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605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5349.6

申请日:

2010.04.12

公开号:

CN101837163A

公开日:

2010.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N 1/30申请日:201004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N1/30; A61M31/00

主分类号:

A61N1/30

申请人:

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惠民; 李丁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哈雷路11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代理人:

罗大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包括胶囊(1)、药物(2)、电源(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和控制装置(6);所述胶囊(1)的表面设有释药小孔(101),药物(2)灌装在胶囊(1)中;所述控制装置(6)的一端与电源(3)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极(4)相连接,电源(3)的另一端通过或不通第二电极(5)与药物(2)相连接。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起效速度快,可避免首过效应,方便医生根据病人的治疗情况随时调整或中断给药进程。动物给药的药动学数据表明,采用该系统经动物直肠给药,药物的体内吸收与口服和非离子电渗直肠给药相比有显著增加,可代替皮下注射给药。

权利要求书

1: 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胶囊 (1)、 药物 (2)、 电源 (3)、 第一 电极 (4)、 第二电极 (5) 和控制装置 (6) ; 所述胶囊 (1) 的表面设有释药小孔 (101), 药物 (2) 灌装在胶囊 (1) 中 ; 所述控制装置 (6) 的一端与电源 (3) 的一端相连接, 另一端 ( 与 ) 第一电极 (4) 相连 接, 电源 (3) 的另一端通过或不通第二电极 (5) 与药物 (2)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为直 流、 脉冲或交流电流电源。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电压为 0.1V ~ 2 2 50V ; 电流密度为 0.005mA/cm ~ 5mA/cm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电压为 1V ~ 2 2 10V ; 电流密度为 0.025mA/cm ~ 1mA/cm 。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或交 流电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波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脉冲或交流电 流的频率为 1HZ ~ 200kHZ。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 (3) 为 电池组, 固定在胶囊 (1) 的一端, 所述的控制装置 (6) 为电阻, 电池的正极与电阻的一端相 连接, 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 (4) 相连接, 电池的负极与第二电极 (5) 相连接, 第二电极 (5) 插在胶囊 (1) 内的药物 (2) 中。
8: 根据权利要求 1 ~ 7 任一项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药物的组分包括肝素、 黏膜吸收促进剂、 载体和分散介质。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 100ml 分散介 质中, 含有如下含量的组分 : 肝素 10,000 ~ 1,000,000IU 黏膜吸收促进剂 0.5 ~ 50g 载体 1 ~ 50g。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 100ml 分散 介质中, 含有如下含量组分 : 肝素 100,000 ~ 500,000IU 黏膜吸收促进剂 1 ~ 15g 载体 2 ~ 20g。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肝素选自 分子量为 4000 ~ 20000 的肝素、 分子量为 3000 ~ 8000 的低分子肝素或硫酸类肝素。
12: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黏膜吸收 促进剂选自 C2-C4 的醇类、 表面活性剂、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醇类、 8-22 个碳原子的 脂肪族一元醇脂类、 水杨酸及其衍生物、 烷基甲基亚砜类、 1- 取代的氮杂环烷 -2- 酮类或酰 胺类, 所述 C2-C4 的醇类选自乙醇或异丙醇 ;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 ; 2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 5 到 30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盐,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它脂 肪酸的硫酸酯盐 ;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 8-22 个碳原子的烷基胺类, 如油胺 ;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醇酯或泊洛沙姆类 ; 所述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醇类选自癸醇、 月桂醇、 肉豆蔻醇、 棕榈醇、 亚麻仁醇 或油醇、 5-30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如油酸、 硬脂酸、 亚油酸、 棕榈酸、 肉豆蔻酸、 月桂酸或癸 酸; 所述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醇类选自辛酸乙酯、 肉豆蔻酸异丙酯、 月桂酸甲酯、 棕榈酸亚己酯、 甘油单月桂酸酯、 聚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或聚乙二醇单月桂酸酯 ; 水杨酸及其衍生物、 烷基甲基亚砜类选自癸基甲基亚砜和二甲亚砜 ; 1- 取代的氮杂环烷 -2- 酮类选自 1- 十二烷基氮杂环 - 庚 -2- 酮 (Azone) ; 酰胺类选自新酰胺、 油酰胺、 环己月桂酰胺、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 聚乙二醇 3- 月桂酰 胺、 N, N- 二甲基 - 间 - 甲苯甲酰胺或克罗他米通 ; 所述分散介质为水系溶剂 ; 所述载体选自聚乙烯醇、 胶原蛋白、 丝胶、 聚环氧乙烷、 壳多糖、 壳聚糖、 蔗糖、 明胶、 透 明质酸、 藻酸、 蚕丝蛋白、 聚乳酸、 阿拉伯树胶、 琼脂、 藻酸钠、 PVP、 卡波普、 HPC、 PEO、 HPMC、 CMC、 CMC-Na、 CMC-Ca 或羟磷灰石中的一种以上。

