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47966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5514.5

申请日:

1992.07.10

公开号:

CN1074096A

公开日:

1993.07.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11; C12S3/14; //(A23L1/211 C12R1:66)(A23L1/211 C12R1:845)

主分类号:

A23L1/211; C12S3/14; //

申请人:

中山大学;

发明人:

钟英长; 周世宁; 朱汝舫; 陈家平

地址:

510275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灿志;叶贤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脱毒生产发酵饲料蛋白的方法,利用对菜籽饼和棉籽饼同时具有脱毒作用的曲霉或根霉菌种,接种于菜籽饼和棉籽饼的混合原料中,在25~40℃经14~30小时发酵,然后烘干粉碎即为产品。产品符合饲料的安全要求、蛋白含量可达40~45%,营养更加互补齐全,可直接做饲料蛋白使用。本发明采用固体开放式发酵,工艺和设备简单,无三废,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制备发酵饲料蛋白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原料中接种对菜籽饼和棉籽饼均具有脱毒作用的曲霉(Aspergillus.sp.)或根霉(Rhizopus.sp.)菌,再加入占原料干重50~70%的水,混匀后在25~40℃固态发酵14~30小时,然后烘干、粉碎即为产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原料的组成和配比(按重量比)为:菜籽饼3份,棉籽饼1~9份,再加入占原料总重量(5~15)%的麦麸、玉米粉和糠(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原料的组成和配比(按重量比)为:菜籽饼3份,棉籽饼
2: 5~6份,再加入占原料总重量10%的麦麸、玉米粉和糠(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原料中再添加占原料干重量(3~15)%的羽毛粉或(和)血粉。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发酵温度为30~35℃,发酵时间为18~24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脱毒菌种的接种量为原料干重的(1~1.5)%。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制备发酵饲料蛋白的方法。

    我国菜籽、棉籽榨油后的菜籽饼、棉籽饼,蛋白含量都高达35~40%。但由于菜籽饼含有毒性物质葡萄糖硫苷、棉籽饼则含有游离棉酚,目前大部分用作肥料,造成蛋白资源的浪费。我国粮食虽然总产量不低,但我国人多地少,现有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7%,要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世界平均每人占有耕地5.5亩,我国仅1.5亩,而且还在不断减少。我国不可能提供更多的粮食做为饲料,特别是蛋白源更感不足,近年来由于沿海海域污染严重,鱼粉产量锐减、价格暴涨,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特别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开发不争夺粮食的饲料资源菜籽饼、棉籽饼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N  89100503.X和CN  90104543.8两份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棉籽饼和菜籽饼的微生物脱毒方法。它们所利用的微生物的脱毒作用都是单一的,前者只能对棉籽饼进行脱毒,而不能对菜籽饼脱毒,后者则只能对菜籽饼进行脱毒而不能对棉籽饼脱毒。因此,当需要同时对菜籽饼和棉籽饼进行脱毒时,必须培育两种不同的脱毒菌种,而且脱毒过程必须分开进行,工艺比较烦琐,费时费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对棉籽饼和菜籽饼进行脱毒的方法,以克服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是通过筛选对菜籽饼、棉籽饼的毒性都具有脱毒作用的曲霉(Aspergillus.SP.)或根霉(Rhizopus.SP.)菌种,经扩大培养后接入菜籽饼和棉籽饼的混合原料中进行发酵脱毒,原料中适当加入玉米粉或(和)麦麸或(和)糠,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如果再加入少量羽毛粉、血粉,可以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所用地曲霉或根霉菌种,是通过常规方法从霉变的菜籽饼或施用菜籽饼作肥料的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具体方法如下:

    1.制备菜籽饼抽提液的查氏(Czapek)培养基:量取100ml水煮沸,称取20g菜籽饼倒入沸水中、再煮沸5分钟,过滤,再加水补充到100ml,即为抽提液。用100ml查氏培养基剂量加入抽提液中,15磅/英寸2灭菌20分钟,即为菜籽饼抽提液查氏培养基。

    2.制备醋酸棉酚查氏培养基:

    a.称取400mg醋酸棉酚,用10ml无菌碳酸钠水溶液(碳酸钠浓度0.75%)溶解,然后加无菌水稀释至30ml,制成醋酸棉酚碳酸钠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6.5,沸水浴加热5分钟。

    b.用100ml查氏培养基剂量,配制成70ml浓缩培养基15磅/英寸2灭菌20分钟。

    c.将上述a、b两种成分混合后倒平板。

    3.从霉变的菜籽饼或施用菜籽饼作肥料的土壤中取样,稀释后涂布在菜籽饼抽提液查氏培养基平板上,30℃培养3-4天,选出对菜籽饼具有脱毒作用的菌种。(菌种特征如CN90104543.8号专利申请所述)。

