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34265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5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18820.5

申请日:

2008.08.25

公开号:

CN101658568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36申请日:2008082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36; A61K9/00; A61K9/16; A61K9/48; A61P9/00; A61P11/00; A61K31/045(2006.01)N;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36

申请人: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军永; 李向军; 王 超; 郑立发

地址:

102600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天河西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主要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大黄、广藿香、绵马贯众、红景天等组成,发挥复方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祛除病邪、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的有机结合,实现多靶治疗,临床实验证实对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 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连翘200-300    金银花200-300   板蓝根200-300    大黄40-60 广藿香60-100   绵马贯众200-300 红景天60-100     薄荷脑5-9 麻黄60-100     苦杏仁60-100    鱼腥草200-300    甘草60-100 石膏200-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 连翘200      金银花300  板蓝根200  大黄60   广藿香60 绵马贯众300  红景天60   薄荷脑9    麻黄60   苦杏仁100 鱼腥草200    甘草100    石膏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 连翘300      金银花200  板蓝根300  大黄60   广藿香100 绵马贯众200  红景天60   薄荷脑5    麻黄100  苦杏仁60 鱼腥草300    甘草60     石膏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 连翘278      金银花294  板蓝根285  大黄55  广藿香95 绵马贯众290  红景天287  薄荷脑8.5  麻黄88  苦杏仁80 鱼腥草284    甘草95     石膏27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 连翘255      金银花255  板蓝根255  大黄51  广藿香85 绵马贯众255  红景天85   薄荷脑7.5  麻黄85  炒苦杏仁85 鱼腥草255    甘草85     石膏25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 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 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 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 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 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
2: 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 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 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步骤(5)所得干膏粉、步骤(2)所得挥发油与薄荷脑共同构成 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剂型 为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 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 如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 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 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 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 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 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 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 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 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药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 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 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 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 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 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 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调解至 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 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 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 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袋,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药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 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碎断,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 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 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9倍 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 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水滤液 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 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 滤液; (5)将步骤(4)所得清膏滤液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 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1.35的稠膏,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稠膏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 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袋,即得。
3: 5小时,,提取 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 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 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 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步骤(5)所得干膏粉、步骤(2)所得挥发油与薄荷脑共同构成 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剂型 为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 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 如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 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 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 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 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 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 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 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 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药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 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 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 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 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 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 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调解至 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 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 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 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袋,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药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 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碎断,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 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 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9倍 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 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水滤液 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 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 滤液; (5)将步骤(4)所得清膏滤液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 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1.35的稠膏,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稠膏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 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袋,即得。

说明书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草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使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而导致右心室急性扩大及衰竭。按病程的缓急肺原性心脏病可以分为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慢性肺、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右心衰竭的一各心脏病。其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矽肺、慢性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膜肥厚等。本症病程发展缓慢,症状和体征逐步出现,早期呼吸及循环功能尚可以代偿,但到晚期则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在我国极为少见,其主要病因是肺总动脉总干或大分支的栓塞,使肺循环突然大部分受阻,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引起右心室急剧扩张和急性右心衰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临床上,肺心病病程进展缓慢,可分为代偿与失代偿二个阶段:1、功能代偿期  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2、功能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1)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2)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

    肺原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单剂用药和联合用药,单剂用药主要常用硝苯地平、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抗栓酶-II、镁剂和多巴酚丁安等;联合用药主要包括硝苯地平加心脑舒通,酚妥拉明加多巴胺,酚妥拉明加氨茶碱,酚妥拉明加肝素,多巴胺加山莨菪碱,多巴胺加硫酸镁等。

    本发明是在ZL03143211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上述专利未公开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鼻窦炎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连翘200-300  金银花200-300   板蓝根200-300 大黄40-60

    广藿香60-100 绵马贯众200-300 红景天60-100  薄荷脑5-9

    麻黄60-100   苦杏仁60-100    鱼腥草200-300 甘草60-100

    石膏200-30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优选为:

    连翘200     金银花300 板蓝根200  大黄60  广藿香60

    绵马贯众300 红景天60  薄荷脑9    麻黄60  苦杏仁100

    鱼腥草200   甘草100   石膏20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连翘300     金银花200 板蓝根300 大黄60   广藿香100

    绵马贯众200 红景天60  薄荷脑5   麻黄100  苦杏仁60

    鱼腥草300   甘草60    石膏30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连翘278     金银花294  板蓝根285  大黄55  广藿香95

    绵马贯众290 红景天287  薄荷脑8.5  麻黄88  苦杏仁80

    鱼腥草284   甘草95     石膏27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比还优选为:

    连翘255     金银花255  板蓝根255  大黄51  广藿香85

    绵马贯众255 红景天85   薄荷脑7.5  麻黄85  炒苦杏仁85

    鱼腥草255   甘草85     石膏25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大黄、广藿香、绵马贯众、红景天等组成,发挥复方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祛除病邪、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的有机结合,实现多靶治疗,临床实验证实对肺原性心脏病均有显著疗效。

