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34578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1857.3

申请日:

2010.04.28

公开号:

CN101810814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日:2010042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2; A61K9/48; A61P25/00; A61P25/28; A61K35/02(2006.01)N; A61K35/32(2006.01)N;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申请人:

史建钢

发明人:

史建钢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东街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张克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石菖蒲、益智仁二味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溶液过滤,另器贮存,备用;人参、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鹿茸锉研成细粉;其余制首乌等十味药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药渣用30%乙醇煎煮两次,煎液滤过。合并以上滤液,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人参、冬虫夏草、鹿茸三味药的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冷却,均匀喷入挥发油,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脾补肾、益脑开窍之功,主要治疗脑瘫、智障、多动症、脑发育不良及脑萎缩、老年痴呆等。该药物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疗效确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制首乌40-60份、龟板40-60份、怀牛膝40-60份、山茱萸32-48份、远志32-48份、肉苁蓉32-48份、石菖蒲20-30份、人参24-36份、鹿茸24-36、益智仁24-36份、冬虫夏草12-18份、熟地黄32-48份、生龙骨16-24份、怀山药24-36份和五味子16-24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制首乌50份、龟板50份、怀牛膝50份、山茱萸40份、远志40份、肉苁蓉40份、石菖蒲25份、人参30份、鹿茸30份、益智仁30份、冬虫夏草15份、熟地黄40份、生龙骨20份、怀山药30份和五味子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石菖蒲、益智仁二味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溶液过滤,另器贮存,备用;人参、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鹿茸锉研成细粉;其余制首乌等十味药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药渣用30%乙醇煎煮两次,煎液滤过,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过滤液合并,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人参、冬虫夏草、鹿茸三味药的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冷却,均匀喷入挥发油,装入胶囊,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内各原料药物的细度为80-100目的粉状混合物。