说明书


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特别是采用离子电渗技术结合给 药装置帮助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
     背景技术 肝素是一类糖胺聚糖, 分子量约为 4000-20000Da 左右, 低分子肝素由肝素经降解 或解聚获得, 分子量约为 3000-8000Da 左右。 2-O- 硫酸 -α-L 艾杜糖醛酸及 6-O- 硫酸 -N- 硫 酸 -α-D 葡萄糖胺是二者的主要单糖, 由它们组成的三硫酸二糖的重复单位是肝素和低分 子肝素的主要部分。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凝药物, 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 疗多种血栓栓塞、 缺血性疾病如深层静脉血栓、 肺栓塞、 脑血窦静脉血栓、 心肌梗死等。 由于 二者分子量大, 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 临床上通常只采用注射给药。 病人一般需要先静脉 注射负荷剂量的药物, 然后调整剂量肝素每 4-8 小时、 低分子肝素每 12 小时皮下注射一次 或持续静脉滴注给药, 住院疗程一般为 7-10 天, 出院后仍需口服法华林至少 3-6 个月。如
     此频繁的注射给药及冗长的治疗周期给病人, 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造成极大不便。 因此, 找到 一种给药方便、 对病人损伤小、 安全性高的用于治疗以上疾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电流帮助药物透过机体转运 ( 最早是透过皮肤 ) 的理念是在 18 世纪中期提 出的, 到了 19 世纪, 国外的许多研究者使得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在 20 世纪以前, 该技术 被称为 “电透法” , 在 1908 年由 Frankenhauser 将其定义为离子电渗技术。该技术是建立在 电学理论基础上的, 带电电极会排斥带有同样电荷的离子, 同时另一侧带有相反电荷的电 极会吸引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 药物离子产生定向运动穿过机体屏障吸收 进入体循环。如今, 已有应有离子电渗技术的皮肤及眼部给药产品问世。
     直肠黏膜给药起效快, 可以避免首过效应, 与注射给药相比对机体损伤小, 给药方 便, 可以作为某些药物, 特别是全身作用性药物吸收的有效途径。人体与外界较易接触、 易 于给药的黏膜部位有鼻腔、 口腔、 眼部、 阴道和直肠等。其中直肠是公认的人体吸收大分子 物质的有效部位。药物在直肠主要经两条途径吸收, 一条由上直肠静脉、 门静脉进入肝脏, 经肝代谢后进入体循环 ; 另一条经下直肠静脉、 肛门静脉和髂内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 避免 肝脏首过作用, 此给药部位距肛门口约 2 ~ 5cm 左右。
     如何将电渗技术应用于大分子的肝素, 通过直肠黏膜给药, 以克服现有的存在的 缺陷, 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包括胶囊、 药物、 电源、 第一电极、 第二电 极和控制装置 ;
     所述胶囊的表面设有释药小孔, 药物灌装在胶囊中 ;
     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相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电极相连接, 电源的另 一端通过或不通第二电极与药物相连接 ;
     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 如电池、 充电电池或其它供电装置 ;
     所述控制装置为电阻、 变压器、 整流器或脉冲发生器等 ;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反应性电极和非反应性电极, 所述反应性电极为金属 盐制成的电极, 如氯化银或美国专利 US.4,752,285 中所披露的材料 ; 所述非反应性电极为 金属, 如金、 铂或镍铬等材料。
     胶囊囊壁的材料为塑料, 成分为聚乙烯、 聚丙烯或聚氯乙烯等 ;
     所述药物的组分包括肝素、 黏膜吸收促进剂、 载体和分散介质 ;
     优选的, 在 100ml 分散介质中, 含有如下含量组分 :
     肝素 10,000 ~ 1,000,000IU
     黏膜吸收促进剂 0.5 ~ 50g
     载体 1 ~ 50g
     进一步优选的, 在 100ml 分散介质中, 含有如下含量组分 :
     肝素 100,000 ~ 500,000IU
