 图 2) : DAM 在 0 ~ 12μmol/L 浓 度 条 件 下 对 RAW264.7 细胞很可能不具有细胞毒性。
     实施例 2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即南强菌素在抑制细菌脂多糖诱导的 RAW264.7 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通过检测细胞前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 从而判明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是否 可以抑制 RAW264.7 细胞炎症反应。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
     1) 设置 DAM 浓度梯度。 将 RAW264.7 细胞 (4×105 细胞 /mL) 接入 12 孔培养板, 24h 后换液一次, 1 ~ 2h 后加入 LPS 至终浓度为 100ng/ml 刺激 6h, 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 DAM(3、 6、 9、 12μmol/L, 用 DMSO 作为空白对照 ), 观察 DAM 对 LPS 刺激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提取 细胞培养上清液做酶联免疫吸附检测。通过 ELISA 检测试剂盒 ( 购自 eBioscience 公司, Mouse TNF-α(Cat# : 88-7324-88, Lot# : E09483-1334) 和 Mouse IL-6(Cat# : 88-7064-88, Lot# : E09362-1631) 试剂盒各一个, ) 检测 2 种前炎症因子的浓度 :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肿 瘤坏死因子 -α(TNF-α) 和白介素 -6(IL-6)。
     现将 eBioscience 公司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列举如下。
     (1) 包被固定相抗体。使用 Corning Costar 9018ELISA 酶标板, 用包被缓冲液以 1/250 的比例稀释固相抗体, 混合摇匀后加入 100μL/ 孔, 将酶标板置于 4℃过夜反应。
     (2) 清洗。弃去孔内溶液, 用清洗缓冲液清洗 5 次, 每次间隔 1min, 每次每孔洗液 不少于 250μL, 弃去洗液后轻轻在吸水纸上敲打以增加清洗效果。
     (3) 封闭。将 5X 的实验稀释液稀释至 1X 后, 按 200μL/ 孔加入酶标板, 室温静置 反应 1h。
     (4) 清洗。同步骤 (2), 重复清洗至少 5 次。
     (5) 加入适当抗原。 使用 1X 实验稀释液, 稀释阳性标准品, 阳性标准品 100μL/ 孔, 每个浓度做两个平行以保证其准确和可靠。加入稀释好的抗原样品 (100μL/ 孔 ) 至相应 的孔中, 盖上盖子置于室温静置反应 2h 或置于 4℃过夜以便使抗原抗体达到最大结合度。
     (6) 清洗。同步骤 (2), 重复清洗至少 5 次。
     (7) 加入检测抗体。使用 1X 实验稀释液以 1/250 的比例稀释检测抗体, 混合摇匀 后加入 100μL/ 孔, 置于室温静置反应 1h。
     (8) 清洗。同步骤 (2), 重复清洗至少 5 次。
     (9) 加入酶标抗体。使用 1X 实验稀释液以 1/250 的比例稀释酶标抗体, 混合摇匀 后加入 100μL/ 孔, 置于室温静置反应 30min。
     (10) 清洗。同步骤 (2), 在此次清洗步骤中, 应当间隔 1 ~ 2min 清洗一次, 且重复 清洗至少 7 次。
     (11) 加入反应底物。每孔加入底物溶液 100μL, 于室温静置反应 15min。
     (12) 每孔加入终止液 50μL, 终体积 150μL, 终止反应。
     (13) 将酶标板置于酶标仪 450nm 处测量其最大吸光值 (OD), 并数据分析。 5
     2)LPS 浓度梯度。将 RAW264.7 细胞 (4×10 细胞 /mL) 接入 12 孔培养板, 24h 后 换液一次, 1 ~ 2h 后加入 LPS 至终浓度为 100、 1000、 10000ng/ml 刺激 6h, 同时加终浓度 为 12μmol/L 的 DAM, 观察 DAM 对不同浓度的 LPS 刺激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提取细胞培 养上清液做酶联免疫吸附检测。通过 ELISA 检测试剂盒 ( 购自 eBioscience 公司, Mouse TNF-α(Cat# : 88-7324-88, Lot# : E09483-1334) 和 Mouse IL-6(Cat# : 88-7064-88, Lot# : E09362-1631) 试剂盒各一个, ) 检测 2 种前炎症因子的浓度 :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 因子 -α(TNF-α) 和白介素 -6(IL-6)。 3) 将 RAW264.7 细 胞 (8×105 细 胞 /mL) 接 入 96 孔 培 养 板 培 养 过 夜, 然后加入 LPS(100ng/ml) 及不同浓度的 DAM(3、 6、 9、 12μmol/L, 用 DMSO 作为空白对照 ) 刺激 24h, 收 集细胞培养上清液, 通过 Griess 方法检测一氧化氮 (NO) 的含量。
     实验结果 ( 参见图 3 ~ 14) 表明 : DAM 可抑制细菌脂多糖诱导的 RAW264.7 细胞的 炎症反应。DAM 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 神经退化性疾病和脓毒性休克等由 促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具有广泛的应用。
     实施例 3、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对 Hsp90 客户蛋白的降解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 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对肿瘤细胞 中 Hsp90 的客户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分别用 1、 2.5 和 5μg/mL 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人宫颈癌 HeLa 细胞、 人乳腺癌 MCF-7 细胞以及人肠癌 BGC-823 细胞 24h, 0.5μmol/L 的 GA 作为阳性对照, 等量 DMSO 作为阴性对照。 吸去培养液, 用 PBS 漂洗一次, 加入细胞裂解液, 4℃裂解 5min 左右, 快 速刮取细胞置于 1.5mL 离心管中。冰浴超声裂解细胞 10 次, 每次 1s, 得到的细胞裂解液于 4℃, 13500rpm 离心 15min。取上清, Bradford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调整蛋白浓度一致, 加入 2×sample buffer( 样品缓冲液 ) 混匀, 100℃水浴 10min, 进行 SDS-PAGE 电泳。再 100V 电 泳转膜 1h 到预先用甲醇浸润过的硝酸纤维素 (PVDF) 膜上。5% BSA 室温封闭 1h, 一抗 ( 体 积比 1 ∶ 1000 稀释 ) 室温孵育 2h, TBST 洗涤 3 次, 每次 10min。二抗 ( 体积比 1 ∶ 5000 稀 释 ) 室温孵育 1h, TBST 洗涤后的 PVDF 膜用增强型化学发光剂 (ECL) 溶液浸润, 显影观察。
