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显像剂L-5-18FETP的新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显像剂领域。更具体而言,它涉及一种PET显像剂L-5-18FETP的新合成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合成得到的L-5-18FETP。
背景技术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必须做到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对癌症诊断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简称为PET)。PET能够定量地测量局部组织中正电子发射核素的放射性浓集。目前,医学上应用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极短(如11C,20min;15O,2min;13N,10min;18F,110min),需要回旋加速器生产。2-[18F]-氟离子取代脱氧葡糖糖([18F]FDG)是目前PET最常用的一种糖代谢显像剂,但它仍存在脑组织和盆腔内不能有效区分肿瘤病灶与正常组织等诸多缺点。在非特异性显像剂研究中发现,在肿瘤组织中,不仅糖代谢旺盛,而且蛋白质的代谢也会增加,因此标记氨基酸就成为另一类重要的代谢显像剂。与[18F]FDG相比,标记氨基酸具有更好的肿瘤特异性。目前用于PET显像剂的氨基酸例如L-[1-11C]-5-羟基色氨酸,其在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像方面,能提供比[18F]FDG更全面的、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但由于11C的半衰期很短,使用受到限制。合成具有更长半衰期且有效的PET显像剂例如O-(2-[18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下文可简称为:L-5-18FETP)仍是一个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L-5-羟基色氨酸(L-HTP)和L-5-18FETP的化学结构式分别如下:
已有报道合成L-5-18FETP的方法(李瑞芬,等.同位素,2009,22(2):65-70),其合成路线大致如下: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上述文献报道的方法存在终产物收率低等缺陷而无法用于临床。因此,寻找一种新的合成L-5-18FETP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努力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合成L-5-18FETP的方法,使之适合临床应用。
本发明令人惊奇地发现,采用保护基团将5-羟基色氨酸上的羧基和氨基保护,然后再与2-氟乙醇对甲苯磺酸酯反应,得到受保护的O-(2-[18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然后经水解除去保护基团,可以获得适用于临床的高产率的L-5-18FETP。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现而得以完成。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合成L-5-18FETP的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使5-羟基色氨酸与C1-3烷基醇反应,其产物接着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即,(BOC)2O)反应,得到N-BOC-L-5-羟基色氨酸烷基酯;
b)在碳酸钾、Kryptate2.2.2和18F-离子存在下,使1,2-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氟化,得到2-[18F]-氟乙醇对甲苯磺酸酯(即,18FCH2CH2OTs);
c)使2-[18F]-氟乙醇对甲苯磺酸酯与N-BOC-L-5-羟基色氨酸烷基酯的碱金属盐(例如钠盐)反应,得到O-(2-[18F]氟乙基)-N-BOC-L-5-羟基色氨酸烷基酯;
d)在酸性条件下使O-(2-[18F]氟乙基)-N-BOC-L-5-羟基色氨酸烷基酯水解,除去氨基和羧基保护基团,得到终产物O-(2-[18F]氟乙基)-L-5-羟基色氨酸;
e)将步骤d)所得产物进行纯化。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C1-3烷基醇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和异丙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C1-3烷基醇为甲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C1-3烷基醇为无水甲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5-羟基色氨酸与C1-3烷基醇的反应是在二氯亚砜存在下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5-羟基色氨酸与C1-3烷基醇的反应是在-5℃至室温下反应5-25小时(优选10-20小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入BOC保护基团的反应是在有机碱存在下反应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碱选自乙二胺、三乙胺、三乙醇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碱是三乙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碱是三乙醇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入BOC保护基团的反应是在甲醇中进行。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1,2-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即,TsOCH2CH2OTs)是在有机溶剂中使乙二醇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制得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吡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反应是在-5℃至5℃下进行1至10小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反应是在-1℃至5℃下进行1至5小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反应是在约0℃下进行约2小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的氟化反应是在无水乙腈中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的氟化反应是在80℃至100℃下进行5至15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的氟化反应是在