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脂质体注射剂及其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糖的一种注射剂,尤其是涉及果糖脂质体注射剂及其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果糖(D-fructose)是一种左旋六碳糖,为葡萄糖的异构体,能量和体液补充剂。果糖比葡萄糖更易形成糖原,主要在肝脏通过果糖激酶代谢,易于代谢为果酸,迅速转化为能量。药动学资料表明,健康人持续输入果糖可达稳态血药浓度6~8毫摩尔/升,体内ATP和无机磷均下降到稳态水平,肝脏清除率为0.53毫升/克(肝重)/分钟,细胞内代谢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果糖药理作用基本上与葡萄糖相同,具有直接供给热能、补充体液及营养全身的功效。果糖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代谢却比葡萄糖快,易被机体吸收利用,且不依赖胰岛素,对血糖影响小,更适宜于糖尿病、肝病病人供给能量、补充体液。
果糖用于烧伤术后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体液补充治疗。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是果糖注射液和注射用果糖无菌粉,均为采用普通的生产工艺制得。果糖注射液始终处于水溶液状态,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存储过程中的振荡及光照下都易于氧化分解,特别是高温灭菌时更容易氧化和水解,导致患者出现荨麻疹等输液反应,不利于其广泛长期使用。
专利文献CN1608674A公开了复方果糖注射液,包含果糖与无配伍禁忌的治疗性药物。专利文献CN1650873A公开了由无菌粉配制的果糖注射液。专利文献CN1602881A中介绍了一种注射用果糖的制备方法,由果糖和甘露醇组成,混合无菌分装制得,同样采用普通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并没有解决其稳定性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末Rahman等人首先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脂质体制备工艺逐步完善,脂质体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脂质体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技术领域。已经证明,脂质体适合体内降解、无毒性和无免疫原性,更为重要的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性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认真的研究,意想不到地发现将属于靶向给药系统的新剂型脂质体应用于果糖注射制剂中,很好解决了果糖长期放置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的果糖注射剂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果糖脂质体注射剂,通过逆相蒸发法用脂质体进行包裹,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有技术已经教导了脂质体可以用于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明确教导果糖注射液可以制成脂质体包裹的果糖的注射液,并且通过不同的脂质体原料制成具有期望效果的果糖脂质体注射液是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非显而易见的,具有创造性。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糖脂质体注射剂,包含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果糖 1份
大豆卵磷脂 3-20份
胆固醇 0.5-8份
泊洛沙姆188 0.3-10份
渗透压调节剂 0-5份
药学上可接受的缓冲溶液 1-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包含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果糖 1份
大豆卵磷脂 4-12份
胆固醇 0.8-5份
泊洛沙姆188 0.5-3份
渗透压调节剂 0-1.5份
药学上可接受的缓冲溶液 2-4份
渗透压调节剂为调节药液和血浆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溶液,50ml以上输液制剂中的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不会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甘油、丙二醇、山梨醇、木糖醇、氯化钾、乳酸钠、氨基酸类、右旋糖酐、明胶、聚维酮类、淀粉衍生物等。本发明中的渗透压调节剂选自氯化钠、葡萄糖、山梨醇、木糖醇、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氯化钠和葡萄糖。
上述果糖脂质体注射剂中,缓冲溶液选自pH为5.0-6.0的磷酸盐缓冲液、枸橼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醋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和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
上述果糖脂质体注射剂还可加入1-40份优选为8-12重量份的冻干支持剂制成冻干制剂,所述冻干支持剂选自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乳糖、蔗糖、山梨醇、氯化钠、甘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重量比为3∶1的甘露醇和甘氨酸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果糖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1)将配方量的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泊洛沙姆188溶于适量的有机溶剂中;
(2)将配方量的果糖和渗透压调节剂溶于适量的水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缓冲盐溶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有机溶剂,超声,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得混悬液;
(4)将上述混悬液过滤,分装,灭菌,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
或者将配方量的冻干支持剂溶于适量的水中,加入上述混悬液中,搅拌混匀,过滤,冷冻干燥,得果糖脂质体冻干剂。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有机溶剂选自氯仿、乙醇、甲醇、叔丁醇、正丁醇、异丙醇、丙酮、乙醚、苯甲醇、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体积比为1∶2乙醇和乙醚地混合溶剂;有机溶剂的量优选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泊洛沙姆188重量总和的6-10倍体积。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溶解果糖和渗透压调节剂的水量优选是二者重量总和的5-20倍体积。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二者混合后搅拌20-30min,转速300-500r/min;超声10-20min,高速匀质搅拌机中高速搅拌10-20min,转速12000-15000r/min。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果糖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泊洛沙姆188溶于三者重量总和的6-1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中;
(2)将配方量的果糖和渗透压调节剂溶于二者重量总和的5-20倍体积的水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20-30min,转速300-500r/min,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pH为5.0-6.0的缓冲盐溶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有机溶剂,超声10-20min,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10-20min,转速12000-15000r/min,得混悬液;
(4)将上述混悬液过滤,分装,灭菌,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或者将8-12重量份的冻干支持剂溶于其重量的5-20倍体积的水中,加入上述混悬液中,搅拌混匀,过滤,冷冻干燥,得果糖脂质体冻干剂。
