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4149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8510.7

申请日:

2010.09.09

公开号:

CN101976528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9B 23/28申请日:20100909授权公告日:20120523终止日期:201409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B 23/28申请日:20100909|||公开

IPC分类号:

G09B23/28; A61F2/82; A61B19/00

主分类号:

G09B23/28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劳永华; 黄岳山; 支晓兴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李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由人工心血管系统、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人工心血管系统的储液箱上方浸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硅胶左心室模型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左心室硅胶模型出口端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直线步进电机和活塞依次连接;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内设有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应用本发明装置可以在血管内支架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之前有效直观地进行支架植入模拟手术,并对支架进行关于柔顺性、强度和稳定性的有效生物力学评价。

权利要求书

1: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由人工心血管系统、 人工血 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 ; 所述人工心血管系统的储液箱上方 浸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 硅胶左心室模型内外溶液互相隔离, 硅胶左心 室模型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 ; 左心室硅胶模型出口 端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 主动脉弓模型分别与入颅动脉模型和下降主动脉模型连接 ; 下降 主动脉模型分别与分支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连接 ; 其中, 入颅动脉和下降主动 脉的出口分别连接多个顺应器, 顺应器、 分支血管模型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出口都分别 用管道连接至上开放式储液箱, 构成闭环血液流场模型 ; 所述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为透明硅 橡胶血管模型, 血管长 12-15cm、 壁厚
2: 4-
3: 7mm、 入口和出口截面内直径均为 3-6cm ; 狭窄 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有凹槽, 用于密封连接橡皮管 ;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管壁内部设有中 空泡囊, 中空泡囊与管壁连成一体, 泡囊内壁厚为 0.8-1.2mm, 泡囊外壁厚为 1.6-2.5mm, 注 射器或压力球囊通过管道连接中空泡囊 ; 所述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 直线步进电机和 活塞依次连接 ; 活塞设置在密闭储液箱底部 ; 使用微型计算机产生左心室模拟信号, 经功 率放大器驱动直线步进电机, 并进而带动活塞上下运动 ; 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内设有相似 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 ; 所述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的流量计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 设置在硅胶左心室模型出口 处, 以监控脉动流场, 压力传感器有四个, 分别设置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以及连接注射 器或压力球囊处和主动脉弓模型的管道上,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用于 分析检测狭窄血管两端压差 ; 在分支血管模型和外接血管模块模型外部设置高速摄影机, 观测流场及支架输运、 植入、 扩张、 支撑过程 ; 注射器或压力球囊与外接血管模块模型连接 ; 压力传感器、 流量计和高速摄像机分别与微型计算机信号连接 ; 由微型计算机控制采集和 分析血流剪切应力和血液流量 ; 在分支直角弯曲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外部通过 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 同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并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支血管模型为弯曲玻璃导管, 弯曲玻璃导管直径大小为扩张前血管内支架直径的 1.5-5 倍, 用来模拟支架植入过程中遇到的拐弯血管分支位置, 分支血管模型两端分别使用 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和上开放式储液箱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为硅橡胶弹性球体, 与人体左心房相似, 在舒张期可以收缩 使心室迅速充盈液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上开放式储液箱为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容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上开放式储液箱底部设透明有机玻璃圆柱液面控制器, 圆柱液面控制器下部与硅胶空心 圆球连接, 使得循环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变、 给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的流体势能不变。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主动脉弓模型为直径 20-30mm 的弹性硅橡胶管, 其形状模拟人的主动脉弓几何尺寸, 长 为 25-30cm, 入口端以 45-60°角度与硅胶左心室模型相连、 出口端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垂直 2 相连, 拐弯处有三个直径 3-6cm 的分支出口连接弹性硅橡胶的入颅动脉模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下降主动脉模型为直径 20-30mm 的弹性硅橡胶直管, 长 45-50cm。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人工血液是用生理盐水与右旋糖苷形成混合物, 混合物在 37±1 ℃时粘度为 3.9 ~ 2 4cp, 比重为 1.055 ~ 1.287g/cm , 与正常血液相似 ; 并在混合物中同时加入直径为 10-15、 15-30、 30-50μm 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 每升人工血液中含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 9 烯微球都为 1-3*10 个。