     黏膜吸收促进剂 1 ~ 15g
     载体 2 ~ 20g
     进一步优选的, 在 100ml 分散介质中, 含有如下含量组分 :
     肝素 100,000 ~ 200,000IU
     黏膜吸收促进剂 3 ~ 6g
     载体 2 ~ 20g
     进一步优选的, 在 100ml 分散介质中, 含有如下含量组分 :
     肝素 200,000 ~ 300,000IU
     黏膜吸收促进剂 3 ~ 6g
     载体 2 ~ 20g
     优选的, 所述肝素选自分子量为 4000 ~ 20000 的肝素、 分子量为 3000 ~ 8000 的 低分子肝素或硫酸类肝素 ;
     所述黏膜吸收促进剂选自 C2-C4 的醇类、 表面活性剂、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 醇类、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醇脂类、 水杨酸及其衍生物、 烷基甲基亚砜类、 1- 取代的 氮杂环烷 -2- 酮类或酰胺类,
     所述 C2-C4 的醇类选自乙醇或异丙醇 ;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 种;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 5 到 30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盐,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 它脂肪酸的硫酸酯盐 ;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 8-22 个碳原子的烷基胺类, 如油胺 ;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醇酯或泊洛沙姆类 ;
     所述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醇类选自癸醇、 月桂醇、 肉豆蔻醇、 棕榈醇、 亚麻 仁醇或油醇、 5-30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如油酸、 硬脂酸、 亚油酸、 棕榈酸、 肉豆蔻酸、 月桂酸或癸酸 ; 所述 8-2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一元醇类选自辛酸乙酯、 肉豆蔻酸异丙酯、 月桂酸甲 酯、 棕榈酸亚己酯、 甘油单月桂酸酯、 聚丙二醇单月桂酸酯或聚乙二醇单月桂酸酯 ;
     水杨酸及其衍生物、 烷基甲基亚砜类选自癸基甲基亚砜和二甲亚砜 ;
     1- 取代的氮杂环烷 -2- 酮类选自 1- 十二烷基氮杂环 - 庚 -2- 酮 (Azone) ;
     酰胺类选自新酰胺、 油酰胺、 环己月桂酰胺、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 聚乙二醇 3- 月桂 酰胺、 N, N- 二甲基 - 间 - 甲苯甲酰胺或克罗他米通 ;
     优选的是脱氧胆酸钠、 聚乙二醇辛酸 / 癸酸甘油酯、 N- 甲基吡咯烷酮、 氮酮或卡必 醇等 ;
     所述分散介质为水系溶剂, 例如水、 甘油、 聚乙二醇、 乙醇或丙二醇等 ;
     所述载体选自聚乙烯醇、 胶原蛋白、 丝胶、 聚环氧乙烷、 壳多糖、 壳聚糖、 蔗糖、 明 胶、 透明质酸、 藻酸、 蚕丝蛋白、 聚乳酸、 阿拉伯树胶、 琼脂、 藻酸钠、 PVP、 卡波普、 HPC、 聚氧乙 烯 (PEO)、 羟丙甲基纤维素 (HPMC)、 CMC、 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CMC-Ca 或羟磷灰石中的 一种以上 ;
     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将肝素、 黏膜吸收促进剂、 分散介质和载体混合, 搅拌, 真空脱泡, 获得药物混合 物, 然后灌装在胶囊中, 在胶囊上打孔, 然后插入第二电极, 并将第二电极与电源的一端相 连接, 或者直接将所述药物混合物与电源的一端相接触, 再将第一电极的一端与电源的另 一端通过控制装置相连接, 即可。
     动物试验证明, 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 血栓栓塞、 缺血性疾病如深层静脉血栓、 肺栓塞、 脑血窦静脉血栓、 心肌梗死等疾病 ; 可通过 直肠给药的方式, 施加于需要治疗的患者, 剂量一般为 2500IU ~ 5000IU/ 天、 体重, 具体可 根据病人的病情、 年龄等, 由医师决定。
     给药时, 可以施加直流、 脉冲或交流电流, 电压为 0.1V ~ 50V, 优选的为 1V ~ 10V ; 2 2
     直流、 脉冲或交流电流的电流密度为 0.005mA/cm ~ 5mA/cm , 优选的为 0.025mA/ 2 2 cm ~ 1mA/cm ;
