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6022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44807.6

申请日:

2011.08.23

公开号:

CN102326510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110823|||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A01H1/04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双霞; 李雪; 詹启成; 叶清梅; 简丽观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双阳镇朝阳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代理人:

廖仲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通过将耶稣2#和星光白掌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获得F1代种子,将F1代种子播种后,对其产生的种苗进行整个生长过程的比较、淘汰,从中筛选出适合市场前景的优良单株,该单株具备双亲的杂交优势,再经过对所选优良单株进行组培快繁,最后获得性状一致的种苗,经批量试种后获得与优选单株性状一致性,即与优选的F1代母株相同,从而确认所选的品种将形成新的品种,该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后能保证各株系一致性和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亲本来源与选择 亲本组合为 : ♀耶稣 2#, 编码 SPAT12× ♂星光白掌, 编码 SPAT14 ; 其中, 耶稣 2# 成株高 25.0-30.0cm, 叶色深绿色, 宽椭圆状, 渐尖, 叶缘细波浪状, 叶面 皱缩较明显, 叶长 17.5cm, 宽 8.5cm, 花梗长 35.0cm, 花苞片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长 11.0cm, 宽 5.6cm, 肉穗花序长 3.4cm, 平均着花数 4-5 朵 ; 星光白掌成株高约 15cm, 叶狭披针形, 叶长 18cm, 叶宽 3.5cm, 叶缘波浪状, 叶片青 绿色, 佛焰苞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苞片长约 9-10cm, 宽 3.6-4cm, 花序长约
2: 2cm, 花梗长 29-40cm, 成株花数 5 朵 ; 步骤 2、 杂交、 播种及选择 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两 天后重复一次, 待 8 至 9 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 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 将所收集的花粉 经低温处理 1-2 天后用于授粉, 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 F1 代种子 ; 将 F1 代种子消毒、 无菌水清洗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 强 1300-1500lx ; 待芽长到 1.0-2.0cm 时, 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中, 置 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 该种子苗高度 1-10cm, 2-7 叶片, 无小侧芽 ; 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单株种苗高度 4.5cm 以上 ; 展叶数 4 片以上, 叶形 完整, 无花叶, 皱叶, 卷叶 ; 叶色深绿或浓绿, 宽度适中 ; 根系完好, 整株健壮 ; 无病虫害 ; 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按常规养护待植 株自然开花,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12-30℃, 自然光照, 湿度 6085% ; 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2 朵, 株高≥ 15cm, 冠幅≥ 20cm ; 植株总芽数≥ 5 个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6-20cm ; 无病虫害感 染; 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待植株自然开花, 对 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4 朵, 株高≥ 15cm, 冠幅 ≥ 45cm ; 植株总芽数 8 个以上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8-25cm ; 无 病虫害感染, 轻度失水不萎蔫 ; 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 ; 步骤 3、 优选株组培快繁 从优选株采集侧芽为外植体, 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 待侧 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光照时间 12-14 小 时/天; 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为 26±2 ℃, 光强 1500-2000lx, 光照 12-14 小时 / 天 ; 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500-2000lx, 12-14 小时 / 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中选用浓度 为 150ppm 的赤霉素 GA3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培养基为 : -1 -1 -1 MS+GA30.1mg·L + 蔗糖 30g·L , 琼脂 4.5g·L , pH6.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 -1 -1 -1 为 MS+BA1-4mg·L +NAA0.01-0.02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二培养基 -1 -1 -1 为: MS+BA0.5-4.0mg·L +IBA0.1-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三培养基 -1 -1 -1 为: MS+NAA0.1-0.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 , pH6.0。
3: 4cm, 平均着花数 4-5 朵 ; 星光白掌成株高约 15cm, 叶狭披针形, 叶长 18cm, 叶宽 3.5cm, 叶缘波浪状, 叶片青 绿色, 佛焰苞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苞片长约 9-10cm, 宽 3.6-4cm, 花序长约 2.2cm, 花梗长 29-40cm, 成株花数 5 朵 ; 步骤 2、 杂交、 播种及选择 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两 天后重复一次, 待 8 至 9 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 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 将所收集的花粉 经低温处理 1-2 天后用于授粉, 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 F1 代种子 ; 将 F1 代种子消毒、 无菌水清洗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 强 1300-1500lx ; 待芽长到 1.0-2.0cm 时, 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中, 置 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 该种子苗高度 1-10cm, 2-7 叶片, 无小侧芽 ; 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单株种苗高度
4: 5cm 以上 ; 展叶数 4 片以上, 叶形 完整, 无花叶, 皱叶, 卷叶 ; 叶色深绿或浓绿, 宽度适中 ; 根系完好, 整株健壮 ; 无病虫害 ; 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按常规养护待植 株自然开花,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12-30℃, 自然光照, 湿度 6085% ; 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2 朵, 株高≥ 15cm, 冠幅≥ 20cm ; 植株总芽数≥ 5 个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6-20cm ; 无病虫害感 染; 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待植株自然开花, 对 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4 朵, 株高≥ 15cm, 冠幅 ≥ 45cm ; 植株总芽数 8 个以上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8-25cm ; 无 病虫害感染, 轻度失水不萎蔫 ; 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 ; 步骤 3、 优选株组培快繁 从优选株采集侧芽为外植体, 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 待侧 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光照时间 12-14 小 时/天; 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为 26±2 ℃, 光强 1500-2000lx, 光照 12-14 小时 / 天 ; 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500-2000lx, 12-14 小时 / 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中选用浓度 为 150ppm 的赤霉素 GA3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培养基为 : -1 -1 -1 MS+GA30.1mg·L + 蔗糖 30g·L , 琼脂 4.5g·L , pH6.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 -1 -1 -1 为 MS+BA1-4mg·L +NAA0.01-0.02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二培养基 -1 -1 -1 为: MS+BA0.5-4.0mg·L +IBA0.1-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三培养基 -1 -1 -1 为: MS+NAA0.1-0.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 , pH6.0。