     不同浓度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处理肿瘤细胞 24h 后, Western blot 检测 与 Hsp90 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发现, Akt 出现降解, p-Akt 的水平下调, 而核因子信号 转导通路相关的蛋白质激酶如 IKK 出现降解 ; 同时 Hsp70 表达量上调 ( 图 6, 9, 10), 与阳性 对照 GA 的作用结果一致, 表明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在细胞水平上, 对 Hsp90 具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 4、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即南强菌素对炎症因子 TNF-α 激活的核因
     子 (NF-kappaB) 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 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 (Western Blot) 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去 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或南强菌素对肿瘤细胞 HeLa 中, 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的核因子 (NF-kappaB 或 RelA) 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南强菌素对肿瘤细胞 HeLa 中, 炎症因子 TNF-α 激活的核因 子 (NF-kappaB) 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分别用 1、 2.5 和 5μg/mL 的南强菌素 (DAM) 处 理 HeLa 细胞 23.5h, 并以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0.5h, 收集并裂解细胞, 以核抽 提试剂抽提细胞核。分别对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信号通路蛋白质如核因子 (RelA) 及其抑制蛋白质 IκB 的入核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核因子 (RelA) 的入核作用受到抑制 ( 图 7)。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即南强菌素对炎症因子 TNF-α 激活的核因子 (NF-kappaB) 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以 2.5μg/mL 的南强菌素 (DAM) 处理 HeLa 细胞 23.5h, 再以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0.5h, 收集细胞, 以 DAPI 进 行核染色, 并对核因子 RelA(p65)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染色。结果发现在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作用下, 核因子 RelA 的入核作用很明显, 细胞核出现明显的橙色。 经 与核染色后的蓝色相叠加, 有 RelA 入核作用的细胞核呈现粉红色 ; 而用南强菌素 (DAM) 处 理的 HeLa 细胞中, 虽然经过炎症因子 TNF-α(20ng/mL) 激活, 但核因子的入核被阻止, 整个 细胞核无论叠加与否均呈现蓝色 ( 图 8)。
     核因子入核后通过与 DNA 结合而启动相关的细胞存活基因转录, 从而使细胞因子 等炎症因子表达, 细胞存活。而南强菌素 (DAM) 通过阻止核因子入核, 而达到相应的抗炎等 作用。
     实施例 5、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DAM) 即南强菌素对人乳腺癌细胞 MDA-MB-231 迁 移的抑制作用
     所有需要灭菌的器械用前灭菌, 直尺和 marker 笔在操作前紫外照射 30min( 超净 台内 )。培养基 : DMEM 无血清培养基, 用 24Well ComboPlate 培养
     1、 先用 marker 笔在 24 孔板背后, 用直尺比着, 均匀划横线, 大约每隔 0.5 ~ 1cm 一道, 横穿过孔。
     2、 铺盘密度 : 1.0×105 个 /ml, 铺盘 24h 后加药。
     3、 用枪头比着直尺, 尽量垂至于背后的横线划痕, 枪头要垂直, 不能倾斜。
     4、 用 PBS 洗细胞 3 次, 去除游离的细胞, 加入无血清培养基。
     5、 放入 37℃度 5% CO2 培养箱, 培养。按 0, 24, 36 和 48h 取样, 拍照。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924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9240ACN102319240A21申请号201110201969122申请日20110719A61K31/366200601A61P29/00200601A61P19/02200601A61P1/00200601A61P25/2820060171申请人厦门大学地址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72发明人张连茹耿晶孙艺飞郭秋菊肖淑燕黄耀坚郑忠辉宋思扬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35200代理人马应森54发明名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57摘要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

