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6022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09484.6

申请日:

2010.01.07

公开号:

CN102333501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2/42申请公布日:201201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2/42申请日:201001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F2/42

主分类号:

A61F2/42

申请人:

亿客思瑞米迪医疗有限公司

发明人:

扎米·甘农; 路易斯·阿雷利亚诺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优先权:

2009.01.07 US 12/319,43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代理人:

王达佐;洪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用于置换手中大多角骨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腕掌关节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实现了用与大多角骨具有相同解剖学构型的假体置换腕骨大多角骨。该植入物装置包括多个凹形表面,所述多个凹形表面与腕骨和掌骨进行关节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置换人手中的大多角骨的假体装置, 所述假体装置包含 : 刚性主体, 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手中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一关节连接 面, 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舟骨的远侧表面的第二关节连接面 ; 和 纵向形成在所述刚性主体中的通孔, 其中形成所述通孔以容纳缝线或条带或狭带以将 所述装置固定至第二掌骨、 小多角骨和 / 或第一掌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假体装置,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小多角 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三关节连接面。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假体装置,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弯曲合成体, 所述弯曲合 成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手中的大多角骨相似。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假体装置,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包含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从 背侧面至掌侧面穿过所述刚性主体。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假体装置, 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以提供软组织生长的通道。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假体装置, 其中所述尺侧面包含用于接合第二掌骨表面的关节 连接面。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假体装置, 还包含用于容纳缝线的多个孔。
8: 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包含 : 刚性主体, 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手中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一关节连接 面, 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舟骨的远侧表面的第二关节连接面, 其中所述 刚性主体具有纵向形成在所述刚性主体中的孔, 其中所述孔从所述刚性主体的尺侧面至桡 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 ; 螺纹螺旋部件, 所述螺纹螺旋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孔中, 所述螺纹螺旋部件具有前端和 尾端, 其中所述螺纹螺旋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尾端连结的条带 ; 以及 夹持器具, 所述夹持器具用于接合所述刚性主体, 所述夹持器具包括 : 具有第一末端和相对的第二末端的手柄部分, 在所述第二末端与所述手柄部分连结的杆部分, 用于容纳所述杆部分的管状部分, 和 与所述杆部分连结、 用于控制所述夹持器具与所述刚性主体接合的梢端部分。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 中小多角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三关节连接面。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弯曲合成体, 所 述弯曲合成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手中的大多角骨相似。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包含第二通孔, 所述 第二通孔从背侧面至掌侧面穿过所述刚性主体。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以容纳至少一条 带, 所述条带用于将所述刚性主体连接至相邻韧带或骨。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中所述通孔的一端适于容纳器具。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还包含用于容纳缝线的多个孔。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中所述尺侧面包含用于接合第二掌骨 表面的关节连接面。 2
16: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还包含试验插入物, 所述试验插入物用于 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7: 治疗腕掌关节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从人手切除大多角骨以产生大多角骨形腔 ; 使用试验插入物来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 置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切除的大多角骨相似 ; 在第二掌骨中钻出第一孔 ; 将条带插入第二掌骨的第一孔中, 所述条带具有尾 ; 将所述条带固定于第二掌骨, 其中用第一挤压螺钉固定所述条带 ; 将所述条带的活动端插入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中, 所述条带被插入从所述装置 的尺侧面至所述装置的桡侧面的通孔中 ; 在第一掌骨中钻出第二孔 ; 将所述条带保持适当的张力 ; 将所述条带的活动端固定于第二孔中, 用第二挤压螺钉固定所述条带 ; 将所述尾固定于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从而促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连接 和附着。
18: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包含刚性主体和通 孔, 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用于接合手中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一关节连接面和用于接合舟 骨的远侧表面的第二关节连接面 ; 所述通孔纵向形成在所述刚性主体中, 所述通孔从尺侧 面至桡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 其中形成所述通孔以容纳条带, 从而在假体装置置入后 促进周围韧带与所述刚性主体的连接和附着。
19: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小多角骨 的近侧表面的第三关节连接面。
20: 如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弯曲合成体, 所述弯曲合成 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手中的大多角骨相似。
21: 如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包含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从背 侧面至掌侧面穿过所述刚性主体。
22: 如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方法, 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以提供软组织生长通过的通 道。
23: 如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通孔的一端适于容纳器具。
24: 如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用于容纳缝线的多个孔。