5: 0-30.0cm, 叶色深绿色, 宽椭圆状, 渐尖, 叶缘细波浪状, 叶面 皱缩较明显, 叶长 17.5cm, 宽 8.5cm, 花梗长 35.0cm, 花苞片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长 11.0cm, 宽 5.6cm, 肉穗花序长 3.4cm, 平均着花数 4-5 朵 ; 星光白掌成株高约 15cm, 叶狭披针形, 叶长 18cm, 叶宽 3.5cm, 叶缘波浪状, 叶片青 绿色, 佛焰苞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苞片长约 9-10cm, 宽 3.6-4cm, 花序长约 2.2cm, 花梗长 29-40cm, 成株花数 5 朵 ; 步骤 2、 杂交、 播种及选择 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两 天后重复一次, 待 8 至 9 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 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 将所收集的花粉 经低温处理 1-2 天后用于授粉, 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 F1 代种子 ; 将 F1 代种子消毒、 无菌水清洗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 强 1300-1500lx ; 待芽长到 1.0-2.0cm 时, 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中, 置 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 该种子苗高度 1-10cm, 2-7 叶片, 无小侧芽 ; 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单株种苗高度 4.5cm 以上 ; 展叶数 4 片以上, 叶形 完整, 无花叶, 皱叶, 卷叶 ; 叶色深绿或浓绿, 宽度适中 ; 根系完好, 整株健壮 ; 无病虫害 ; 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按常规养护待植 株自然开花,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12-30℃, 自然光照, 湿度 6085% ; 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2 朵, 株高≥ 15cm, 冠幅≥ 20cm ; 植株总芽数≥ 5 个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6-20cm ; 无病虫害感 染; 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待植株自然开花, 对 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4 朵, 株高≥ 15cm, 冠幅 ≥ 45cm ; 植株总芽数 8 个以上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8-25cm ; 无 病虫害感染, 轻度失水不萎蔫 ; 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 ; 步骤 3、 优选株组培快繁 从优选株采集侧芽为外植体, 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 待侧 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光照时间 12-14 小 时/天; 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为 26±2 ℃, 光强 1500-2000lx, 光照 12-14 小时 / 天 ; 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500-2000lx, 12-14 小时 / 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中选用浓度 为 150ppm 的赤霉素 GA3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培养基为 : -1 -1 -1 MS+GA30.1mg·L + 蔗糖 30g·L , 琼脂 4.5g·L , pH
6: 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 -1 -1 -1 为 MS+BA1-4mg·L +NAA0.01-0.02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二培养基 -1 -1 -1 为: MS+BA0.5-4.0mg·L +IBA0.1-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三培养基 -1 -1 -1 为: MS+NAA0.1-0.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 , pH6.0。
7: 5cm, 宽
8: 5cm, 花梗长 35.0cm, 花苞片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长 11.0cm, 宽 5.6cm, 肉穗花序长 3.4cm, 平均着花数 4-5 朵 ; 星光白掌成株高约 15cm, 叶狭披针形, 叶长 18cm, 叶宽 3.5cm, 叶缘波浪状, 叶片青 绿色, 佛焰苞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苞片长约 9-10cm, 宽 3.6-4cm, 花序长约 2.2cm, 花梗长 29-40cm, 成株花数 5 朵 ; 步骤 2、 杂交、 播种及选择 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两 天后重复一次, 待 8 至 9 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 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 将所收集的花粉 经低温处理 1-2 天后用于授粉, 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 F1 代种子 ; 将 F1 代种子消毒、 无菌水清洗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 强 1300-1500lx ; 待芽长到 1.0-2.0cm 时, 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中, 置 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 该种子苗高度 1-10cm, 2-7 叶片, 无小侧芽 ; 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单株种苗高度 4.5cm 以上 ; 展叶数 4 片以上, 叶形 完整, 无花叶, 皱叶, 卷叶 ; 叶色深绿或浓绿, 宽度适中 ; 根系完好, 整株健壮 ; 无病虫害 ; 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按常规养护待植 株自然开花,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12-30℃, 自然光照, 湿度 6085% ; 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2 朵, 株高≥ 15cm, 冠幅≥ 20cm ; 植株总芽数≥ 5 个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6-20cm ; 无病虫害感 染; 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待植株自然开花, 对 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4 朵, 株高≥ 15cm, 冠幅 ≥ 45cm ; 植株总芽数 8 个以上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8-25cm ; 无 病虫害感染, 轻度失水不萎蔫 ; 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 ; 步骤 3、 优选株组培快繁 从优选株采集侧芽为外植体, 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 待侧 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光照时间 12-14 小 时/天; 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为 26±2 ℃, 光强 1500-2000lx, 光照 12-14 小时 / 天 ; 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500-2000lx, 12-14 小时 / 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中选用浓度 为 150ppm 的赤霉素 GA3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培养基为 : -1 -1 -1 MS+GA30.1mg·L + 蔗糖 30g·L , 琼脂 4.5g·L , pH6.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 -1 -1 -1 为 MS+BA1-4mg·L +NAA0.01-0.02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二培养基 -1 -1 -1 为: MS+BA0.5-4.0mg·L +IBA0.1-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1, pH6.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三培养基 -1 -1 -1 为: MS+NAA0.1-0.3mg·L + 蔗糖 30g·L + 琼脂粉 5.0g·L , pH6.0。