2、0抑制剂的应用,涉及一种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提供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HSP90抑制剂及其炎症抑制剂的应用,特别是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TNF等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证实,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能有效地抑制HSP90以及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的表达,并能抑制由TNF诱导的炎症因子产生的信号通路NFKAPPAB的激活作用。可作为炎症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药物。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CN102。

3、319243A1/1页21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HSP90抑制剂的应用,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C14H16O4,分子量为246,其化学名为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化学结构式为2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HSP90炎症抑制剂的应用,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C14H16O4,分子量为246,其化学名为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化学结构式为3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TNF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

4、C14H16O4,分子量为246,其化学名为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化学结构式为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或神经退化性疾病。权利要求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3A1/7页3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EACETYLMYCOEPOXYDIENE,缩写为DAM,尤其是涉及一种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作为HSP90抑制剂在制备炎症抑制剂和医药各领域的应用。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又名南强菌素NANQIA。

5、NGMYCIN。背景技术0002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分子伴侣,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新生蛋白的合成、变性蛋白的复性及细胞内部蛋白的迁移等生命活动。HSP90作为HSPS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在细胞中的含量约占细胞蛋白总量的12。0003HSP90参与细胞代谢、生长、发育、分化、死亡和免疫等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的调节,因此其活性异常与人体的许多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类疾病、病毒感染和癌症等密切相关。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精密的调控。但当炎症反应不可控时,会导致机体多种疾病。

6、,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THEUMATOIDARTHRITI、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神经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DISORDER等等,长期的炎症反应刺激还会诱发机体癌变,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MONACO,ETAL,CURRDRUGTARGETSINFLAMMALLERGY,2004,3,3542;2、SCHWARTSBURDETAL,CANCERMETASTASISREV,2003,22,95102,因此对机体过激的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控制是目前开发治疗这些疾病药物的主要方向。研究表明,上述疾病中的炎症反应虽然所表现的症状。

7、不同,但是介导这些炎症反应的因子或介质是相同的,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BETA,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一氧化氮NO等在炎症反应中可被诱导表达,从而加剧机体的炎症程度3、HELLERETAL,PROCNATLACADSCIUSA,1997,94,21502155;4、FELDMANNETAL,NATMED,2003,9,12451250,因此对这些炎症因子进行抑制将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0004目前,吲哚美辛INDOMETACIN、阿司匹林ASPIRIN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A。

