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中成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涉及用于治疗烫伤的外用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更具 体的说, 是一种祖传的快速治疗烫伤的外用中药糊剂或膏剂。背景技术
皮肤烫伤怎么办呢?生活中很多人会由于不小心而被烫伤, 如果大家在烫伤后不 做好的及时的应急措施的话, 皮肤很容易流行难看的疤痕, 那么我们在烫伤以后怎么做好 急救措施呢?家中的老人们在我们烫伤以后会用一些土方法来帮助我们急救, 如: 在自来 水或是冷水中浸泡,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大家要及时的就医进行治疗, 在此期间不要涂抹任 何的药物。 生活中一些土方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如: 在烫伤的部位涂抹碱面、 香油等, 这些 办法都会污染伤口, 不利于检查。通过上面的介绍, 现在大家中的了皮肤烫伤怎么办了吧, 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尽量的减少烫伤事件的发生, 已经出 现烫伤的情况的,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先降温在就医, 自己不要随便处理伤口。因此, 发掘中 华药材的知识宝库, 寻求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外用中成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外用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公开的外用方剂为多年祖传之物, 为回报社会, 将此方贡献于社会, 为烫 伤的患者提供一种疗效更加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为纯中药配方, 它是由栀子、 虎杖、 大黄、 鱼油胆汁、 紫草、 蜂蜡组成, 其重量 组成为栀子 1-50 份, 虎杖 1-20 份, 大黄 0.3-5 份, 鱼油胆汁 5 ~ 30 份, 紫草 20-50 份, 蜂蜡 1-10 份。
较为优选的中药配方组成为 : 栀子 1-25 份, 虎杖 1.5-15 份, 大黄 0.3-2.5 份, 鱼油 胆汁 10 ~ 20 份, 紫草 25-40 份, 蜂蜡 3-10 份。
最佳的中药配方组成为栀子 1-5 份, 虎杖 2.5-8 份, 大黄 0.3-2.5 份, 鱼油胆汁 12 ~ 15 份, 紫草 25-35 份, 蜂蜡 3-8 份。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是 : 消肿止痛, 去腐生肌, 活血化瘀, 拔干收 湿, 止血化脓, 愈后无巴痕。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栀子又名龟甲或龟壳, 为龟壳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具有滋 阴潜阳, 益肾强骨, 养血补心之功效。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的 干燥根茎和根。 具有祛风利湿, 散瘀定痛, 止咳化痰的功效。 用于关节痹痛, 湿热黄疸, 经闭, 癓瘕, 咳嗽痰多, 水火烫伤, 跌扑损伤, 痈肿疮毒。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大黄性味苦, 寒。具有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的功效, 外治水火烫 伤。 其中所选用的大黄包括生大黄或熟大黄, 实验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抗菌作用, 对革兰氏阳 性细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效。本发明中所选用的鱼油胆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绵芪、 北芪、 独根。以根 入药。有免疫促进、 补气固表、 托疮生肌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Zucc. 的根。功能作用凉血, 活血, 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 麻疹不透、 疮疡、 湿疹、 水火烫伤。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为膏剂或糊剂, 其制备制备方法, 按如下步骤进行 :
(1) 分别将栀子、 大黄、 虎杖, 研磨成细粉, 过 200 目筛备用 ;
(2) 鱼油胆汁、 紫草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3-10 小时, 每次用 1000ml 乙醇 和 600ml 回流, 滤液浓缩成浸膏 ;
(3) 按上述比例称取栀子、 虎杖、 大黄三种细粉与鱼油胆汁、 紫草组成的浸膏, 混合 均匀加入一定量的蜂蜡, 煎 10-60 分钟搅拌制成膏剂或糊剂。