     所述脉冲或交流电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波形, 例如正弦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锯齿 形、 矩形电流等 ;
     脉冲或交流电流的频率为 1HZ ~ 200kHZ, 优选的为 5kHZ ~ 80kHZ ;
     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给药方式与口服给药相比起效速度快, 可避免首过效应 ; 与注射给药相比对机体损伤小, 方便医生根据病人的治疗情况随时调整 或中断给药进程。 动物给药的药动学数据表明, 采用该系统经动物直肠给药, 药物的体内吸 收与口服和非离子电渗直肠给药相比有显著增加, 可代替皮下注射给药。
     附图说明
     图 1 为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大鼠肝素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 图 3 为大鼠低分子肝素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 包括胶囊 1、 药物 2、 电源 3、 第 一电极 4、 第二电极 5 和控制装置 6 ;
     所述胶囊 1 的表面设有释药小孔 101, 药物 2 灌装在胶囊 1 中 ;
     所述控制装置 6 的一端与电源 3 的一端相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电极 4 相连接, 电源 3 的另一端通过或不通第二电极 5 与药物 2 相连接 ;
     优选的, 参见图 1, 所述电源 3 为电池组, 固定在胶囊 1 的一端, 所述的控制装置 6 为电阻, 电池的正极与电阻的一端相连接, 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 4 相连接, 电池的负极 与第二电极 5 相连接, 第二电极 5 插在胶囊 1 中内的药物 2 中。
     使用时, 将第一电极 4 的一端与人或动物的机体相连接。
     实施例 1
     处方 :
     肝素 200,000IU
     载体明胶 20g
     脱氧胆酸钠 3g 水 100ml
     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 14,000Da ;
     制备方法 :
     将肝素、 黏膜吸收促进剂、 分散介质和载体混合, 搅拌, 真空脱泡, 获得药物混合 物, 然后灌装在胶囊中, 在胶囊上打孔, 然后插入第二电极, 并将第二电极与电池的负极相 连接, 并将所述电池固定在胶囊的一端, 再将第一电极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通过电阻相连 接, 即可, 结构如图 1。
     实施例 2
     低分子量肝素 200,000IU
     聚氧乙烯 5g
     聚乙二醇辛酸 / 癸酸甘油酯 5g
     水 100ml
     低分子量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 5000Da ; 聚氧乙烯型号为 WSR303, 制备方法同实施 例 1。
     实施例 3
     肝素 500,000IU
     载体羟丙甲基纤维素 5g
     N- 甲基吡咯烷酮 6g
     水 100ml。
     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 15,000Da。实例中使用的羟丙甲基纤维素型号为 K100M。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4
     低分子量肝素 100,000IU
     载体羧甲基纤维素钠 6g
     氮酮 1g
     水 100ml
     低分子量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 5000Da ; 羧甲基纤维素钠型号为 2000CP。 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5
     肝素 300,000IU
     载体卡波普 2g
     卡必醇 15g
     水 100ml
     肝素为硫酸类肝素。卡波普型号为 971P,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6
     动物体内试验方法 :
     口服给药 :
     以下试验中, 低分子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 5000, 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 14000 ;