说明书

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瘫在一般人看来是无法治疗的病,首先是治疗药品少,目前市场上仅能见到神经节苷脂和脑活素两种药品,而这两种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只是3岁前使用才有一些效果,到3岁以后就没有治疗作用了。其次是70%-80%的痉挛型脑瘫,在手术开展前用药及康复效果不好,已使大多数医生不愿再为治疗脑瘫努力,多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也正因如此,在脑瘫新药的开发上处于无人涉足的空白状态。
而多动症不仅95%的人群不了解,就算是医生也很少重视,至今没有专门治疗多动症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制首乌40-60份、龟板40-60份、怀牛膝40-60份、山茱萸32-48份、远志32-48份、肉苁蓉32-48份、石菖蒲20-30份、人参24-36份、鹿茸24-36、益智仁24-36份、冬虫夏草12-18份、熟地黄32-48份、生龙骨16-24份、怀山药24-36份和五味子16-24份。
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
制首乌50份、龟板50份、怀牛膝50份、山茱萸40份、远志40份、肉苁蓉40份、石菖蒲25份、人参30份、鹿茸30份、益智仁30份、冬虫夏草15份、熟地黄40份、生龙骨20份、怀山药30份和五味子20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给出了胶囊的制法,是将石菖蒲、益智仁二味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溶液过滤,另器贮存,备用;人参、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鹿茸锉研成细粉;其余制首乌等十味药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药渣用30%乙醇煎煮两次,煎液滤过,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过滤液合并,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人参、冬虫夏草、鹿茸三味药的细粉,用常规的混匀、制粒、干燥、冷却方法后,均匀喷入挥发油,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内各原料药物的细度为80-100目的粉状混合物。
口服量为每次3-6粒,每日服3次。
本发明药物还可制成其他剂型。
本发明主治脑发育不良、脑瘫、智障、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脑萎缩、老年痴呆等,以上疾病同属脑发育不良或脑萎缩疾病,在中医治疗都以“虚则补之”为原则,方中多用健脾补肾的药物,以熟地黄、山茱萸补肾阴,鹿茸、肉苁蓉补肾阳共为君药;以制首乌、龟板、怀牛膝、怀山药、人参共为臣药,健脾胃、强筋骨;以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开窍化痰,益智仁、五味子、冬虫夏草、生龙骨助君臣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健脾补肾、益脑开窍之功。
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脾补肾、益脑开窍之功,主要治疗脑瘫、智障、多动症、老年痴呆等,并且对脑发育不良及脑萎缩等因引起的疾病都有明显的效果。该药物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疗效确切。
本发明药物是经本人在临床反复治疗论证之后总结而来的,起初的剂型为汤剂,后考虑到患者服用的便利性,所以将剂型改为胶囊剂,为了全面评估本品的临床疗效,所以对1136例脑瘫患者、693例多动症患者和89例痴呆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研究。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结果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治疗脑瘫1136例,其中治愈397例,显效581例;有效113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97%,总显效率76%;(2)治疗多动症693例,其中治愈526例;显效103例;有效4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7%,总显效率75.5%;(3)痴呆89例,其中显效31例,有效2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8.65%,总显效率67.4%。
为了使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更具有说服力,故以本发明药物为治疗组,以神经节苷脂合并脑活素为脑瘫对照组,以利他林为多动症对照组,以安理申为痴呆对照组,采取随机分组自身对照比较法,进行了临床实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鉴别方法
(1)取本品内容物,研细,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黄色至淡黄色,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表皮角质层表面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呈圆洞状,毛茸多碎断,未骨化组织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骨碎片表面有纵纹及点状孔隙,角化梭形细胞多散在。
(2)取本品内容物2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另取松果菊苷对照品、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层板上,以甲醇-醋酸-水(2∶1∶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1
称取:制首乌50g  龟板50g  怀牛膝50g  山茱萸40g  人参30g  肉苁蓉40g  远志40g  石菖蒲25g  益智仁30g  鹿茸30g  冬虫夏草15g熟地黄40g  味子20g  怀山药30g  生龙骨20g
石菖蒲、益智仁二味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溶液过滤,另器贮存,备用;人参、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鹿茸锉研成细粉;其余制首乌等十味药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药渣用30%乙醇煎煮两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煎液滤过,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过滤液合并,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人参等三味药的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冷却,均匀喷入挥发油,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口服量为每次3-6粒,每日服3次。
实验例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诊断标准
1、脑瘫患者诊断标准
1.1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认为脑性瘫痪主要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因小儿先天骨精不足,脑髓失养为主,或有瘀血,或痰浊阻于脑络,而致脑髓失其所养。
1.2中医辨证标准
(1)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
(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
(3)症状在婴儿期出现。
(4)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
(5)应与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等疾病鉴别。
1.3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脑瘫应符合以下2个条件:
(1)婴儿时期出现症状,如发育落后或各种运动障碍。
(2)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发育落后。
1.4脑瘫的临床类型
按运动障碍性质分为:
