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绿豆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绿豆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是我国大面积生产的一种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中国及其他许多东亚国家的一种传统营养食品。豆芽是我国古代食品的四大发明(豆芽、豆腐、面筋、酱)之一,一般包括绿豆芽、黄豆芽和黑豆芽等,现今市场上还出现了半软化绿瓣豆芽绿豆在发芽后,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便于人体吸收,品质柔嫩,口感好,风味佳,并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因此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人体每天会经尿液流失部分钒,补充一定量的钒是必须的。研究表明,以钒为主体的药物,在防止胆固醇蓄积、降低过高的血糖、防止龋齿、帮助制造红血球、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肿瘤等方面显露出巨大的潜力。其中,钒及其化合物以其类胰岛素的作用而受到青睐。但原钒酸钠引起多系统的毒副反应而使其潜在生化作用受到限制,为此,研究者们尝试使用钒的有机化合物,如将其添加到绿豆芽中,形成钒的有机化合物等,以降低其毒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绿豆芽传统制作方法常常遇到产量不高、抗菌能力不强、质量不佳和烂根等问题。通过添加植物激素、钙、抗菌剂或食品添加剂于浸液中和臭氧水处理可部分克服上述问题。但均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带来了农药残留、豆芽口味变差诸多新问题。与此同时,不法商人则滥用化肥、激素等合成物造成了豆芽的信任危机。一些新研制增产的方法也不实用。而且绿豆芽在发芽过程中,许多营养物质有所变化,尤其是部分微量元素会损失。同时,绿豆芽中本身不含有钒等许多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降低了绿豆芽的综合利用价值。
国内外研究者在不段地探索新的豆芽生产技术。采用不同浓度的偏钒酸钠溶液培育鹰嘴豆芽,研究了新疆的鹰嘴豆的耐钒和富钒特性【张玲,夏作理,鹰嘴豆芽富钒培育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5):32-34】,以期为豆芽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选用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盐和席夫碱、不同浓度壳聚糖谷氨酸溶液以及不同浸泡时间用于绿豆芽制作【赵希荣,李强,壳聚糖对豆芽得率和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5(1):45-47】,从而寻找到一种比较理想安全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和保护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而专门提供一种生产绿豆芽的方法,该方法工艺比较简单,促进绿豆生长、明显提高产量,处理量大、可连续操作;生产条件温和,绿豆芽品质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绿豆芽的方法,包括浸泡绿豆、培育豆芽,生产绿豆芽时,播种密度为1847~3079g/m2,所述浸泡绿豆的方法为:用脱乙酰度为80%~95%的壳聚糖溶液浸泡绿豆,沥干后用浓度为0~3000mg/L的偏钒酸钠溶液浸泡过夜,沥去水分;所述培育豆芽的方法为:将浸泡好的绿豆移入育苗盘培育,每天洒浓度为0~3000mg/L的偏钒酸钠溶液3~5次,每次50~150mL。
用壳聚糖溶液浸泡绿豆的具体步骤是:将壳聚糖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醋酸,配制成0.1%的溶液,浸泡绿豆8h。
培育绿豆芽时,应用湿布覆盖,室温下避光培养5~6天。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浸泡绿豆前,将绿豆洗净,温汤浸种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2min,漂洗后待用。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所示:
选择颜色鲜亮、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成熟度好的绿豆种子,拣出坏豆、嫩豆、虫豆、无皮豆,以减少病虫害和烂苗,提高出芽率和出芽整齐度。
芽苗菜生产采用的育苗盘规格为60cm×30cm×5cm(使用面积约0.1624m2),设置一定播种的密度。将绿豆洗净,温汤浸种(45℃,15min)后用高锰酸钾消毒,漂洗后待用。