约90℃下进行约10分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的反应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c)的反应是在DMSO中进行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的反应是在碱存在下进行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的反应是在80℃至100℃下进行2至15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的氟化反应是在80℃至100℃下进行2至10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b)的氟化反应是在约90℃下进行约5分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的水解反应是在无机酸存在下进行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盐酸、硝酸、硫酸、和磷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无机酸是盐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无机酸是37%的浓盐酸。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的水解反应是在100℃至130℃下进行2至10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d)的水解反应是在105℃至125℃下进行2至8分钟。所述步骤d)的水解反应是在约110℃下进行约4分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的纯化操作是在硅胶柱上先用无水乙醚洗脱,然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例如,pH=7.4)洗脱完成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e)的纯化操作中,在硅胶柱上先用无水乙醚洗脱,吹干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例如,pH=7.4)洗脱,所得洗脱液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含有终产物L-5-18FETP的注射液。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c)、d)、和e)是在[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中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c)、d)、和e)是在[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中进行的,并且所述的[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是经改装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经改装的[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包括在该[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的第一反应管与第二反应管之间连接有固相萃取柱。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L-5-18FETP。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在制备临床PET显像用显像剂L-5-18FETP中的用途。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给有需要的受试者提供L-5-18FETP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合成L-5-18FETP的步骤,以及向所述受试者提供由上述步骤获得的L-5-18FETP的步骤。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向所述受试动物提供由上述步骤获得的L-5-18FETP的步骤是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合成的L-5-18FETP注射到所述受试动物的血管内。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引述的所有文献,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如果这些文献所表达的含义与本发明不一致时,以本发明的表述为准。此外,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和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乙二醇”是指1,2-乙二醇。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约”,例如在修饰反应温度时,例如在短语“约110℃”中使用的,是指本领域允许的误差范围,例如±10%,例如±5%,例如±2%。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PET”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L-5-18FETP”是指氧-(2-[18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18F]FDG”是指2位被18F取代的葡萄糖。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222”是指六氧二氮双环二十六烷。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TEA”是指三乙醇胺。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BOC”是指叔丁氧甲酰基。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QMA”是指吡啶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SepPak plus C18”是指18个碳链的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子。
本文中使用的缩写“CPCU”是指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
由于L-5-18FETP有放射性,18F的半衰期约110分钟,无法通过现代的波谱技术如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以及其它光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本发明同时进行了非放射性标记的L-5-19FETP即冷实验标准品O-(2-[19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的制备,该冷实验标准品及其制备一方面可以为摸索制备放射标记的L-5-18FETP的试验条件提供相关信息,同时该标准品还可用作对L-5-18FETP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照标准品。
