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48712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12553.X

申请日:

2009.12.30

公开号:

CN101732647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公布日:201006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日:200912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2;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申请人:

西安谦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先锋; 张晓东; 张敏茹; 张晓茹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号创新公寓1号115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61108

代理人:

鲍燕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敷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当归10-15份、熟地10-30份、赤芍10-30份、防风10-15份、黄芪10-50份、桑寄生10-50份、牛膝10-15份、桂枝10-15份、生草6-10份、良姜10-20份、麻油30-80份、茶油60-170份。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中药组合物,它可以在患者外敷该中药组合物后1个疗程症状得到缓解,3个疗程达到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的效果;无副作用,费用低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当归10-15份、熟地10-30份、赤芍10-30份、防风10-15份、黄芪10-50份、桑寄生10-50份、牛膝10-15份、桂枝10-15份、生草6-10份、良姜10-20份、麻油30-80份、茶油60-17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当归7份、熟地15份、赤芍15份、防风8份、黄芪25份、桑寄生25份、牛膝8份、桂枝7份、生草8份、良姜15份、麻油50份、茶油1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取当归10-15份、熟地10-30份、赤芍10-30份、防风10-15份、黄芪10-50份、桑寄生10-50份、牛膝10-15份、桂枝10-15份、生草6-10份、良姜10-20份、麻油30-80份、茶油60-170份; 2)取上述原料当归、熟地、赤芍、防风、黄芪、桑寄生、牛膝、桂枝、生草、良姜置粉碎机内分别粉碎成粗粉,麻油和茶油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当归粉加入8-12倍65-85%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 4)将步骤2)得到的熟地粉加入6-10倍量60-80%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 5)将步骤2)得到的赤芍、防风、黄芪、桑寄生、牛膝、桂枝、生草、良姜加入6-10倍量40-60%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稠膏; 6)将步骤5)得到的稠膏和步骤3)、步骤4)得到的稠膏合并,混匀,备用; 7)将步骤6)得到的稠膏放入麻油和茶油的混合油中浸泡、然后搅拌均匀,置文火同熬,煎熬成膏状涂粘在布或牛皮纸上即得膏药,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

说明书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敷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病也称类风湿疾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结缔组织变态反应疾病,它是一种常见又难治的疾病。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脉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风湿病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过敏性反应。风湿病常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以及软组织,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这些症状比较突出,解热镇痛消炎,缓解症状是治疗这组疾病的首要目的,往往选用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可、乐松、布洛劳、消炎痛等,给人们长期带来的依赖性或胃肠刺激作用;或者人们经常服镇痛剂,如麻药、激素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只能缓解不能根治且副作用大。目前还有一些物理疗法主要有:传导热疗法,运动疗法,按摩疗法及微波电疗法等,治疗效果缓慢而且往往受种种条件限制,使治疗不能持续,病情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它可以在患者外敷该中药组合物后1个疗程症状得到缓解,3个疗程达到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的效果;无副作用,费用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当归10-15份、熟地10-30份、赤芍10-30份、防风10-15份、黄芪10-50份、桑寄生10-50份、牛膝10-15份、桂枝10-15份、生草6-10份、良姜10-20份、麻油30-80份、茶油60-170份。

    所述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最佳重量份是:当归7份、熟地15份、赤芍15份、防风8份、黄芪25份、桑寄生25份、牛膝8份、桂枝7份、生草8份、良姜15份、麻油50份、茶油120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取当归10-15份、熟地10-30份、赤芍10-30份、防风10-15份、黄芪10-50份、桑寄生10-50份、牛膝10-15份、桂枝10-15份、生草6-10份、良姜10-20份、麻油30-80份、茶油60-170份;

    2)取上述原料当归、熟地、赤芍、防风、黄芪、桑寄生、牛膝、桂枝、生草、良姜置粉碎机内分别粉碎成粗粉,麻油和茶油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当归粉加入8-12倍65-85%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

    4)将步骤2)得到的熟地粉加入6-10倍量60-80%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

    5)将步骤2)得到的赤芍、防风、黄芪、桑寄生、牛膝、桂枝、生草、良姜加入6-10倍量40-60%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稠膏;