说明书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经皮穿刺置入式支架置入手术, 属于医疗器械性能测试的技术领 域, 特别涉及面向血管支架植入生物力学特性测试的实验模拟装置。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2004 年全球疾病负担》 显示,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主要的死 亡原因, 2004 年全球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约有 720 万, 占总死亡率的 12.2%, 在 20 个 常见死亡率疾病中高居第一。中国卫生部在 《2008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分析 2007 年中 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表明心脏疾病死亡率为 16.29%, 仅排于恶性肿瘤和脑血 管疾病之后第三位。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主要有缺血性心脏病和冠脉栓塞 ; 心 血管疾病需要良好的饮食、 运动等日常生活习惯去预防, 但缺血性心脏病、 冠脉栓塞等的病 人则需要心血管外科或支架介入手术进行及时的治疗。 心血管手术以血管内支架植入的介入治疗为主。 支架植入术是在经皮穿刺腔内冠 状动脉成形术基础上, 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到病变处, 并使其扩张后对血管起力学支撑作用。 血管内支架可有效地防止手术后的急性闭塞, 并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 当前, 血管内支架 主要有由不锈钢、 钛和钛合金、 镍钛合金、 钽合金等制成的裸金属支架和高分子聚合物基质 制成的药物洗脱支架。 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 血管内支架的一些弊端显现出来, 支架内形 成血栓造成血管再狭窄, 除了患者自身和病变原因外主要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问题, 如支架 扩张不良、 贴壁不良、 支架重叠、 支架塌陷、 支架植入后最后管腔过小和材料生物相容性不 良等。
     血管内支架植入过程和其在狭窄血管内扩张支撑过程充满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复 杂因素, 会碰到许多人体组织的接触和血流的耦合等等力学问题。因此, 血管内支架的设 计和选用需要取决于病变血管的病症和血管内支架的性能, 包括生物相容性、 顺应性、 传送 性、 张开性、 柔软性、 覆盖率等等因素。支架植入过程为自扩张血管支架或球囊扩张支架安 装于输送导管末端, 经皮插入动脉血管, 沿心血管流场逆流往心脏方向将支架输运通过主 动脉或冠脉分支小血管、 弯曲血管分支等等, 支架经受血流剪切力、 血管壁接触、 分支或拐 弯处自身弯曲力等等的作用 ; 直至到达狭窄血管处, 释放自扩张血管支架或球囊扩张支架, 支架结构形变、 直径扩张至病变前正常血管直径尺寸, 支架受到扩张过程的自身材料结构 应力变化和血管壁的接触应力等等 ; 此时待支架结构和位置稳定后输送导管抽出体外, 支 架留置于狭窄血管处起到疏通支撑血管作用, 以形变后的结构残余应力来支持血管狭窄斑 块。
     在血管内支架进行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之前, 血管内支架可以在体外进行近似真 实状况地模拟植入实验测试其力学性能, 这将为血管内支架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尤为直观和 客观的评价意见。中国发明专利 200510040820.4 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扩张性 能体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该装置具有血流体外模拟装置、 机器视觉装置、 球囊内压力测 量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等 ; 该测试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血运环境, 封闭液压循环系统中
     的恒温液体经蠕动泵控制后, 流经模拟血管壁的透明软管, 且软管内部具有模拟患者血管 堵塞的斑块环, 测试时须将球囊与支架置于软管内部进行扩张实验。对支架在扩张过程中 的尺寸和形状等的测量, 是通过机器视觉装置对支架扩张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和数字化, 并 经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得到的。 球囊内压力测量装置对支架扩张变形过程中球囊内压力进行 采集和处理, 得到支架扩张所需压力。本发明血流体外模拟装置使用蠕动泵来推动血流脉 动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模拟经皮穿刺置入式支架置入手术, 且可对血管 内支架在植入过程和疏通支撑血管过程中的结构形变、 应力变化进行测试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由人工心血管系统、 人工血液及脉动 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 ; 所述人工心血管系统的储液箱上方浸泡与左 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 硅胶左心室模型内外溶液互相隔离, 硅胶左心室模型入 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 ; 左心室硅胶模型出口端与主动 脉弓模型连接, 主动脉弓模型分别与入颅动脉模型和下降主动脉模型连接 ; 下降主动脉模 型分别与分支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连接 ; 其中, 入颅动脉和下降主动脉的出口 分别连接多个顺应器, 顺应器、 分支血管模型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出口都分别用管道连 接至上开放式储液箱, 构成闭环血液流场模型 ; 所述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为透明硅橡胶血管 模型, 血管长 12-15cm、 壁厚 2.4-3.7mm、 入口和出口截面内直径均为 3-6cm ; 狭窄血管模块 模型两端设有凹槽, 用于密封连接橡皮管 ;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管壁内部设有中空泡囊, 中 空泡囊与管壁连成一体, 泡囊内壁厚为 0.8-1.2mm, 泡囊外壁厚为 1.6-2.5mm, 注射器或压 力球囊通过管道连接中空泡囊 ;
     所述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 直线步进电 机和活塞依次连接 ; 活塞设置在密闭储液箱底部 ; 使用微型计算机产生左心室模拟信号, 经功率放大器驱动直线步进电机, 并进而带动活塞上下运动 ; 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内设有 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 ;
     所述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的流量计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 设置在硅胶左心室模型出 口处, 以监控脉动流场, 压力传感器有四个, 分别设置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以及连接注 射器或压力球囊处和主动脉弓模型的管道上,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用 于分析检测狭窄血管两端压差 ; 在分支血管模型和外接血管模块模型外部设置高速摄影 机, 观测流场及支架输运、 植入、 扩张、 支撑过程 ; 注射器或压力球囊与外接血管模块模型连 接; 压力传感器、 流量计和高速摄像机分别与微型计算机信号连接 ; 由微型计算机控制采 集和分析血流剪切应力和血液流量 ; 在分支直角弯曲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外部 通过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 同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并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 所述分支血管模型为弯曲玻璃导管, 弯曲玻璃导管直 径大小为扩张前血管内支架直径的 1.5-5 倍, 用来模拟支架植入过程中遇到的拐弯血管分 支位置, 分支血管模型两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和上开放式储液箱连接。