通过上述配制的中药组方, 其止痛、 修复创面、 祛腐生肌、 抗感染的作用明显增强, 其独特的配方组成简单, 配制方便, 真正达到了疗程短、 疗效显著、 安全无毒副作用, 治愈后 无巴痕的特点, 普遍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本发明在配方上根据中医辨证, 清热解毒, 化腐生肌, 祛瘀生新, 治血止痛的原理, 使药物能够很好的发挥药物活性, 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 迅速与创面结成牢固的保护性痂 膜, 阻止了早期创面大量液体渗出, 有利于休克的防治, 能够抗菌消炎, 活血止痛, 止血结 痂, 收敛, 生肌长肉, 创面几天内能愈合, 愈合后无疤痕, 使伤者疗程短,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此法简便易行, 值得推广。 下面通过多年具体的临床实验数据, 加以进一步的说明 :
本发明的外用膏剂或糊剂, 曾先后在县级医院、 社区医院进行了一年的临床应用, 共治疗患者 100 例, 其中沸水烫伤 40 例, 蒸汽烫伤 20 例, 火燃所造成的皮烂肉痛的烧伤 40 例。
轻度烫伤是指在日常生活中, 不慎用开水或烫水烫伤了皮肤, 使皮肤略微发红, 或 起了小水疮。这种烫伤, 因为面积不大, 也没有破溃, 即使有水疱, 甚至水疱还胀痛不适, 也 可以用注射针将水疱中的液体抽出 ( 不必弄破水疱, 以防感染 ), 涂上糊状药物, 数日即可 痊愈。
对于中度轻度烫伤 ( 主要是指未起水泡 ) 的患者, 将糊状药物直接涂于患处, 能起 到缓解疼痛, 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目的。
对于严重烫伤 ( 已起水泡 ) 的患者, 将水泡表面死皮清除后 ( 注意消毒 ) 把药膏 均匀的涂抹在患处, 一般 24 小时内结荚, 在患处保持干燥的状态下, 一般 3-5 天即可痊愈。
治疗效果 : 本药物曾治愈数百人, 总体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治愈率达 95%, 有效率 达 100%。其典型病例先摘录如下 :
病例选择 :
张 ××, 女, 38 岁, 因化学物质氢钠烫伤左臂, 皮肤红肿, 来院就诊时已出现血泡, 疼痛难忍, 涂敷本膏剂, 皮肤疼痛明显减轻, 10 天后烫伤左臂血泡消失, 已恢复正常, 皮肤上 未留下任何痕迹。
王 ××, 男, 10 岁因放鞭炮时被火焰烧伤, 由于治疗不及时, 皮肤已出现溃烂, 涂 敷本药品 3 次, 创面已有修复, 可见新生长的皮肤, 7 天已痊愈, 未见留有巴痕。
刘 ××, 女, 45 岁, 因灼伤, 已起水泡, 将水泡表面死皮清除后 ( 注意消毒 ) 把药膏 均匀的涂抹在患处, 24 小时内结荚, 在患处保持干燥的状态下, 5 天即痊愈。
孙 ××, 女, 55 岁, 因油烫伤, 已起水泡, 局部出现溃烂, 将水泡表面死皮清除后, 把药膏均匀的涂抹在患处, 24 小时内结荚, 在患处保持干燥的状态下, 5 天即痊愈。
李 XX 男, 25 岁, 被煤气烧伤后鼻部双耳及前臂多处的表皮和真皮均已熟烂, 疼痛 不止仅配以罗红霉素、 安痛定、 和维生素才 : 等针剂和口服药, 同时使用本发明的 “膏剂” , 结 果在不输液的优势下, 3-5 小时后, 疼痛明显减轻, 食睡均良好, 仅治疗 15 天即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栀子 25 份, 虎杖 15 份, 大黄 2.5 份, 鱼油胆汁 10 份, 紫草 2 份, 蜂蜡 3 份。制备方 法 (1) 分别将栀子、 大黄、 虎杖, 研磨成细粉, 过 200 目筛备用 ;
(2) 鱼油胆汁、 紫草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3 小时, 每次用 1000ml 乙醇和 600ml 回流, 滤液浓缩成浸膏 ;
(3) 按上述比例称取栀子、 虎杖、 大黄三种细粉与鱼油胆汁、 紫草组成的浸膏, 混合 均匀加入一定量的蜂蜡, 煎 60 分钟搅拌制成糊剂。
实施例 2
栀子 30g, 虎杖 10g, 大黄 5g, 鱼油胆汁 0.3g, 紫草 1g。制备方法 (1) 分别将栀子、 大黄、 虎杖, 研磨成细粉, 过 200 目筛备用 ;
(2) 鱼油胆汁、 紫草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0 小时, 每次用 1000ml 乙醇和 600ml 回流, 滤液浓缩成浸膏 ;
(3) 按上述比例称取栀子、 虎杖、 大黄三种细粉与鱼油胆汁、 紫草组成的浸膏, 混合 均匀加入一定量的蜂蜡, 煎 50 分钟搅拌制成膏剂。
实施例 3
栀子 25g, 虎杖 15g, 大黄 0.5g, 鱼油胆汁 1.5g, 紫草 0.5g。
制备方法 (1) 分别将栀子、 大黄、 虎杖, 研磨成细粉, 过 200 目筛备用 ;
(2) 鱼油胆汁、 紫草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8 小时, 每次用 1200ml 乙醇和 600ml 回流, 滤液浓缩成浸膏 ;
(3) 按上述比例称取栀子、 虎杖、 大黄三种细粉与鱼油胆汁、 紫草组成的浸膏, 混合 均匀加入一定量的蜂蜡, 煎 40 分钟搅拌制成糊剂。
实施例 4
栀子 3g, 虎杖 8g, 大黄 0.5g, 鱼油胆汁 0.3g, 紫草 0.5g。
制备制备方法 :
(1) 分别将栀子、 大黄、 虎杖, 研磨成细粉, 过 200 目筛备用 ;
(2) 鱼油胆汁、 紫草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0 小时, 每次用 1500ml 乙醇和 800ml 回流, 滤液浓缩成浸膏 ;
(3) 按上述比例称取栀子、 虎杖、 大黄三种细粉与鱼油胆汁、 紫草组成的浸膏, 混合 均匀加入一定量的蜂蜡, 煎 30 分钟搅拌制成膏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