说明书


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杂交种技术领域的一种人工选育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白鹤芋人工 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白鹤芋又名白掌, 为天南星科 (Araceae) 白鹤芋属 (Spathiphyllum) 植物, 原产南 美。 白鹤芋叶色清秀, 佛焰苞洁白, 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 也适合室内外景观绿化, 尤 其是水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引种, 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迅速在全国发展。
     白鹤芋新品种的来源一是自然变异株, 其缺点是不稳定, 获得的机率仅万分之几, 很难以产业化化生产 ; 二是现代育种技术, 尤其分子育种在领域未有成功的报告。 国外获得 新品种的仍要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 从事白鹤芋的新品种选育国外相对较早, 如荷兰 的 KP Holland、 比利时 Droose, 美国 Oglesby, Milestone 等公司, 均有专门从事白鹤芋新品 种选育及产业化生产种苗来供应市场需求。
     由于白鹤芋在自然条件下, 开花习性不一, 雌雄花不同时开放, 自然结授粉率低, 导致结实率低, 种子发芽率低, 并且经种子播种的苗整齐度差。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利用来源于不同区域的品种, 其 株型及形态特征不同, 利用双亲本的杂交优势, 选育出超越双亲形态特点的品种。
     本发明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亲本来源与选择
     亲本组合为 : ♀耶稣 2#, 编码 SPAT12× ♂星光白掌, 编码 SPAT14 ;
     其中, 耶稣 2# 成株高 25.0-30.0cm, 叶色深绿色, 宽椭圆状, 渐尖, 叶缘细波浪状, 叶面皱缩较明显, 叶长 17.5cm, 宽 8.5cm, 花梗长 35.0cm, 花苞片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长 11.0cm, 宽 5.6cm, 肉穗花序长 3.4cm, 平均着花数 4-5 朵 ;
     星光白掌成株高约 15cm, 叶狭披针形, 叶长 18cm, 叶宽 3.5cm, 叶缘波浪状, 叶片青 绿色, 佛焰苞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苞片长约 9-10cm, 宽 3.6-4cm, 花序长约 2.2cm, 花梗长 29-40cm, 成株花数 5 朵 ;
     步骤 2、 杂交、 播种及选择
     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 理, 两天后重复一次, 待 8 至 9 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 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 将所收集的 花粉经低温处理 1-2 天后用于授粉, 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 F1 代种子 ;
     将 F1 代 种 子 消 毒、 无 菌 水 清 洗 后 播 种 到 第 一 培 养 基 中,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 待芽长到 1.0-2.0cm 时, 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 基质中, 置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 该种子苗高度 1-10cm, 2-7 叶片, 无小侧芽 ;
     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单株种苗高度 4.5cm 以上 ; 展叶数 4 片以上,叶形完整, 无花叶, 皱叶, 卷叶 ; 叶色深绿或浓绿, 宽度适中 ; 根系完好, 整株健壮 ; 无病虫 害;
     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按常规养护 待植株自然开花,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12-30℃, 自然光照, 湿度 60-85% ;
     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2 朵, 株高≥ 15cm, 冠幅 ≥ 20cm ; 植株总芽数≥ 5 个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6-20cm ; 无 病虫害感染 ;
     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 待植株自然开 花, 对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为 : 植株自然开花≥ 4 朵, 株高≥ 15cm, 冠幅≥ 45cm ; 植株总芽数 8 个以上 ;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 花苞高出叶面 8-25cm ; 无病虫害感染, 轻度失水不萎蔫 ; 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 ;
     步骤 3、 优选株组培快繁
     从优选株采集侧芽为外植体, 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 待侧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 光强 1300-1500lx, 光照时间 12-14 小时 / 天 ;