说明书


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矫形植入物装置领域, 并且更具体而言, 涉及利用大多角骨形植入物 在腕掌关节置换大多角骨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背景
     诸如骨关节炎、 畸形、 癌症或创伤的疾病状况可以导致手中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 之间以及其它腕骨和掌骨之间的关节表面的退变。 这造成患者不适、 严重疼痛、 无菌性坏死 和 / 或腕骨关节炎。这些疾病状况的手术治疗包括腕骨间融合、 关节成形术、 腕融合、 局部 切除、 近侧列腕骨切除术、 骨移植、 桡骨茎突切除术、 桡骨缩短术或尺骨延长术和插入关节 成形术。在这些方法中, 融合术通常不是优选的。虽然疼痛可以缓解, 但是关节的稳定性, 力量和灵活性会受到影响。 涉及移除不可逆病变的骨的局部切除术导致不稳定以及邻近的 腕骨迁移到切除后留下的空间中。该迁移导致腕关节的不稳定性。此外, 开发的用于腕骨 置换的金属和陶瓷植入物还不令人满意, 问题主要涉及由于插入材料的硬度和不良的力分 布而造成的植入物的迁移、 植入物松动和骨吸收。
     关节炎是成人中影响手和腕的小关节的损伤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残疾是由相邻 骨的碾磨造成的, 相邻骨的天然关节表面的光滑软骨被剥离, 并且由疾病而变得粗糙。 该疾 病的一种形式是特别普遍的并且令人虚弱。其造成拇指基底关节 ( 也称为腕掌 (CMC) 关 节 ) 的骨关节炎性退变, 并且影响多达一半的绝经后女性。 CMC 关节是鞍形大多角骨与第一 掌骨关节连接的位置, 允许运动相似于机械万向型关节。关节炎性 CMC 关节的疼痛足以限 制诸如握或捏的日常活动。通常可以用物理治疗、 休息、 夹板疗法或抗炎药物来治疗症状。 如果疼痛持续, 则可能需要手术来恢复正常日常生活。
     插入关节成形术 (Interposition arthroplasty) 是治疗 CMC 关节炎最常用的外 科方法,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被使用。 插入关节成形术是这样的过程 : 当退变的关节 表面被移除后, 将生物材料或合成材料插在骨之间。插入的材料作为短期的垫来防止骨与 骨的接触, 并且提供支架用于倾斜入手术产生的空隙。
     已知的用于治疗 CMC 关节炎的手术介入首先是移除病变的组织。通常移除整个大 多角骨或其一部分。为了防止第一掌骨塌陷到由此产生的空间中, 通常使用线销将第一掌 骨的基底与食指掌骨的基底对准。该销作为临时稳定器。从前臂获取诸如掌长肌或桡侧腕 屈肌的腱, 并将其卷起, 类似于卷曲的 “鲚鱼” 或凝胶卷。然后将该鲚鱼缝合以防止展开, 并 将其插入拇指掌骨的基底和舟骨之间 ( 之前由大多角骨占据的空间 )。 在某些情况下, 进行 悬挂成形术, 其中使用另一块腱将拇指掌骨的基底结扎到食指掌骨的基底, 从而 “悬挂” 拇 指掌骨。线销被留在原处约 4-6 周, 同时进行康复。通常要 8 周或更多周之后, 患者才允许 不受限的活动。
     虽然腱插入的结果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该方法存在多个缺点。与需要使用移 植物的任何方法一样, 存在着移植物供体位点所带来的额外的手术创伤和发病率。在很多 情况下, 从中可以获取移植物的腱是不足的或组织的质量不够好。另一主要的缺点是获取 腱移植物以及准备它用于插入安置所花费的时间较长。 加入悬挂成形术也能显著增加手术
     时间。有证据表明, 在康复期间, 腱移植物变弱并失去结构强度。因此, 必须使用销来帮助 拇指掌骨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直至能最终支持掌骨的高密度的痂组织形成。 同样, 有证据表 明, 长期可能发生拇指缩短和其它解剖学改变, 这对关节功能和强度造成不利的影响。
     假体材料也用于治疗 CMC 关节炎。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是硅酮橡胶。已经从这些 材料生产出数种植入物设计, 包括具有长柄的圆柱形间隔物, 该长柄可以吻合入掌骨中形 成的沟中。硅酮橡胶植入物的另一设计包括具有小的定位销的纽扣形间隔物。上述植入物 的断裂和错位问题促使开发其它的设计, 所述其它设计加入了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或聚四氟 乙烯结构筛, 以提高强度和允许组织向内生长固定于掌骨。 另一植入物含有穿孔, 允许通过 连接桡侧腕屈肌腱的细条而进行固定。然而, 所有这些硅酮橡胶装置都会发生错位、 断裂、 磨损和软化, 这会导致产生硅酮的小颗粒。创造出的术语 “硅酮滑膜炎” 是用于描述由这种 硅酮颗粒的释放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
     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 希望通过设计意图重构连接关节的两块植入物来解决硬植 入物和硅酮植入物的降解相关的问题。大部分早期设计基本上就是简体柄上的球窝式关 节, 需要取出或定形多块骨, 这使手术更复杂而且侵袭性更强。
     上述假体插入关节成形术和 CMC 关节重构装置都没有满足可接受的成功度。最相 关的问题是长期分解、 松动或错位。 基于这些原因, 使用或不使用悬挂成形术的腱插入一直 在被使用, 尽管存在组织移植物获取、 延长的手术室时间和长期生物机械学、 强度、 功能和 畸形问题相关的固有问题。
     因此, 需要能克服部分或全部先前的 carpometarcarpal 关节表面重建植入物的 上述缺点的腕掌关节表面重建植入物的大多角骨植入物、 系统和使用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发明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置换腕掌关节中的大多角骨的新的和有用的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解剖学上正确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该装置以一种 一种解剖学上正确的方式与天然骨和软骨进行直接接触, 从而更有效地分配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允许实现腕掌 (CMC) 关节中的植入物稳定性的大多角 骨形植入物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非限制性方面中, 提供了用于置换人手中的大多角骨的假体装 置, 所述假体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关节连接面和第二关节连接面的刚性主体, 所述第一关节 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 所述第二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舟骨的 远侧表面。所述假体装置还包括纵向形成在所述主体中的通孔, 所述通孔从尺侧面向桡侧 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所述通孔的形成还用于容纳缝线和 / 或条带 / 狭带, 从而在放置 所述假体装置后促进周围韧带与主体的附着和粘附。
     在本发明的第二非限制性方面中, 提供了大多角骨置换系统, 其包括具有第一关 节连接面和第二关节连接面的主体, 所述第一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第一掌骨的近侧 表面, 所述第二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舟骨的远侧表面。主体具有纵向形成在其中的 孔, 所述孔从尺侧面向桡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大多角骨置换系统还包括容纳在所述 孔中的螺纹螺旋部件。螺纹螺旋部件具有前端和尾端。所述螺纹螺旋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尾 端连结的条带。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主体的夹持器具。所述夹持器具包括具有第一末端和相对的第二末端的手柄部分, 在所述第二末端与所述手柄部分连结的杆部分, 用于 容纳所述杆部分的管状部分和与所述杆部分连结的、 用于控制所述夹持器具与所述主体的 接合的梢端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三非限制性方面中, 治疗腕掌关节的方法, 以及包括 10 个步骤。在 步骤 1 中, 切除人手的大多角骨以产生大多角骨形腔。在步骤 2 中, 将试验插入物用于选择 合适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大小和形状与切除的大 多角骨相似。在步骤 3 中, 在第二掌骨中钻孔至优选的深度和位置。在步骤 4 中, 将条带入 第二掌骨的孔中。在步骤 5 中, 用挤压螺钉将条带固定于第二掌骨。在步骤 6 中, 将条带 活动端从大多角骨形装置的尺侧面至装置的桡侧面插入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在步骤 7 中, 在第一掌骨钻第二孔至优选的深度和位置。在步骤 8 中, 将条带拉紧。在步骤 9 中, 将 条带插入第一掌骨中的第二孔并用挤压螺钉固定。在步骤 10 中, 将条带的尾部与大多角骨 形植入物装置连接从而促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连接和附着。
     附图简要描述
     通过参考附图说明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 尽管所示的 实施方案仅是对实施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举例说明, 但是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描述可以 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大体结构和操作方法以及其它目的和优势。 附图并非意图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 其展示的是附加权利要求或后续修改的权利要求的具体实例, 仅仅是阐述和说 明本发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 现参考附图, 其中 :
     图 1 是带有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手的透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 置的透视图。
     图 3 是图 2 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大多角骨 形植入物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 4 是图 2 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桡侧面视 图。
     图 5 是图 2 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尺侧面视 图。
     图 6 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条带的透视图。
     图 7 是图 6 中所示的条带的透视图, 其中所述条带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 置换系统中使用的螺纹螺旋锚连接。
     图 8 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条带的透视图。
     图 9 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夹持器具的透视图。
     图 10 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试验插入物装置的透 视图。
     图 11 示例了腕掌关节中切口的位置。
     图 12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移除大多角骨的步骤。
     图 13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使用图 10 的试验插入物装置的步骤。
     图 14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条带连接于第二掌骨的步骤。
     图 15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条带插入图 2 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 图 16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条带连接于第一掌骨的步骤。
     图 17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图 9 的夹持器具插入图 2 的大多角骨形 植入物装置的步骤。
     图 18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将图 2 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条带 连接于第一掌骨的步骤。
     图 19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使用锚凹螺钉安装图 2 的大多角骨形植 入物装置的步骤。