     所述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为硅橡胶弹性球体, 与人体左心房相似, 在舒张期可以收缩使心室迅速充盈液体。
     所述上开放式储液箱为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容器。
     所述上开放式储液箱底部设透明有机玻璃圆柱液面控制器, 圆柱液面控制器下部 与硅胶空心圆球连接, 使得循环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变、 给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的流 体势能不变。
     所述主动脉弓模型为直径 20-30mm 的弹性硅橡胶管, 其形状模拟人的主动脉弓几 何尺寸, 长为 25-30cm, 入口端以 45-60°角度与硅胶左心室模型相连、 出口端与下降主动 脉模型垂直相连, 拐弯处有三个直径 3-6cm 的分支出口连接弹性硅橡胶的入颅动脉模型。
     所述下降主动脉模型为直径 20-30mm 的弹性硅橡胶直管, 长 45-50cm。
     所述人工血液是用生理盐水与右旋糖苷形成混合物, 混合物在 37±1℃时粘度为 2 3.9 ~ 4cp, 比重为 1.055 ~ 1.287g/cm , 与正常血液相似 ; 并在混合物中同时加入直径为 10-15、 15-30、 30-50μm 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 每升人工血液中含三种不同颜色的 9 聚苯乙烯微球都为 1-3*10 个。
     与现有的相关技术对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
     (1) 本发明通过计算机产生的模拟心室压力信号驱动电机、 从而压缩心室进行脉 动血流的循环, 更能相似的模拟仿真了人体血流循环系统, 同时通过主动脉弓的压力和流 量以及下降主动脉的流量去监控模拟血液流场 ; (2) 本发明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中的狭窄斑块可以由中空泡囊压力调节大小, 并可 以随球囊支架扩张而向外扩张, 并通过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的压力检测去分析球囊支架 扩张以及球囊导管卸载抽出后支架支撑疏通血管过程中对血管血压、 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 学状况。
     (3) 本发明还可以模拟临床手术, 从下降主动脉处插管进行分支血管的球囊支架 植入手术, 可以对支架研发人员和支架植入手术学习人员进行体外的临床模拟培训。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 微型计算机 1、 功率放大器 2、 直线步进电机 3、 活塞 4、 密闭储液箱 5、 左 心室硅胶空心模型 6、 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 7、 上开放式储液箱 8、 圆柱液面控制器 9、 主动脉弓模型 10、 入颅动脉模型 11、 下降主动脉模型 12、 顺应器 13、 分支血管模型 14、 狭窄 血管模块模型 15、 注射器或压力球囊 16、 压力传感器 17、 流量计 18、 高速摄像机 19、 人工血 液 20。
     图 2 是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的圆管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 连接凹槽 21、 中空泡囊 22。
     图 3 为微型计算机软件控制程序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 施方式表述的范围。
     如图 1 所示,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由人工心血管系统、 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 人工心血管系统包括密闭储液箱 5、 硅胶左心室模型 6、 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 7、 上开放式储液箱 8、 主动脉弓模型 10、 入颅动脉模型 11、 下降主动脉模型 12、 分支血管模型 14 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 储液箱 5 上方浸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 6, 硅胶左心室模型 6 内外溶液互相隔离, 硅 胶左心室模型 6 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 7 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 8 ; 左心室 硅胶模型 6 出口端与主动脉弓模型 10 连接, 主动脉弓模型 10 分别与入颅动脉模型 11 和下 降主动脉模型 12 连接 ; 下降主动脉模型 12 分别与分支血管模型 14 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连接 ; 其中, 入颅动脉 11 和下降主动脉 12 的出口分别连接多个顺应器 13, 顺应器为横 置圆柱桶, 上为密闭空气, 下为流动液体, 利用液面上的可压气体收缩性模拟血管模型的弹 性; 顺应器 13、 分支血管模型 14 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的出口都分别用管道连接至上开 放式储液箱 8, 构成闭环血液流场模型。 在下降主动脉模型 12 管壁侧端分别设置三个开口, 其中一入口位于下降主动脉上方, 与管壁上倾 30°, 其可连接分支血管模型 14 或狭窄血管 模块模型 15 ; 其下方处有另一入口, 与管壁上倾 45°, 其可连接分支血管模型 14 或狭窄血 管模块模型 15 ; 下降主动脉 12 下方设有一入口, 与管壁下倾 30°, 该入口使用橡胶密封可 做注射插管端。 分支血管模型 14 为弯曲玻璃导管, 弯曲玻璃导管直径大小为扩张前血管内支架 直径的 1.5-5 倍, 用来模拟支架植入过程中遇到的拐弯血管分支位置, 分支血管模型 14 两 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 12 和上开放式储液箱 8 连接。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为透明硅橡胶血管模型, 血管长 12-15cm、 壁厚 2.4-3.7mm、 入口和出口截面内直径均为 3-6cm,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两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 脉模型 12 和上开放式储液箱 8 连接。如图 2 所示,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两端设有凹槽 21, 用于密封连接橡皮管 ;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管壁内部设有中空泡囊 22, 中空泡囊 22 与管 壁连成一体, 泡囊内壁厚为 0.8-1.2mm, 泡囊外壁厚为 1.6-2.5mm, 其中泡囊内壁为中空泡 囊 22 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管道的部分 ; 泡囊外壁为中空泡囊 22 与中空泡囊 22 与外界 接触部分 ; 注射器或压力球囊 16 通过管道连接中空泡囊 22, 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17 ; 通过注射器或压力球囊 16 的加载或卸载可控制中空泡囊 22 的伸缩, 使狭窄血管模块模 型 15 的内壁中心直径缩小或者加大,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也可在球囊和支架的扩张作用 下向血管外舒张。
