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34304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28393.6

申请日:

2008.10.30

公开号:

CN101720685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81030授权公告日:20111130终止日期:201410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810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23K1/18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大连水产学院

发明人:

常亚青; 韩波堂; 王冲; 田燚; 于明志; 李文东; 宋坚; 赵冲; 丁君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大连水产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代理人:

闪红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是对至少四个不同地理群体亲参进行培育、促其产卵、排精、杂交,再根据数量遗传学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育种。结合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两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保存了优良性状又可以避免近交,培育的刺参由于具有不同群体的优良性状从而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实现了刺参的提前育苗,可以提前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延长了刺参在一年内的有效生长周期,缩短了养殖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亲参的收集 收集至少4个地理群体的2龄半以上亲参,亲参个体鲜活体重不小于300g,采捕数量为每个地理群体至少100头; b.亲参的蓄养 亲参运回后进行人工蓄养,蓄养池采用水泥水槽,容积30m 3 ,水深1.5m,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300~1000lx,溶解氧5mg/l以上,暂养密度在10头/立方米以下;亲参进入暂养池后,每日按亲参体重的4%投喂饲料,饲料中蛋白质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蓄养的水温0~2℃并遵循逐渐升温的原则经过低温期、中温期和高温期三个过程,2~5℃时每上升1℃保持1天,6~7℃时每上升1℃保持2天,8~9℃时每上升1℃保持3天,10~11℃时每上升1℃保持4天,12~13℃时每上升1℃保持6天,14~16℃时每上升1℃保持7天,再提高温度至17℃保持2天;水温在10℃以下每天全部换水1次,10天倒池1次;水温在10~15℃每天全部换水2次,7天倒池1次;16℃后,每次换水时留30cm深的水,7天倒池1次。 c.亲参的选择 取相同数量的不同地理群体的亲参,选择比例为1/10~1/3; d.采卵、受精与孵化 采用阴干、流水刺激各30min,促其产卵、排精,产卵的水温为20℃,将精子、卵子在池中混匀,精子与卵子的比例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卵子的一个视野面上有3~5个精子,受精卵的孵化温度是20~22℃,孵化密度为小于10个/ml; e.选育与分池 当胚体发育至原肠期,进行选育、分池,选育的方法选用拖选法,拖选收集的幼体经定量后,按幼体0.2~0.5个/ml的密度分入各培育池,选育比例低于50%; f.浮游幼体培育 水温22~24℃,投喂单胞藻类,辅以酵母粉,混合投喂,每天投喂2次; g.幼体的变态、附着和培育 当幼体长成樽形幼虫阶段,投放附着基,樽形幼虫的密度为0.1~0.2个/ml;稚参附着后,每天换水2次,投喂硅藻、鼠尾藻磨碎液、海泥和干酵母,直至长成苗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b步骤对亲参进行强化培育,产卵前45~20天用组合饲料A进行强化培育,组合饲料A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是海泥70~90%,成虾料6~10%,鼠尾藻粉2~5%,酵母粉0.5~1%,螺旋藻粉0.5~1%,产卵前20~15天,用组合饲料B进行强化培育,组合饲料B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是海泥60~80%,成虾料10~15%,鼠尾藻粉5~10%,酵母粉1~1.5%,螺旋藻粉1~1.5%。

说明书


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苗种选育技术,尤其是一种可对不同地理群体亲参进行培育、促其产卵、排精、杂交,使所培育的刺参苗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厂化的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体壁厚而柔软,富含胶元蛋白、酸性粘多糖以及海参皂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位列“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种类。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刺参需求量的增加,采捕强度逐渐增大,造成我国刺参资源量急剧下降,为此刺参的人工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目前养殖所用参苗多数是没有经过系统选育的品种,只是一般的育苗方法,出苗周期长且出苗率低。同时经过累代养殖,出现了刺参苗种的生长速度减慢、抗逆性降低以及养殖病害日趋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刺参产业的发展。

    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等方法是常用的遗传改良手段,杂交育种的亲本经过人工选择育种后其杂种优势较高;选择育种是以数量遗传学为理论依据的“数量遗传学方法”,即根据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选种选配,以提高育种群体的优良基因频率,降低不良基因频率,从而达到从遗传上改良动物经济性状的目的。目前,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方法在鲤鱼、罗非鱼、鲶鱼、虹鳟鱼、鲑鱼、贝类、蟹类和虾类等甲壳动物中都有成功的报道,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刺参还未发现可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且技术系统成熟,适合大规模工厂化育种育苗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对不同地理群体亲参进行培育、促其产卵、排精、杂交,使所培育的刺参苗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的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亲参的收集