8、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已经广泛地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相关的疾病5、DAYETAL,MEDJAUST,1988,148,195199,但是所用的NSAIDS一般都具有副作用,长期服用后会导致胃肠损伤及肾功能不正常等症状LICHTENBERGERETAL,NATMED,1995,1,154158;FERNANDEZETAL,NATMED,1995,1,602603。因此,需要进一步寻找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化合物,为以后开发低副作用的抗炎药物提供新的思路。0005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2006100368926中公开了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及其制备方法,。

9、又在中国专利2008100717381中公开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还在中国专利200910112353X3中公开了一种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制备方法,化合物DEACETYLMYCOEPOXYDIENE是由一株拟茎点霉A123发酵提取物中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3A2/7页4分离得到的。经前期研究发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MTT法体外检测抗肿瘤活性得到其对于RAJI细胞株的IC50为121M,但文献未报道其具有抗炎症等生理活性。0006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生产菌株A123是一株拟茎点霉PHOMOPSISSP,该菌株分离于福建省漳州。

10、市九龙江口浮宫镇草埔头村红树林生态区红树植物秋茄叶子杨丽珊,红树植物内生菌株生物活性及菌株A123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菌株A123在20海水配方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上,生长良好,菌丝纯白,无明显色素产生,不产孢子,发酵时间为14天。0007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是菌株A123代谢产生的化合物,所述菌株A123是一株拟茎点霉PHOMOPSISSP。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HSP90抑制剂及其炎症抑制剂的应用,特别是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TNF等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0009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化学式为。

11、C14H16O4,分子量为246,其化学名为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酮,为一白色羽状或棒状透明结晶,化学结构式为00100011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可以来源于真菌发酵产物或化学合成。0012所述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HSP90抑制剂及其炎症抑制剂的应用,特别是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在制备治疗由炎症因子TNF等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0013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0014经实验证实,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记为南强菌素,DAM能有效地抑制HSP90以及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

12、,并能抑制由TNF诱导的炎症因子产生的信号通路NFKAPPAB的激活作用。可作为炎症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由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药物。附图说明0015图1为DAM南强菌素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的MTT实验结果图。在图1中,横坐标为DAM浓度MOL/L,纵坐标为吸光度值595NM。0016图2为在细菌脂多糖刺激下DAM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的MTT实验结果图。在图2中,横坐标为DAM浓度MOL/L,纵坐标为595NM的吸光度值;LPS浓度均为100NG/ML。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3A3/7页50017图3为DAM对。

13、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前炎症因子TNF表达的影响图。在图3中,横坐标为DAMMOL/L,纵坐标为前炎症因子TNFPG/ML;DAM浓度为0的组为DMSO空白对照组,其他浓度组分别与DMSO组进行T检验;表示P005,表示P0010018图4为DAM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前炎症因子IL6表达的影响图。在图4中,横坐标为DAM浓度MOL/L,纵坐标为前炎症因子IL6PG/ML;DAM浓度为0的组为DMSO空白对照组,其他浓度组分别与DMSO组进行T检验;表示P001。0019图5为DAM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前炎症因子IL1表达的影响图。在图5中。

14、,横坐标为DAM浓度NMOL/L,纵坐标为前炎症因子IL1PG/ML;DAM在9、12MOL/L浓度下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前炎症因子IL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AM浓度为0的组为DMSO空白对照组,其他浓度组分别与DMSO组进行T检验。0020图6为DAM对不同浓度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TNF表达的影响。在图6中,横坐标为细菌脂多糖的浓度梯度NG/ML,纵坐标为TNF的浓度PG/MLDAM在10MOL/L浓度下对经不同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TNF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中LPS组分别与LPSDAM组进行T检验,D。

15、AM浓度为10MOL/L;表示P005;为LPS,为LPSDAM。0021图7为DAM对不同浓度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IL6表达的影响。在图7中,横坐标为细菌脂多糖的浓度梯度NG/ML,纵坐标为IL6的浓度PG/MLDAM在10MOL/L浓度下对经不同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IL6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中LPS组分别与LPSDAM组进行T检验,DAM浓度为10MOL/L;表示P001;为LPS,为LPSDAM。0022图8为DAM对不同浓度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IL1表达的影响。在图8中,横坐标为细菌脂多糖的浓度梯。