     图 20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使用图 19 的锚凹螺钉安装图 2 的大多角 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
     图 21 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使用第二锚凹螺钉安装图 2 的大多角骨 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
     图 22 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插入腕掌关节 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23 是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袋的透视图。
     图 24 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图 23 所示的袋与腕掌关节连接的透视图。
     发明详细描述
     通过参考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然而, 本发明的技术、 系统和操作结构可以以多种形式和模式实施, 其中的某些与公开的实施方 案可以差异很大。因此, 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是代表性的。在这方面, 认为它 们出于公开的目的提供了最佳实施方案并为限定本发明范围的权利要求提供基础。 必须注 意到, 说明书和后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单数形式 “a” 、 “an” 和 “the” 包括复数指代, 除非 文中明确表明并非如此。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被设计用于替代腕骨大多角骨, 并具有与大多角骨相同的 解剖学构型。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被设计为适合容纳在腕骨大多角骨切除 ( 即大多角骨 切除术 ) 所产生的腔中, 并且被设计为关节间隔物, 其具有深的凹面来容纳和固定第一掌 骨的头部, 并且还可能用于容纳和固定第二掌骨、 小多角骨和舟骨。因此, 大多角骨形植入 物装置保持与相邻小多角骨、 第一掌骨、 第二掌骨和舟骨的关系。此外,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 装置意图用于以下情况 : 由表现为活动度降低的退变性关节炎或创伤后关节炎导致的分离 的腕掌 (CMC) 关节运动, 关节炎改变或腕掌关节半脱位的 X 线证据, 环绕运动时的局部疼痛 和明显响声伴随受累拇指的轴向压缩, 相关的不稳定的、 僵硬的或疼痛的远端关节, 或降低 的捏和握强度。因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具有与大多角骨相同的解剖学构型, 因此它能 更有效地分配力来降低骨结构上的压力, 提高强度和功能, 和最小化术后变形的发生。
     参照图 1, 显示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教导的腕掌 (CMC) 关节置换系统 100。如图所示, CMC 关节置换系统 100 包括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其位于选择性地 移除大多角骨所产生的腔中 ( 未示出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在其表面上具有多个 鞍形凹面用于与相邻小多角骨 115、 第一掌骨 120 和舟骨 125 进行关节连接, 大多角骨形 植入物装置 110 还具有凸面用于与第二掌骨 130 进行关节连接。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
     CMC 关节置换系统 100 包括条带, 例如用于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的条 带 135。 应当理解,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可以由钛制成, 但是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可以由不锈钢 (SST)、 聚醚醚 酮 (PEEK)、 钴、 铬、 聚乙烯、 聚合物、 弹性体、 硅酮、 聚碳酸酯、 聚氨基甲酸酯或其它相似类型 的生物相容材料制成。
     如图 2 所示,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优选具有刚性主体 200, 并且包括符合大 多角骨形状的解剖学正确形状。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具有多个凹形关节连接面, 其 中刚性主体 200 与手中相邻的骨接触 ( 未示出 )。具体而言,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优 选具有第一凹面 205 和第二凹面 210, 第一凹面 205 与第一掌骨 120 的相邻近侧表面 ( 如之 前的图 1 所示 ) 进行关节连接, 第二凹面 210 与远侧舟骨 125( 如之前的图 1 所示 ) 的关节 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此外,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具有第三凹面 215、 桡侧面 220 和 相对的尺侧面 225, 第三凹面 215 与小多角骨 115( 如之前的图 1 所示 ) 的桡侧关节连接面 进行关节连接, 尺侧面 225 与手的第二掌骨 130( 如之前的图 1 所示 ) 进行关节连接。
     通孔 230 从背侧面 235 至掌侧面 240 穿过刚性主体 200, 并且提供以便使大多角 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主体通过桥连组织形成而连接的开口, 例如在血肿牵引关节成形术 或包裹中。应当理解, 根据外科医生或制造商的参数选择, 通孔 230 的尺寸可以变化。应 当理解, 与相邻骨进行关节连接的表面 205、 210、 215、 和 225 与天然骨和软骨直接接触, 并 且帮助和提高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在腕掌关节中的稳定性。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 方案中,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内壁和非关节连接面可以用诸如多孔珠的介质进行 包被, 这促进软组织向内生长、 面上生长和穿透生长, 并且被还促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
     如 图 3 所 示, 大 多 角 骨 形 植 入 物 装 置 110 含 有 通 孔 (through hole) 或 通 孔 (throughaperture)300, 通孔 300 形成了从尺侧面 220 至桡侧面 225 的连续开口。孔 300 沿着轴 305 逐渐变细 ( 即, 孔 300 与水平轴 320 形成角度 325), 并且提供了用于容纳缝线、 条带、 钉、 狭带等的固定或锚定装置的轨道。提供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在大多角骨 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拐角处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孔 ( 例如孔 315), 从而允许编织和连接缝线、 条带、 狭带等来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相对于手中相邻骨的稳定性。
     如图 4 所示, 提供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具有桡侧面 220 上的通孔 300 以 及桡侧面 220 上的一个或多个基本相似的孔 400 和 405。提供的孔 400 和 405 用于容纳缝 线、 钉等, 以便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相邻骨、 韧带或其它组织连接, 从而增加大 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在手 ( 未示出 ) 中的稳定性。
     如图 5 所示,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含有凹面 215 和尺侧面 225, 凹面 215 是 用于与小多角骨 ( 未示出 ) 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 尺侧面 225 与手的第二掌骨 进行关节连接。凹面 215 和尺侧面 225 中的每一个与天然骨和软骨直接接触, 这能帮助和 提高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在腕掌关节中的稳定性。此外, 多个孔 315 和 500 能为缝 线、 钉等提供编织和连接点, 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图 6 示例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未示出 ) 所 利用的条带 600, 从而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相邻骨和韧带连接。 在其它非限制性 实施方案中, 缝线、 钉、 带或其它相似类型的材料可以用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条带600 通常是带形的, 并且包括带尾 605, 从而允许将带尾 605 通过多个孔 400, 405( 图 4 中所 示 ) 和 315 和 500( 图 5 中所示 ) 进行编织, 以及编织至相邻骨和 / 或韧带, 从而增加大多 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在腕掌关节中的稳定性。
     如图 7 所示, 条带 600 的在尾端 710 与松质螺纹螺旋锚 700 连结。 利用螺纹螺旋锚 700 将条带 600 插入通过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并插入诸如第二掌骨的相邻骨, 从而将 螺纹螺旋锚 700 锚定在第二掌骨中并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第二掌骨连结 ( 如参 照图 14-16 所显示和描述的 )。 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可以使用皮质螺纹螺钉或半松 质、 半皮质螺纹螺钉来将条带 600 插入相邻骨。条带 600 优选由聚酯制成, 但是在其它非限 制性实施方案中, 条带 600 可以由聚丙烯、 EPTFE、 聚乙烯或任何其它相似类型的材料制成。
     图 8 显示了连接条带 601 的另一非限制性实例。条带 601 利用条带尾 602 连接至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尺侧面 220、 相邻第一掌骨 120 的前侧头部和舟骨 125 的桡侧 面, 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条带 601 和 / 或尾 602 可以被连接至软组织, 以另外地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
     现参见图 9, 显示了用于在腕掌关节置换操作中插入大多角骨植入物装置 110( 未 示出 ) 的夹持器具 900。夹持器具 900 包括大体上圆柱形的手柄部分 902, 手柄部分 902 与 管状杆部分 904 连结。杆部分 904 具有与手柄部分 902 固定连结的第一末端 903 和螺纹第 二末端 906, 螺纹第二末端 906 部分地位于大体上管状的部分 908 中。此外, 管状部分 908 终止于 “盒式驱动” 梢端部分 910 中。梢端部分 910 是用于被容纳在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 置 110( 图 2 中所示 ) 的桡侧面 220 的孔 300 中。当手柄部分 902 沿着弧形轴 912 转动时, 梢端部分 910 以固定过盈配合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接合。该转动使梢端部分 910 展开, 从而使梢端部分 910 在桡侧面 220 的孔 300 中 ( 图 2 中所示 ) 施加摩擦力。同样, 通 过相应地沿着弧 912 的方向转动手柄部分 902 而使梢端部分 910 压缩, 可以将梢端部分 910 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孔 300 缩回。
     图 10 示例了外科医生用于选择适于进行腕掌关节置换操作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 装置 110( 之前的图 1-5 所示 ) 而使用的试验插入物装置 1000。具体而言, 试验插入物装 置 1000 包括与如图 1-5 所示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基本相似的试验部分 1005。此 外, 试验部分 1005 终止于杆部分 1010 中。杆部分 1010 的形状大体上是圆柱形, 与试验部 分 1005 在末端 1015 连结。杆部分 1010 还与手柄部分 1020 在末端 1025 连结。在操作中, 试验插入物装置 1000 是用于辅助外科医生达到合适的深度, 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定位和对准。试验插入物装置 1000 还辅助外科医生估计腕掌关节置换所需的大多角骨形 植入物装置 110( 之前的图 1-5 所示 ) 的大小。