    收集至少4个地理群体的2龄半以上亲参,亲参个体鲜活体重不小于300g,采捕数量为每个地理群体至少100头;

    b.亲参的蓄养

    亲参运回后进行人工蓄养,蓄养池采用水泥水槽,容积30m3,水深1.5m,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300~1000lx,溶解氧5mg/l以上,暂养密度在10头/立方米以下;亲参进入暂养池后,每日按亲参体重的4%投喂饲料,饲料中蛋白质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蓄养的水温0~2℃并遵循逐渐升温的原则经过低温期、中温期和高温期三个过程,2~5℃时每上升1℃保持1天,6~7℃时每上升1℃保持2天,8~9℃时每上升1℃保持3天,10~11℃时每上升1℃保持4天,12~13℃时每上升1℃保持6天,14~16℃时每上升1℃保持7天,再提高温度至17℃保持2天;水温在10℃以下每天全部换水1次,10天倒池1次;水温在10~15℃每天全部换水2次,7天倒池1次;16℃后,每次换水时留30cm深的水,7天倒池1次。

    c.亲参的选择

    取相同数量的不同地理群体的亲参,选择比例为1/10~1/3;

    d.采卵、受精与孵化

    采用阴干、流水刺激各30min,促其产卵、排精,产卵的水温为20℃,将精子、卵子在池中混匀,精子与卵子的比例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卵子的一个视野面上有3~5个精子,受精卵的孵化温度是20~22℃,孵化密度为小于10个/ml;

    e.选育与分池

    当胚体发育至原肠期,进行选育、分池,选育的方法选用拖选法,拖选收集的幼体经定量后,按幼体0.2~0.5个/ml的密度分入各培育池,选育比例低于50%;

    f.浮游幼体培育

    水温22~24℃,投喂单胞藻类,辅以酵母粉,混合投喂,每天投喂2次;

    g.幼体的变态、附着和培育

    当幼体长成樽形幼虫阶段,投放附着基,樽形幼虫的密度为0.1~0.2个/ml;稚参附着后,每天换水2次,投喂硅藻、鼠尾藻磨碎液、海泥和干酵母,直至长成苗种。

    所述b步骤对亲参进行强化培育,产卵前45~20天用组合饲料A进行强化培育,组合饲料A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是海泥70~90%,成虾料6~10%,鼠尾藻粉2~5%,酵母粉0.5~1%,螺旋藻粉0.5~1%,产卵前20~15天,用组合饲料B进行强化培育,组合饲料B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是海泥60~80%,成虾料10~15%,鼠尾藻粉5~10%,酵母粉1~1.5%,螺旋藻粉1~1.5%。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是对不同地理群体亲参进行培育、促其产卵、排精、杂交,再根据数量遗传学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育种。结合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两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即保存了优良性状又可以避免近交,培育的刺参由于具有不同群体的优良性状从而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实现了刺参的提前育苗,可以提前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延长了刺参在一年内的有效生长周期,缩短了养殖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2.整个育种育苗过程中,通过采取对亲参和后代进行合理的饵料强化和科学管理的方式,提高了不同地理群体亲参的成活率、受精率、孵化率,实现了整个过程中无药物参与的健康育苗育种,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培育出安全优质的刺参苗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亲参的收集

    1月份采集来自11个地理群体的刺参,分别为獐子岛、交流岛、复州湾、庄河石城岛、旅顺、长兴岛、广鹿岛、烟台、锦州、营口和丹东沿海,亲参为2龄半以上的个体,总数量3000头左右,平均体重为456g,具体见表1。

    根据运输距离、时间以及气温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运输时间在3~4h以内直接用保温箱干运;运输时间较长,用聚乙烯袋中加约1/3海水,每升海水装2~4头刺参,后扎紧袋口,装入泡沫保温箱中运输,必要时加冰袋控制水温。

