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34624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7380.1

申请日:

2009.06.05

公开号:

CN101575762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B1/04

主分类号:

D04B1/04

申请人: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 蓓; 杨启东; 张佩华

地址:

201504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亭枫公路19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罗大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拉毛后整理制成的一种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其中,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50~6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本发明提供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集柔软、蓬松、厚实、丰满、弹性、透气和保暖于一体,适宜制作秋冬季针织夹克衫和运动休闲外衣服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拉毛后整理制成的一种纬编双面起绒面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所述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50~6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5/10/65,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4~26N/2。

4、
  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单面毛圈织物,经过所述拉毛步骤后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60~5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依次具体包括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纱线准备、纬编织造、前处理、预定型、染色、拉毛、定型。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编织造工艺中,毛圈纱线编织张力控制在18~22g。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毛处理工艺具体为:表面轻拉毛、重梳理、低剪毛的工艺。

说明书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腈纶与羊毛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羊毛产品的特点是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光泽柔和、手感滑糯、有身骨。腈纶产品色彩鲜艳、保暖性好、俗称人造羊毛。由于羊毛产品价格昂贵,如将腈纶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通过高收缩腈纶纤维的合理使用、针织组织结构设计和后整理工艺设计,如何在粗机号纬编毛圈机上制备具有粗犷风格和有骨架的,毛型感强、手感柔软丰满、保暖性好、价格相对低廉的起绒面料,以取长补短,获得性价比上的巨大优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的研发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提供毛型感强、手感柔软、保暖性好、价格相对低廉的起绒面料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拉毛后整理制成的一种纬编双面起绒面料。
其中,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50~6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过所述拉毛步骤后制成。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依次具体包括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纱线准备、纬编织造、前处理、预定型、染色、拉毛、定型。
其中,所述纬编织造工艺中,为保证编织过程中地纱和毛圈纱不翻纱和喂纱的稳定性,毛圈纱线编织张力控制在18~22g,可有效提高机器转速。
其中,所述拉毛处理工艺具体为:表面轻拉毛、重梳理、低剪毛的工艺。这样可使成品既有毛感,又蓬松而富有弹性。
本发明提供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并通过合理地设计和控制高收缩腈纶纤维和细旦腈纶纤维的混纺比例,使面料具有类似羊毛产品的柔软、弹性和蓬松度。高收缩腈纶纤维所占比例过小,织物不够厚实和蓬松,反之高收缩腈纶纤维所占比例过大,布面发硬,后整理过程中难以起毛;较大比例的细旦腈纶纤维可以改善织物的柔软手感。
(2)以弹性涤纶长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在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单面反包毛圈织物,并通过工艺方面的拉毛后整理形成双面起绒织物。粗针距针织面料具有粗犷和厚实的风格;高收缩腈纶纤维的合理使用,增加了毛圈织物的密度,使双面绒织物不仅具有粗犷的外观风格效应,且织物有身骨不稀松,毛绒直立,手感较好;拉毛后整理可使绒面丰满、厚实。
(3)集粗犷、柔软、蓬松、厚实、丰满和保暖于一体,适宜制作秋冬季针织夹克衫和运动休闲外衣服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拉毛后整理制成的一种纬编双面起绒面料。
其中,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50~6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
实施例二
一种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的制造方法,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过所述拉毛步骤后制成。
其中,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50~6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依次具体包括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纱线准备、纬编织造、前处理、预定型、染色、拉毛、定型。
其中,所述纬编织造工艺中,毛圈纱线编织张力控制在18~22g。
其中,所述拉毛处理工艺具体为:表面轻拉毛、重梳理、低剪毛的工艺。
以下为一具体实例:
以150D/96F涤纶弹力丝为地纱,24N/2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且混纺比例为35/10/55,在8机号30英寸单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反包毛圈织物,编织张力20g。
该毛坯织物经过前处理、染色、表面轻拉毛、重梳理、低剪毛、定型的后整理工艺流程,最终制成双面绒类织物。
表1所示是在8机号毛圈机上,采用本专利所述的采用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和特殊工艺制备的双面绒面料与采用常规腈纶/羊毛混纺纱和常规工艺制备的相同结构面料的参数和性能对比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成品既有毛感,又蓬松而富良好的保暖性。
表1织物参数和性能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及其制造方法,由涤纶弹力丝为地纱,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为毛圈纱,通过粗针距单面圆形纬编毛圈机上编织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拉毛后整理制成的一种纬编双面起绒面料。其中,所述涤纶弹力丝支数为150D/96F,高收缩腈纶/羊毛/细旦腈纶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例范围为3040/10/5060,且混纺纱线支数为2030N/2。本发明提供的腈纶与羊毛粗针距纬编双面起绒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