16、度NG/ML,纵坐标为IL1的浓度PG/MLDAM在10MOL/L浓度下对经不同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IL1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中LPS组分别与LPSDAM组进行T检验,DAM浓度为10MOL/L;为LPS,为LPSDAM。0023图9为DAM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NO表达的影响。在图9中,横坐标为DAM的浓度梯度MOL/L,纵坐标为NO的浓度MOL/L,DAM在9、12MOL/L浓度下对经细菌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NO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中DAM浓度为0的组为DMSO空白对照组,其他浓度组分别与DMSO组进行T检验;表示。

17、P005,表示P001。0024图10为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对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产生的核因子NFKAPPA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在图10中,显示用1、25和5G/ML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处理HELA细胞12H,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RELA及其抑制蛋白质IB的表达水平。ACTIN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PARP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图10。0025图11为以LPS100NG/ML激活05H,用1、2、4和6G/ML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处理RAW2647细胞55H,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RELA及其抑制蛋白质IB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

18、3A4/7页6的表达水平。ACTIN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PARP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图10。0026图12为以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05H,用1、2、4和6G/ML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处理RAW2647细胞55H,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RELA及其抑制蛋白质IB的表达水平;ACTIN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PARP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图12。0027图13为DAM对HELA细胞中的HSP90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图。在图13中,显示DAM作用HELA细胞24H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WESTERNBLOT分析结果。图13表明随着DAM浓度1,25,5G/ML的增加,HSP。

19、90的客户蛋白简写为AKT,IKK,IKK,磷酸化的AKT表达量下调,而HSP70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即DAM对HSP90客户蛋白质具有降解作用;图13中的GA格尔德霉素为阳性对照。0028图14,图15为DAM对炎症因子TNF激活的核因子NFKAPPA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在图14中,显示用1、25和5G/ML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处理HELA细胞235H,并以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05H。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RELA及其抑制蛋白质IB的表达水平。ACTIN为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对照;PARP为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对照图14;在图8中,显示以25G/ML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

20、处理HELA细胞235H,再以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05H。细胞以及核因子RELA的染色结果。细胞核染色后显蓝色,RELA显橙色或红色,入核后与细胞核显色叠加而呈现粉红色图15。0029图16为DA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HSP90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图。在图16中,显示DAM作用MCF7细胞6H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WESTERNBLOT分析结果。图16表明随着DAM浓度10,20,30和50MOL/L的增加,HSP90的客户蛋白简写为AKT在6H的作用时间下,呈现降解趋势,但下降不明显,磷酸化的AKT的量明显下调,而HSP70的表达量上调,即DAM对HSP90客户蛋白质具有降。

21、解作用。图16中的GA格尔德霉素为阳性对照。0030图17为DAM对人肺癌H1299细胞中的HSP90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图。在图17中,显示DAM作用H1299细胞24H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WESTERNBLOT分析结果。图17表明随着DAM浓度10,20,30和50MOL/L的增加,HSP90的客户蛋白简写为AKT,IKK等在24H的作用时间下,呈现降解趋势,而HSP70的表达量上调,即DAM对H1299细胞中HSP90客户蛋白质也具有降解作用。图17中的GA格尔德霉素为阳性对照。0031图18为DAM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中的HSP90及其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随着时间变化图。在图18。

22、中,显示DAM作用BGC823细胞不同时间后相关蛋白质表达的WESTERNBLOT分析结果。图18表明随着DAM作用时间的延长,HSP90的客户蛋白简写为AKT,出现明显的降解,而HSP70的表达量上调,即DAM对HSP90客户蛋白质具有降解作用。图18中的GA格尔德霉素为阳性对照。0032图19为DAM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在图19中,显示用1MOL/L和5MOL/L的DAM作用于MDAMB231细胞,其细胞的迁移与对照比较,明显受到抑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DAM对肿瘤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表现在划线两侧细胞的距离越远。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

