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4301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80279.0

申请日:

2015.04.16

公开号:

CN104791156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35/10申请日:20150416|||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5/10; B60K13/02

主分类号:

F02M35/10

申请人: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成林; 王孝来; 张金武; 周波; 严伟; 汪俭; 刘有建

地址:

230051安徽省合肥市葛淝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34115

代理人:

娄岳; 金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包括进气盒,所述进气盒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外装饰件,所述外装饰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网孔,所述进气盒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通风圆管,所述进气盒内依次上下交错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水板,所述进气盒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本发明可以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发动机内燃烧,进气量大且空气质量好,在雨水季节还以有效的排除雨水,大大增加空滤器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盒,所述进气盒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外装饰件,所述外装饰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网孔,所述进气盒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通风圆管,所述进气盒内依次上下交错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水板,所述进气盒底部开设有排水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盒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室和汽水分离室,其中进气室位于汽水分离室的侧上部分,所述外装饰件设置在该进气室的进气端,所述通风圆管设置在汽水分离室的出气端,所述挡水板设置在汽水分离室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挡水板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重叠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设置在位于所述进气盒底部的挡水板的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气盒上部的挡水板上活动连接有用于上下调节开启度的调节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与进气盒之间通过满焊连接。

说明书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客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主流客车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是通过空气滤清器净化后引入发动机,由于空滤器体积较大及外观原因只能置于发动机舱或万用舱内,由于舱内的气量限制常导致发动机进气不足从而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和油耗增加的现象。有些客车也使用侧进气的结构,但是由于防水能力的限制常导致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频繁的更换空滤器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因而,做好侧进气的防水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该结构适应性强,性能可靠,能完全排除混入的雨水,最大限度的保证进入空滤器空气的干燥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包括进气盒,所述进气盒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外装饰件,所述外装饰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网孔,所述进气盒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通风圆管,所述进气盒内依次上下交错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水板,所述进气盒底部开设有排水管。
所述进气盒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室和汽水分离室,其中进气室位于汽水分离室的侧上部分,所述外装饰件设置在该进气室的进气端,所述通风圆管设置在汽水分离室的出气端,所述挡水板设置在汽水分离室内。
优选地,相邻所述挡水板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重叠区域。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设置在位于所述进气盒底部的挡水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进气盒上部的挡水板上活动连接有用于上下调节开启度的调节板。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与进气盒之间通过满焊连接。
本发明通过开有网孔的外装饰件可吸入车外的新鲜空气,新鲜空气中混入的雨水在通过上下挡水板后被挡在进气盒底部通过排水管排除,而通过通风圆管导入空气滤清器的新鲜空气则基本是干燥的,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发动机内燃烧,进气量大且空气质量好,在雨水季节还以有效的排除雨水,大大增加空滤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主要由进气盒1构成,该进气盒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室2和汽水分离室3,其中进气室位于汽水分离室的侧上部分。所述进气室的一侧进气端设置有外装饰件4,该外装饰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网孔,可吸入车外的新鲜空气到进气盒内。所述汽水分离室的出气端设置有通风圆管5,该通风圆管与空气滤清器的进风口连通,可将干燥的新鲜空气导入空气滤清器中。所述汽水分离室内依次上下交错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水板6,该挡水板与进气盒内壁之间是满焊,保证接触处不漏水。相邻上下挡水板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重叠区域,可以防止溅水现象。
所述进气盒底部开设有排水管7,本实施例中,排水管设置在位于进气盒底部的下挡水板61的两侧,排水管在进气盒的最低点,且在下挡水板的两侧,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排水,防止积水现象发生。所述通风圆管5的最低端相对于进气盒的底部具有一定的高度,这也是为了防止雨水的混入。
位于所述进气盒上部的上挡水板62活动连接有用于上下调节开启度的调节板,该活动连接可以采用紧锭螺栓或者是滑轨进行连接,使得调节板可以上下移动,能根据实际风速手动调节挡水板的开启度,进而控制排风的风速大小,防止因风速太大导致气流带水堵塞通风圆管5。
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挡水板,以此为例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上下交错设置的两个挡水板可以使气流在汽水分离室内多次改变流动方向,由于气流中悬浮的水滴有较大的质量和惯性,当遇到挡水板后流动方向改变时,干燥的气流可以绕过挡水板继续向前,而水滴就会积聚在挡水板上,并顺着挡水板落至进气盒底部,并通过排水管排出。汽水分离室内有很大的通流面积,可以使气流以离心向下倾斜式运动,使得大部分水滴都会凝聚,最后也落到进气盒中,经汽水分离后的干燥气流通过通风圆管送入空气滤清器中。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侧进气防水结构,包括进气盒,所述进气盒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外装饰件,所述外装饰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网孔,所述进气盒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通风圆管,所述进气盒内依次上下交错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水板,所述进气盒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本发明可以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发动机内燃烧,进气量大且空气质量好,在雨水季节还以有效的排除雨水,大大增加空滤器的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