     如所示图 11-21,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试验插入物装置 1000 和条带 600 可 以用于提供腕掌关节置换系统 100 和置换人手 1100( 图 11 中所示 ) 中腕骨大多角骨的操 作。应当理解, 用于置换大多角骨的其它装置是外科技术中外科医生可容易获取的常用装 置。
     现参见图 11, 在人手 1100 的拇指腕掌 (CMC) 关节的背侧 - 桡侧纵向基底的附近制 造切口 1105。如图 12 所示, 移除大多角骨 1200( 即进行大多角骨切除术 ), 从而在第一掌 骨 120、 舟骨 125、 第二掌骨 130 和小多角骨 115 骨之间形成大多角骨形腔 1205。
     然后, 如图 13 所示, 通过估计关节高度和试验插入物装置 1000 与小多角骨 115、第一掌骨 120、 舟骨 125 和第二掌骨 130 骨的关节连接, 试验插入物装置 1000 用于辅助外 科医生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图 14 中所示 )。然后, 在第二掌骨 130 的基底、 大多角骨形腔 1205 的深部预先钻出孔 1305。此外, 孔 1310 在第一掌骨 120 中基底 的上方预先钻出, 孔 1310 位于掌侧至背侧的中央并且朝向第一掌骨 120 的掌侧缘成角。
     然后,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 如图 14 所示的, 在选择了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 物装置 110 之后, 外科医生将条带 600 插入预先钻出的孔 1305, 但是孔也可以在此时钻出。 然后, 将挤压螺钉 2400 拧入该孔中, 将条带 600 的位置固定。条带 600 是用于将大多角骨 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骨连接, 以便加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条带具有尾 605。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 600 可用于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 置 110 与骨连接。
     然后, 如图 15 所示, 外科医生将条带 600 插入通过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 孔 300, 从尺侧面 225 延伸至桡侧面 220( 如图 3 所示 )。然后, 外科医生使用条带 600 将大 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降入” 或滑入大多角骨形腔 1205。
     如图 16 所示,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位置优选为使得植入物 110 的第一凹 面 205 与第一掌骨 120 的近侧表面进行关节连接, 并且第二凹面 210 与远侧舟骨 125 的关 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此外, 第三凹面 215 与小多角骨 115 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 连接。第四表面 225 与第二掌骨 130 相接。 然后, 条带 600 被用于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置于与第一掌骨 120 保持合 适的张力。通过将挤压螺钉 2600 拧入第一掌骨 120 中预先钻出的孔 1310 而固定条带 600, 尽管该孔也可以在此时钻出。 现在, 条带 600 提供了从第一掌骨 120 至第二掌骨 130 的固定 “桥接” , 从而支持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条带 600 的尾 605 被合并入囊形闭合 ( 例如 图 4 的孔 400 和 405 和图 5 的孔 315 和 500), 从而进一步强化和稳定腕掌关节并且定位大 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条带 600 和尾 605 还可以被固定于相邻的骨、 韧带或其它组织, 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 110 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在选择了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后, 如图 17 所示, 外科医生将夹持器具 900 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连结, 该过程是通 过将梢端部分 910( 未示出 ) 插入孔 300( 未示出 ) 并转动手柄部分 902, 以便使梢端部分 910 在孔 300 内展开并提供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过盈配合。
     然后, 如图 18 所示, 外科医生将条带 600 插入通孔 230, 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骨连接, 以便加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稳定性。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 中, 可以使用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 600 来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骨连接。在其它 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 可以使用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 600 来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与骨连接。
     然后, 使用夹持器具 900 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插入由于大多角骨切除术 而形成的大多角骨形腔 1205。 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位置优选为使得植入物 110 的 第一凹面 205 与第一掌骨 120 的近侧表面进行关节连接, 并且第二凹面 210 与远侧舟骨 125 的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此外, 第三凹面 215 与小多角骨 115 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 关节连接。第四表面 225 与第二掌骨 130 相接。转动夹持器具 900 的手柄部分 902( 图 17 中所示 ) 以消除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过盈配合。然后, 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
     置 110 移除夹持器具 900。另外, 用缝线将条带 600 与软组织或骨连接, 而在其它非限制性 实施方案中, 可以使用螺钉固定、 钉、 生物腱固定装置、 缝线锚或挤压螺钉。
     然后如图 19 和 20 所示, 将具有例如缝线 1800 的松质螺纹螺旋锚 700 在桡侧面 220 插入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的孔 300。通过使用螺丝刀 1700 使螺纹螺旋锚 700 驱 动通过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并进入第二掌骨 130 基底处预先钻出的孔。在其它非限 制性实施方案中, 置留狭带或缝线与与挤压螺钉螺丝刀连结, 被插入预先钻出的孔并用螺 纹螺旋锚 700 进行固定, 然后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连结。
     然后, 如所示图 20, 螺纹螺旋锚 700 被进一步拧入第二掌骨 130, 使得螺纹螺旋锚 700 穿透第二掌骨 130 并导致缝线 1800 穿透第二掌骨 130。将剩余的缝线 1800 向近侧折 回, 从而固定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和相邻腱, 并将剩余部分剪掉。此外, 一个或多 个基本相似的条带 600 与第一掌骨 120 和舟骨 125 的软组织连接以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 装置 110 的稳定性。
     如图 21 所示, 具有例如缝线 1905 的第二螺锚 1900 被驱动通过第一掌骨 120 和第 二掌骨 130 中预先钻出的孔, 使得螺纹螺旋锚 1900 穿过第一掌骨 120 并锚定在第二掌骨 130 中, 使缝线 1905 穿过第一掌骨 120 并埋在第二掌骨 130 中。然后, 检查第一掌骨 120 的 稳定性和活动度。将剩余的缝线 1905 向近侧折回以固定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110 和 相邻腱, 并将剩余部分剪掉。缝线 1800 和 1905 与条带 600 联合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 置 110 的稳定性。 现参见图 22, 显示了按照图 14-16 的过程利用腕掌关节置换系统 100 用大多角骨 形植入物装置 110 置换大多角骨的流程图。该方法开始于步骤 2000 并进入步骤 2002, 其 中在拇指的背侧 - 桡侧纵向基底制造切口并进行大多角骨切除术。然后, 在步骤 2004 中, 试验插入物装置被用于辅助外科医生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 在步骤 2006 中, 在第二掌骨的基底处预先钻孔至所需的深度和位置。然后, 在步骤 2008 中, 将条带插入 孔中, 从而提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与骨的连接。然后, 在步骤 2010 中, 将挤压螺钉插入 孔中, 将条带的位置固定。在步骤 2012 中, 通过利用在植入物的尺侧面至植入物的桡侧面 的开口中的条带将大多角骨假体 “降入” 或滑入大多角骨腔而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插 入大多角骨腔中。在步骤 2014 中, 在第一掌骨中预先钻孔至所需的位置和所需的深度。然 后, 在步骤 2016 中, 将条带保持合适的张力。然后, 在步骤 2018 中, 通过将挤压螺钉拧入第 一掌骨中预先钻出的孔中而将条带的活动端固定入该孔中。现在, 条带提供从第一掌骨至 第二掌骨的固定 “桥接” 。然后, 在步骤 2020 中, 将条带的尾在囊形闭合固定至大多角骨形 植入物装置, 从而进一步加强和稳定腕掌关节和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位置。该方法终 止于步骤 2022。
     如所示图 23, 植入物袋装置 2110 优选具有非刚性主体 2100, 并且具有能填充缺失 的大多角骨区域的形状。或者, 仅去除大多角骨损坏的部分, 非刚性主体 2100 仅填充缺失 的大多角骨部分的区域 ( 未示出 )。植入物袋装置 2110 具有袋 2112 和多条绳 2114。绳 2114 是用于连接至相邻骨。绳 2114 通常是绳形或带形。
     如所示图 24, 植入物袋装置 2110 包括容纳置于袋 2112 中的生物材料 2116 的腔。 含有生物材料 2116 的袋作为垫来防止骨与骨的接触, 并且防止相邻第一掌骨 120、 第二掌 骨 130、 小多角骨 115 和舟骨 125 塌陷入手术产生的空隙中 ( 未示出 )。诸如掌长肌或桡侧
     腕屈肌的腱可以被用作生物材料 2116。可以从前臂获得腱, 并将其卷起, 类似于卷起的 “鲚 鱼” 或凝胶卷。然后, 将腱插入袋 2112 中以防止展开, 并且将其插入第一掌骨 120 的基底 和舟骨 125 之间, 之前由大多角骨占据的空间 ( 未示出 )。如上文讨论的, 利用螺钉、 缝线、 钉等, 可以将植入物袋装置 2110 连接于相邻骨、 韧带或其它组织, 从而增加植入物袋装置 2110 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征,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其它相似的方法和系统。
     尽管参考优选实施方案和可选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 并且出于本发明完整公开 的目的, 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了相当详细的描述, 但是这些实施方案仅是示例性的, 并且不 是意图限制或代表本发明所有方面的全部内容。因此, 本发明的范围仅由随后的权利要求 所限定。 此外,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 在这些细节中可以进行很多变化而不会偏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应当理解, 能够以其它方式实施本发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特 征。