本发明提供的果糖脂质体注射剂,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在高温40℃、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加速试验6个月,各项检测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在高温25℃、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长期试验18个月,各项检测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由于果糖注射液对于糖尿病并高血压、手术、创伤后的患者的血糖、血压的影响较传统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常与其他注射药品配伍使用,但是由于果糖注射液自身特点,浓度大,体积小,存在多种配伍禁忌,不利于果糖注射的广泛使用。本发明的果糖脂质体注射液浓度较小,可以扩大体积到500ml,提高了果糖注射液作为稀释剂的使用范围,有利于临床的广泛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果糖注射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果糖脂质体制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和热源检查,均符合规定,安全性得到证明。
本发明提供的果糖脂质体注射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优点如下:
(1)果糖被包裹于脂质体内,解决了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2)药物载体脂质体体内降解、无毒性和无免疫原性,而且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性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3)采用常规的工艺设备,可工业规模、高效率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是一种独特和普遍适用的,低成本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果糖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
配方:
果糖 12.5g
大豆卵磷脂 75g
胆固醇 37.5g
泊洛沙姆188 22.5g
氯化钠 2.25g
pH值5.3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50g
制备工艺:
(1)将75g大豆卵磷脂、37.5g胆固醇、22.5g泊洛沙姆188溶于850ml体积比为1∶2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中;
(2)将果糖12.5g和氯化钠2.25g溶于250ml水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20min,转速300r/min,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50g pH 5.3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超声20min,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搅拌匀质10min,转速15000r/min,,得混悬液;
(4)将上述混悬液过滤,分装,灭菌,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
对比例1果糖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比较加入的脂质体原料成分不同)
配方:
果糖 12.5g
蛋黄卵磷脂 75g
胆固醇 37.5g
吐温80 22.5g
氯化钠 2.25g
pH值5.3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5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加入本发明优选范围之外的组分,制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
实施例2果糖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
配方:
果糖 25g
大豆卵磷脂 100g
胆固醇 20g
泊洛沙姆188 12.5g
葡萄糖 25g
pH值5.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 50g
制备工艺:
(1)将100g 大豆卵磷脂、20g胆固醇、12.5g泊洛沙姆188溶于1000ml体积比为1∶2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中;
(2)将果糖25g和葡萄糖25g溶于500ml水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30min,转速500r/min,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50g pH值5.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超声10min,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20min,转速12000r/min,得混悬液;
(4)将上述混悬液过滤,分装,灭菌,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
对比例2果糖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比较加入的组分的含量不同)
配方:
果糖 25g
大豆卵磷脂 90g
胆固醇 18g
泊洛沙姆188 12g
葡萄糖 25g
pH值5.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 5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加入本发明组分优选含量范围之外的组合,制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
实施例3果糖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
配方:
果糖 50g
大豆卵磷脂 600g
胆固醇 250g
泊洛沙姆188 150g
氯化钠 4.5g
pH值5.6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 100g
制备工艺:
(1)将600g大豆卵磷脂、250g胆固醇、150g泊洛沙姆188溶于6000ml体积比为1∶2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中;
(2)将果糖50g和氯化钠4.5g溶于500ml水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20min,转速400r/min,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100g pH值5.6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超声20min,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10min,转速13000r/min,得混悬液;
(4)将上述混悬液过滤,分装,灭菌,得果糖脂质体注射液。
实施例4果糖脂质体冻干剂的制备
配方:
果糖 12.5g
大豆卵磷脂 150g
胆固醇 10g
泊洛沙姆188 37.5g
甘露醇 120g
甘氨酸 40g
pH值5.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 50g
制备工艺:
(1)将150g大豆卵磷脂、10g胆固醇、37.5g泊洛沙姆188溶于2000ml体积比为1∶2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中;
(2)将果糖12.5g溶于200ml水中;
(3)将二者混合,搅拌30min,转速300r/min,形成W/O型乳剂,加热搅拌蒸发,当混合物达到粘稠状态时,再加入50g pH值5.4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继续加热搅拌蒸发除去残留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溶剂,超声10min,转移至高速匀质搅拌机中,搅拌匀质20min,转速15000r/min,得混悬液;
(4)将120g甘露醇和40g甘氨酸溶于1200ml水,加入上述混悬液中,搅拌混匀,过滤,冷冻干燥,得果糖脂质体冻干剂。
实施例5果糖脂质体冻干剂的制备
配方:
果糖 25g
大豆卵磷脂 100g
胆固醇 125g
泊洛沙姆188 12.5g
甘露醇 225g
甘氨酸 75g
pH值5.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 100g
制备工艺实施例4,得果糖脂质体冻干剂。
实施例6稳定性考察
将以上各实施例及其对比例制备的产品与上市的果糖注射液(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21965-4)和注射用果糖(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11072)进行加速6月和长期18月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如下:
表1 0天结果
表2加速6月试验结果
表3长期18月试验结果
由以上结果发现加速3月、6月,长期12月、18月时对比例制备的产品和上市的果糖注射液、注射用果糖澄明度不符合规定,pH值下降较大,含量降低明显;而本发明制备的样品外观性状没有明显变化,澄明度、pH值、含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样品长期贮存质量稳定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