     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 7 为一个直径 5cm 的硅橡胶弹性球体, 与人体左心房 相似, 在舒张期可以收缩使心室迅速充盈液体。上开放式储液箱 8 为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容 器, 直径 25cm, 收集顺应器 13、 分支血管模型 14、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的回流液体 ; 底部设 一高度为 10cm、 直径 6cm 的透明有机玻璃圆柱液面控制器 9, 圆柱液面控制器 9 下部与硅 胶空心圆球 7 连接, 使得循环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变、 给硅胶空心圆球 7 的流体势能不变 ; 主 动脉弓模型 10 为直径 20-30mm 的弹性硅橡胶管, 其形状模拟人的主动脉弓几何尺寸, 长为 25-30cm, 入口端以 45-60°角度与硅胶左心室模型 6 相连、 出口端与下降主动脉模型 12 垂 直相连, 拐弯处有三个直径 3-6cm 的分支出口连接弹性硅橡胶的入颅动脉模型 11。下降主 动脉模型 12 为直径 20-30mm 的弹性硅橡胶直管, 长 45-50cm。
     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 1、 功率放大器 2、 步进电机 3、 活塞 4、 具有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 20 ; 微型计
     算机 1 与功率放大器 2、 直线步进电机 3 和活塞 4 依次连接 ; 活塞 4 设置在密闭储液箱 5 底部 ; 使用微型计算机 1 产生左心室模拟信号, 经功率放大器 2 驱动直线步进电机 3, 并进 而带动活塞 4 上下运动。由于活塞设置在密闭储液箱 5 底部, 硅胶左心室模型 6 浸泡在储 液箱上方, 活塞 4 通过推动储液箱内液体从而使得左心室硅胶模型 6 进行收缩舒张运动。 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 ( 人工心血管系统 ) 内设有右旋糖苷 (dextran) 与生理盐水的混合 物, 右旋糖苷在生理盐水中的重量浓度为 8-12% ; 混合物在 37±1℃时粘度为 3.9-4cp, 比 2 重为 1.055-1.287g/cm , 其与正常血液相似 ; 并在混合物中同时加入直径为 10-15、 15-30、 30-50μm 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 每升人工血液中含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 9 都为 1-3*10 个 ; 加入聚苯乙烯微球用于模拟血液中微粒物质, 并用以观测血流流线。人 工血液 20 的循环流动由左心室模型模拟真实生理的舒张压缩搏动所驱动而形成脉动流, 而左心室模型的搏动动作则为微型计算机生成左心室压力信号, 通过控制直线电机活塞上 下运动推动密闭溶液而得到。微型计算机 1 设计左心室压力信号控制步进直线电机进行 运动, 推动活塞挤压密闭箱内液体从而调控箱内液体中的硅胶左心室进行模拟心脏搏动, 驱动整个模拟封闭血管循环系统内的血液脉动流动, 脉动频率为 60-120 次 / 分钟, 步进电 机活塞直径为 58.5mm 和行程 50mm, 可产生 550-600mmHg 压强, 即左心室容积变化最大值为 120ml。 力学实验观测装置包括注射器或压力球囊 16、 压力传感器 17、 流量计 18、 高速摄 像机 19 ; 流量计 18 与主动脉弓模型 10 连接, 设置在硅胶左心室模型 6 出口处, 以监控脉动 流场, 压力传感器 17 有四个, 分别设置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两端以及连接注射器或压力 球囊 16 处和主动脉弓模型 9 的管道上,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两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 16 用 于分析检测狭窄血管两端压差 ; 在分支血管模型和外接血管模块模型外部设置高速摄影机 16, 观测流场及支架输运、 植入、 扩张、 支撑过程 ; 注射器或压力球囊 16 与外接血管模块模 型 14 连接 ; 压力传感器 17、 流量计 18 和高速摄像机 19 分别与微型计算机 1 信号连接 ; 由 微型计算机 1 控制采集和分析血流剪切应力和血液流量 ; 在分支直角弯曲血管模型以及狭 窄血管模块模型外部通过高速摄像机 18 进行拍摄, 同时由微型计算机 1 控制并完成数据采 集和处理。
     如图 3 所示, 脉动血液流场控制部分读取人体采集的左心室压力信号, 控制信 号波形的脉动频率 T 和信号幅度 S, 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输出数字信号, 并使用 DA 模 数转化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 并由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以驱动电机运动 ; 在 脉动血液流场控制的同时, 进行主动脉弓、 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血压和流量检测, 通过 DAQ(DataAcquisition) 数据采集, 并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信号的比较分析, 结果有所 差异则返回调整左心室压力信号波形的脉动频率 T 和信号幅度 S, 在微型计算机程序显示 信号波形 ; 使用高速摄影系统采集球囊支架扩张过程, 使用 DAQ(Data Acquisition) 数据 采集视频图像信号, 并通过图像处理程序进行支架结构形变的分析, 在微型计算机程序显 示支架形变结构。
     与现有的血管内支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相比, 本发明通过计算机产生的模拟心室 压力信号驱动电机、 从而压缩心室进行脉动血流的循环, 更能相似的模拟仿真了人体血流 循环系统, 同时通过主动脉弓的压力和流量以及下降主动脉的流量去监控模拟血液流场 ; 本发明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中的狭窄斑块可以由中空泡囊压力调节大小, 并可以随球囊
     支架扩张而向外扩张, 并通过狭窄血管模块模型 15 两端的压力检测去分析球囊支架扩张 以及球囊导管卸载抽出后支架支撑疏通血管过程中对血管血压、 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状 况。 本发明还可以模拟临床手术, 从下降主动脉处插管进行分支血管的球囊支架植入手术, 可以对支架研发人员和支架植入手术学习人员进行体外的临床模拟培训。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6528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6528ACN101976528A21申请号201010278510722申请日20100909G09B23/28200601A61F2/82200601A61B19/0020060171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地址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72发明人劳永华黄岳山支晓兴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代理人李卫东54发明名称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由人工心血管系统、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