[18F]氟标记化合物中氟的引入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亲电取代法,所用原料是[18F]气体;另一种是亲核反应,所用原料是[18F]F-。本发明人的PET中心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是[18F]F-,因此实验中所有[18F]的引入均采用亲核反应。在进行亲核反应时,可采用的氟化试剂很多,如氟化钾(KF)、氟化铯(CsF)、四乙基氟化铵(TEAF)、四丁基氟化铵(TBAF)等。本发明人采用的是本中心常规生产[18F]FDG时的试剂,即K18F-/K222。此试剂便宜易得,容易干燥和处理,且热稳定性好,其缺点是只在少数几种溶剂中溶解。K222是一种冠醚类化合物,它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增加K18F-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
氟离子亲核反应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离去基团的选择。通常的离去基团有卤素(X)、对甲苯磺酸酯基(TsO-)、甲烷磺酸酯(CH3SO3-)、三氟甲基磺酸酯(CF3SO3-)等,它们的反应活性依次递增。对甲苯磺酸酯反应活性较好,所用的原料对甲苯磺酰氯价廉易得,反应活性高,后处理方便,是一个很好的O-酰化试剂。为了进行氟离子取代反应,制备好的离去基团,选用乙二醇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得到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
通过对酚羟基进行醚化反应引入氟化片段。L-5-羟基色氨酸的结构中不仅有酚羟基,还有氨基和羧基,先将氨基和羧基保护。羧基的保护可以采用酯化的方法,氨基的保护因为有羟基的存在需选用比较特异的BOC基团,保证酚羟基醚化不受影响。
在本发明制备L-5-18FETP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富集在QMA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的[18F]F-离子用1mL的Krytofix/K2CO3溶液洗脱至反应瓶中,通氮气条件下100℃蒸干,再加入无水乙腈蒸干,直到几乎无水;
加入18mg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溶于0.2mL无水乙腈),在90℃反应10分钟,冷却后加入4mL无水乙醚,过小的硅胶固相萃取柱(SilicaSep-PakC18,Waters),蒸发除去乙醚;
反应管中加入0.6mL的DMSO,随后加入溶解在0.2mL的NaOH(1mol/L)中的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11.2g,在90℃反应5min;
加入0.2mL的1mol/L的盐酸在120℃加热4min进行水解反应;
用2个小的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子(Sep-Pak C18,Waters)纯化,用10mL无水乙醚冲洗柱子;吹干,再用0.05mol磷酸缓冲溶液(pH=7.4)洗脱,收集洗脱液,过直径为0.22微米的无菌滤膜,得到包含L-5-18FETP的初产品。
在本发明制备L-5-18FETP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制备,其反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18F]F-经过11MeV CTI加速器轰击富含97%18O H2O,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产;所产生的[18F]F-溶于1.0mL水,经Sep-PakLight QMA柱,[18F]F-被俘获到SepPak-Light QMA柱上,再用贮备溶液(Stock solution)[含222(10.0mg,25.6μmol)和K2CO3(3.0mg,21.7μmol)]冲洗SepPak-Light QMA柱,溶液收集在反应管内;
(2)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将反应管内的贮备溶液在100℃蒸干,再向反应管中加入乙腈(2mL),在相同的条件下蒸发,除去残留的水分;向反应管中加入前体(溶解在2mL干燥乙腈中);于90℃加热10分钟,溶液变为棕色,将反应管冷却40秒;
(3)将反应液中加入4mL乙醚每次转移1秒钟,两次把所有的乙醚转入另一反应管中,并于100℃蒸干溶剂;
(4)向反应管中加入0.6mL的DMSO,通氮气使其混合混匀,然后将反应管加入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钠盐,置于100℃的油浴中继续加热6分钟,然后冷却反应液;
(5)向上述冷却的反应液中加入1mL的1mol/L的盐酸,在120℃加热水解反应4min;
(6)将上述的反应混合溶液冷却到室温通过固相萃取柱纯化,再过0.22μm的无菌滤膜除菌后收集到初产品瓶;和任选的
(7)收集的初产品O-(2-[18F]氟乙基)-L-5-羟基色氨酸进行半制备HPLC纯化,并进行放射性检测和紫外检测。
在本发明制备L-5-18FETP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采用半自动化方式进行制备。在本实施方案中,采用双管化学合成模块,具体细节可详见后文。美国CTI公司生产的双管[18F]FDG化学合成模块是专门为生产[18F]FDG所设计,该化学合成模块具有良好的性能;反应流程为事先设定,生产过程由计算机控制。本发明人已对该模块稍加改进从而进行了其它放射性药物的生产。L-5-18FETP的合成与[18F]FDG均属于亲核反应,同时反应流程相似,均为亲核反应。因此,可以使用该模块进行L-5-18FETP的生产。本发明使用双管法进行L-5-18FETP的生产:亲核反应后,使用固相柱子先对第一步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再转移到第二个反应管里进行反应,产品纯化采用固相萃取柱和HPLC来完成。本实施方案的反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18F]F-经11MeV CTI加速器轰击富含97%18O H2O,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产;所产生的[18F]F-溶于1.0mL水,经Sep-PakLight QMA柱将[18F]F-俘获到SepPak-Light QMA柱上,再用贮备溶液[含222(10.0mg,25.6μmol)和K2CO3(3.0mg,21.7μmol)]冲洗SepPak-Light QMA柱,溶液收集在反应管内;
(2)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将反应管内的贮备溶液在100℃用500秒蒸干;
(3)向反应管中加入乙腈(2mL),在相同的条件下蒸发,除去残留的水分;向反应管中加入前体(溶解在2mL干燥乙腈中);于90℃加热200秒、冷却,这样重复操作3次,溶液变为棕色,将反应管冷却40秒;
(4)将反应液中分两次把4mL乙醚加入第一个一反应管中、并转移到第二个反应管,并于100℃蒸干溶剂;
(5)向反应管中加入0.6mL的DMSO,通氮气使其混合混匀,然后将反应管加入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的钠盐溶液,置于100℃的油浴中继续加热5分钟。