    6)、将步骤5)得到的稠膏和步骤3)、步骤4)得到的稠膏合并,混匀,备用;

    7)、将步骤6)得到的稠膏放入麻油和茶油的混合油中浸泡、然后搅拌均匀,置文火同熬,煎熬成膏状涂粘在布或牛皮纸上即得膏药,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

    治疗时将上述步骤制的膏药粘贴在患者病变部位,一般1个疗程症状得到缓解,3个疗程达到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最佳重量份是:当归7份、熟地15份、赤芍15份、防风8份、黄芪25份、桑寄生25份、牛膝8份、桂枝7份、生草8份、良姜15份、麻油50份、茶油120份。

    按最佳重量份秤得上述药物,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成膏药,是最佳用量。

    凡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制成的膏药,无论用量多少,以何种方式外敷于病变部位,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特点是组方合理,符合中医理论: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烝瘀生新;熟地微温,滋胃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赤芍酸咸,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防风甘温,能除头痛,骨节痹疼,诸风口噤;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桑寄生苦平,风湿安痛,止漏安胎,疮疡亦用;牛膝味苦,除湿痹痛,腰膝酸疼,小便淋沥;桂枝辛温,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奕则温中,生则泻火;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桑寄生别名广寄生、老式寄生、寄生,性味性平,味苦、甘;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胎动不安、早期流产、高血压症。牛膝性味与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徵}瘕,肝阳眩。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桂枝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桂皮油);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散节、消肿、止痛之功效,该药物用于治疗风湿病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取当归70g、熟地150g、赤芍150g、防风80g、黄芪250g、桑寄生250g、牛膝80g、桂枝70g、生草80g、良姜150g、麻油500g、茶油1200g;

    2)取上述原料当归、熟地、赤芍、防风、黄芪、桑寄生、牛膝、桂枝、生草、良姜置粉碎机内分别粉碎成粗粉,麻油和茶油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当归粉加入8-12倍65-85%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

    4)将步骤2)得到的熟地粉加入6-10倍量60-80%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0稠膏;

    5)将步骤2)得到的赤芍、防风、黄芪、桑寄生、牛膝、桂枝、生草、良姜加入6-10倍量40-60%的乙醇加热至65℃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稠膏;

    6)、将步骤5)得到的稠膏和步骤3)、步骤4)得到的稠膏合并,混匀,备用;

    7)、将步骤6)得到的稠膏放入麻油和茶油的混合油中浸泡、然后搅拌均匀,置文火同熬,煎熬成膏状涂粘在布或牛皮纸上即得膏药,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

    治疗时将上述步骤制的膏药粘贴在患者病变部位。

    实施例2

    称取原料:当归100g、熟地100g、赤芍100g、防风100g、黄芪100g、桑寄生100g、牛膝100g、桂枝100g、生草60g、良姜100g、麻油300g、茶油600g。

    制备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称取原料:取当归150g、熟地300g、赤芍300g、防风150g、黄芪500g、桑寄生500g、牛膝150g、桂枝150g、生草100g、良姜200g、麻油800g、茶油1700g。

    制备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临床试验。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如下:

    选择年龄40-55岁患者150例,平均年龄47.5岁,病程1年-2年,平均病程1.5年。患者在本治疗前都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2个月为1疗程,6个月即3个疗程后进行症状评分。150例患者中,50例(称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膏药粘贴在患者病变部位,6天换一次药;50例(称为对照A组)定时遵医嘱服用布洛劳;50例(称为对照B组)采用微波电疗的物理疗法。期间患者杜绝房事,注意饮食和休息。

    治疗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本发明膏药治疗6个月后效果比较

      组  N数  有效6个月有效率(%)    副作用  治疗组  50  3876    0  对照A组  50  4080    50  对照B组  50  2142    0

    由表1可见,使用本发明所制的膏药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B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低于对照A组,但对照A组患者因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副作用;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所制的膏药的治疗组的疗效好,无副作用。

    此外,使用本发明所制的膏药,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敷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当归10-15份、熟地10-30份、赤芍10-30份、防风10-15份、黄芪10-50份、桑寄生10-50份、牛膝10-15份、桂枝10-15份、生草6-10份、良姜10-20份、麻油30-80份、茶油60-170份。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中药组合物,它可以在患者外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