     分取 75mg 低分子肝素和 44mg 肝素, 分别以 5ml 的生理盐水溶解, 分别得 1500IU/ ml 的低分子肝素溶液和肝素溶液。 大鼠禁食过夜, 灌胃给于药物的生理盐水溶液, 剂量 5000IU/kg, 分别于给药 ; 0、 0.33、 0.67、 1、 1.5、 2、 3、 4、 6、 8 和 12h 取血 0.4ml, 置于含有 40μl 0.109mol/L 枸橼酸钠溶 液的离心管中, 混匀, 2500×g 离心 10min, 收集血浆, 测定药物浓度。见图 2、 3。
     皮下注射给药 :
     分取 25mg 低分子肝素和 14.7mg 肝素, 以 5ml 生理盐水溶解, 得 500IU/ml 的低分 子肝素和肝素溶液。 大鼠禁食过夜, 皮下注入药物的生理盐水溶液, 剂量 1000IU/kg, 分别于 给药 ; 0、 0.33、 0.67、 1、 1.5、 2、 3、 4、 6、 8 和 12h 取血 0.4ml, 置于含有 40μl 0.109mol/L 枸橼 酸钠溶液的离心管中, 混匀, 2500×g 离心 15min, 测定药物浓度。见图 2、 3。
     直肠给药 :
     大鼠禁食过夜, 以 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 (1.0g/kg)。
     配制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制剂, 处方如下 :
     (1)
     肝素 20,0000IU
     载体明胶 20g
     脱氧胆酸钠 3g
     水 100ml
     (2)
     低分子量肝素 200,000IU
     聚氧乙烯 5g
     聚乙二醇辛酸 / 癸酸甘油酯 5g
     水 100ml
     按给药剂量 (5000IU/kg) 将其装填在胶囊中, 打孔。将胶囊缓慢插入大鼠直肠, 尾 部刚好没入肛门, 需特别注意该胶囊应圆润光滑, 避免使直肠黏膜破损出血。 分别于给药 0、
     0.33、 0.67、 1、 1.5、 2、 3、 4、 6、 8 和 12h, 取血 0.4ml, 置于含 40μl 0.109mol/L 枸橼酸钠溶液 的试管中, 轻轻颠倒混匀, 2500×g 离心 10min, 收集血浆, 测定药物浓度。见图 2、 3。
     离子电渗直肠给药 :
     试验 (1)
     大鼠禁食过夜, 将大鼠腹部脱毛, 以 2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 (1.0g/kg)。采用实 施例 1 和的处方, 图 1 的给药系统, 其中, 电源为电池, 按给药剂量 (5000IU/kg) 将其装填在 胶囊中。 第一电极固定于涂有导电凝胶的大鼠腹部, 将胶囊缓慢插入大鼠直肠, 尾部刚好没 入肛门, 需特别注意该胶囊应圆润光滑, 避免使直肠黏膜破损出血。
     接通电源, 给药时间 2h, 然后取出胶囊, 电压为 4.5V, 电流密度 0.45mA/cm2。分别 于给药 0、 0.33、 0.67、 1、 1.5、 2、 3、 4、 6、 8、 12h, 取血 0.4ml, 置于含 40μl 0.109mol/L 枸橼酸 钠溶液的试管中, 轻轻颠倒混匀, 2500×g 离心 10min, 收集血浆, 测定药物浓度。见图 2。
     试验 (2)
     采用实施例 2 的处方, 试验方法同试验 (1), 其中, 电压为 1.5V, 电流密度 0.05mA/ 2 cm 。结果见见图 3。
     本发明对比了大鼠经口服、 皮下注射、 直肠给药及直肠离子电渗给药四种给药方 式下,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体内吸收情况。
     从图 2 和图 3 中均可看出, 当肝素、 低分子肝素直接口服给药时, 体内吸收量很低 ; 经直肠给药时, 低分子肝素的体内吸收量有所增加, 而肝素并没有明显改变 ; 当采用相同处 方离子电渗直肠给药时, 两种药物的体内吸收量均显著增加, 药物吸收效果明显改善。

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包括胶囊(1)、药物(2)、电源(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和控制装置(6);所述胶囊(1)的表面设有释药小孔(101),药物(2)灌装在胶囊(1)中;所述控制装置(6)的一端与电源(3)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极(4)相连接,电源(3)的另一端通过或不通第二电极(5)与药物(2)相连接。本发明的肝素的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系统,起效速度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