(6)向上述冷却的反应液中加入1mL 1mol/L的盐酸,在120℃加热水解反应4min。
(7)向上述冷却的反应液中加入1mL乙腈及2mL乙醚;
(8)将上述混合溶液通过固相萃取柱和0.22μm无菌滤膜后收集到初产品瓶中;和任选的
(9)将收集的初产品O-(2-[18F]氟乙基)-L-5-羟基色氨酸用半制备HPLC进一步纯化,并用分析型的HPLC进行放射性检测和紫外检测。
在本发明制备L-5-18FETP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L-5-18FETP是在半自动合成系统中进行合成的。具体地说,采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产18F-离子;[18F]F-离子经过Sep-Pak Light QMA柱后,俘获在Sep-Pak Light QMA柱上。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完全按如下自动化步骤进行:
(1)系统自动将小瓶1#内的贮备溶液通过氮气的压力,洗脱吸附着[18F]F-的QMA柱,并把洗脱液压人反应管1中,系统自动将反应管1向坐移动,用油浴2进行加热;系统自动调节高度使反应管1在油浴2内根据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2)系统自动将小瓶2#内的乙腈压入到反应管1,同样系统自动调节高度使反应管1在油浴2内根据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3)系统将小瓶3#内的前体(溶解在2mL乙腈中)压入到反应管1内,此时油浴自动调整,油浴1调整到反应管1正下方,此时油浴2在反应管2的正下方;系统自动调节高度使反应管1在油浴1内,按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4)将小瓶4#内的乙醚按设定好的转移时间,第一次转移乙醚到反应管1,反应管1内的乙醚又在系统提供的压力下自动将反应管1内的溶液(氟化后的中间体的乙醚溶液)转移到反应管2;
(5)第一次转移结束后,反应管2自动降低至油浴2内,其内的乙醚溶液按设定的时间进行蒸发。蒸发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6)系统将小瓶4#内剩余的乙醚进行第二次转移,重复(4),(5)过程;
(7)系统将小瓶5#内的溶液压入到反应管2,然后反应管2自动降低到油浴2内,按设定的时间加热,人工把反应管2自动升高,自然冷却,这样重复三次进行反应;
(8)系统将小瓶6#内的溶液压入到反应管2中,经氮气搅拌后,自动将反应管2内的溶液压出(此时三通阀AB接通),经过两个串联的SepPak plus C18柱及0.22μm的无菌滤膜而流入产品瓶;此时产品吸附在SepPak plus C18柱上;
(9)打开真空泵开关,将10mL无水乙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三通阀(CB接通)将SepPak plus C18柱上的放射性杂质洗脱自废液瓶中,再把氯化钠注射液内含(pH=7.24,PBS)再经真空泵作用下经0.22μm的无菌滤膜流至产品瓶中;
(10)收集的产品L-5-18FETP用半制备HPLC纯化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和紫外检测。
以上各步骤(1)~(10)中涉及的装置名称及符号可参见本发明的[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例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其中所述的贮备溶液(Stock solution)是222与碳酸钾在水和乙腈混合溶剂中的溶液。其中222是本领域已知的物质,例如4,7,13,16,21,24-Hexaoxa-1,10-diazabicyclo[8.8.8]-hexacosane,其是商业可得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贮备溶液是在乙腈和水(77∶23)的溶液中含有222 10.0mg/mL和碳酸钾3.0mg/mL的混合物。其示例性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30.0±2.0mg碳酸钾于10mL试剂瓶内,加2.3mL高纯水,轻轻震荡使其完全溶解(溶液1)。
(2)称取100.0±5.0mg222于30mL试剂瓶内,加入7.7mL无水乙腈,轻轻震荡使其完全溶解(溶液2)。
(3)在震摇下将溶液1缓慢注入到溶液2中,形成溶液3。
(4)将装有溶液3的30mL试剂瓶压胶盖封口,在振荡器上振荡10分钟直到完全溶解,于冰箱中冷藏备用。
在本发明中,222就是Kryptofix或kryptate2.2.2或K2.2.2。
在O-(2-[18F]-氟乙基)-L-5-羟基色氨酸的制备中,采用双管反应法放化产率明显高于单管法,所以放射性标记的合成探讨过程中,直接采用双管法进行标记反应。虽然手动法容易出错,但在进行一个新的反应路线时,手动法还是比较灵活,反应过程中,根据反应现象,甚至可以采取对第一步的最终产品,先进行HPLC分析检测,如果反应结果理想再进行下一步反应,如果不理想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改变反应温度,或者加长反应时间等。如果反应彻底失败可以直接地结束反应。手动操作对于摸索一个新的反应路线,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很有帮助,并且有必要的。由试验结果可知,对羧基和氨基进行了保护,使得基团18FCH2CH2几乎全部和酚羟基发生反应,反应杂质特别少,纯化非常容易,提高标记产率。
本发明通过对羧基和氨基保护的5-羟基色氨酸进行标记反应,合成了L-5-18FETP。并且研究了双管法合成L-5-18FETP。通过对现有CTI公司计算机控制的化学合成模块(CPCU)进行改造,首次合成了L-5-羟基色氨酸类似物(5-18FETP),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放化纯度,结果显示,采用改进方法合成5-18FETP的总时间是40min,纯化时间是20min,放化收率为30-36%(n=15),产品的放化纯度大于98%。产品溶解在生理盐水中,室温下放置6小时仍然稳定。
实验中对正常的以及肿瘤模型的昆明鼠进行了体内生物分布研究,通过尾静脉注射5-18FETP后,分不同的时相对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进行检查。自制了S180肉瘤以及金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模型,将合成的5-18FETP用于昆明小鼠的S180肉瘤和炎症模型显像。PET显像表明,S180肉瘤对5-18FETP高摄取,肿瘤和周围组织形成高的肿瘤本底比,但是炎症模型对5-18FETP几乎不摄取,和本底没有明显区别。而18FDG对炎症模型的摄取明显高于周围组织。
结果表明利用CPCU半自动合成5-18FETP,方法简便、稳定、产品收率和纯度高。动物体内生物分布和显像结果表明,5-18FETP可能为一种新型的氨基酸类PET显像剂。经过对反应条件以及纯化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合成的总收率,使其适合用于临床。
【附图说明】
图1是L-5-18FETP的反应纯化装置图(改装的CPCU)。
图2显示了贮备溶液2在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HPLC分析图。
图3是HPLC的紫外吸收和放射性检测图。
图4是发明方法制备的L-5-18FETP和[18F]FDG对昆明鼠炎症模型的PET显像图。