    本发明所述中药可以被有相同或相似功效果的中药代替,并且这些药材均可以按照《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或《中药大辞典》炮制。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步骤(5)所得干膏粉、步骤(2)所得挥发油与薄荷脑共同构成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其中胶囊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其中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入乙醇,调解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袋,即得。

    优选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碎断,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水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95%乙醇,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滤液;

    (5)将步骤(4)所得清膏滤液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1.35的稠膏,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稠膏加入适当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袋,即得。

    本发明药物其他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原料药,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常规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药物的制备,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处方:

    连翘255克   金银花255克    板蓝根255克   大黄51克

    广藿香85克  绵马贯众255克  红景天85克    薄荷脑7.5克

    麻黄85克    炒苦杏仁85克   鱼腥草255克   甘草85克

    石膏255克。

    制备方法:

    (1)按照上述处方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地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淀粉142克,用85%乙醇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所得颗粒,密闭,混匀,装入1000粒胶囊,即得。

    实施例2

    处方:

    连翘200克   金银花300克    板蓝根200克   大黄60克

    广藿香60克  绵马贯众300克  红景天60克    薄荷脑9克

    麻黄60克    苦杏仁100克    鱼腥草200克   甘草100克

    石膏200克。

    制备方法:

    (1)按照上述处方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倍量5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2.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将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加入淀粉151克,用85%乙醇制粒;

    (7)将薄荷脑、步骤(2)所得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喷入步骤(6)所得颗粒,密闭,混匀,压制成片,得935片。

    实施例3

    处方:

    连翘300克    金银花200克    板蓝根300克 大黄60克

    广藿香100克  绵马贯众200克  红景天60克  薄荷脑5克

    麻黄100克    苦杏仁60克     鱼腥草300克 甘草60克

    石膏300克。

    制备方法:

    (1)按照上述处方称取中药材,净选;

    (2)广藿香碎断,加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残渣弃去,滤液备用;

    (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10倍量9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所得滤液与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成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加乙醇,调节至醇浓度为7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清膏备用;

    (5)步骤(4)所得清膏与步骤(3)所得醇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

    (6)将步骤(5)所得干膏粉,步骤(2)所得挥发油及薄荷脑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得药丸905丸。

    实施例4:

    原料药配方为:

    连翘170g   金银花170g    麻黄(炙)57g    苦杏仁(炒)57g

    石膏170g   板蓝根170g    绵马贯众170g   鱼腥草170g

    广藿香57g  大黄34g       红景天57g      薄荷脑5.0g

    甘草57g

    制备方法:

    (一)提取工艺:

    (1)按照上述处方量称取中药材,净选,酌情碎断;

    (2)广藿香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h,收集挥发油,出油率为0.33±0.05%,提取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

    (3)连翘、炙麻黄、鱼腥草、大黄,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

    (4)金银花、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炒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合并同时加入步骤(2)广藿香提油后的水溶液,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清膏,加95%乙醇,边加边搅拌,至醇浓度7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醇提液合并,浓缩至浓缩成60℃测定相对密度为1.25-1.35稠膏,备用;

    (二)制剂工艺:

    (5)制剂配方为:步骤(4)所得稠膏335.5g  薄荷脑5g

    步骤(2)所得广藿香油0.2ml    糖粉342.5g    糊精514.0g

    (6)制粒:将糖粉和糊精混合均匀,用稠膏作粘合剂制软材,14目筛网制粒,60-65℃烘干,10目筛网整粒;

    (7)分装:筛出细粉适量,将薄荷脑、广藿香挥发油加入适量乙醇,溶解,喷入细粉中,混合均匀,并与颗粒混合均匀,密闭半小时,装袋,即得,以上处方可制成颗粒1000g。

    实验例:

    为证实本发明药物治疗肺原性心脏病的疗效,用按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胶囊(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以下临床试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河北以岭医院住院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9.7岁,平均病程14.5年。对照组男42例,女8例,平均年龄68.2岁,平均病程15.2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入选标准: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心、脑、肝、肾疾病及糖尿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氧疗、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改善通气、利尿、扩血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药物,4粒/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4天。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

    1.5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安静状态下,咳喘、呼吸困难消失,双肺干、湿性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氧分压恢复正常或升高20mmHg;②有效:上述症状、体征好转,氧分压升高10-20mmHg;②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比较x2=5.26,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比较经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氧分压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P<0.05),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x±s)

    注:*与#比较P<0.05。

    3结论

    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本发明药物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和升高血氧分压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充分证实本发明药物对肺心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主要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大黄、广藿香、绵马贯众、红景天等组成,发挥复方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祛除病邪、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的有机结合,实现多靶治疗,临床实验证实对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