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前腰身构件、 后腰身构件、 将上述前腰身构件和上述后腰身构件 连接起来的下裆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 在展开型的尿布中, 为了容易穿戴在身体上, 需要设有从吸收体主体向 外侧伸出的侧翼片。
公知有利用以下的工序在该展开型的尿布上设有侧翼片的制造方法 ( 例如专利 文献 1)。
(1) 在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上、 沿着 CD 方向配设的各第 1 带部面状搭扣与 各第 2 带部面状搭扣之间沿着 CD 方向 ( 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 ) 形成可剪切线的工序。
(2) 沿着尿布主体的连续体的一端部配设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在 CD 方向 上形成接合区域的工序。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6-340862 号公报
可是, 在上述展开型的尿布的制造方法中, 在输送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的翼 片生产线上, 可剪切线和 MD 方向 ( 输送方向 ) 正交。因此, 为了使该可剪切线在该翼片生 产线上不被切断而增加该可剪切线的抗断强度时, 存在所制造的尿布的使用者难以切断该 可剪切线这样的问题。
此外, 在上述展开型的尿布的制造方法中, 为了所制造的尿布的使用者能够容易 切断能够切断的可剪切线而减弱该可剪切线的强度的情况下, 在翼片生产线上输送翼片的 连续体的过程中, 有时可剪切线会被切断, 无法在该翼片生产线上连续输送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或者为了在该翼片生产线上连续输送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而需要复杂 控制, 存在制造设备复杂化这样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复杂控制就能 实现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在翼片生产线上的连续输送, 并且能形成使用者能容易展 开的侧翼片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第 1 技术方案是包括前腰身构件、 后腰身构件、 将上述前腰身构件和上 述后腰身构件连接起来的下裆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折回部形 成工序,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中的构成 1 个翼片的区域的 一部分上, 形成向上述翼片生产线的输送方向和与上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能折回的一对 折回部, 并且在上述一对折回部上分别配置能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 接合工序, 以 各构成上述 1 个翼片的区域与上述前腰身构件或上述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中的各构成 1 个 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区域分别相对应的方式, 接合上述翼片的连续体和上述前腰身构件或接 合上述翼片的连续体和上述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如以上说明那样, 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不用复杂控制就能实现翼片的连续 体 ( 连续带部 ) 在翼片生产线上的连续输送、 且形成使用者能容易展开的侧翼片的吸收性 物品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 1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2 的 (a) 和图 2 的 (b)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 方法的翼片接合工序的图。
图 3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1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4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2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5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3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6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4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7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5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8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6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9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7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卡合构件配置机构 310 的立体图。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折回部形成机构 320 的立体图。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接合机构 330 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 1 实施方式
参照图 1 和图 2, 说明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能够制造包括前腰身构件 20b、 后腰身构件 20a、 将前腰身构件 20b 和后腰身构件 20a 连接起来的下裆构件 ( 吸收体主 体 )10 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展开型的尿布。
以下, 参照图 1,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1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 使用输送长条状的翼片 的连续体 130 的翼片生产线、 输送长条状的下裆构件的连续体 110 的吸收体生产线、 输送长 条状的一对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的主体生产线。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1 所示, 说明了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 ( 输送方向 )、 主 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相同的情况的例子, 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 例子。
第 1、 说明在用于输送设于下裆构件 10 的吸收体的吸收体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
在步骤 S11 中, 利用粉碎机粉碎纸浆片而生成粉碎纸浆, 在该粉碎纸浆通过纸浆 供给管道时混入高吸收性聚合物 (SAP)。
之后, 利用层压滚筒 (drum) 将从纸浆供给管道供给的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 物的混合物层压成规定形状, 形成吸收体芯 1( 吸收体 )。
在步骤 S12 中, 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以规定长度间隔将吸收体芯 1 载置在 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被连续输送的片状的棉纸 (tissue)2a 上。之后, 将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被连续输送的片状的棉纸 2b 叠合在沿着吸 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载置有多个吸收体芯 1 的棉纸 2a 上。
在步骤 S13 中, 将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被连续输送的正面片 12b( 透液 性 ) 叠合并接合在片状的棉纸 2b 上, 将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被连续输送的背面片 12a( 非透液性 ) 叠合并接合在片状的棉纸 2a 的下表面上。