图5是[18F]FDG、文献报道及发明两种方法制备的L-5-18FETP的荷瘤鼠S180肉瘤模型的PET显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实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和实验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实施例1:非放射性标记
冷实验标准品O-(2-[19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L-5-19FETP)的制备
步骤1:1,2-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将6.2g(0.1mol)乙二醇和32mL无水吡啶加入一个100mL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冰盐浴冷却至0℃以下。在搅拌下分批加入38.2g(0.2mol)对甲苯磺酰氯,整个反应过程中,不断把冰盐浴中的冰水吸出,放入新的冰块,保证反应温度保持在0℃以下。当对甲苯磺酰氯分批加完时,反应继续进行(温度小于5℃)6小时,并且不断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水洗,干燥得到产物20.2g,反应产率是54.6%。用无水乙醇重结晶,mP127-128℃(文献值128℃)。该反应条件容易实现,纯化简单易行,收率较高。
步骤2:2-氟乙醇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方法一:
0.57g(1.8mmol)四丁基氟化铵(含3个结晶水)和2mL乙腈加入25mL的三颈瓶中,在90-100℃下通入氮气蒸干,重复三次每次2mL乙腈,然后再加入0.56g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1.5mmol)和10mL无水乙腈,90℃反应2小时(文献报道6小时,实验检测在反应2小时以后收率几乎没什么太大变化,蒸发除去乙腈得到少量淡黄色液体。纯化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V/V)。因为采用柱层析纯化时间较长,并且过程麻烦所以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简单易行。将反应物溶解乙酸乙酯溶液中,但乙酸乙酯的用量一定要少保证成溶液状态即可。用正己烷∶乙酸乙酯=5∶1(V/V)的展开系统进行薄层层析,最后将目标物溶解在乙腈中,搅拌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0.11g 2-氟乙醇对甲苯磺酸酯(M=218),产物为淡黄色油状液体。1HNMR(CDCl3)δ2.45(3H,s),δ4.20-4.69(4H,q),δ7.32(2H,s),δ7.79(2H,s)。
方法二:
2-氟乙醇的制备
将11.6g(0.2mol)无水氟化钾和30mL乙二醇加入到一个25mL的三颈反应瓶中,加热至170-180℃。然后缓慢地滴加6.6mL(0.1mol)的2-氯代乙醇,使温度保持在170-180℃之间,滴加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并且一边滴加,一边蒸馏,收集95-98℃馏分,得到无色液体2.3g,收率为36%。
2-氟乙醇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将2.0g(31mmol)2-氟乙醇溶于10mL无水吡啶中,在冰盐浴中冷却至0℃,分批加入5.9g(31mmol)对甲苯磺酰氯,使反应温度保持在1℃以下。然后继续搅拌6小时(温度小于5℃)。将反应物倒入100mL冰水中,呈白色乳浊液。用15mL的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再用30mL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条件下蒸除掉溶剂,得到淡黄色液体0.31g,收率4.56%。将所得的油状产品与方法一得到的产物进行共薄层层析,结果显示二者是同一种物质。
步骤3: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的制备
步骤3-1:L-5-羟基色氨酸甲酯的制备
取0.15mL二氯亚砜溶解在无水甲醇3mL中,放置在冰箱中冷却至0℃,倒在25mL二颈瓶中,然后把0.25g的L-5-羟基色氨酸加到反应瓶中,把反应瓶放置在冰盐浴中(温度小于1℃),搅拌下反应4小时,再在室温放置过夜反应。用甲醇萃取,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L-5-羟基色氨酸甲酯,收率为68%,熔点是165-167℃。
步骤3-2: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的制备
取80mg(0.34mmol)L-5-羟基色氨酸甲酯溶解在2mL甲醇中,再滴加0.1mL三乙醇胺(TEA),0.1mL(BOC)2O(0.5mmol),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采用干硅胶柱法纯化,即把硅胶直接装柱,进行柱纯化。用流动相:氯仿∶丙酮=7∶1(V/V)恒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体,合并蒸干,用薄层色谱点半检测,紫外灯下成一个紫色的暗斑。熔点是178-180℃,收率21%。
步骤4:O-(2-[19F]氟乙基)-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
取30mg(0.09mmol)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溶解在1.5mLDMSO,倒入25mL的二颈瓶中。把1.4mg(0.09mmol)的K2CO3溶解在0.6mL水中,滴入反应液中。再把0.133g(0.36mmol)1,2-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溶解在5mL乙腈中,在90℃反应半小时。柱层析纯化,用流动相:氯仿∶乙酸乙酯=5∶1(V/V)洗脱。
步骤5:O-(2-[19F]-氟乙基)-L-5-羟基色氨酸制备
将以上步骤4所得的O-(2-[19F]氟乙基)-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进行水解,水解可按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
水解方法一:
水解方法二:
根据以上两种水解方法对O-(2-[19F]氟乙基)-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进行水解,两个保护基团可以在一步水解反应中同时除去,水解条件简单,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2:热反应试验条件的优化
为了使反应在现有条件下完成,取得较高的放化产率,并且有较好的重现性,本发明分别对反应条件如:贮备溶液的配制、反应的温度、通气的速度、反应液的酸碱性、反应的时间、反应液的浓度进行了考察。
1:贮备溶液的配制
贮备溶液(乙腈/H2O/K2CO3/K2.2.2),贮备溶液是用来将[18F]F-从QMA树酯柱上洗脱下来,然后蒸发除掉水分,在与反应前体进行亲核反应。根据文献报道,贮备溶液中水的比例在比较大的范围之内。在氟代亲核取代反应中水分的含量对反应成功,标记的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水分太多,没有蒸干净;或者为了蒸发除去水分需要长的时间,都会是放射性衰变,而当水分未蒸干时,[18F]F-会与H+结合导致反应失败或者产率减少。