     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 培养条件为 : 温度为 26±2℃, 光 强 1500-2000lx, 光照 12-14 小时 / 天 ;
     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500-2000lx, 12-14 小时 / 天。
     步骤 2 中选用浓度为 150ppm 的赤霉素 GA3 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该第一培养基为 : MS+GA30.1mg·L-1+ 蔗糖 30g·L-1, 琼脂 4.5g·L-1, pH6.0。 -1 -1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 MS+BA1-4mg·L +NAA0.01-0.02mg·L + 蔗糖 30g·L-1+ 琼脂 粉 5.0g·L-1, pH6.0。
     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为 : MS+BA0.5-4.0mg·L-1+IBA0.1-3mg·L-1+ 蔗糖 30g·L-1+ 琼 脂粉 5.0g·L-1, pH6.0。
     所述的第三培养基为 : MS+NAA0.1-0.3mg·L-1+ 蔗糖 30g·L-1+ 琼脂粉 5.0g·L-1, pH6.0。
     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引种地、 不同品种的亲本杂交后获得 F1 代种子, 将 F1 代种子播 种后, 对其产生的种苗进行整个生长过程的比较、 淘汰, 从中筛选出适合市场前景的优良单 株, 该单株具备双亲的杂交优势, 再经过对所选优良单株进行组培快繁, 最后获得性状一致 的种苗, 经批量试种后获得与优选单株性状一致性, 即与优选的 F1 代母株相同, 从而确认 所选的品种将形成新的品种, 该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后能保证各株系一致性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亲本来源与选择
     组 合 : ♀ 耶 稣 2#(Spathiphyllum“Chris2#” )× ♂5星光白掌102326510 A CN 102326512说明书3/5 页(Spathiphyllum“Starlite” )。
     其中, 耶稣 2#(Spathiphyllum“Chris2#” , 编码 SPAT12) 引自美国北方, 属中小型 花盆栽, 成株高 25.0-30.0cm, 叶色深绿色, 宽椭圆状, 渐尖, 叶缘细波浪状, 叶面皱缩较明 显, 叶长 17.5cm, 宽 8.5cm, 花梗长 35.0cm, 花苞片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长 11.0cm, 宽 5.6cm, 肉穗花序长 3.4cm, 平均着花数 4-5 朵 ;
     星光白掌 (Spathiphyllum “Starlite” , 编码 SPAT14) 从美国引进, 属小型花盆栽, 成株高约 15cm, 叶狭披针形, 叶长 18cm, 叶宽 3.5cm, 叶缘波浪状, 叶片青绿色, 佛焰苞白色, 椭圆状披针形, 苞片长约 9-10cm, 宽 3.6-4cm, 花序长约 2.2cm, 花梗长 29-40cm, 成株花数 5 朵。
     2、 杂交、 播种及选择
     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用浓度为 150ppm 的赤霉素 GA3 对 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 两天后重复一次, 待 8 至 9 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 选择健 康的花朵收集花粉, 将所收集的花粉经 8℃低温处理 1-2 天后用于授粉。
     授粉后待果夹自然变黄, 需 110-130 天种子成熟采获 F1 代种子。将该 F1 代种子 用 0.1% HgCl2 消毒 10-15 分钟, 无菌水清洗 2-3 次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 该第一培养基 -1 -1 -1 为: MS+GA3 0.1mg·L + 蔗糖 30g·L , 琼脂 4.5g·L , pH6.0,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3-4 周后, 种子开始陆续萌芽, 培养 8-10 周待芽长到 1.0-2.0cm 时, 将其移栽到经 灭菌 ( 本发明采用 EO 环氧乙烷 ) 处理的无土栽培基质中 ( 本发明采用丹麦品氏泥炭, 纤维 粗度 0-10mm), 置于温室常规种植。采用水溶性氮磷钾 (30 ∶ 10 ∶ 10) 及氮磷钾钙镁比例 (20 ∶ 10 ∶ 20 ∶ 2 ∶ 3)1000-1500 倍, 每周一次施肥, 两周一次常规叶面肥, 2 个月后获得 种子苗, 该种子苗高度 1-10cm, 2-7 叶片, 无小侧芽。
     针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如下 :
     1, 单株种苗高度 4.5cm 以上 ;
     2, 展叶数 4 片以上, 叶形完整, 无花叶, 皱叶, 卷叶 ;
     3、 叶色深绿或浓绿, 宽度适中 ;
     4、 根系完好, 整株健壮 ;
     5、 无病虫害。
     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 ( 直径 9 公分杯 ) 中,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 ( 本 发明采用丹麦品氏泥炭, 纤维粗度 10-30mm), 置于温室按常规养护, 温度 12-30℃, 利用自 然光照 ( 光强 5000-20000LX), 湿度 60-85%, 采用水溶性氮磷钾 (30 ∶ 10 ∶ 10) 及氮磷钾 钙镁比例 (20 ∶ 10 ∶ 20 ∶ 2 ∶ 3)800-1000 倍, 每周一次施肥, 两周一次常规叶面肥, 养护 约一年待植株自然开花。
     对开花植株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如下 :
     A、 植株自然开花≥ 2 朵, 株高≥ 15cm, 冠幅≥ 20cm ;
     B、 植株总芽数≥ 5 个 ;