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350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33501ACN102333501A21申请号201080009484622申请日2010010712/319,43820090107USA61F2/4220060171申请人亿客思瑞米迪医疗有限公司地址美国新泽西州72发明人扎米甘农路易斯阿雷利亚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代理人王达佐洪欣54发明名称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57摘要提供了用于置换手中大多角骨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腕掌关节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实现了用与大多角骨具有相同解剖学构型的假体置换腕骨大多角。

2、骨。该植入物装置包括多个凹形表面,所述多个凹形表面与腕骨和掌骨进行关节连接。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825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0/0000522010010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80714EN20100715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20页CN102333515A1/2页21用于置换人手中的大多角骨的假体装置,所述假体装置包含刚性主体,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手中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一关节连接面,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舟骨的远侧表面的第二关节连。

3、接面;和纵向形成在所述刚性主体中的通孔,其中形成所述通孔以容纳缝线或条带或狭带以将所述装置固定至第二掌骨、小多角骨和/或第一掌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装置,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小多角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三关节连接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体装置,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弯曲合成体,所述弯曲合成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手中的大多角骨相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体装置,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包含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从背侧面至掌侧面穿过所述刚性主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体装置,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以提供软组织生长的通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体装置,其中所述尺侧面包含用于接合第二掌骨表面的。

4、关节连接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体装置,还包含用于容纳缝线的多个孔。8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包含刚性主体,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手中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一关节连接面,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舟骨的远侧表面的第二关节连接面,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纵向形成在所述刚性主体中的孔,其中所述孔从所述刚性主体的尺侧面至桡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螺纹螺旋部件,所述螺纹螺旋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孔中,所述螺纹螺旋部件具有前端和尾端,其中所述螺纹螺旋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尾端连结的条带;以及夹持器具,所述夹持器具用于接合所述刚性主体,所述夹持器具包括具有第一末端和相对的第二末端的手柄部分,在所述第二末端与所述。

5、手柄部分连结的杆部分,用于容纳所述杆部分的管状部分,和与所述杆部分连结、用于控制所述夹持器具与所述刚性主体接合的梢端部分。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小多角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三关节连接面。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弯曲合成体,所述弯曲合成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手中的大多角骨相似。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包含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从背侧面至掌侧面穿过所述刚性主体。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以容纳至少一条带,所述条带用于将所述刚性主体连接至相邻韧带或。

6、骨。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中所述通孔的一端适于容纳器具。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还包含用于容纳缝线的多个孔。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中所述尺侧面包含用于接合第二掌骨表面的关节连接面。权利要求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2/2页3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多角骨置换系统,还包含试验插入物,所述试验插入物用于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7治疗腕掌关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人手切除大多角骨以产生大多角骨形腔;使用试验插入物来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切。

7、除的大多角骨相似;在第二掌骨中钻出第一孔;将条带插入第二掌骨的第一孔中,所述条带具有尾;将所述条带固定于第二掌骨,其中用第一挤压螺钉固定所述条带;将所述条带的活动端插入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中,所述条带被插入从所述装置的尺侧面至所述装置的桡侧面的通孔中;在第一掌骨中钻出第二孔;将所述条带保持适当的张力;将所述条带的活动端固定于第二孔中,用第二挤压螺钉固定所述条带;将所述尾固定于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从而促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连接和附着。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包含刚性主体和通孔,所述刚性主体具有用于接合手中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一关节连接面和用于接合舟。

8、骨的远侧表面的第二关节连接面;所述通孔纵向形成在所述刚性主体中,所述通孔从尺侧面至桡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其中形成所述通孔以容纳条带,从而在假体装置置入后促进周围韧带与所述刚性主体的连接和附着。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用于接合所述手中小多角骨的近侧表面的第三关节连接面。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刚性主体还包含弯曲合成体,所述弯曲合成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手中的大多角骨相似。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刚性主体包含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从背侧面至掌侧面穿过所述刚性主体。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以提供软组织生长通过的通道。。

9、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孔的一端适于容纳器具。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于容纳缝线的多个孔。权利要求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9页4用于大多角骨置换的系统和方法发明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矫形植入物装置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利用大多角骨形植入物在腕掌关节置换大多角骨的系统和方法。0002发明背景0003诸如骨关节炎、畸形、癌症或创伤的疾病状况可以导致手中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之间以及其它腕骨和掌骨之间的关节表面的退变。这造成患者不适、严重疼痛、无菌性坏死和/或腕骨关节炎。这些疾病状况的手术治疗包括腕骨间融合、关节成形术、腕融合、局部切除、近。

10、侧列腕骨切除术、骨移植、桡骨茎突切除术、桡骨缩短术或尺骨延长术和插入关节成形术。在这些方法中,融合术通常不是优选的。虽然疼痛可以缓解,但是关节的稳定性,力量和灵活性会受到影响。涉及移除不可逆病变的骨的局部切除术导致不稳定以及邻近的腕骨迁移到切除后留下的空间中。该迁移导致腕关节的不稳定性。此外,开发的用于腕骨置换的金属和陶瓷植入物还不令人满意,问题主要涉及由于插入材料的硬度和不良的力分布而造成的植入物的迁移、植入物松动和骨吸收。0004关节炎是成人中影响手和腕的小关节的损伤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残疾是由相邻骨的碾磨造成的,相邻骨的天然关节表面的光滑软骨被剥离,并且由疾病而变得粗糙。该疾病的一种形式。