2、装置组成;人工心血管系统的储液箱上方浸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硅胶左心室模型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左心室硅胶模型出口端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直线步进电机和活塞依次连接;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内设有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应用本发明装置可以在血管内支架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之前有效直观地进行支架植入模拟手术,并对支架进行关于柔顺性、强度和稳定性的有效生物力学评价。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2页CN1019765。

3、33A1/2页21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人工心血管系统、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所述人工心血管系统的储液箱上方浸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硅胶左心室模型内外溶液互相隔离,硅胶左心室模型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左心室硅胶模型出口端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主动脉弓模型分别与入颅动脉模型和下降主动脉模型连接;下降主动脉模型分别与分支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连接;其中,入颅动脉和下降主动脉的出口分别连接多个顺应器,顺应器、分支血管模型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出口都分别用管道连接至上开放式储液箱,构成闭环血液流。

4、场模型;所述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为透明硅橡胶血管模型,血管长1215CM、壁厚2437MM、入口和出口截面内直径均为36CM;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有凹槽,用于密封连接橡皮管;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管壁内部设有中空泡囊,中空泡囊与管壁连成一体,泡囊内壁厚为0812MM,泡囊外壁厚为1625MM,注射器或压力球囊通过管道连接中空泡囊;所述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直线步进电机和活塞依次连接;活塞设置在密闭储液箱底部;使用微型计算机产生左心室模拟信号,经功率放大器驱动直线步进电机,并进而带动活塞上下运动;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内设有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

5、人工血液;所述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的流量计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设置在硅胶左心室模型出口处,以监控脉动流场,压力传感器有四个,分别设置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以及连接注射器或压力球囊处和主动脉弓模型的管道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分析检测狭窄血管两端压差;在分支血管模型和外接血管模块模型外部设置高速摄影机,观测流场及支架输运、植入、扩张、支撑过程;注射器或压力球囊与外接血管模块模型连接;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高速摄像机分别与微型计算机信号连接;由微型计算机控制采集和分析血流剪切应力和血液流量;在分支直角弯曲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外部通过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同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并完。

6、成数据采集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血管模型为弯曲玻璃导管,弯曲玻璃导管直径大小为扩张前血管内支架直径的155倍,用来模拟支架植入过程中遇到的拐弯血管分支位置,分支血管模型两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和上开放式储液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为硅橡胶弹性球体,与人体左心房相似,在舒张期可以收缩使心室迅速充盈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放式储液箱为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支。

7、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放式储液箱底部设透明有机玻璃圆柱液面控制器,圆柱液面控制器下部与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使得循环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变、给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的流体势能不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弓模型为直径2030MM的弹性硅橡胶管,其形状模拟人的主动脉弓几何尺寸,长为2530CM,入口端以4560角度与硅胶左心室模型相连、出口端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垂直权利要求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2/2页3相连,拐弯处有三个直径36CM的分支出口连接弹性硅橡胶的入颅动脉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

8、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主动脉模型为直径2030MM的弹性硅橡胶直管,长4550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液是用生理盐水与右旋糖苷形成混合物,混合物在371时粘度为394CP,比重为10551287G/CM2,与正常血液相似;并在混合物中同时加入直径为1015、1530、3050M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每升人工血液中含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都为13109个。权利要求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1/6页4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了经皮穿刺。

9、置入式支架置入手术,属于医疗器械性能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面向血管支架植入生物力学特性测试的实验模拟装置。背景技术0002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主要的死亡原因,2004年全球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约有720万,占总死亡率的122,在20个常见死亡率疾病中高居第一。中国卫生部在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分析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表明心脏疾病死亡率为1629,仅排于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主要有缺血性心脏病和冠脉栓塞;心血管疾病需要良好的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习惯去预防,但缺血性心脏病、冠脉栓塞等的病。