     C、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D、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E、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F、 花苞高出叶面 6-20cm ;
     G、 无病虫害感染。
     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 ( 本发明用直茎 15 公分盆 ) 养殖, 采用无土栽培基 质 ( 本发明用丹麦品氏泥炭, 纤维粗度 0-35mm), 采用水溶性氮磷钾 (30 ∶ 10 ∶ 10) 及氮磷 钾钙镁比例 (20 ∶ 10 ∶ 20 ∶ 2 ∶ 3)800 倍, 每周一次施肥, 两周一次常规叶面肥, 养护约 一年待植株自然开花, 对其进行干旱 ( 连续 10 天不浇水 ) 和低温 (0-5 度自然过冬 ) 处理 后进行优选, 优选标准如下 :
     (1)、 植株自然开花≥ 4 朵, 株高≥ 15cm, 冠幅≥ 45cm ;
     (2)、 植株总芽数 8 个以上 ;
     (3)、 叶形椭圆披针形, 长宽比例适中, 叶色绿色, 具光泽 ;
     (4)、 花苞片 10cm 以上, 宽 4.0cm, 花梗 20cm ;
     (5)、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0 以上, 花苞高出叶面 8-25cm ;
     (6)、 无病虫害感染, 轻度失水不萎蔫 ;
     (7)、 在低温 (0-5 度 ) 自然过冬时无损害。
     综合比较原优选株最佳, 其综合指标如下 : 1、 株高 25cm( 含盆 ), 冠幅 56cm, 叶绿色, 叶缘波浪明显, 株形丰满紧凑 ;
     2、 叶长 16.9cm, 宽 5.5cm, 叶柄长 13.5cm ;
     3、 着花 9 朵, 花梗粗壮直立 ;
     4、 花苞高出叶面 9-13cm, 佛焰苞长 9.0cm, 宽 3.7cm, 肉穗花序长 3.0cm、 粗 1.1cm, 花梗长 22.1cm ;
     5、 花苞白色, 不完全展开, 花小 ;
     6、 抗病强, 无病虫害感染。
     本单株主要特征为小型品种, 株形紧凑, 叶色深绿, 叶缘波浪明显, 花小, 花梗直 立, 花苞高度适中, 结合了二亲本的优良性状, 自然开花 9 朵以上, 较二亲本更有优势。
     3、 优选株组培快繁
     从优选株采集 3 侧芽为外植体, 先用 0.1%的升汞常规消毒 15min, 无菌水清洗 3 -1 次后, 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 MS+BA1-4mg·L +NAA0.01-0.02mg·L-1+ 蔗糖 30g·L-1+ 琼脂粉 5.0g·L-1, pH6.0 ;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光强 1300-1500lx, 光 照时间 12-14 小时 / 天, 4-5 周后侧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
     将诱导成功的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 培养条件为 : 温度为 26±2℃, 光强 1500-2000lx, 光照 12-14 小时 / 天, 培养 5-6 周后获得生长芽, 叶色较浓绿, 植株总体细小, 每代增殖率 3.80-4.50, 达到产业化生产需求 ; 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为 : MS+BA0.5-4.0mg· L-1+ IBA0.1-3mg·L-1+ 蔗糖 30g·L-1+ 琼脂粉 5.0g·L-1, pH6.0。
     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组培苗后进行组培快繁, 经过 5-6 周后, 每个团块可收获植株达到 8 个芽以上, 培养条件为 : 温度 26±1 ℃, 光强 -1 1500-2000lx, 12-14 小时 / 天, 所述的第三培养基为 : MS+NAA0.1-0.3mg· L + 蔗糖 30g· L-1+ 琼脂粉 5.0g·L-1, pH6.0。在这一培养过程中, 分生苗组培苗性状表现基本一致, 短期内可 获得大量的优良单株的种苗。
     将该无性系优良单株的组培苗种植在 128 目的穴盘筛苗, 按白鹤芋类筛苗栽培方
     法, 其植物性状在各阶段均表现高度一致、 性状未出现任何分离现象, 叶形披针形、 叶色浓 绿、 叶缘平滑、 叶面轻微皱缩。
     本发明从组培苗种植到成品阶段, 筛苗的成活率 99.50%。 筛苗至成品开花的佛焰 苞卵圆形尾尖微卷曲、 花色乳白色。自然花朵数在 8-10 朵, 自然开花率达到 100% ; 如采用 人工催花着花数 10-18 朵 ( 小芽催花成功 ), 开花率 100%。上述性状表现完全达到商业化 生产的对品种特性需求。
     本发明利用 GA3 催花技术处理亲本, 保证亲本开花一致性, 获得足量一致的花粉, 花粉预冷处理后, 保证授粉成功, 从而获得足够的种子。
     本发明采用无菌播种技术, 在人工提供的无菌培养基中培养种子, 尽可能让种子 ( 含败育 ) 萌芽可能性, 最大限度提升种子的成活率, 为优选单株提供了更大的可行性。并 且在播种苗前期, 对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灭菌处理, 排除基质本身带来的病苗对播种苗的影 响, 保证了种苗健康。
     本发明通过温室设施控制培养条件, 防止过高、 低温湿度及光强度对播种 F1 播种 苗的不利影响, 因此整个培养过程减少病虫害影响, 有利于 F1 单株优选, 让优选的单株向 有利于现代种苗产业化、 集约化种植方向进行。 本发明还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大大加快了繁育速度, 且植株整齐度高, 所获得的大 量原优良单株或团块的无性系后代其分生苗性状表现一致。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 故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 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8