贮备溶液1:水的体积比几乎是30%:取100mg的K2.2.2溶解在7.0mL的无水乙腈中,再取30mg的K2CO3溶解在3.0mL的水中,然后将二者超声混和均匀,保存在冰箱备用。
贮备溶液2:水的体积比是23%:取100mg的K2.2.2溶解在7.7mL的无水乙腈中,再取30mg的K2CO3溶解在2.3mL的水中,然后将二者超声混和均匀,保存在冰箱备用。
贮备溶液3:水的体积比几乎是10%:取100mg的K2.2.2溶解在9.0mL的无水乙腈中,再取30mg的K2CO3溶解在1.0mL的水中,然后将二者超声混和均匀,保存在冰箱备用。
考查在QMA的树脂柱子上都残留80mCi[18F]F-的情况下,选择100℃作为蒸发温度(n=3),三种贮备溶液的洗脱情况(n=3)。
结合上述所有的考查情况最后选择了1mL贮备溶液2来洗脱,并且蒸发的时间选择了600秒。结果见表1和2。贮备溶液2的HPLC分析图见图2,其中反应500s、600s、700s的HPLC图分别见图2A、2B、2C。
表1:不同的贮备溶液洗脱QMA的树脂柱子上残留的放射性的量(mCi)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量 贮备溶液1 1.4 1.9 1.6 1.6 贮备溶液2 2.8 3.1 2.9 2.9 贮备溶液3 10.8 9.5 11.2 10.3
表2:三种贮备溶液的放化收率
反应时间 贮备溶液1 贮备溶液2 贮备溶液3 500秒 8.6 28.2 8.2 600秒 11.2 30.1 6.1 700秒 18.6 29.3 3.3
2: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本发明对第一步反应的温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查,分别设定了75℃、80℃、85℃、90℃、95℃、100℃,反应时间设为5min,结果显示当氟化反应为100℃时,产率最高。在100℃温度下进行了多次的重复实验,验证该温度是最佳温度,并且反应稳定,产率的重复性也高。
另外,本发明对第一步反应的温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查,分别设定了80℃、90℃、100℃、105℃,反应时间设为10min,结果显示当取代反应为90℃时,产率最高。本发明人在90℃温度下进行了多次的重复实验,验证该温度是最佳温度,并且反应稳定,产率的重复性也高。
另外,本发明对第一步反应的温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查,分别设定了80℃、90℃、100℃、105℃,反应时间设为15min,结果显示当取代反应为90℃时,产率最高。本发明人在90℃温度下进行了多次的重复实验,验证该温度是最佳温度,并且反应稳定,产率的重复性也高。
由以上在改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以80℃开始,每次反应增加10℃,而反应时间从反应5分钟开始,每次增加5分钟,综合上述收率,可见在反应温度是90℃、反应时间是10分钟的时候反应收率最高是60%,所以整个标记过程的第一步氟化亲核取代反应的条件选择为在90℃下反应10分钟。试验结果总结于表3。
表3:反应的温度和时间考察结果
温度 5min 10min 15min 80℃ 36% 40% 42% 90℃ 48% 60% 58% 100℃ 57% 53% 47% 110℃ 43% 34% 31%
3:前体用量对标记反应的影响
前体(即,1,2-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是放射性标记的原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氟化和醚化反应,前体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本发明人尝试用8、12、16mg前体溶解在2mL乙腈来进行标记,从而确定前体的最佳用量。在90℃进行氟化10分钟的条件下,采用8mg前体进行氟化,放化收率仅为43%(衰变校正后);采用12mg前体进行氟化,放化收率大于67%(衰变校正后),放化纯度可达到98%以上;采用16mg前体进行氟化,放化收率为71%(衰变校正后),放化纯度仍可以达到95%。从结果来看,采用16mg前体进行标记收率要更高一些,但是从放化纯度以及节约成本考虑,最终采用12mg前体进行标记反应。
4:通气速度
在蒸发除水的过程中,通氮气的速度直接影响蒸发的时间,会间接影响到反应结果。一般情况下通入氮气的速度越快,水分蒸发的越快,蒸发时间越短,衰变的量越少,参加反应的量越多,反应收率越高。但是,通人氮气的速度越快,相当于每分钟通人的氮气分子个数越多,反应液会被溅出反应管,一部分残留在管壁上,导致水分蒸发的不够,或者干在管壁上不能参加反应,导致收率减少。并且目前的反应装置是比较老的合成[18F]FDG的计算机控制的化学合成模块(CPCU),能承受的最快的通气速度(最大90个气泡/分钟),本发明人在实验过程中多次摸索常规的通气速度是每分钟70个气泡。
实施例3:放射性标记
热实验目标产物O-(2-[18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L-5-18FETP)的制备
1:[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的改造
实验室原有[18F]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为Simens/CTI公司生产仅供[18F]FDG双管法合成使用,自动化合成程序受限无法更改,而且装置中仅有6个加样瓶供使用,因此限制了将其用于合成其它与[18F]FDG合成方法或者步骤不同的显像剂。本发明中用于合成L-5-18FETP的两种方法(单管法及双管法)相对[18F]FDG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根据需要进行改造,即添加注射器及管路作为加样瓶,在两个反应管中间增加固相萃取小柱子做为中间产物纯化使用。按照需要添加终产物辅助分离装置,如分离装置在纯化管路中增加了一个三通阀和一个四通阀为纯化初产品使用。改造后的CPCU装置流程图见图1。
2:反应流程
富集在QMA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的[18F]F-离子用1mL的Krytofix/K2CO3溶液洗脱至反应瓶中,通氮气条件下100℃蒸干,再加入无水乙腈蒸干,直到几乎无水。加入18mg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溶于0.2mL无水乙腈),在90℃反应10分钟,冷却后加入4mL无水乙醚,过小的硅胶固相萃取柱(Silica Sep-Pak,Waters),蒸发除去乙醚。反应管中加入0.6mL的DMSO,随后加入溶解在0.2mL的NaOH(1mol/L)中的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11.2g。在90℃反应5min,随后加入0.2mL的1mol/L的盐酸在120℃加热4min进行水解反应,用2个小的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子(Sep-Pak,Waters)纯化,用10mL无水乙醚冲洗柱子。吹干,再用0.05mol磷酸缓冲溶液(pH=7.4)洗脱,收集洗脱液,过直径为0.22微米的无菌滤膜,得到初产品,再经过半制备型的HPLC纯化得到注射液。
3:双管化学合成L-5-18FETP模块的参数
详见表4。
表4:双管化学合成模块的参数