    b.亲参地蓄养

    亲参运回后进行人工蓄养,蓄养池采用水泥水槽,容积30m3,水深1.5m,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300~1000lx,溶解氧5mg/l以上,暂养密度在10头/立方米以下;亲参进入暂养池后,每日按亲参体重的4%投喂鼠尾藻、螺旋藻粉和海泥等饲料,饲料中蛋白质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蓄养的水温0~2℃并遵循逐渐升温的原则经过低温期、中温期和高温期三个过程,2~5℃时每上升1℃保持1天,6~7℃时每上升1℃保持2天,8~9℃时每上升1℃保持3天,10~11℃时每上升1℃保持4天,12~13℃时每上升1℃保持6天,14~16℃时每上升1℃保持7天,再提高温度至17℃保持2天;水温在10℃以下每天全部换水1次,同时清除残饵粪便,10天倒池1次;水温在10~15℃每天全部换水2次,7天倒池1次;16℃后,每次换水时留30cm深的水,避免亲参干露,7天倒池1次。

    c.亲参的选择

    根据强化后的亲参的发育情况进行选择优亲参用于产卵、排精,按每地理群体亲参的1/10~1/3的比例进行选择,从每个地理群体中选择100头亲参。

    d.采卵、受精与孵化

    采用阴干、流水刺激各30min,促其产卵、排精,产卵选择在晚7时进行,刺参产卵的水温为20℃,随时监测其产卵情况,产卵后即用显微镜检查精子与卵子数量质量;精子的浓度维持在卵子的一个视野面上3~5个精子即可,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使受精卵在池中混匀,搅动时应不留死角且不能向一个方向旋转,以避免将胚体旋向池中心聚集。胚体孵出后,给予微充气。受精卵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0℃,孵化密度控制在10个/ml。1100头亲参的产卵总量达到14亿,受精率和孵化率达到95%以上。

    e.选育与分池

    当胚体发育至原肠期,进行选育、分池,选育前镜检所浮出的幼体是否正常、健壮,选育的方法选用拖选法,利用事先已制备好的拖选专用网箱进行反复拖选,拖选收集的幼体经定量后,按幼体0.2~0.5个/ml的密度分入各培育池,选育比例低于50%。通过对亲参、幼体不同阶段的高强度的选择,达到选择性状优良个体的目的,使得优良性状的频率不断得到提高,同时结合了不同地理亲参群体杂交的优势,从而使得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

    f.浮游幼体培育

    水温22~24℃,投喂盐藻、小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等单孢藻类,辅以海洋红酵母、干酵母粉等饵料,混合投喂,每天投喂2次。浮游幼体单泡藻类的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细胞/毫升,中耳幼体2万/毫升,大耳幼体3万细胞/毫升,换水量为1/4~1/2。

    g.幼体的变态、附着和培育

    选育后第7天幼体进入樽形幼虫阶段,及时投放附着基,附着基为透明聚乙烯波纹板及框架,聚乙烯波纹板规格为35cm*40cm,每框架内插入20片,樽形幼虫的密度为0.1~0.2个/ml;樽形幼虫附着后,每天换水2次,投喂硅藻、鼠尾藻、海泥和干酵母,直至长成稚参苗种。此阶段的成活率高达80%。

    共育成优质苗种达9亿头,出苗可以达到250g/m3,明显高出一般育苗的50g/m3;稚参苗种的规格为10~30万头/kg,直接经济效益300百万元。

    整个育苗周期为50天,可以在5月10日即可进行苗种的销售养殖,比正常水温育苗提前了40天、生长速度提高30%以上,苗种规格整齐,一致度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大

    实施例2:

    其他均同实施例1,只是在b步骤中对亲参进行强化培育,产卵前45~20天用组合饲料A进行强化培育,组合饲料A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是海泥70~90%,成虾料6~10%,鼠尾藻粉2~5%,酵母粉0.5~1%,螺旋藻粉0.5~1%,产卵前20~15天,用组合饲料B进行强化培育,组合饲料B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是海泥60~80%,成虾料10~15%,鼠尾藻粉5~10%,酵母粉1~1.5%,螺旋藻粉1~1.5%。

    在整个亲参的强化培育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营养配比来满足亲参的健康强化培育。营养强化后的亲参体重和性腺比都得到了提高,具体情况见表2。

    表2亲参强化后用于产卵的11个不同地理群体刺参情况

    本方法可提前向养殖单位提供个体大的刺参苗种,延长了刺参在一年内的有效生长周期,缩短了养殖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是对至少四个不同地理群体亲参进行培育、促其产卵、排精、杂交,再根据数量遗传学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育种。结合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两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保存了优良性状又可以避免近交,培育的刺参由于具有不同群体的优良性状从而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实现了刺参的提前育苗,可以提前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延长了刺参在一年内的有效生长周期,缩短了养殖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