①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70%-80%,主要病变部位在锥体系。肌张力亢进是本病特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力差、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屈曲,扶站时足尖着地,膝反张,步行时呈剪刀样步态等异常姿势。
②手足徐动型:病损部位在大脑深部基底节,锥体外系部分。以难以用意志控制的肢体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颜面肌肉,发声,构音器官多受累,故常伴语言障碍。
③肌张力低下型:肢体松软但腱反射可存在。
④强直型: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僵硬,锥体外系受损症状。
⑤共济失调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脑的器质性病变,还有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深部感觉系统的病变,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手和头部震颤,醉酒步态,语音缺乏,声调徐缓,感觉异常。
⑥震颤型:系为锥体外系相关的静止性震颤。
⑦混合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混合的脑瘫。脑瘫在中医的病机属先天和后天不足,所以在研发之初就确定了″补肾健脑胶囊″的功效是健脾补肾,益脑开窍。
2、多动症患儿诊断标准
2.1中医诊断标准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在中医属于“失聪”、“健忘”、“疳症”、“虚烦”等范畴。以虚为多,偶见虚实夹杂型,虚症多属心肝肾虚,虚实夹杂型也是脾虚夹杂有痰。
2.2中医辨证标准
(1)肾阴虚亏:多动多语,烦躁易怒,运动不自主,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少寐多梦,脉细数,苔红少律。
(2)心脾两虚:运动不自主,面色少华,易惊少寐,健忘。
(3)痰火扰神:多动多语,哭笑无常,躁动不安,冲动任性。
2.3西医诊断标准
(1)注意缺陷或多动。
(2)多动或注意问题都出现于7岁之前。
(3)某些表现存在于两个以上场合。
(4)在社交、学业或职业上有明显缺陷。
(7)排除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或其它精神障碍的可能,不能用其它精神障碍进行解释。
2.4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1)过度活动: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水平过高。
(2)注意力集中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有意注意涣散,选择注意短暂。
(3)冲动行为:表现为容易过度兴奋,做事欠考虑,行为冲动,不顾及后果。
(4)学习困难:表现为视听辨别能力低下,手眼协调困难,短时记忆困难。
3、痴呆患者诊断标准
3.1中医诊断标准
痴呆,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智疾病,轻者可见寡言少语,反映迟钝,善忘等症;重则表现为神情淡漠,终日不语,哭笑无常,分辨不清昼夜,外出不知归途,不欲食,不知饥,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3.2中医辨证标准
(1)虚证
①髓海不足:记忆力、计算力明显减退,神情呆滞,常闭门独居,语不达意,常有口误,伴腰膝酸软,步履艰难,脉沉细。
②脾肾两虚:善忘、缺乏感情,呆滞寡言,伴腰酸,纳呆气短,五更泻,四肢不温,舌淡体胖大,脉沉细。
(2)实证
①痰浊蒙窍:善忘、迟钝,表情异常,哭笑无常,舌苔白腻。
②淤血内阻:善忘呆滞,言语模糊不清,行为古怪,时哭时笑,手足麻木,少气乏力,脉细涩。
③气滞血瘀:善忘呆滞,语言不清,行为古怪,两目晦暗,脉细涩。
3.3西医诊断标准
(1)痴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先天性智能低下。
(2)痴呆是慢性持续性的,多数进展缓慢,而不是一过性的或发作性。
(3)痴呆的发生是在病人意识清楚情况下出现的。
(4)痴呆多是在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由脑功能弥漫性紊乱引起,而非脑的某一局部功能损害所致,但器质性疾病并不一定与痴呆程度相一致。
(5)痴呆是一个综合症,可由不同病因引起,而非某种特殊疾病所致。
(6)半数以上的痴呆病人在病程中伴随各种精神症状或行为异常,如谵妄、焦虑、幻觉、忧郁状态以及攻击行为等。
(7)痴呆是否不可逆性,以前的痴呆概念中过分强调痴呆的不能治愈性,但目前发现某些痴呆可以治愈或改善。
3.4痴呆的分类
目前痴呆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根据病变累及CNS的不同部位以及产生不同的神经心理缺陷模式分为:
(1)皮质性痴呆,病变主要累及大脑皮质,如阿尔茨海默病。
(2)皮质下痴呆,病变主要累及包括白质在内的皮质下,涉及基底节、丘脑、脑干、脑室周围白质,小脑等部位,如帕金森病性痴呆。
(3)混合性痴呆,病变主要累及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
(二)试验病例标准
1、脑性瘫痪患者
1.1纳入病例标准
(1)中医诊断符合肝肾亏虚,脾肾两虚,痰瘀阻络者。
(2)西医诊断符合非进行性脑损伤。
(3)患儿以住院病人为主。
1.2排除病例标准
(1)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①婴儿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
②脑白质发育不良。
(2)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2、多动症患者
2.1纳入病例标准
(1)中医诊断符合肾阴亏虚,心脾两虚,痰火扰神者。
(2)西医诊断符合ADHD者。
2.2排除病例标准
儿童多动症诊断量表低于15分以下者。
3、痴呆患者
3.1纳入病例标准
(1)中医诊断符合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淤血内阻,气滞血虚。
(2)西医诊断核心症状为记忆力障碍以及认知能力低下和人格障碍。
3.2排除病例标准
(1)健忘,是非病理性、与老化相伴的生理现象。
(2)抑郁症,该类病人常有记忆力减退、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症状。
(3)谵妄是“意识混浊”时出现的定向力、理解力、注意力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以及认知明显障碍情况。
(4)局限性认知缺陷常不影响智力、记忆和人格。
二、治疗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自身对照比较法,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结果变化。
(一)脑瘫患儿
(1)治疗组:300例,实施例1制备的补肾健脑胶囊,每次3-6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
(2)对照组:100例,神经节苷脂合并脑活素,每次1片,每日1次。
(二)多动症患儿
(1)治疗组:200例,实施例1制备的补肾健脑胶囊,每次3-6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
(2)对照组:100例,利他林,每次1片,每日2次。
(三)痴呆患者
(1)治疗组:89例,实施例1制备的补肾健脑胶囊,每次3-6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
(2)对照组:50例,安理申,每次10mg,每日1次。
三、疗效观察指标
1、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功能
2、中医症状、舌象、脉象
四、多动症患儿疗效评定计分方法
1、活动过多、做作业时边做边玩:轻1分,中2分,重3分
2、容易兴奋和冲动:轻1分,中2分,重3分
3、打扰其他人及其他不良行为:轻1分,中2分,重3分
4、做事有头无尾:轻1分,中2分,重3分
5、不听劝告、自制力差:轻1分,中2分,重3分
6、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转移:轻1分,中2分,重3分
7、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轻1分,中2分,重3分
8、好大声叫喊:轻1分,中2分,重3分
9、情绪改变快:轻1分,中2分,重3分
10、脾气爆发:轻1分,中2分,重3分
五、疗效判断标准
1、脑瘫患者
(1)基本痊愈:智力、语言交流正常,肢体活动正常,生活能自理
(2)显效:智力明显好转,肌张力降低,肌力可行走
(3)有效:语言与活动能力有好转
(4)无效:与治疗前一样
2、多动症患者
(1)基本痊愈:注意力、自制力与正常儿童一致
(2)显效:注意力、自制力均明显好转
(3)有效:注意力较治疗前增加,活动减轻
(4)无效:与治疗前一样
3、痴呆患者
(1)基本治愈:记忆力、认知能力与正常人一致
(2)显效:记忆力、认知能力明显提高
(3)有效:记忆力较之从前好转
(4)无效:与治疗前一样
六、治疗结果
1、脑瘫患儿总体疗效