参数 L-5-18FETP 试剂瓶1#内容物 贮备溶液;1mL 试剂瓶2#内容物 乙腈;2mL 试剂瓶3#内容物 1,2-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 试剂瓶4#内容物 乙醚;4mL 试剂瓶5#内容物 N-BOC-L-5-羟基色氨酸甲酯钠盐 试剂瓶6#内容物 1mL盐酸 纯化系统 固相萃取柱 油浴1温度 90℃-110℃ 油浴2温度 100-120℃ 反应管1蒸发时间 500s 反应管1反应时间 200s,三次 反应管2第一次蒸发时间 600s 反应管2第二次蒸发时间 200s 反应管2反应时间 5min
4:L-5-18FETP在半自动合成系统中的合成过程
采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产18F-离子。[18F]F-离子经过Sep-Pak Light QMA柱后,俘获在Sep-Pak Light QMA柱上。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完全按如下自动化步骤进行:
(1)系统自动将小瓶1#内的贮备溶液通过氮气的压力,洗脱吸附着[18F]F-的QMA柱,并把洗脱液压人反应管1中,系统自动将反应管1向坐移动,用油浴2进行加热。系统自动调节高度使反应管1在油浴2内根据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2)系统自动将小瓶2#内的乙腈压入到反应管1,同样系统自动调节高度使反应管1在油浴2内根据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3)系统将小瓶3#内的前体(溶解在2mL乙腈中)压入到反应管1内,此时油浴自动调整,油浴1调整到反应管1正下方,此时油浴2在反应管2的正下方。系统自动调节高度使反应管1在油浴1内,按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加热。加热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4)将小瓶4#内的乙醚按设定好的转移时间,第一次转移乙醚到反应管1,反应管1内的乙醚又在系统提供的压力下自动将反应管1内的溶液(氟化后的中间体的乙醚溶液)转移到反应管2。
(5)第一次转移结束后,反应管2自动降低至油浴2内,其内的乙醚溶液按设定的时间进行蒸发。蒸发结束后反应管1自动升高,自然冷却。
(6)系统将小瓶4#内剩余的乙醚进行第二次转移,重复(4),(5)过程。
(7)系统将小瓶5#内的溶液压入到反应管2,然后反应管2自动降低到油浴2内,按设定的时间加热,人工把反应管2自动升高,自然冷却,这样重复三次进行反应。
(8)系统将小瓶6#内的溶液压入到反应管2中,经氮气搅拌后,自动将反应管2内的溶液压出(此时三通阀AB接通),经过两个串联的SepPak plus C18柱及0.22μm的无菌滤膜而流入产品瓶。此时产品吸附在SepPak plus C18柱上。
(9)打开真空泵开关,将10mL无水乙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三通阀(CB接通)将SepPak plus C18柱上的放射性杂质洗脱自废液瓶中,再把氯化钠注射液内含(pH=7.24,PBS)在经真空泵作用下经0.22μm的无菌滤膜流至产品瓶中。
(10)收集的产品L-5-18FETP用半制备型的HPLC进行纯化,并用分析型的HPLC进行放射性检测和紫外吸收检测。
5:产品的纯化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对于放射性标记物L-5-18FETP必须保证放化纯度和化学纯度都大于95%。在第一个反应管和第二个反应管之间连接一个QMA小柱子,用于吸附第一步反应剩余的[18F]F-离子。接着采取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对其进行纯化,纯化条件(RP C18,7.8mm×300mm,纯化温度为室温,流速为3mL/min,洗脱的流动相是三蒸水∶乙醇(V∶V)=8∶2)。
对终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见图3。其中图3A是紫外检测图,图3B是放射性检测图。HPLC的放射性检测图中,使用RP C18柱,4.6mm×250mm,纯化温度为室温,流速为1mL/min,洗脱的流动相是三蒸水∶乙醇(V∶V)=7∶3)。
实施例4:O-(2-[18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L-5-18FFETP)的质量控制
1:一般理化性质
L-5-18FETP注射液为无色澄清溶液,并用精密pH试纸测定,pH值为7.4-8.0。
2:放射性活度
产品的放射性化学纯度采用HPLC法检查。所使用的设备为Waters515型和r-RAM放射性检测器;层析柱为Symmetry 300TM C18(4.6nm×250nm);流动相为:三蒸水∶乙腈∶三氟醋酸=7∶3∶0.01(V/V/V);流速为1.0mL/min。
3:产品的比活度
产品的比活度采用HPLC法检测。所使用的放射性检测器、层析柱、流动相及检测条件同放化纯度测定。紫外检测器为Waters486,波长为276nm。
精密度取适量标准品L-5-18FETP,用双蒸水溶解后得到标准对照溶液,分别取5、10、20、50、100、150微升该对照液进样分析,并记录得到相应紫外摄取峰的峰面积。根据进样的量和对应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方程。然后再取适量产品在相同条件下进样分析,记录产品的放射性活度及将其对应的紫外摄取峰峰面积,换算为产品的质量,从而计算产品的比活度。
依照上述方法配制的标准对照溶液的浓度为0.3000mol/mL。取该对照品5、10、20、50、100、150mL进样分析所得到的紫外摄取峰面积分别为142,120、280,045、520,013、1289,542、2678,132、3920,568。以所得到的峰面积为横坐标,进样对照品的摩尔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其线性方程为Y=0.00001X-0.1657,其中Y为摩尔量,X为紫外摄取峰峰面积。
4:放射化学纯度
用放射性HPLC系统测定注射液的放射化学纯度。HPLC分析条件:SymmetryTM C18分析柱(4.6mm×250mm),流动相:水∶乙纯=60∶40(V/V),流速为1mL/min。L-5-18FETP的保留时间为4.6min。经过SepPak plusC18纯化的产品纯度大于98%。
5:18F-5-羟基色氨酸注射液pH值的测定
将合成的L-5-18FETP用酸度计测定,保证pH值近乎中性。
6:18F-5-羟基色氨酸注射液稳定性的测定
取标记好的L-5-18FETP注射液在室温放置2小时、4小时、6小时分别进样,HPLC显示无论是紫外检测还是放射性检测,没有多余的杂质峰出现。
7:注射液中K2.2.2的含量测定
注射剂中K2.2.2的含量采用TLC法测定,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对照溶液的配制:称取氨基聚醚(K2.2.2)5mg溶于1mL甲醇溶液中,并取0.1mL溶液稀释至0.05mg/mL存储备用。
碘铂酸钾显色剂的配制:先称取适量绿铂酸(H2PtC16.6H2O)配制成浓度为10%的溶液备用。量取3mL上述溶液,蒸馏水稀释至100mL得溶液A;称取6g碘化钾,用100mL蒸馏水溶解得溶液B。显色前,取等量的溶液A和溶液B混合得到碘铂酸钾显色剂,现配现用。
检测方法:采用定量毛细管取上述标准品及产品4微升K2.2.2溶液点样于TLC硅胶板,采用甲醇∶氨水=9∶1(V/V)作为展开剂展开,之后取出波层板于热空气下吹干并采用碘铂酸钾显色剂显色,Rf为0.37左右的黄色斑点即为K2.2.2,待检品呈现斑点的大小不能超过标准溶液,其亮度也应小于标准溶液。
8:本发明与文献方法制备的L-5-18FETP的比较
