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卷烟行业技术领域,适于清理相同长度的废滤咀棒。 利用YJ-12型卷烟机改制的相同长度的废滤咀棒接装机,使相同长度的废滤咀棒再外加一层卷纸卷接成条后,成为120mm的再生咀棒,该设备简单易行,不破坏线束的原结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但该设备要求废滤咀棒具有相同长度,而且必须十分整齐,可是滤咀烟卷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滤咀棒杂乱无章,无法加以利用,机械清理又至今未能解决,手工理齐费时、费力,极难以满足接装机每分钟需800支以上废滤咀棒的要求。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相同长度的废滤咀棒的利用提供一种快速、适用的废滤咀棒清理机,从而满足废滤咀棒接装机的接装要求,完成废滤咀棒的再生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相同长度废滤咀棒清理机,由主驱动装置带动的运输带、下料装置、送料装置、间隙输出装置和控制间隙输出装置的行程开关控制装置以及机体、沿机体顶面平行设置的导条群、导条群尾端上方地料斗及传动系统等组成。
下料装置置于导条群上面与导条群同宽并相互垂直。送料装置平行位于下料装置的前面。间隙输出装置由偏心轮输送装置及同步压下装置组成,偏心轮输送装置平行地位于送料装置的前面,同步压下装置处于偏心轮输送装置之下方,在导条下面的机体内。
利用本发明清理相同长度的废滤咀棒,是这样实现的:料斗内杂乱无章的废滤咀棒在下料装置的作用下掉入导条间槽内导条下面的运输带上,即被往前运送,通过送料装置后送到偏心轮输送装置的下面,间隙输出装置动作一次,整齐地送出一排废滤咀棒至隔片前的运输带上,至此,理齐的废滤咀棒可通过该运输带送出机体接另一运输带送入废滤咀棒接装机的料斗或装盒,清理速度根据导条排列的数量和间隙输出装置的动作频率决定。该清理机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清理切实可行。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40mm废滤咀棒清理机。
图1为清理机立体图,
图2为清理机俯视图,
图3为清理机前面视图,
图4为清理机的图3的D-D剖视图。
图5为清理机图4的E-E剖视图。
参考图1、图2、图3,机体1内空心,顶面为仅有四边的框,后面及左侧面无部件也可为框结构,导条群40沿机体顶面长度方向平行设置19根,导条长900mm,宽10mm,相互间隔10mm,两端通过螺钉76与机体相连,导条两侧面平行垂直于底面,高10mm,尾部顶面为圆弧,尾端总高14mm,往前圆弧逐渐变小,从距尾端头约460mm处开始往前导条顶面呈平面状,总高均为10mm,料斗27可为与导条排列宽度相等的长方体,置于导条尾部上方,沿导条长度方向长300mm。运输带29与导条排列宽度相等,置于导条底面从尾端往前,两辊筒28、91的中心距为560mm,辊筒直径70mm,均垂直于导条。下料装置由摆扇、隔排及两圆筒刷组成,相互平行垂直于导条置于导条上面,摆扇是由轴74和固定在轴74上的一块橡皮75组成,位于料斗内,橡皮与导条接触,橡皮上每隔一段距离剪一刀,轴74两端安装于滑动套筒内;料斗前面内下侧为一圆筒刷73,与导条相距6mm,其固定于轴25上;隔排由轴71和在轴71上每隔一段距离固定着的若干块橡皮72组成,位于料斗前面80mm处,橡皮与导条接触,轴71在机体后面一端安装一压缩弹簧70,轴两端支承于滑动套筒内;另一圆筒刷69位于隔排前80mm处,与导条接触,其固定于轴68上。送料装置平行地位于圆筒刷69的前面150mm处,可以在轴41上固定一系列圆柱轮67,轮直径50mm,轮宽5mm,位于导条间的槽内,与运输带29间的距离为7.5~7.7mm。参考图2至图5,间隙输出装置由偏心轮输送装置及同步压下装置组成,偏心轮输出装置平行地位于送料装置的前面170mm处,其可在轴42上固定一系列外层为橡胶的偏心为1mm,直径为50mm的轮66,使轮对称地位于导条间的槽内,轮最低点与导条底面相距7.5mm;同步压下装置处于偏心轮输送装置的下方,在导条下面的机体内,其组成为:轴42上的带轮65与轴79上的带轮78组成传动比为1的带传动,轴79两边分别安装有凸轮86,凸轮面由两段相对的直径相差6mm的圆弧构成,直径大的一段所对的圆心角为75℃,两段圆弧之间分别为与直径小的一段相切的面连接;轴80平行设置于轴79的下方,其两边分别安装有圆柱轮85,与凸轮86上小的一段圆弧接触,在两轮85之间于轴80上固定角钢87,在角钢的另一面上安装一垂直于导条的隔片88,隔片上部开口伸出导板89进入导条间的槽内,其在槽内的高度略小于6mm,隔片位于轴42的轴心线之前8mm,距导板前边为10mm左右,轴81垂直于轴80两端通过螺帽84或其它方式与轴80连接在一起,轴81置于与机体相连的滑动套筒82中,在82与80之间,于轴81上分别装一压缩弹簧83,其压缩距离略大于6mm。