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架.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48466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5485.0

申请日:

2009.12.14

公开号:

CN101731973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47J 47/16申请日:20091214授权公告日:20120523终止日期:201212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J 47/16申请日:20091214|||公开

IPC分类号:

A47J47/16

主分类号:

A47J47/16

申请人:

沈伟

发明人:

沈伟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民安路501弄35号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张一平;景丰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锅架,包括至少三个立柱(1)和至少一个搁锅架机构,立柱(1)纵向设置,间隔且围成一区域布置;搁锅架机构设置于上述立柱(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立柱(1)分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搁锅架机构包括中心铰接单元(4)和与前述立柱(1)数目一样的连杆(2),每个连杆(2)一端铰接于前述的中心铰接单元(4)上,以中心铰接单元(4)为中心呈辐射状且彼此能折叠收起,另一端则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锅架闲置时,驱动立柱靠拢,连杆受力后随之彼此靠拢,完成折叠;使用时,打开立柱,呈三角支撑状,搁锅架机构展开,可用于放置锅具,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锅架,包括 至少三个立柱(1),纵向设置,间隔且围成一区域布置; 至少一个搁锅架机构,设置于上述立柱(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立柱(1)分别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搁锅架机构包括 中心铰接单元(4),以及 与前述立柱(1)数目一样的连杆(2),每个连杆(2)一端铰接于前述的中心铰接单元(4)上,以中心铰接单元(4)为中心呈辐射状且彼此能折叠收起,另一端则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内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锅架机构还包括一置于连杆(2)上端面的搁锅板或搁锅圈(3),所述的每个连杆(2)开设有一凹孔(23)或凹槽,对应地,前述的搁锅板或搁锅圈(3)下端面设有与前述凹孔(23)或凹槽相适配的凸粒(3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中部具有至少一个供锅具限位的弯折部(21),并且,所述的搁锅板或搁锅圈(3)置于连杆(2)上端面后,前述的弯折部(21)则位于搁锅板或搁锅圈(3)外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一侧设有用于悬挂所述搁锅圈(3)的挂钩(1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中部具有至少一个供锅具限位的弯折部(2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铰接单元(4)包括 上板(41); 下板(42),位于上板(41)下方并与上板(41)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及 与前述连杆(2)数目一样且供所述连杆(2)铰接的铰接柱(22),纵向贯穿设置于前述上板(41)和下板(42)中,铰接柱(22)彼此间隔布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自下而上逐渐缩短。

说明书


锅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在锅具闲置时用于放置锅具的锅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锅是一种必不可少地烹调用具,常见的有平底锅和圆弧形锅。在锅闲置时,随意搁置锅带来如下利:一个占用厨房不大的空间;另一个本来洗干净的锅容易受污。因此人们常常为锅的放置而感到苦恼。

    为此,有些人设计了多款专门用于放置锅的锅架,如专利号为ZL90224074.9的中国实用新型《组合两用锅盆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83464U),该专利充分利用煤气罐上方的空间用于搁置锅盆等用具。

    又如:专利号为ZL9022514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方便锅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82588U),该专利由三个支架、三角拉带、转向锅架及隔板等组成,采用多层结构,每层都能放置锅具。类似的结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89219747.1的中国实用新型《多层菜盘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60329U)。

    上述公开的锅架存在如下不足,首先,锅架整体负重后稳定性较差,多个锅放置后易于倾倒;其次,结构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搬移或运输时必须整体搬动,所以移位极为不便,即使有的锅架能拆卸下来,装配起来也不是很麻烦,不熟悉的话,容易装配出错,影响正常使用。

    作为改进,公开了一种稳定性佳、且能拆卸地锅架,见专利号为ZL20082008638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锅架》(授权公告号:CN201216500Y),该专利包括有放锅板和三根以竖向且俯视投影呈三角形设置的支架杆,每根支架杆上设置向三角形内部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所述放锅板为脱卸式设置于三根支架杆上延伸出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支撑部上。该专利公开的虽然能拆卸,但装配时较为繁琐,而且零部件不能由遗漏,整体来说还不很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折叠的锅架。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架,包括

    至少三个立柱,纵向设置,间隔且围成一区域布置;

    至少一个搁锅架机构,设置于上述立柱围成的区域内并与立柱分别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搁锅架机构包括

