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4533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8454.8

申请日:

2015.03.31

公开号:

CN104741354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8B 15/00申请日:20150331|||公开

IPC分类号:

B08B15/00

主分类号:

B08B15/00

申请人:

林忠志

发明人:

林忠志

地址:

361026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沧林东一里(南湾半岛)551号7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涉及垃圾池。设有池体,池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外接抽风机;池体的垃圾进口往池体外沿设至少1条隧道,在垃圾进口上设有隔离帘,隧道的进口设有至少1层隔离门;所述隧道设前隧道和后隧道两段,后隧道的高度高于垃圾运送车卸料时卸料斗的最高高度。所述通孔可设于池体侧壁上部或池体顶部,抽风机的出气口可接焚烧炉。所述垃圾进口可设至少1个,后隧道的顶部可呈弧形,前隧道的高度最好略高于垃圾运送车的最高高度。所述隔离门可设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所述隔离门可设隔离门控制器。所述隔离帘可采用柔性隔离帘,隔离帘的顶部设悬挂索,悬挂索的一端固定在垃圾进口顶部。垃圾进口底部可设有凸沿。

权利要求书

1.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设有池体,池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外接抽风机;池体的垃圾进口往池体外沿设至少1条隧道,在垃圾进口上设有隔离帘,隧道的进口设有至少1层隔离门;所述隧道设前隧道和后隧道两段,后隧道的高度高于垃圾运送车卸料时卸料斗的最高高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于池体侧壁上部或池体顶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的出气口接焚烧炉。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进口设至少1个。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隧道的顶部呈弧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隧道的高度高于垃圾运送车的最高高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门设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门设隔离门控制器,隔离门控制器用于隔离门的自动开启与关闭。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帘采用柔性隔离帘,隔离帘的顶部设悬挂索,悬挂索的一端固定在垃圾进口顶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进口底部设有凸沿,凸沿用于防止垃圾运送车掉入池体内。

说明书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池,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卸料垃圾池一般采用开放式结构,其主要缺点是容易散发恶臭,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专利CN102059054A公开一种焚烧厂垃圾池恶臭外逸控制系统与方法,由软门帘、生物滤帘和喷淋系统组成;软门帘悬挂在垃圾池门框处,由若干片组成;生物滤帘悬挂在软门帘内侧,由支撑物、生物填充材料和高效复合微生物组成,支撑物是尼龙网,由细尼龙绳编制而成,生物填充材料是立体弹性填料,由若干个单体组成,单体由丝条和中心绳组成,丝条穿插固着在中心绳上,微生物是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喷淋系统位于软门帘的内侧,由喷射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喷射装置由喷管、喷头、储药箱和水泵组成,控制装置用来设置喷洒的频率及间歇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
本发明设有池体,池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外接抽风机;池体的垃圾进口往池体外沿设至少1条隧道,在垃圾进口上设有隔离帘,隧道的进口设有至少1层隔离门;所述隧道设前隧道和后隧道两段,后隧道的高度高于垃圾运送车卸料时卸料斗的最高高度。
所述通孔可设于池体侧壁上部或池体顶部,抽风机的出气口可接焚烧炉。
所述垃圾进口可设至少1个,后隧道的顶部可呈弧形,前隧道的高度最好略高于垃圾运送车的最高高度。
所述隔离门可设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
所述隔离门可设隔离门控制器,隔离门控制器用于隔离门的自动开启与关闭。
所述隔离帘可采用柔性隔离帘,隔离帘的顶部设悬挂索,悬挂索的一端固定在垃圾进口顶部。
垃圾进口底部可设有凸沿,凸沿用于防止垃圾运送车掉入池体内。
本发明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即流经截面越小流压越大、流速越快的原理,运用不同比重气体在混合体中的浮降原理,运用流动空气惯性及气流腔室缓冲原理,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技术效果:
1、本发明采用隧道式卸料垃圾池,在保证垃圾运送车倒车通行安全的前提下,通道采用隧道式结构,尽量“狭窄”和“低矮”;并设有隔离门之前的前段及隔离门之后延伸一定长度,形成单向气流腔室;同时,为让垃圾运送车在隧道内完成卸垃圾的工作,隧道的后段顶部设计成弧形(根据需要可采用圆形、椭圆形等)。另外,本发明满足隧道内卸垃圾时的弧顶设计。
2、本发明采用两道以上隔离:即至少一道隔离门和一道隔离帘。尤其是隔离帘具一定柔性,使得卸垃圾时垃圾池对外的敞开通气面积最小:减少了负压抽气量,提高了抽气速度,节省抽气电能;卸垃圾时,隔离帘顶部也出现气口:使倾卸垃圾中比空气轻的“臭气”在从隧道口进来的空气推送下,由隔离帘顶部气口吸回垃圾池,比空气重或一般重的“臭气”随垃圾一起吸入垃圾池。卸垃圾时没有完全被吸收的臭气,在垃圾车斗复位、驶出卸料隧道以及隔离门关闭之前这个时段内,将继续被吸入垃圾池。以达到臭气被吸入垃圾池,不向公共空间散发的效果,达到卸垃圾无臭散发的效果(负压垃圾池)。
当无负压时,隔离帘封闭,有负压时,由于隔离帘两侧与垃圾进口之间的间隙微小,即漏气量微小,既能防止垃圾池的臭气向隧道扩散,又能使垃圾进口上下两端适量通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组成与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设有池体1,池体1上设有通孔11,通孔11外接抽风机2;池体1的垃圾进口12往池体外沿设至少1条隧道3,在垃圾进口12上设有隔离帘13,隧道3的进口设有至少1层隔离门31;所述隧道3设前隧道32和后隧道33两段,后隧道33的高度高于垃圾运送车A卸料时卸料斗的最高高度。
所述通孔11可设于池体1侧壁上部或池体1顶部,抽风机2的出气口可接焚烧炉。
所述垃圾进口12可设至少1个,后隧道33的顶部可呈弧形,前隧道32的高度最好略高于垃圾运送车的最高高度。
所述隔离门31可设前隔离门和后隔离门。
所述隔离门31可设隔离门控制器(在图中未画出),隔离门控制器用于隔离门31的自动开启与关闭。
所述隔离帘13可采用柔性隔离帘,隔离帘13的顶部设悬挂索14,悬挂索14的一端固定在垃圾进口12顶部。
垃圾进口12底部可设有凸沿15,凸沿15用于防止垃圾运送车掉入池体内。在图1中,标记P为垃圾,B为气流方向。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无臭散发卸料垃圾池,涉及垃圾池。设有池体,池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外接抽风机;池体的垃圾进口往池体外沿设至少1条隧道,在垃圾进口上设有隔离帘,隧道的进口设有至少1层隔离门;所述隧道设前隧道和后隧道两段,后隧道的高度高于垃圾运送车卸料时卸料斗的最高高度。所述通孔可设于池体侧壁上部或池体顶部,抽风机的出气口可接焚烧炉。所述垃圾进口可设至少1个,后隧道的顶部可呈弧形,前隧道的高度最好略高于垃圾运送车的最高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清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