23、2319243A5/7页7具体实施方式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34实施例1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南强菌素,DAM细胞毒性试验0035采用MTT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南强菌素,DAM的细胞毒性,具体步骤如下0036将RAW2647细胞8105个细胞/孔接入96孔培养板培养过夜,加入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NG/ML及不同浓度的DAM3、6、9、12MOL/L,用DMSO作为空白对照共同作用24H或不同浓度的DAM3、6、9、12MOL/L,用DMSO作为空白对照单独作用24H,然后加入MTT至终浓度05MG/ML作用3H,按100L/孔加。

24、入溶解液10SDS,001MOL/LHCL过夜后测定OD590。0037OD590可反映细胞的生长情况,因此通过比较OD590值来判断DAM是否存在细胞毒性。0038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参见图1、图2DAM在012MOL/L浓度条件下对RAW2647细胞很可能不具有细胞毒性。0039实施例2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即南强菌素在抑制细菌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应用0040通过检测细胞前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明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是否可以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具体试验方法如下00411设置DAM浓度梯度。将RAW2647细胞4105细胞/ML接入12孔培养板,2。

25、4H后换液一次,12H后加入LPS至终浓度为100NG/ML刺激6H,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DAM3、6、9、12MOL/L,用DMSO作为空白对照,观察DAM对LPS刺激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提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做酶联免疫吸附检测。通过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EBIOSCIENCE公司,MOUSETNFCAT88732488,LOTE094831334和MOUSEIL6CAT88706488,LOTE093621631试剂盒各一个,检测2种前炎症因子的浓度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0042现将EBIOSCIENCE公司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列举如下。00431包被。

26、固定相抗体。使用CORNINGCOSTAR9018ELISA酶标板,用包被缓冲液以1/250的比例稀释固相抗体,混合摇匀后加入100L/孔,将酶标板置于4过夜反应。00442清洗。弃去孔内溶液,用清洗缓冲液清洗5次,每次间隔1MIN,每次每孔洗液不少于250L,弃去洗液后轻轻在吸水纸上敲打以增加清洗效果。00453封闭。将5X的实验稀释液稀释至1X后,按200L/孔加入酶标板,室温静置反应1H。00464清洗。同步骤2,重复清洗至少5次。00475加入适当抗原。使用1X实验稀释液,稀释阳性标准品,阳性标准品100L/孔,每个浓度做两个平行以保证其准确和可靠。加入稀释好的抗原样品100L/孔至相。

27、应的孔中,盖上盖子置于室温静置反应2H或置于4过夜以便使抗原抗体达到最大结合度。00486清洗。同步骤2,重复清洗至少5次。00497加入检测抗体。使用1X实验稀释液以1/250的比例稀释检测抗体,混合摇匀后加入100L/孔,置于室温静置反应1H。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3A6/7页800508清洗。同步骤2,重复清洗至少5次。00519加入酶标抗体。使用1X实验稀释液以1/250的比例稀释酶标抗体,混合摇匀后加入100L/孔,置于室温静置反应30MIN。005210清洗。同步骤2,在此次清洗步骤中,应当间隔12MIN清洗一次,且重复清洗至少7次。005311加入反应。

28、底物。每孔加入底物溶液100L,于室温静置反应15MIN。005412每孔加入终止液50L,终体积150L,终止反应。005513将酶标板置于酶标仪450NM处测量其最大吸光值OD,并数据分析。00562LPS浓度梯度。将RAW2647细胞4105细胞/ML接入12孔培养板,24H后换液一次,12H后加入LPS至终浓度为100、1000、10000NG/ML刺激6H,同时加终浓度为12MOL/L的DAM,观察DAM对不同浓度的LPS刺激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提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做酶联免疫吸附检测。通过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EBIOSCIENCE公司,MOUSETNFCAT88732488,LO。

29、TE094831334和MOUSEIL6CAT88706488,LOTE093621631试剂盒各一个,检测2种前炎症因子的浓度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00573将RAW2647细胞8105细胞/ML接入96孔培养板培养过夜,然后加入LPS100NG/ML及不同浓度的DAM3、6、9、12MOL/L,用DMSO作为空白对照刺激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通过GRIESS方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0058实验结果参见图314表明DAM可抑制细菌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DAM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和脓毒性休克等由促炎症因。