    中心铰接单元,以及

    与前述立柱数目一样的连杆,每个连杆一端铰接于前述的中心铰接单元上,以中心铰接单元为呈辐射状且彼此能折叠收起,另一端则连接于对应的立柱内侧。

    所述的搁锅架机构还包括一置于连杆上端面的搁锅板或搁锅圈,所述的每个连杆开设有一凹孔或凹槽,对应地,前述的搁锅板或搁锅圈下端面设有与前述凹孔或凹槽相适配的凸粒。搁锅板可以用于放置平底锅,搁锅圈可以放置圆弧形锅,另外,搁锅板或搁锅圈的放置后,连杆之间的间隔被限定,不易发生误操作引起的折叠,保证正常使用。

    进一步,保证放置后的锅具能保持稳定,不发生位移,所述的连杆中部具有至少一个供锅具限位的弯折部,并且,所述的搁锅板或搁锅圈置于连杆上端面后,前述的弯折部则位于搁锅板或搁锅圈外周。

    所述的立柱一侧设有用于悬挂所述搁锅圈的挂钩。折叠后可以用于悬挂搁锅圈,使用状态下时,可以用于悬挂其他厨房用具,如带有孔眼的笼梯等。

    进一步,保证放置后的锅具能保持稳定,不发生位移,所述的连杆中部具有至少一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铰接单元包括

    上板;

    下板,位于上板下方并与上板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及

    与前述连杆数目一样且供所述连杆铰接的铰接柱,纵向贯穿设置于前述上板和下板中,铰接柱彼此间隔布置。

    当然中心铰接单元也可以是一个连接轴,所有的连杆都铰接于该连接轴上,同样可以实现折叠收起。

    为使整体更加稳定,所述的连杆自下而上逐渐缩短。呈锥形状,重心低,利于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锅架闲置时,驱动立柱靠拢,连杆受力后随之彼此靠拢,完成折叠;使用时,打开立柱,呈三角支撑状,搁锅架机构展开,可用于放置锅具,方便快捷。使用时,搁锅架机构上锅具放置,限制立柱之间的位移保证合理的间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部分零部件装配图。

    图3为实施例1折叠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折叠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锅架包括三个立柱1和四个搁锅架机构,立柱1纵向设置,间隔且围成一区域布置,每个立柱顶端设置有装饰帽12,底端设置有橡胶支撑垫13,搁锅架机构设置于立柱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立柱1分别连接。

    每个搁锅架机构包括中心铰接单元4、搁锅圈3和三个连杆2,每个连杆2一端铰接于中心铰接单元4上,以中心铰接单元4为呈辐射状且彼此能折叠收起,另一端则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内侧,可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固定。

    中心铰接单元4包括上板41、下板42和铰接柱22,下板42位于上板41下方并与上板41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隔,铰接柱22数目与连杆2数目一样为三个,供连杆2铰接用,铰接柱22纵向贯穿设置于上板41和下板42中,铰接柱22彼此均匀间隔布置。为加强中心铰接单元的牢固性,本实施例还在上板41和下板42的中部贯穿设置一连接柱43。

    每个连杆2开设有一凹孔,对应地,搁锅圈3下端面设有与凹孔23相适配的凸粒31。每个连杆2中部具有一个供锅具限位的弯折部21,并且,搁锅圈3置于连杆2上端面后,弯折部21位于搁锅圈3外周。

    每个立柱1外侧设有挂钩11。挂钩11可用于悬挂搁锅圈3,也可以用于悬挂其他厨房用具,如带有孔眼的笼梯等。

    连杆2自下而上逐渐缩短,呈锥形状,重心低,利于稳定。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收起后的状态图,取下搁锅圈3,驱动立柱1靠拢,连杆2受力后转动也随之彼此靠拢。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锅架包括四个立柱1、四个连杆2和四个铰接柱2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折叠后的状态图,两两折叠,呈一直线,易于包装运输。

锅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锅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锅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锅架,包括至少三个立柱(1)和至少一个搁锅架机构,立柱(1)纵向设置,间隔且围成一区域布置;搁锅架机构设置于上述立柱(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立柱(1)分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搁锅架机构包括中心铰接单元(4)和与前述立柱(1)数目一样的连杆(2),每个连杆(2)一端铰接于前述的中心铰接单元(4)上,以中心铰接单元(4)为中心呈辐射状且彼此能折叠收起,另一端则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内侧。与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