2、多动症患儿的总体疗效

3、痴呆患者的总体疗效

七、典型病例
①李长玲,女,7岁,青海湟中县,2008年4月份我院下青海普查时,见其不能独站独走,双下肢呈剪刀样交叉,初步诊断为“脑瘫-双下肢痉挛瘫”,给予补肾健脑胶囊4粒,3/日,效果显著,一个月后患儿可站起来,遂于5月份来我院住院后行手术治疗,以康复+药物治疗,现患儿已可独站,并扶走。
②肖吉舟,男,3岁半,甘肃临夏人,因不能独站独走,扶站时双足尖呈剪刀样着地,于2008年3月初来我院就诊,初步诊断为“脑瘫-双下肢痉挛瘫”,给予补肾健脑胶囊3粒,3/日,半月后再次来我院入院后行手术治疗后康复+药物治疗,现患儿可独站及扶走,双足踏平。现继续康复及药物治疗。
③王远东,男,8岁,甘肃白银人,2008年3月6日来我院门诊初步诊断:“多动症”,我院杨慧地主任给予补肾健脑胶囊,两周后患儿母亲来我院取药,诉效果好,多动症状明显减少,注意力也集中了,饮食及睡眠均好转。
④杨芸冰,女,8岁,甘肃张掖人,母亲诉自一年级开始出现多动,弄鼻,二年级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动作多,情绪改变快。于2008年5月31日来我院就诊,查脑电图正常,经颅多普勒: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查体:舌红苔腻,脉沉数。初步诊断:“多动症”,给予补肾健脑胶囊,治疗1个月后随诊现明显改善,注意力较前明显好转。
⑤王志义,男,76岁,甘肃兰州人,2008年12月因记忆力减退多次走失,情绪不稳定,乱跑胡闹。就诊,经检查CT脑萎瘫,经查颅多普勒示脑供血不足,综合诊断为痴呆,给予补肾健脑胶囊6粒,3次/日,配合中草药治疗一月复诊,效果明显,再未不分昼夜乱跑,又给予补肾健脑胶囊,治疗两月后复诊,情绪稳定,记忆有明显改善,表情也丰富了许多,也爱说话了,嘱其服药巩固疗效。
实施例2
称取:制首乌60g、龟板60g、怀牛膝60g、山茱萸48g、远志48g、
肉苁蓉32g、石菖蒲20g、人参24g、鹿茸24g、益智仁24g、
冬虫夏草18g、熟地黄48g、生龙骨24g、怀山药36g和五味子24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称取:制首乌40g、龟板40g、怀牛膝40g、山茱萸32g、远志32g、
肉苁蓉48g、石菖蒲30g、人参36g、鹿茸36、益智仁36g、
冬虫夏草12g、熟地黄32g、生龙骨16g、怀山药24g和五味子16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瘫、多动症和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石菖蒲、益智仁二味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水溶液过滤,另器贮存,备用;人参、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鹿茸锉研成细粉;其余制首乌等十味药与石菖蒲、益智仁的药渣用30乙醇煎煮两次,煎液滤过。合并以上滤液,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人参、冬虫夏草、鹿茸三味药的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冷却,均匀喷入挥发油,装入胶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