11、是特别普遍的并且令人虚弱。其造成拇指基底关节也称为腕掌CMC关节的骨关节炎性退变,并且影响多达一半的绝经后女性。CMC关节是鞍形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关节连接的位置,允许运动相似于机械万向型关节。关节炎性CMC关节的疼痛足以限制诸如握或捏的日常活动。通常可以用物理治疗、休息、夹板疗法或抗炎药物来治疗症状。如果疼痛持续,则可能需要手术来恢复正常日常生活。0005插入关节成形术INTERPOSITIONARTHROPLASTY是治疗CMC关节炎最常用的外科方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被使用。插入关节成形术是这样的过程当退变的关节表面被移除后,将生物材料或合成材料插在骨之间。插入的材料作为短期的垫来防。

12、止骨与骨的接触,并且提供支架用于倾斜入手术产生的空隙。0006已知的用于治疗CMC关节炎的手术介入首先是移除病变的组织。通常移除整个大多角骨或其一部分。为了防止第一掌骨塌陷到由此产生的空间中,通常使用线销将第一掌骨的基底与食指掌骨的基底对准。该销作为临时稳定器。从前臂获取诸如掌长肌或桡侧腕屈肌的腱,并将其卷起,类似于卷曲的“鲚鱼”或凝胶卷。然后将该鲚鱼缝合以防止展开,并将其插入拇指掌骨的基底和舟骨之间之前由大多角骨占据的空间。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悬挂成形术,其中使用另一块腱将拇指掌骨的基底结扎到食指掌骨的基底,从而“悬挂”拇指掌骨。线销被留在原处约46周,同时进行康复。通常要8周或更多周之后,患。

13、者才允许不受限的活动。0007虽然腱插入的结果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该方法存在多个缺点。与需要使用移植物的任何方法一样,存在着移植物供体位点所带来的额外的手术创伤和发病率。在很多情况下,从中可以获取移植物的腱是不足的或组织的质量不够好。另一主要的缺点是获取腱移植物以及准备它用于插入安置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加入悬挂成形术也能显著增加手术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2/9页5时间。有证据表明,在康复期间,腱移植物变弱并失去结构强度。因此,必须使用销来帮助拇指掌骨保持在正确的位置,直至能最终支持掌骨的高密度的痂组织形成。同样,有证据表明,长期可能发生拇指缩短和其它解剖学改变,。

14、这对关节功能和强度造成不利的影响。0008假体材料也用于治疗CMC关节炎。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是硅酮橡胶。已经从这些材料生产出数种植入物设计,包括具有长柄的圆柱形间隔物,该长柄可以吻合入掌骨中形成的沟中。硅酮橡胶植入物的另一设计包括具有小的定位销的纽扣形间隔物。上述植入物的断裂和错位问题促使开发其它的设计,所述其它设计加入了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或聚四氟乙烯结构筛,以提高强度和允许组织向内生长固定于掌骨。另一植入物含有穿孔,允许通过连接桡侧腕屈肌腱的细条而进行固定。然而,所有这些硅酮橡胶装置都会发生错位、断裂、磨损和软化,这会导致产生硅酮的小颗粒。创造出的术语“硅酮滑膜炎”是用于描述由这种硅酮颗粒的释。

15、放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0009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希望通过设计意图重构连接关节的两块植入物来解决硬植入物和硅酮植入物的降解相关的问题。大部分早期设计基本上就是简体柄上的球窝式关节,需要取出或定形多块骨,这使手术更复杂而且侵袭性更强。0010上述假体插入关节成形术和CMC关节重构装置都没有满足可接受的成功度。最相关的问题是长期分解、松动或错位。基于这些原因,使用或不使用悬挂成形术的腱插入一直在被使用,尽管存在组织移植物获取、延长的手术室时间和长期生物机械学、强度、功能和畸形问题相关的固有问题。0011因此,需要能克服部分或全部先前的CARPOMETARCARPAL关节表面重建植入物的上述缺点的腕。

16、掌关节表面重建植入物的大多角骨植入物、系统和使用方法。0012发明概述001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发明的缺点。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置换腕掌关节中的大多角骨的新的和有用的系统。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解剖学上正确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该装置以一种一种解剖学上正确的方式与天然骨和软骨进行直接接触,从而更有效地分配力。00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允许实现腕掌CMC关节中的植入物稳定性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0017在本发明的第一非限制性方面中,提供了用于置换人手中的大多角骨的假体装置,所述假体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关节连接面和第二关节连接面的刚性主体,所述第一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

17、中的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所述第二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舟骨的远侧表面。所述假体装置还包括纵向形成在所述主体中的通孔,所述通孔从尺侧面向桡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所述通孔的形成还用于容纳缝线和/或条带/狭带,从而在放置所述假体装置后促进周围韧带与主体的附着和粘附。0018在本发明的第二非限制性方面中,提供了大多角骨置换系统,其包括具有第一关节连接面和第二关节连接面的主体,所述第一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第一掌骨的近侧表面,所述第二关节连接面用于接合手中的舟骨的远侧表面。主体具有纵向形成在其中的孔,所述孔从尺侧面向桡侧面以一定角度逐渐变细。大多角骨置换系统还包括容纳在所述孔中的螺纹螺旋部件。螺纹。

18、螺旋部件具有前端和尾端。所述螺纹螺旋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尾端连结的条带。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主体的夹持器具。所述夹持器具包括具有第一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3/9页6末端和相对的第二末端的手柄部分,在所述第二末端与所述手柄部分连结的杆部分,用于容纳所述杆部分的管状部分和与所述杆部分连结的、用于控制所述夹持器具与所述主体的接合的梢端部分。0019在本发明的第三非限制性方面中,治疗腕掌关节的方法,以及包括10个步骤。在步骤1中,切除人手的大多角骨以产生大多角骨形腔。在步骤2中,将试验插入物用于选择合适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所述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大小和形状与切。

19、除的大多角骨相似。在步骤3中,在第二掌骨中钻孔至优选的深度和位置。在步骤4中,将条带入第二掌骨的孔中。在步骤5中,用挤压螺钉将条带固定于第二掌骨。在步骤6中,将条带活动端从大多角骨形装置的尺侧面至装置的桡侧面插入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在步骤7中,在第一掌骨钻第二孔至优选的深度和位置。在步骤8中,将条带拉紧。在步骤9中,将条带插入第一掌骨中的第二孔并用挤压螺钉固定。在步骤10中,将条带的尾部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连接从而促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连接和附着。0020附图简要描述0021通过参考附图说明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尽管所示的实施方案仅是对实施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举例。

20、说明,但是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大体结构和操作方法以及其它目的和优势。附图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展示的是附加权利要求或后续修改的权利要求的具体实例,仅仅是阐述和说明本发明。0022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现参考附图,其中0023图1是带有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手的透视图。0024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透视图。0025图3是图2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横截面视图。0026图4是图2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桡侧面视图。002。

21、7图5是图2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尺侧面视图。0028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条带的透视图。0029图7是图6中所示的条带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条带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螺纹螺旋锚连接。0030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条带的透视图。0031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夹持器具的透视图。0032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试验插入物装置的透视图。0033图11示例了腕掌关节中切口的位置。0034图12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移除大多角骨的步骤。0035。

22、图13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使用图10的试验插入物装置的步骤。0036图14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条带连接于第二掌骨的步骤。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4/9页70037图15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条带插入图2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0038图16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条带连接于第一掌骨的步骤。0039图17示例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图9的夹持器具插入图2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0040图18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将图2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条带连接于第一掌骨的步骤。0041图19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使。

23、用锚凹螺钉安装图2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0042图20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使用图19的锚凹螺钉安装图2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0043图21示例了按照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使用第二锚凹螺钉安装图2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步骤。0044图22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插入腕掌关节的方法的流程图。0045图23是腕掌关节置换系统中使用的袋的透视图。0046图24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图23所示的袋与腕掌关节连接的透视图。0047发明详细描述0048通过参考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系统和操作结构可以以多种。