30、子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具有广泛的应用。0059实施例3、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对HSP90客户蛋白的降解作用0060在该实施例中,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对肿瘤细胞中HSP90的客户蛋白质的降解作用。0061分别用1、25和5G/ML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以及人肠癌BGC823细胞24H,05MOL/L的GA作为阳性对照,等量DMSO作为阴性对照。吸去培养液,用PBS漂洗一次,加入细胞裂解液,4裂解5MIN左右,快速刮取细胞置于15ML离心管中。冰浴超声裂解细胞10次,每次1S,得到的细胞裂解液于4,135。

31、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调整蛋白浓度一致,加入2SAMPLEBUFFER样品缓冲液混匀,100水浴10MIN,进行SDSPAGE电泳。再100V电泳转膜1H到预先用甲醇浸润过的硝酸纤维素PVDF膜上。5BSA室温封闭1H,一抗体积比11000稀释室温孵育2H,TBST洗涤3次,每次10MIN。二抗体积比15000稀释室温孵育1H,TBST洗涤后的PVDF膜用增强型化学发光剂ECL溶液浸润,显影观察。0062不同浓度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处理肿瘤细胞24H后,WESTERNBLOT检测与HSP90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AKT出现降解,PAK。

32、T的水平下调,而核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蛋白质激酶如IKK出现降解;同时HSP70表达量上调图6,9,10,与阳性对照GA的作用结果一致,表明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在细胞水平上,对HSP90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0063实施例4、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即南强菌素对炎症因子TNF激活的核因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3A7/7页9子NFKAPPA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0064在该实施例中,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或南强菌素对肿瘤细胞HELA中,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的核因子NFKAPPAB或RELA。

33、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0065WESTERNBLOT法检测南强菌素对肿瘤细胞HELA中,炎症因子TNF激活的核因子NFKAPPA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分别用1、25和5G/ML的南强菌素DAM处理HELA细胞235H,并以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05H,收集并裂解细胞,以核抽提试剂抽提细胞核。分别对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信号通路蛋白质如核因子RELA及其抑制蛋白质IB的入核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核因子RELA的入核作用受到抑制图7。0066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即南强菌素对炎症因子TNF激活的核因子NFKAPPA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以25G/ML的南强。

34、菌素DAM处理HELA细胞235H,再以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05H,收集细胞,以DAPI进行核染色,并对核因子RELAP65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染色。结果发现在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作用下,核因子RELA的入核作用很明显,细胞核出现明显的橙色。经与核染色后的蓝色相叠加,有RELA入核作用的细胞核呈现粉红色;而用南强菌素DAM处理的HELA细胞中,虽然经过炎症因子TNF20NG/ML激活,但核因子的入核被阻止,整个细胞核无论叠加与否均呈现蓝色图8。0067核因子入核后通过与DNA结合而启动相关的细胞存活基因转录,从而使细胞因子等炎症因子表达,细胞存活。而南强菌素DAM通过。

35、阻止核因子入核,而达到相应的抗炎等作用。0068实施例5、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即南强菌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的抑制作用0069所有需要灭菌的器械用前灭菌,直尺和MARKER笔在操作前紫外照射30MIN超净台内。培养基DMEM无血清培养基,用24WELLCOMBOPLATE培养00701、先用MARKER笔在24孔板背后,用直尺比着,均匀划横线,大约每隔051CM一道,横穿过孔。00712、铺盘密度10105个/ML,铺盘24H后加药。00723、用枪头比着直尺,尽量垂至于背后的横线划痕,枪头要垂直,不能倾斜。00734、用PBS洗细胞3次,去除游离的细胞,加入无血清培养基。0。

36、0745、放入37度5CO2培养箱,培养。按0,24,36和48H取样,拍照。说明书CN102319240ACN102319243A1/6页10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19240ACN102319243A2/6页11图5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19240ACN102319243A3/6页12图9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19240ACN102319243A4/6页13图12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319240ACN102319243A5/6页14图15图16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319240ACN102319243A6/6页15图18图19说明书附图CN10231924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