一定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溶于醋酸,配制成溶液,浸泡绿豆8h后沥干。
用37℃去离子水配制300mL不同浓度的偏钒酸钠水溶液浸泡过夜,沥去水分,将浸泡好的绿豆移入育苗盘,用湿布覆盖,室温下避光培养5~6天,每天洒相应浓度的偏钒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100mL。
收获、测定和记录:
收获豆芽,记录豆芽鲜重、茎粗和茎长,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烘干至恒重(95℃,前后两次质量差小于2mg),最后称量干豆芽重量,并粉碎过100目筛。最后,测定总钒量和富钒率。测定总钒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富钒率的计算采用陈石良等的方法【陈石良,许正宏,孙微,等.灰树花富硒营养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0,7(1):27-31】。重复实验三次,对结果取平均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工艺简单,可促进绿豆生长、明显提高产量,处理量大、可连续操作;生产条件温和,绿豆芽品质高,使用偏钒酸钠溶液浸泡和培育,可成功将钒元素引入绿豆芽,钒含量和富钒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选用2009年产优质绿豆,设置播种的密度为300g(1847g/m2),重复3次。将种子洗净,温汤浸种(45℃,15min)后用1%高锰酸钾消毒1min,漂洗后用0.1%的脱乙酰度(DD=80%)的壳聚糖溶液浸泡绿豆8h后沥干。用37℃去离子水配制300mL浓度为150mg/L的偏钒酸钠水溶液浸泡过夜,沥去水分,将浸泡好的绿豆移人育苗盘,用湿布覆盖,28℃避光培养5天,每天洒相应浓度的偏钒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50mL。
第6天收获豆芽,记录豆芽鲜重、茎粗和茎长分别为1037g、0.21cm和9.21cm。烘干粉碎后,测得钒含量和富钒率分别为20.91mg/kg干豆芽粉和61.23%。
实施例2:
选取用2009年产优质绿豆,设置播种的密度为400g(2463g/m2),重复3次。将种子洗净,温汤浸种(45℃,15min)后用1%高锰酸钾消毒1min,漂洗后用0.1%的脱乙酰度(DD=90%)的壳聚糖溶液浸泡绿豆8h后沥干。用37℃去离子水配制300mL浓度为900mg/L的偏钒酸钠水溶液浸泡过夜,沥去水分,将浸泡好的绿豆移人育苗盘,用湿布覆盖,28℃避光培养5天,每天洒相应浓度的偏钒酸钠水溶液5次,每次150mL。
第6天收获豆芽,记录豆芽鲜重、茎粗和茎长分别为1034g、0.22cm和9.43cm。烘干粉碎后,测得钒含量和富钒率分别为928.67mg/kg干豆芽粉和129.86%。
实施例3:
选取用2009年产优质绿豆,设置播种的密度为500g(3079g/m2),重复3次。将种子洗净,温汤浸种(45℃,15min)后用1%高锰酸钾消毒2min,漂洗后用蒸馏水浸泡绿豆8h后沥干。用37℃去离子水配制300mL浓度为2000mg/L的偏钒酸钠水溶液浸泡过夜,沥去水分,将浸泡好地绿豆移人育苗盘,用湿布覆盖,28℃避光培养6天,每天洒相应浓度的偏钒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150mL。
第7天收获豆芽,记录豆芽鲜重、茎粗和茎长分别为947g、0.19cm和8.01cm。烘干粉碎后,测得钒含量和富钒率分别为617.28mg/kg干豆芽粉和120.30%。
实施例4:
选取用2009年产优质绿豆,设置播种的密度为350g(2155g/m2),重复3次。将种子洗净,温汤浸种(45℃,15min)后用1%高锰酸钾消毒1min,漂洗后用0.1%的脱乙酰度(DD=95%)的壳聚糖溶液浸泡绿豆8h后沥干。用37℃去离子水配制300mL浓度为600mg/L的偏钒酸钠水溶液浸泡过夜,沥去水分,将浸泡好的绿豆移人育苗盘,用湿布覆盖,28℃避光培养5天,每天洒相应浓度的偏钒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100mL。
第6天收获豆芽,记录豆芽鲜重、茎粗和茎长分别为1007g、0.21cm和9.23cm。烘干粉碎后,测得钒含量和富钒率分别为120.62mg/kg干豆芽粉和93.02%。
实施例5:
选取用2009年产优质绿豆,设置播种的密度为400g(2463g/m2),重复3次。将种子洗净,温汤浸种(45℃,15min)后用1%高锰酸钾消毒2min,漂洗后用0.1%的脱乙酰度(DD=95%)的壳聚糖溶液浸泡绿豆8h后沥干。用37℃去离子水300mL将绿豆浸泡过夜,沥去水分,将浸泡好的绿豆移人育苗盘,用湿布覆盖,28℃避光培养5天,每天洒水4次,每次120mL。
第6天收获豆芽,记录豆芽鲜重、茎粗和茎长分别为879g、0.20cm和8.25cm。烘干粉碎后,测得钒含量和富钒率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