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651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6510ACN102326510A21申请号201110244807622申请日20110823A01H1/02200601A01H1/0420060171申请人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62000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双阳镇朝阳村72发明人杨双霞李雪詹启成叶清梅简丽观74专利代理机构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代理人廖仲禧54发明名称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通过将耶稣2和星光白掌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获得F1代种子,将F1代种子播种后,对其产生的种苗进行整个生长过程的比。

2、较、淘汰,从中筛选出适合市场前景的优良单株,该单株具备双亲的杂交优势,再经过对所选优良单株进行组培快繁,最后获得性状一致的种苗,经批量试种后获得与优选单株性状一致性,即与优选的F1代母株相同,从而确认所选的品种将形成新的品种,该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后能保证各株系一致性和稳定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CN102326512A1/2页21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亲本来源与选择亲本组合为耶稣2,编码SPAT12星光白掌,编码SPAT14;其中,耶稣2成株高250300CM,叶色深绿色,宽椭圆状,渐尖,叶缘细波浪。

3、状,叶面皱缩较明显,叶长175CM,宽85CM,花梗长350CM,花苞片白色,椭圆状披针形,长110CM,宽56CM,肉穗花序长34CM,平均着花数45朵;星光白掌成株高约15CM,叶狭披针形,叶长18CM,叶宽35CM,叶缘波浪状,叶片青绿色,佛焰苞白色,椭圆状披针形,苞片长约910CM,宽364CM,花序长约22CM,花梗长2940CM,成株花数5朵;步骤2、杂交、播种及选择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两天后重复一次,待8至9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将所收集的花粉经低温处理12天后用于授粉,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F1代种子;将F。

4、1代种子消毒、无菌水清洗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3001500LX;待芽长到1020CM时,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中,置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该种子苗高度110CM,27叶片,无小侧芽;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优选标准为单株种苗高度45CM以上;展叶数4片以上,叶形完整,无花叶,皱叶,卷叶;叶色深绿或浓绿,宽度适中;根系完好,整株健壮;无病虫害;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按常规养护待植株自然开花,培养条件为温度1230,自然光照,湿度6085;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优选标准为植株自然开花2朵,株高15CM,冠幅20CM。

5、;植株总芽数5个;叶形椭圆披针形,长宽比例适中,叶色绿色,具光泽;花苞片10CM以上,宽40CM,花梗20CM;肉穗花序长30CM,粗10以上;花苞高出叶面620CM;无病虫害感染;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待植株自然开花,对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优选标准为植株自然开花4朵,株高15CM,冠幅45CM;植株总芽数8个以上;叶形椭圆披针形,长宽比例适中,叶色绿色,具光泽;花苞片10CM以上,宽40CM,花梗20CM;肉穗花序长30CM,粗10以上;花苞高出叶面825CM;无病虫害感染,轻度失水不萎蔫;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步骤3、优选株组培快繁从优选株。

6、采集侧芽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待侧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3001500LX,光照时间1214小时/天;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2,光强15002000LX,光照1214小时/天;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5002000LX,1214小时/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选用浓度为150PPM的赤霉素GA3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权利要求书CN102326510ACN102326512A2/2页。

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培养基为MSGA301MGL1蔗糖30GL1,琼脂45GL1,PH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14MGL1NAA001002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为MSBA0540MGL1IBA013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培养基为MSNAA0103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

8、权利要求书CN102326510ACN102326512A1/5页4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杂交种技术领域的一种人工选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背景技术0002白鹤芋又名白掌,为天南星科ARACEAE白鹤芋属SPATHIPHYLLUM植物,原产南美。白鹤芋叶色清秀,佛焰苞洁白,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也适合室内外景观绿化,尤其是水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引种,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在全国发展。0003白鹤芋新品种的来源一是自然变异株,其缺点是不稳定,获得的机率仅万分之几,很难以产业化化生产;二是现代育种技术,尤其分子育种在领域未有成功的报告。国。

9、外获得新品种的仍要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从事白鹤芋的新品种选育国外相对较早,如荷兰的KPHOLLAND、比利时DROOSE,美国OGLESBY,MILESTONE等公司,均有专门从事白鹤芋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生产种苗来供应市场需求。0004由于白鹤芋在自然条件下,开花习性不一,雌雄花不同时开放,自然结授粉率低,导致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并且经种子播种的苗整齐度差。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利用来源于不同区域的品种,其株型及形态特征不同,利用双亲本的杂交优势,选育出超越双亲形态特点的品种。0006本发明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7步骤1、亲本来源。

10、与选择0008亲本组合为耶稣2,编码SPAT12星光白掌,编码SPAT14;0009其中,耶稣2成株高250300CM,叶色深绿色,宽椭圆状,渐尖,叶缘细波浪状,叶面皱缩较明显,叶长175CM,宽85CM,花梗长350CM,花苞片白色,椭圆状披针形,长110CM,宽56CM,肉穗花序长34CM,平均着花数45朵;0010星光白掌成株高约15CM,叶狭披针形,叶长18CM,叶宽35CM,叶缘波浪状,叶片青绿色,佛焰苞白色,椭圆状披针形,苞片长约910CM,宽364CM,花序长约22CM,花梗长2940CM,成株花数5朵;0011步骤2、杂交、播种及选择0012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