10、人则需要心血管外科或支架介入手术进行及时的治疗。0003心血管手术以血管内支架植入的介入治疗为主。支架植入术是在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基础上,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到病变处,并使其扩张后对血管起力学支撑作用。血管内支架可有效地防止手术后的急性闭塞,并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当前,血管内支架主要有由不锈钢、钛和钛合金、镍钛合金、钽合金等制成的裸金属支架和高分子聚合物基质制成的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血管内支架的一些弊端显现出来,支架内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再狭窄,除了患者自身和病变原因外主要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如支架扩张不良、贴壁不良、支架重叠、支架塌陷、支架植入后最后管腔过小和材料生物相容。

11、性不良等。0004血管内支架植入过程和其在狭窄血管内扩张支撑过程充满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复杂因素,会碰到许多人体组织的接触和血流的耦合等等力学问题。因此,血管内支架的设计和选用需要取决于病变血管的病症和血管内支架的性能,包括生物相容性、顺应性、传送性、张开性、柔软性、覆盖率等等因素。支架植入过程为自扩张血管支架或球囊扩张支架安装于输送导管末端,经皮插入动脉血管,沿心血管流场逆流往心脏方向将支架输运通过主动脉或冠脉分支小血管、弯曲血管分支等等,支架经受血流剪切力、血管壁接触、分支或拐弯处自身弯曲力等等的作用;直至到达狭窄血管处,释放自扩张血管支架或球囊扩张支架,支架结构形变、直径扩张至病变前正常血管。

12、直径尺寸,支架受到扩张过程的自身材料结构应力变化和血管壁的接触应力等等;此时待支架结构和位置稳定后输送导管抽出体外,支架留置于狭窄血管处起到疏通支撑血管作用,以形变后的结构残余应力来支持血管狭窄斑块。0005在血管内支架进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之前,血管内支架可以在体外进行近似真实状况地模拟植入实验测试其力学性能,这将为血管内支架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尤为直观和客观的评价意见。中国发明专利2005100408204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扩张性能体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具有血流体外模拟装置、机器视觉装置、球囊内压力测量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等;该测试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血运环境,封闭液压循环系统。

13、中说明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2/6页5的恒温液体经蠕动泵控制后,流经模拟血管壁的透明软管,且软管内部具有模拟患者血管堵塞的斑块环,测试时须将球囊与支架置于软管内部进行扩张实验。对支架在扩张过程中的尺寸和形状等的测量,是通过机器视觉装置对支架扩张变形图像进行采集和数字化,并经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得到的。球囊内压力测量装置对支架扩张变形过程中球囊内压力进行采集和处理,得到支架扩张所需压力。本发明血流体外模拟装置使用蠕动泵来推动血流脉动循环。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模拟经皮穿刺置入式支架置入手术,且可对血管内支架在植入过程和疏通支撑血管过程中的结构形变、应。

14、力变化进行测试的实验装置。0007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0008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由人工心血管系统、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所述人工心血管系统的储液箱上方浸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硅胶左心室模型内外溶液互相隔离,硅胶左心室模型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左心室硅胶模型出口端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主动脉弓模型分别与入颅动脉模型和下降主动脉模型连接;下降主动脉模型分别与分支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连接;其中,入颅动脉和下降主动脉的出口分别连接多个顺应器,顺应器、分支血管模型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出口都分。

15、别用管道连接至上开放式储液箱,构成闭环血液流场模型;所述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为透明硅橡胶血管模型,血管长1215CM、壁厚2437MM、入口和出口截面内直径均为36CM;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有凹槽,用于密封连接橡皮管;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管壁内部设有中空泡囊,中空泡囊与管壁连成一体,泡囊内壁厚为0812MM,泡囊外壁厚为1625MM,注射器或压力球囊通过管道连接中空泡囊;0009所述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与功率放大器、直线步进电机和活塞依次连接;活塞设置在密闭储液箱底部;使用微型计算机产生左心室模拟信号,经功率放大器驱动直线步进电机,并进而带动活塞上下运动;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内。

16、设有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0010所述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的流量计与主动脉弓模型连接,设置在硅胶左心室模型出口处,以监控脉动流场,压力传感器有四个,分别设置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以及连接注射器或压力球囊处和主动脉弓模型的管道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分析检测狭窄血管两端压差;在分支血管模型和外接血管模块模型外部设置高速摄影机,观测流场及支架输运、植入、扩张、支撑过程;注射器或压力球囊与外接血管模块模型连接;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高速摄像机分别与微型计算机信号连接;由微型计算机控制采集和分析血流剪切应力和血液流量;在分支直角弯曲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

17、模块模型外部通过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同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并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0011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所述分支血管模型为弯曲玻璃导管,弯曲玻璃导管直径大小为扩张前血管内支架直径的155倍,用来模拟支架植入过程中遇到的拐弯血管分支位置,分支血管模型两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和上开放式储液箱连接。0012所述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为硅橡胶弹性球体,与人体左心房相似,在舒张说明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3/6页6期可以收缩使心室迅速充盈液体。0013所述上开放式储液箱为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容器。0014所述上开放式储液箱底部设透明有机玻璃圆柱液面控制器,圆柱液面。