24、形式和模式实施,其中的某些与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差异很大。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是代表性的。在这方面,认为它们出于公开的目的提供了最佳实施方案并为限定本发明范围的权利要求提供基础。必须注意到,说明书和后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单数形式“A”、“AN”和“THE”包括复数指代,除非文中明确表明并非如此。0049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被设计用于替代腕骨大多角骨,并具有与大多角骨相同的解剖学构型。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被设计为适合容纳在腕骨大多角骨切除即大多角骨切除术所产生的腔中,并且被设计为关节间隔物,其具有深的凹面来容纳和固定第一掌骨的头部,并且还可能用于容纳和固定第二掌骨、小多角骨和舟骨。。

25、因此,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保持与相邻小多角骨、第一掌骨、第二掌骨和舟骨的关系。此外,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意图用于以下情况由表现为活动度降低的退变性关节炎或创伤后关节炎导致的分离的腕掌CMC关节运动,关节炎改变或腕掌关节半脱位的X线证据,环绕运动时的局部疼痛和明显响声伴随受累拇指的轴向压缩,相关的不稳定的、僵硬的或疼痛的远端关节,或降低的捏和握强度。因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具有与大多角骨相同的解剖学构型,因此它能更有效地分配力来降低骨结构上的压力,提高强度和功能,和最小化术后变形的发生。0050参照图1,显示了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教导的腕掌CMC关节置换系统100。如图所示,CMC关节置换系。

26、统100包括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其位于选择性地移除大多角骨所产生的腔中未示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在其表面上具有多个鞍形凹面用于与相邻小多角骨115、第一掌骨120和舟骨125进行关节连接,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还具有凸面用于与第二掌骨130进行关节连接。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5/9页8CMC关节置换系统100包括条带,例如用于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的条带135。应当理解,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可以由钛制成,但是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可以由不锈钢S。

27、ST、聚醚醚酮PEEK、钴、铬、聚乙烯、聚合物、弹性体、硅酮、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或其它相似类型的生物相容材料制成。0051如图2所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优选具有刚性主体200,并且包括符合大多角骨形状的解剖学正确形状。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具有多个凹形关节连接面,其中刚性主体200与手中相邻的骨接触未示出。具体而言,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优选具有第一凹面205和第二凹面210,第一凹面205与第一掌骨120的相邻近侧表面如之前的图1所示进行关节连接,第二凹面210与远侧舟骨125如之前的图1所示的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此外,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具有第三凹面215、桡。

28、侧面220和相对的尺侧面225,第三凹面215与小多角骨115如之前的图1所示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尺侧面225与手的第二掌骨130如之前的图1所示进行关节连接。0052通孔230从背侧面235至掌侧面240穿过刚性主体200,并且提供以便使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主体通过桥连组织形成而连接的开口,例如在血肿牵引关节成形术或包裹中。应当理解,根据外科医生或制造商的参数选择,通孔230的尺寸可以变化。应当理解,与相邻骨进行关节连接的表面205、210、215、和225与天然骨和软骨直接接触,并且帮助和提高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在腕掌关节中的稳定性。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大多角。

29、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内壁和非关节连接面可以用诸如多孔珠的介质进行包被,这促进软组织向内生长、面上生长和穿透生长,并且被还促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0053如图3所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含有通孔THROUGHHOLE或通孔THROUGHAPERTURE300,通孔300形成了从尺侧面220至桡侧面225的连续开口。孔300沿着轴305逐渐变细即,孔300与水平轴320形成角度325,并且提供了用于容纳缝线、条带、钉、狭带等的固定或锚定装置的轨道。提供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在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拐角处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孔例如孔315,从而允许编织和连接缝线、条带。

30、、狭带等来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相对于手中相邻骨的稳定性。0054如图4所示,提供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具有桡侧面220上的通孔300以及桡侧面220上的一个或多个基本相似的孔400和405。提供的孔400和405用于容纳缝线、钉等,以便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相邻骨、韧带或其它组织连接,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在手未示出中的稳定性。0055如图5所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含有凹面215和尺侧面225,凹面215是用于与小多角骨未示出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尺侧面225与手的第二掌骨进行关节连接。凹面215和尺侧面225中的每一个与天然骨和软骨直接接触。

31、,这能帮助和提高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在腕掌关节中的稳定性。此外,多个孔315和500能为缝线、钉等提供编织和连接点,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0056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图6示例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未示出所利用的条带600,从而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相邻骨和韧带连接。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缝线、钉、带或其它相似类型的材料可以用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条带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6/9页9600通常是带形的,并且包括带尾605,从而允许将带尾605通过多个孔400,405图4中所示和315和500图5中所示进行。

32、编织,以及编织至相邻骨和/或韧带,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在腕掌关节中的稳定性。0057如图7所示,条带600的在尾端710与松质螺纹螺旋锚700连结。利用螺纹螺旋锚700将条带600插入通过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并插入诸如第二掌骨的相邻骨,从而将螺纹螺旋锚700锚定在第二掌骨中并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第二掌骨连结如参照图1416所显示和描述的。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皮质螺纹螺钉或半松质、半皮质螺纹螺钉来将条带600插入相邻骨。条带600优选由聚酯制成,但是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条带600可以由聚丙烯、EPTFE、聚乙烯或任何其它相似类型的材料制成。005。

33、8图8显示了连接条带601的另一非限制性实例。条带601利用条带尾602连接至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尺侧面220、相邻第一掌骨120的前侧头部和舟骨125的桡侧面,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条带601和/或尾602可以被连接至软组织,以另外地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0059现参见图9,显示了用于在腕掌关节置换操作中插入大多角骨植入物装置110未示出的夹持器具900。夹持器具900包括大体上圆柱形的手柄部分902,手柄部分902与管状杆部分904连结。杆部分904具有与手柄部分902固定连结的第一末端903和螺纹第二末端906,螺。

34、纹第二末端906部分地位于大体上管状的部分908中。此外,管状部分908终止于“盒式驱动”梢端部分910中。梢端部分910是用于被容纳在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图2中所示的桡侧面220的孔300中。当手柄部分902沿着弧形轴912转动时,梢端部分910以固定过盈配合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接合。该转动使梢端部分910展开,从而使梢端部分910在桡侧面220的孔300中图2中所示施加摩擦力。同样,通过相应地沿着弧912的方向转动手柄部分902而使梢端部分910压缩,可以将梢端部分910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孔300缩回。0060图10示例了外科医生用于选择适于进行腕掌关节置换操作的。

35、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之前的图15所示而使用的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具体而言,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包括与如图15所示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基本相似的试验部分1005。此外,试验部分1005终止于杆部分1010中。杆部分1010的形状大体上是圆柱形,与试验部分1005在末端1015连结。杆部分1010还与手柄部分1020在末端1025连结。在操作中,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是用于辅助外科医生达到合适的深度,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定位和对准。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还辅助外科医生估计腕掌关节置换所需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之前的图15所示的大小。0061如所示图1121,大多角。

36、骨形植入物装置110、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和条带600可以用于提供腕掌关节置换系统100和置换人手1100图11中所示中腕骨大多角骨的操作。应当理解,用于置换大多角骨的其它装置是外科技术中外科医生可容易获取的常用装置。0062现参见图11,在人手1100的拇指腕掌CMC关节的背侧桡侧纵向基底的附近制造切口1105。如图12所示,移除大多角骨1200即进行大多角骨切除术,从而在第一掌骨120、舟骨125、第二掌骨130和小多角骨115骨之间形成大多角骨形腔1205。0063然后,如图13所示,通过估计关节高度和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与小多角骨115、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