11、护,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两天后重复一次,待8至9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将所收集的花粉经低温处理12天后用于授粉,授粉后待种子成熟获得F1代种子;0013将F1代种子消毒、无菌水清洗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3001500LX;待芽长到1020CM时,将其移栽到经灭菌处理后的无土栽培基质中,置于温室常规种植后获得种子苗,该种子苗高度110CM,27叶片,无小侧芽;0014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优选标准为单株种苗高度45CM以上;展叶数4片以上,说明书CN102326510ACN102326512A2/5页5叶形完整,无花叶,皱叶,卷叶;叶色。

12、深绿或浓绿,宽度适中;根系完好,整株健壮;无病虫害;0015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中,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按常规养护待植株自然开花,培养条件为温度1230,自然光照,湿度6085;0016对该开花植株进行优选,优选标准为植株自然开花2朵,株高15CM,冠幅20CM;植株总芽数5个;叶形椭圆披针形,长宽比例适中,叶色绿色,具光泽;花苞片10CM以上,宽40CM,花梗20CM;肉穗花序长30CM,粗10以上;花苞高出叶面620CM;无病虫害感染;0017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养殖,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置于温室,待植株自然开花,对其进行干旱和低温处理后进行优选,优选标准为植株自然开花4。

13、朵,株高15CM,冠幅45CM;植株总芽数8个以上;叶形椭圆披针形,长宽比例适中,叶色绿色,具光泽;花苞片10CM以上,宽40CM,花梗20CM;肉穗花序长30CM,粗10以上;花苞高出叶面825CM;无病虫害感染,轻度失水不萎蔫;在低温自然过冬时无损害;0018步骤3、优选株组培快繁0019从优选株采集侧芽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及无菌水清洗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待侧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3001500LX,光照时间1214小时/天;0020将该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生长芽,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2,光强15002000LX,光照1214小时/天;0021将该生。

14、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组培苗进行快繁,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5002000LX,1214小时/天。0022步骤2中选用浓度为150PPM的赤霉素GA3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0023该第一培养基为MSGA301MGL1蔗糖30GL1,琼脂45GL1,PH60。0024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14MGL1NAA001002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0025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为MSBA0540MGL1IBA013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0026所述的第三培养基为MSNAA0103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

15、PH60。0027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引种地、不同品种的亲本杂交后获得F1代种子,将F1代种子播种后,对其产生的种苗进行整个生长过程的比较、淘汰,从中筛选出适合市场前景的优良单株,该单株具备双亲的杂交优势,再经过对所选优良单株进行组培快繁,最后获得性状一致的种苗,经批量试种后获得与优选单株性状一致性,即与优选的F1代母株相同,从而确认所选的品种将形成新的品种,该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后能保证各株系一致性和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0028本发明一种白鹤芋人工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91、亲本来源与选择0030组合耶稣2SPATHIPHYLLUM“CHRIS2”星光白掌说明书CN102326510ACN10。

16、2326512A3/5页6SPATHIPHYLLUM“STARLITE”。0031其中,耶稣2SPATHIPHYLLUM“CHRIS2”,编码SPAT12引自美国北方,属中小型花盆栽,成株高250300CM,叶色深绿色,宽椭圆状,渐尖,叶缘细波浪状,叶面皱缩较明显,叶长175CM,宽85CM,花梗长350CM,花苞片白色,椭圆状披针形,长110CM,宽56CM,肉穗花序长34CM,平均着花数45朵;0032星光白掌SPATHIPHYLLUM“STARLITE”,编码SPAT14从美国引进,属小型花盆栽,成株高约15CM,叶狭披针形,叶长18CM,叶宽35CM,叶缘波浪状,叶片青绿色,佛焰苞白色。

17、,椭圆状披针形,苞片长约910CM,宽364CM,花序长约22CM,花梗长2940CM,成株花数5朵。00332、杂交、播种及选择0034选择成熟的母株于温室内进行常规种植养护。用浓度为150PPM的赤霉素GA3对所选母株进行人工喷施催花处理,两天后重复一次,待8至9周后亲本开始开花时,选择健康的花朵收集花粉,将所收集的花粉经8低温处理12天后用于授粉。0035授粉后待果夹自然变黄,需110130天种子成熟采获F1代种子。将该F1代种子用01HGCL2消毒1015分钟,无菌水清洗23次后播种到第一培养基中,该第一培养基为MSGA301MGL1蔗糖30GL1,琼脂45GL1,PH60,培养条件为。

18、温度261,光强13001500LX。003634周后,种子开始陆续萌芽,培养810周待芽长到1020CM时,将其移栽到经灭菌本发明采用EO环氧乙烷处理的无土栽培基质中本发明采用丹麦品氏泥炭,纤维粗度010MM,置于温室常规种植。采用水溶性氮磷钾301010及氮磷钾钙镁比例2010202310001500倍,每周一次施肥,两周一次常规叶面肥,2个月后获得种子苗,该种子苗高度110CM,27叶片,无小侧芽。0037针对该种子苗进行优选,优选标准如下00381,单株种苗高度45CM以上;00392,展叶数4片以上,叶形完整,无花叶,皱叶,卷叶;00403、叶色深绿或浓绿,宽度适中;00414、根系。