18、控制器下部与硅胶空心圆球连接,使得循环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变、给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的流体势能不变。0015所述主动脉弓模型为直径2030MM的弹性硅橡胶管,其形状模拟人的主动脉弓几何尺寸,长为2530CM,入口端以4560角度与硅胶左心室模型相连、出口端与下降主动脉模型垂直相连,拐弯处有三个直径36CM的分支出口连接弹性硅橡胶的入颅动脉模型。0016所述下降主动脉模型为直径2030MM的弹性硅橡胶直管,长4550CM。0017所述人工血液是用生理盐水与右旋糖苷形成混合物,混合物在371时粘度为394CP,比重为10551287G/CM2,与正常血液相似;并在混合物中同时加入直径为1015、1。

19、530、3050M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每升人工血液中含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都为13109个。0018与现有的相关技术对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00191本发明通过计算机产生的模拟心室压力信号驱动电机、从而压缩心室进行脉动血流的循环,更能相似的模拟仿真了人体血流循环系统,同时通过主动脉弓的压力和流量以及下降主动脉的流量去监控模拟血液流场;00202本发明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中的狭窄斑块可以由中空泡囊压力调节大小,并可以随球囊支架扩张而向外扩张,并通过狭窄血管模块模型两端的压力检测去分析球囊支架扩张以及球囊导管卸载抽出后支架支撑疏通血管过程中对血管血压、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状况。0021。

20、3本发明还可以模拟临床手术,从下降主动脉处插管进行分支血管的球囊支架植入手术,可以对支架研发人员和支架植入手术学习人员进行体外的临床模拟培训。附图说明0022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23图中示出微型计算机1、功率放大器2、直线步进电机3、活塞4、密闭储液箱5、左心室硅胶空心模型6、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7、上开放式储液箱8、圆柱液面控制器9、主动脉弓模型10、入颅动脉模型11、下降主动脉模型12、顺应器13、分支血管模型14、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注射器或压力球囊16、压力传感器17、流量计18、高速摄像机19、人工血液20。0024图2是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的圆管二维结构示意。

21、图。0025图中示出连接凹槽21、中空泡囊22。0026图3为微型计算机软件控制程序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表述的范围。0028如图1所示,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生物力学实验模拟装置由人工心血管系统、人工说明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4/6页7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和力学实验观测装置组成。人工心血管系统包括密闭储液箱5、硅胶左心室模型6、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7、上开放式储液箱8、主动脉弓模型10、入颅动脉模型11、下降主动脉模型12、分支血管模型14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储液箱5上方浸。

22、泡与左心室几何相似的硅胶左心室模型6,硅胶左心室模型6内外溶液互相隔离,硅胶左心室模型6入口端通过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7连接上开放式储液箱8;左心室硅胶模型6出口端与主动脉弓模型10连接,主动脉弓模型10分别与入颅动脉模型11和下降主动脉模型12连接;下降主动脉模型12分别与分支血管模型14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连接;其中,入颅动脉11和下降主动脉12的出口分别连接多个顺应器13,顺应器为横置圆柱桶,上为密闭空气,下为流动液体,利用液面上的可压气体收缩性模拟血管模型的弹性;顺应器13、分支血管模型14和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的出口都分别用管道连接至上开放式储液箱8,构成闭环血液流场模型。在。

23、下降主动脉模型12管壁侧端分别设置三个开口,其中一入口位于下降主动脉上方,与管壁上倾30,其可连接分支血管模型14或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其下方处有另一入口,与管壁上倾45,其可连接分支血管模型14或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下降主动脉12下方设有一入口,与管壁下倾30,该入口使用橡胶密封可做注射插管端。0029分支血管模型14为弯曲玻璃导管,弯曲玻璃导管直径大小为扩张前血管内支架直径的155倍,用来模拟支架植入过程中遇到的拐弯血管分支位置,分支血管模型14两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12和上开放式储液箱8连接。0030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为透明硅橡胶血管模型,血管长1215CM、壁厚243。

24、7MM、入口和出口截面内直径均为36CM,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两端分别使用橡皮管与下降主动脉模型12和上开放式储液箱8连接。如图2所示,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两端设有凹槽21,用于密封连接橡皮管;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管壁内部设有中空泡囊22,中空泡囊22与管壁连成一体,泡囊内壁厚为0812MM,泡囊外壁厚为1625MM,其中泡囊内壁为中空泡囊22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管道的部分;泡囊外壁为中空泡囊22与中空泡囊22与外界接触部分;注射器或压力球囊16通过管道连接中空泡囊2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7;通过注射器或压力球囊16的加载或卸载可控制中空泡囊22的伸缩,使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的内壁。