本发明以上制备的L-5-18FETP,以及文献(李瑞芬,等.同位素,2009,22(2):65-70)公开的方法制备的L-5-18FETP,对两种方法制备的L-5-18FETP进行比较:
文献中报道的方法未对L-5-HTP的羧基和氨基进行保护,在制备成其钠盐的时候,反应产物副产物较多,目标产物的收率很低。而当羧基和氨基被保护之后只有酚羟基负离子进行反应,大大提高反应收率(文献报道的方法的收率为12%-16%,而本发明的收率是30-35%)。本发明并对初产品进一步进行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纯化,得到的产品进行显像,显像效果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原因是用HPLC纯化,满足临床上放化纯度、化学纯度都大于95%的要求(文献的化学纯度未作报道,但因化学纯度是61%,产品比活度是0.814MBq/kg,显像效果差。发明中产品的放化纯度和化学纯度都大于95%,产品比活度是3.12MBq/kg,肿瘤清晰可见)(见图5)。
实施例5:O-(2-[18F]-氟代乙基)-L-5-羟基色氨酸(L-5-18FETP)的生物性能评价
1:动物模型
肿瘤模型的构建:
方法一:BALB/c雄性小鼠在其右腋下皮下接种肉瘤S180细胞(取肿瘤腹水,按1∶3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每只小鼠腋下注射0.2mL)。在自然受光,自由饮水取食的情况下,大约10-14天,肿瘤的直径可以长到0.5-1.0厘米用于显像。
方法二:把肿瘤已经长成的老鼠,经过消毒,断颈处死,医药酒精消毒,即使解剖,取出肿瘤鲜活组织,研磨并用细胞筛过滤,收集肿瘤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注射到正常小鼠的腋下,根据对肿瘤模型的需求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整注射量的多少。该方法制备肿瘤模型,小鼠在自然受光、自由饮水取食的情况下,大约3-7天,肿瘤的直径可以长到0.5-1.0厘米用于显像。
炎症模型的构建:
在小鼠的左侧腋下,肌肉注射浓度为0.3mL的2.0×108菌落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浊液,小鼠在自然受光、自由饮水取食的情况下,大约3-4天,炎症肿块的直径可以长到0.5-1.0厘米用于显像。
2:L-5-18FETP在正常昆明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昆明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0±1.4g,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雌3,雄3),将L-5-18FETP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7MBq/0.2mL,经鼠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分别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间隔(15,30,60,90,120分钟)后处死小鼠,通过眼球收集血样并迅速分离感兴趣的各脏器:心脏、肝脏、肺、脾、肾脏、脑、肌肉、骨(包括骨髓)、小肠等,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迅速称重,并在γ-计数器上进行计数。同时取1%的注射活度作[18F]F的衰减校正。记录各脏器的重量及放射性计数。最后计算不同时相各脏器包括血样L-5-18FETP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入活度(放射性滞留率%ID/g)。
L-5-18FETP在正常昆明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数据详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到,全身大多数脏器除了肾和小肠组织外在给药后15分钟均呈现最高的放射性摄取,该摄取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降低趋势。肾脏和小肠组织摄取L-5-18FETP在给药后30分钟达到最大值,在给药后120分钟时各脏器的摄取值都已经很小接近本底。放射活性摄取最高的组织是肾脏,其次是小肠和肝脏。
表5:L-5-18FETP在正常昆明鼠体内的生物分布(%ID/g;均值±SD;n=6)
3:5-18FETP在S180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昆明鼠6只,体重20±1.4g,随机分成3组,每组2只,将L-5-18FETP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7MBq/0.2mL,经鼠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分别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间隔(15,60,120分钟)后处死小鼠,通过眼球收集血样并迅速分离感兴趣的各脏器:心脏、肝脏、肺、脾、肾脏、脑、肌肉、骨(包括骨髓)、小肠、肿瘤,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迅速称重,并在γ-计数器上进行计数。同时取1%的注射活度作18F的衰减校正。记录各脏器的重量及放射性计数。最后计算不同时相各脏器包括血样L-5-18FETP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入活度(放射性滞留率%ID/g)。
L-5-18FETP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数据详见表6。从表中可以看到,全身大多数脏器除了肾和小肠组织外在给药后3分钟均呈现最高的放射性摄取,该摄取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降低趋势。肾脏和小肠组织摄取L-5-18FETP在给药后30分钟达到最大值,在给药后120分钟时各脏器的摄取值都已经很小接近本底。放射活性摄取最高的组织是肾脏其次是小肠和肝脏。通过对靶/非靶的比值计算发现,在给药后60分钟,肿瘤对血的比值(T/B)和肿瘤对肌肉的比值(T/M)分别达到2.87和2.79。随后,在给药后120分钟,T/B和T/M的值均有所下降,分别达到2.52和2.59。
表6:L-5-18FETP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ID/g;均值±SD;n=5)
4:L-5-18FETP和[18F]FDG的昆明鼠炎症模型的PET显像研究
结果参见图4。
炎症模型种植在小鼠的左侧,从图4[18F]FDG和L-5-18FETP在注射1小时后的PET显像结果可以看出L-5-18FETP在炎症模型中几乎没有摄取,而[18F]FDG在炎症模型摄取明显高于周围组织。
5:L-5-18FETP和[18F]FDG的荷S180肉瘤鼠PET显像研究
结果参见图5。
S180肉瘤种植在小鼠的右侧,从图5[18F]FDG和L-5-18FETP在注射1小时后的PET显像结果可以看出肿瘤对L-5-18FETP和[18F]FDG的摄取都比较高,且肿瘤和本底对照明显。
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本发明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获得本发明的其它变型实施方案中,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