19、完好,整株健壮;00425、无病虫害。0043将初选合格的种子苗定植塑料软杯直径9公分杯中,采用无土栽培基质本发明采用丹麦品氏泥炭,纤维粗度1030MM,置于温室按常规养护,温度1230,利用自然光照光强500020000LX,湿度6085,采用水溶性氮磷钾301010及氮磷钾钙镁比例201020238001000倍,每周一次施肥,两周一次常规叶面肥,养护约一年待植株自然开花。0044对开花植株进行优选,优选标准如下0045A、植株自然开花2朵,株高15CM,冠幅20CM;0046B、植株总芽数5个;0047C、叶形椭圆披针形,长宽比例适中,叶色绿色,具光泽;0048D、花苞片10CM以上,宽。

20、40CM,花梗20CM;0049E、肉穗花序长30CM,粗10以上;说明书CN102326510ACN102326512A4/5页70050F、花苞高出叶面620CM;0051G、无病虫害感染。0052将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苗换大盆本发明用直茎15公分盆养殖,采用无土栽培基质本发明用丹麦品氏泥炭,纤维粗度035MM,采用水溶性氮磷钾301010及氮磷钾钙镁比例20102023800倍,每周一次施肥,两周一次常规叶面肥,养护约一年待植株自然开花,对其进行干旱连续10天不浇水和低温05度自然过冬处理后进行优选,优选标准如下00531、植株自然开花4朵,株高15CM,冠幅45CM;00542、植株总芽数。

21、8个以上;00553、叶形椭圆披针形,长宽比例适中,叶色绿色,具光泽;00564、花苞片10CM以上,宽40CM,花梗20CM;00575、肉穗花序长30CM,粗10以上,花苞高出叶面825CM;00586、无病虫害感染,轻度失水不萎蔫;00597、在低温05度自然过冬时无损害。0060综合比较原优选株最佳,其综合指标如下00611、株高25CM含盆,冠幅56CM,叶绿色,叶缘波浪明显,株形丰满紧凑;00622、叶长169CM,宽55CM,叶柄长135CM;00633、着花9朵,花梗粗壮直立;00644、花苞高出叶面913CM,佛焰苞长90CM,宽37CM,肉穗花序长30CM、粗11CM,花梗。

22、长221CM;00655、花苞白色,不完全展开,花小;00666、抗病强,无病虫害感染。0067本单株主要特征为小型品种,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叶缘波浪明显,花小,花梗直立,花苞高度适中,结合了二亲本的优良性状,自然开花9朵以上,较二亲本更有优势。00683、优选株组培快繁0069从优选株采集3侧芽为外植体,先用01的升汞常规消毒15MIN,无菌水清洗3次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14MGL1NAA001002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3001500LX,光照时间1214小时/天,45周后侧芽诱导成功获得增殖芽。0070。

23、将诱导成功的增殖芽转至第二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2,光强15002000LX,光照1214小时/天,培养56周后获得生长芽,叶色较浓绿,植株总体细小,每代增殖率380450,达到产业化生产需求;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为MSBA0540MGL1IBA013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0071将该生长芽移入第三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组培苗后进行组培快繁,经过56周后,每个团块可收获植株达到8个芽以上,培养条件为温度261,光强15002000LX,1214小时/天,所述的第三培养基为MSNAA0103MGL1蔗糖30GL1琼脂粉50GL1,PH60。在这一培养过程中。

24、,分生苗组培苗性状表现基本一致,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优良单株的种苗。0072将该无性系优良单株的组培苗种植在128目的穴盘筛苗,按白鹤芋类筛苗栽培方说明书CN102326510ACN102326512A5/5页8法,其植物性状在各阶段均表现高度一致、性状未出现任何分离现象,叶形披针形、叶色浓绿、叶缘平滑、叶面轻微皱缩。0073本发明从组培苗种植到成品阶段,筛苗的成活率9950。筛苗至成品开花的佛焰苞卵圆形尾尖微卷曲、花色乳白色。自然花朵数在810朵,自然开花率达到100;如采用人工催花着花数1018朵小芽催花成功,开花率100。上述性状表现完全达到商业化生产的对品种特性需求。0074本发明利用G。

25、A3催花技术处理亲本,保证亲本开花一致性,获得足量一致的花粉,花粉预冷处理后,保证授粉成功,从而获得足够的种子。0075本发明采用无菌播种技术,在人工提供的无菌培养基中培养种子,尽可能让种子含败育萌芽可能性,最大限度提升种子的成活率,为优选单株提供了更大的可行性。并且在播种苗前期,对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灭菌处理,排除基质本身带来的病苗对播种苗的影响,保证了种苗健康。0076本发明通过温室设施控制培养条件,防止过高、低温湿度及光强度对播种F1播种苗的不利影响,因此整个培养过程减少病虫害影响,有利于F1单株优选,让优选的单株向有利于现代种苗产业化、集约化种植方向进行。0077本发明还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大大加快了繁育速度,且植株整齐度高,所获得的大量原优良单株或团块的无性系后代其分生苗性状表现一致。007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3265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