25、中心直径缩小或者加大,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也可在球囊和支架的扩张作用下向血管外舒张。0031模拟右心房的硅胶空心圆球7为一个直径5CM的硅橡胶弹性球体,与人体左心房相似,在舒张期可以收缩使心室迅速充盈液体。上开放式储液箱8为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容器,直径25CM,收集顺应器13、分支血管模型14、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的回流液体;底部设一高度为10CM、直径6CM的透明有机玻璃圆柱液面控制器9,圆柱液面控制器9下部与硅胶空心圆球7连接,使得循环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变、给硅胶空心圆球7的流体势能不变;主动脉弓模型10为直径2030MM的弹性硅橡胶管,其形状模拟人的主动脉弓几何尺寸,长为2530CM,入口端。

26、以4560角度与硅胶左心室模型6相连、出口端与下降主动脉模型12垂直相连,拐弯处有三个直径36CM的分支出口连接弹性硅橡胶的入颅动脉模型11。下降主动脉模型12为直径2030MM的弹性硅橡胶直管,长4550CM。0032人工血液及脉动血流流场控制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1、功率放大器2、步进电机3、活塞4、具有相似血液粘度和比重且含模拟血栓颗粒聚苯乙烯微球的人工血液20;微型计说明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5/6页8算机1与功率放大器2、直线步进电机3和活塞4依次连接;活塞4设置在密闭储液箱5底部;使用微型计算机1产生左心室模拟信号,经功率放大器2驱动直线步进电机3,并进而带。

27、动活塞4上下运动。由于活塞设置在密闭储液箱5底部,硅胶左心室模型6浸泡在储液箱上方,活塞4通过推动储液箱内液体从而使得左心室硅胶模型6进行收缩舒张运动。在闭环血液流场模型人工心血管系统内设有右旋糖苷DEXTRAN与生理盐水的混合物,右旋糖苷在生理盐水中的重量浓度为812;混合物在371时粘度为394CP,比重为10551287G/CM2,其与正常血液相似;并在混合物中同时加入直径为1015、1530、3050M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每升人工血液中含三种不同颜色的聚苯乙烯微球都为13109个;加入聚苯乙烯微球用于模拟血液中微粒物质,并用以观测血流流线。人工血液20的循环流动由左心室模型模拟。

28、真实生理的舒张压缩搏动所驱动而形成脉动流,而左心室模型的搏动动作则为微型计算机生成左心室压力信号,通过控制直线电机活塞上下运动推动密闭溶液而得到。微型计算机1设计左心室压力信号控制步进直线电机进行运动,推动活塞挤压密闭箱内液体从而调控箱内液体中的硅胶左心室进行模拟心脏搏动,驱动整个模拟封闭血管循环系统内的血液脉动流动,脉动频率为60120次/分钟,步进电机活塞直径为585MM和行程50MM,可产生550600MMHG压强,即左心室容积变化最大值为120ML。0033力学实验观测装置包括注射器或压力球囊16、压力传感器17、流量计18、高速摄像机19;流量计18与主动脉弓模型10连接,设置在硅胶。

29、左心室模型6出口处,以监控脉动流场,压力传感器17有四个,分别设置在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两端以及连接注射器或压力球囊16处和主动脉弓模型9的管道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两端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6用于分析检测狭窄血管两端压差;在分支血管模型和外接血管模块模型外部设置高速摄影机16,观测流场及支架输运、植入、扩张、支撑过程;注射器或压力球囊16与外接血管模块模型14连接;压力传感器17、流量计18和高速摄像机19分别与微型计算机1信号连接;由微型计算机1控制采集和分析血流剪切应力和血液流量;在分支直角弯曲血管模型以及狭窄血管模块模型外部通过高速摄像机18进行拍摄,同时由微型计算机1控制并完成数据采集。

30、和处理。0034如图3所示,脉动血液流场控制部分读取人体采集的左心室压力信号,控制信号波形的脉动频率T和信号幅度S,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输出数字信号,并使用DA模数转化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并由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以驱动电机运动;在脉动血液流场控制的同时,进行主动脉弓、狭窄血管模块模型的血压和流量检测,通过DAQ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并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信号的比较分析,结果有所差异则返回调整左心室压力信号波形的脉动频率T和信号幅度S,在微型计算机程序显示信号波形;使用高速摄影系统采集球囊支架扩张过程,使用DAQ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视频图像信号,并通过。

31、图像处理程序进行支架结构形变的分析,在微型计算机程序显示支架形变结构。0035与现有的血管内支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相比,本发明通过计算机产生的模拟心室压力信号驱动电机、从而压缩心室进行脉动血流的循环,更能相似的模拟仿真了人体血流循环系统,同时通过主动脉弓的压力和流量以及下降主动脉的流量去监控模拟血液流场;本发明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中的狭窄斑块可以由中空泡囊压力调节大小,并可以随球囊说明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6/6页9支架扩张而向外扩张,并通过狭窄血管模块模型15两端的压力检测去分析球囊支架扩张以及球囊导管卸载抽出后支架支撑疏通血管过程中对血管血压、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状况。本发明还可以模拟临床手术,从下降主动脉处插管进行分支血管的球囊支架植入手术,可以对支架研发人员和支架植入手术学习人员进行体外的临床模拟培训。说明书CN101976528ACN101976533A1/2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6528ACN101976533A2/2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7652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