37、3515A7/9页10第一掌骨120、舟骨125和第二掌骨130骨的关节连接,试验插入物装置1000用于辅助外科医生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图14中所示。然后,在第二掌骨130的基底、大多角骨形腔1205的深部预先钻出孔1305。此外,孔1310在第一掌骨120中基底的上方预先钻出,孔1310位于掌侧至背侧的中央并且朝向第一掌骨120的掌侧缘成角。0064然后,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如图14所示的,在选择了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之后,外科医生将条带600插入预先钻出的孔1305,但是孔也可以在此时钻出。然后,将挤压螺钉2400拧入该孔中,将条带600的位置固定。条带6。

38、00是用于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骨连接,以便加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条带具有尾605。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600可用于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骨连接。0065然后,如图15所示,外科医生将条带600插入通过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孔300,从尺侧面225延伸至桡侧面220如图3所示。然后,外科医生使用条带600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降入”或滑入大多角骨形腔1205。0066如图16所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位置优选为使得植入物110的第一凹面205与第一掌骨120的近侧表面进行关节连接,并且第二凹面210与远侧舟骨125。

39、的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此外,第三凹面215与小多角骨115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第四表面225与第二掌骨130相接。0067然后,条带600被用于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置于与第一掌骨120保持合适的张力。通过将挤压螺钉2600拧入第一掌骨120中预先钻出的孔1310而固定条带600,尽管该孔也可以在此时钻出。现在,条带600提供了从第一掌骨120至第二掌骨130的固定“桥接”,从而支持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条带600的尾605被合并入囊形闭合例如图4的孔400和405和图5的孔315和500,从而进一步强化和稳定腕掌关节并且定位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条带600和尾。

40、605还可以被固定于相邻的骨、韧带或其它组织,从而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110的稳定性。0068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在选择了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后,如图17所示,外科医生将夹持器具900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连结,该过程是通过将梢端部分910未示出插入孔300未示出并转动手柄部分902,以便使梢端部分910在孔300内展开并提供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过盈配合。0069然后,如图18所示,外科医生将条带600插入通孔230,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骨连接,以便加强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60。

41、0来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骨连接。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600来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与骨连接。0070然后,使用夹持器具900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插入由于大多角骨切除术而形成的大多角骨形腔1205。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位置优选为使得植入物110的第一凹面205与第一掌骨120的近侧表面进行关节连接,并且第二凹面210与远侧舟骨125的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此外,第三凹面215与小多角骨115的桡侧关节连接面进行关节连接。第四表面225与第二掌骨130相接。转动夹持器具900的手柄部分902图17中所示以消除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

42、10的过盈配合。然后,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8/9页11置110移除夹持器具900。另外,用缝线将条带600与软组织或骨连接,而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螺钉固定、钉、生物腱固定装置、缝线锚或挤压螺钉。0071然后如图19和20所示,将具有例如缝线1800的松质螺纹螺旋锚700在桡侧面220插入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孔300。通过使用螺丝刀1700使螺纹螺旋锚700驱动通过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并进入第二掌骨130基底处预先钻出的孔。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置留狭带或缝线与与挤压螺钉螺丝刀连结,被插入预先钻出的孔并用螺纹螺。

43、旋锚700进行固定,然后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连结。0072然后,如所示图20,螺纹螺旋锚700被进一步拧入第二掌骨130,使得螺纹螺旋锚700穿透第二掌骨130并导致缝线1800穿透第二掌骨130。将剩余的缝线1800向近侧折回,从而固定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和相邻腱,并将剩余部分剪掉。此外,一个或多个基本相似的条带600与第一掌骨120和舟骨125的软组织连接以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0073如图21所示,具有例如缝线1905的第二螺锚1900被驱动通过第一掌骨120和第二掌骨130中预先钻出的孔,使得螺纹螺旋锚1900穿过第一掌骨120并锚定在第二掌骨130中。

44、,使缝线1905穿过第一掌骨120并埋在第二掌骨130中。然后,检查第一掌骨120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将剩余的缝线1905向近侧折回以固定于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和相邻腱,并将剩余部分剪掉。缝线1800和1905与条带600联合增加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的稳定性。0074现参见图22,显示了按照图1416的过程利用腕掌关节置换系统100用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110置换大多角骨的流程图。该方法开始于步骤2000并进入步骤2002,其中在拇指的背侧桡侧纵向基底制造切口并进行大多角骨切除术。然后,在步骤2004中,试验插入物装置被用于辅助外科医生选择正确大小的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在步骤200。

45、6中,在第二掌骨的基底处预先钻孔至所需的深度和位置。然后,在步骤2008中,将条带插入孔中,从而提供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与骨的连接。然后,在步骤2010中,将挤压螺钉插入孔中,将条带的位置固定。在步骤2012中,通过利用在植入物的尺侧面至植入物的桡侧面的开口中的条带将大多角骨假体“降入”或滑入大多角骨腔而将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插入大多角骨腔中。在步骤2014中,在第一掌骨中预先钻孔至所需的位置和所需的深度。然后,在步骤2016中,将条带保持合适的张力。然后,在步骤2018中,通过将挤压螺钉拧入第一掌骨中预先钻出的孔中而将条带的活动端固定入该孔中。现在,条带提供从第一掌骨至第二掌骨的固定“桥接”。

46、。然后,在步骤2020中,将条带的尾在囊形闭合固定至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从而进一步加强和稳定腕掌关节和大多角骨形植入物装置的位置。该方法终止于步骤2022。0075如所示图23,植入物袋装置2110优选具有非刚性主体2100,并且具有能填充缺失的大多角骨区域的形状。或者,仅去除大多角骨损坏的部分,非刚性主体2100仅填充缺失的大多角骨部分的区域未示出。植入物袋装置2110具有袋2112和多条绳2114。绳2114是用于连接至相邻骨。绳2114通常是绳形或带形。0076如所示图24,植入物袋装置2110包括容纳置于袋2112中的生物材料2116的腔。含有生物材料2116的袋作为垫来防止骨与骨的。

47、接触,并且防止相邻第一掌骨120、第二掌骨130、小多角骨115和舟骨125塌陷入手术产生的空隙中未示出。诸如掌长肌或桡侧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9/9页12腕屈肌的腱可以被用作生物材料2116。可以从前臂获得腱,并将其卷起,类似于卷起的“鲚鱼”或凝胶卷。然后,将腱插入袋2112中以防止展开,并且将其插入第一掌骨120的基底和舟骨125之间,之前由大多角骨占据的空间未示出。如上文讨论的,利用螺钉、缝线、钉等,可以将植入物袋装置2110连接于相邻骨、韧带或其它组织,从而增加植入物袋装置2110的稳定性。0077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征,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

48、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它相似的方法和系统。0078尽管参考优选实施方案和可选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并且出于本发明完整公开的目的,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了相当详细的描述,但是这些实施方案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是意图限制或代表本发明所有方面的全部内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随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此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些细节中可以进行很多变化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应当理解,能够以其它方式实施本发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特征。说明书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20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2/20页14图2图3说明书。

49、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3/20页15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4/20页16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5/20页1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6/20页1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7/20页19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8/20页20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9/20页21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

50、5A10/20页22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1/20页23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2/20页24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3/20页25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4/20页26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5/20页27图19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6/20页28图20说明书附图CN102333501ACN102333515A17/20页29图21说明书附图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