参考图5,导板89连接运输带29至隔片前10mm左右,在导板底面隔片伸出导板的缝两边,背靠背地固定两条角钢90于导板上,使隔片88位于两角钢的夹缝中。参考图2及图5,运输带64宽度等于或略大于40mm,垂直于导条40置于导板89的前下面,与导条底面的距离大于滤咀棒直径,两辊筒63直径为55mm,其间的距离大于导条排列宽度,运输带60略低于64与其相接,60与64的辊筒61与63之间略相距80mm左右,由导片62相接,运输带60的另一辊筒根据所需的距离确定。
所有转动的轴两端均由轴承座支承。
导条顶面从料斗以外往前,每两个装置之间用透明的板盖住,以防咀棒弹出。
下料装置摆扇的前后摆动,两圆筒刷的顺时针旋转、隔排的左右移动,送料装置、偏心轮输送装置的逆时针旋转,以及运输带的运动,由主驱动装置带动的传动系统带动,参考图1至图3,主驱动装置由电机2,带轮组3、4、(传动比2),齿轮组34、36(传动比2、5),输入轴35,输出轴38组成,该装置位于机体左下侧。运输带29的运动由输出轴38上的带轮7与运输带29右边辊筒91上的带轮17组成的带传动实现,传动比4/3,与17同轴的齿轮18与轴41上的齿19啮合带动送料装置旋转,传动比2/3;与19同轴的带轮20与隔排轴71一端前的带轮23组成的带传动(传动比1)带动凸轮24旋转,24的直径为轴71的2-3倍,其端面为斜面,轴71端头与斜面外周的低点接触,实现隔排的左右移动;与17同轴的带轮13与其左下侧的带轮33组成带传动,传动比2,33即带动圆盘32旋转,安装于轴74前端的圆盘26与圆盘32通过连杆31组成连杆摇摆机构,实现摆扇摆动;输出轴38上的带轮5与轴68上的带轮22组成的带传动,传动比0、4,带动圆筒刷69旋转;与22同轴的带轮21与轴25上的带轮30组成带传动,传动比1、5,带动圆筒刷73旋转;输出轴38上的直齿轮6与其右边的齿轮8啮合传动比2,8即带动轴39上的带轮9,9与电磁离合器10轴上的带轮12组成带传动,传动比1,电磁离合器10位于9的右上方,其轴上还安装有带轮11,当电磁离合器10动作时,12即带动11转动;11与轴42上的带轮15组成带传动,传动比0.5,带动偏心轮输送装置旋转,轴42前端还装有轮16,外圆面的中央,有一半径约为5mm的半圆槽,其槽上有一半径约为5mm的半圆球坑;输出轴38机体内一方的带轮37与其前面的带轮52组成带传动,传动比2.5,52即带动轴53上的直齿锥齿轮54,55与54啮合,传动比1,55即带动轴51上位于机体右侧的带轮50,49及齿轮48,50与辊筒63轴上的带轮58组成带传动,传动比1,带动运输带64;带轮49与其后上方的带轮56组成带传动,传动比3,56即带动带轮57,57与辊筒61轴上的带轮59组成带传动,传动比2,带动运输带60运动;47与48啮合,传动比2.5,47的两端面上各安装一碰块46、45,压L×19型行程开关44、43的触头,其接触面为与齿轮47同心的一段圆弧,45所对的圆心角为57.6°,46所对的圆心角略大于57.6°,为60°左右,使碰块46先压行程开关44的触头,并与碰块45同时离开行程开关,44接110伏交流电磁离合器14,14的触头静态时位于16的球坑内,43接电磁离合器10。
本(实施例)发明的使用为:启动电机2(其轴顺时针旋转),运输带、下料装置、送料装置即动作,40mm废滤咀棒77,陆续放入料斗,在下料装置的作用下,废滤咀棒落入导条间的槽内,被运输带29往前运送到送料轮67的下面,接着被送进导板,到偏心轮的下面被隔片挡住(见图4);开启电磁离合器和行程开关的控制电源,齿轮47转一圈,磁块压一次行程开关的触头,电磁离合器10和14被启动一次,即为14的触头离开16的球坑,偏心轮输送装置转一转,隔片被压入导板下,此时,偏心轮输送装置便送出一排废滤咀棒到运输带64上,偏心轮输送装置转一转后,碰块即离开行程开关,电磁离合器断电,14的触头重又伸入16的球坑定位,间隙输出装置不动,此间,运输带64把一排废滤咀棒送到运输带60上,捧出装盒或直接与废滤咀棒接装机的料斗相连,待碰块重又压下行程开关时,间隙输出装置进入下一次动作,其每分钟动作的次数等于齿轮47的转速,该转速乘以导条间隔数等于本发明的设计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