    4.将上述对菜籽饼有脱毒作用的菌种,制成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含有醋酸棉酚查氏培养基平板上,30℃培养3~4天,即可选出既保留对菜籽饼仍有脱毒力又能对棉籽饼游离棉酚进行降解转化的具有双重脱毒作用的菌株。

    5.菌种鉴别:经过分离纯化后进行鉴别测定,选出对菜籽饼和棉籽饼都具有脱毒作用的菌种:其中一种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SP.),其特征菌落直径1~2厘米,呈密绒毛状,菌丝白色,有横隔,具足细胞,顶囊球状,孢子黄绿色,表面疣状。另一种属于根霉(Rhizopus.SP.),菌落2~3厘米,疏松棉絮状,菌丝白色,无横隔,有假根,孢子囊黑色,孢子表面有棘状突起。

    6.制备孢子斜面菌种:将分离出来的具有脱毒能力,生长快的曲霉或根霉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纯化培养后,分别接种于马铃薯斜面培养基,30℃培养3~4天长出孢子后,于4~5℃保存,做为孢子斜面菌种,制备生产菌种时,只需用曲霉或根霉一种。

    下面对本发明的棉籽饼和菜籽饼混合脱毒方法作具体的描述:

    1.制备生产菌种:用孢子斜面菌种一支,分开接种于4个1000ml三角瓶的扩大培养基,培养基成份为(每瓶):麦麸150~200g,K2HPO41.5~2g,加水90~120ml混匀,灭菌冷却。接种后,在30~32℃培养3~4天,即为一级三角瓶菌种。每瓶一级三角瓶菌种可再扩大培养30~40个二级三角瓶菌种。每瓶二级三角瓶菌种可接入生产菌种培养基2~3Kg。生产菌种培养基成份为菜籽饼1份、棉籽饼1份、麦麸4份、玉糠4份,按总重量的50~70%加水混匀,灭菌冷却。接种后在30~35℃培养3~4天即为生产菌种。

    2.原料配比:按重量比为:菜籽饼3份,棉籽饼1~9份,再加入占原料总重量(5~15)%的麦麸、玉米粉和糠(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常用的配比(重量比)为:菜籽饼3份,棉籽饼1.5~6份,再加入占原料总重量10%的麦麸、玉米粉和糠(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原料中还可再加入适量的羽毛粉或(和)血粉,加入量一般为原料总干重量的(3~15)%,这样可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如果原料中的菜籽饼和棉籽饼采用上述比例范围以外的任意比例,或者单独采用菜籽饼或棉籽饼,也能达到一定的脱毒效果。

    3.接种发酵:按所需配比将原料混匀,然后接入生产菌种,接种量一般为原料干重的1~1.5%,接种后,再按原料重量的50~70%加水,混匀后在25~40℃保温,固态发酵14~30小时,(通常为18~24小时),然后烘干粉碎即为发酵蛋料蛋白产品。

    表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原料配比。各实施例的工艺过程与前面所述相同,其中发酵温度为30~35℃,实施例1、2、3的发酵时间分别为18、20和22小时。

    产品经毒性分析:实施例1:异硫氰酸酯(ITC)+恶唑烷硫酮(OZT)为0.032%,游离棉酚为0.024%,实施例2:ITC+OZT为0.028%,游离棉酚0.027%,实施例3:ITC+OZT为0.014%,游离棉酚为0.037%。

    本发明方法所生产的发酵饲料蛋白产品,符合饲料的安全要求,蛋白含量可达(40~45)%,营养更加互补齐全,可直接做为饲料蛋白使用。

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的微生物脱毒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菜籽饼和棉籽饼混合脱毒生产发酵饲料蛋白的方法,利用对菜籽饼和棉籽饼同时具有脱毒作用的曲霉或根霉菌种,接种于菜籽饼和棉籽饼的混合原料中,在2540经1430小时发酵,然后烘干粉碎即为产品。产品符合饲料的安全要求、蛋白含量可达4045,营养更加互补齐全,可直接做饲料蛋白使用。本发明采用固体开放式发酵,工艺和设备简单,无三废,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