在步骤 S14 中, 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将由另外的构件形成的防漏壁 3 粘贴 在下裆构件 10 的两侧端。
在步骤 S15 中, 利用旋转滚筒的旋转输送沿着吸收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被连续输送 的下裆构件 10( 吸收体主体 ) 的连续体 110, 并且利用与该旋转滚筒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的切 割辊沿着 CD 方向以规定长度间隔切断该连续体 110。
第 2, 说明在用于输送设于后腰身构件 20a 上的翼片 30 的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 序。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 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0a、 40b。
具体而言, 以规定长度间隔将该卡合构件 40a、 40b 接合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上。 使 该卡合构件 40a、 40b 的长度短于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上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的长度。 在此, 在作为卡合构件 40a、 40b 而配置有钩挂构件 ( 雄构件 ) 的情况下, 在前腰身 构件 20b 的规定区域, 作为被卡合构件设有被钩挂构件 ( 雌构件 )。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前腰身构件 20b 由无纺布构成, 因此, 即使不另外设有被 钩挂构件, 前腰身构件 20b 的规定区域自身也发挥被钩挂构件的作用。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0a、 40b 的区域形 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 ( 输送方向 ) 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0a、 50b。
如图 2 的 (a) 所示, 该折回部 50a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 ( 与输送方向交叉 的方向 ) 形成的 1 个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0a3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0a1、 50a2 形成。
另一方面, 折回部 50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0b3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0b1、 50b2 形 成。
在此, 如图 2 的 (b) 所示, 即使在该折回部 50b 呈合页式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 折回、 该折回部 50a 向与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情况下, 翼片的连续体 130 也不会在翼片生产线 CD 方向的整个区域被切断而被折回, 因此, 能避免在连续输送中翻卷 这样的情况。
另外, 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0a3、 50b3 和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0a1、 50a2、 50b1、 50b2 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撕断线那样的可剪切线构成。
特别优选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0a3、 50b3 中的至少一部分由如撕断线那样的 可剪切线构成。根据该结构, 能防止该折回部 50a、 50b 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在翼片生产线 上被连续输送时翻卷这样的情况。
此外, 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0a3、 50b3 和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0a1、 50a2、
50b1、 50b2 既可以是直线形状, 也可以是曲线形状。
此外, 上述步骤 S21 和步骤 S22 的顺序也可以相反。 即, 也可以在步骤 S22 中, 在翼 片生产线上被连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 一部分上形成了能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0a、 50b 后, 将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0a、 40b 分别配置在该一对折回部 50a、 50b 上。
第 3, 说明在用于输送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的主 体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
在步骤 S31 中, 由无纺布生成长条状的一对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 前腰身构件的连 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沿着主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输送该一对腰身构件的 连续体。
另外, 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也可以具有伸缩性。
在步骤 S32 中, 在主体生产线上被连续输送的长条状的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长条状的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之间, 以在吸收体生产线上在步骤 S15 中形成的下裆 构件 10 在主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上互相分离的状态配置上述下裆构件 10。
在步骤 S33 中, 在主体生产线上, 以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 区域 30A 与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中的各构成 1 个吸收性物品 ( 后腰身构件 20a) 的区 域 20A 分别相对应的方式, 接合翼片的连续体 130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即, 在吸收性物品中, 以使卡合构件 40a、 40b 配置在后腰身构件 20a 的中央附近的 方式, 接合翼片的连续体 130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具体而言, 优选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接合区域 30A 和区域 20A。
在此, 在步骤 S33 中, 优选利用由压花辊、 超声波产生的热压接等将该翼片的连续 体 130 接合在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上。另外, 既可以进一步对翼片的连续体 130 的背 面侧整体涂敷热塑性树脂, 也可以仅对翼片的连续体 130 的背面侧的一部分涂敷热塑性树 脂。
此外, 在步骤 S33 中, 也可以使分别配置于一对折回部 50a、 50b 上的卡合构件 40a、 40b 卡定于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在步骤 S34 中, 在主体生产线上, 沿着主体生产线的 CD 方向, 以规定长度间隔切断 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具体而言, 以使前腰身构件 20b 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L3 与后腰身构 件 20a 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L2 相等的方式, 切断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另外, 在上述例子中, 说明了将翼片的连续体 130 配置在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上的例子, 该翼片的连续体 130 配置有能卡合于前腰身构件 20b 的规定区域的卡合构 件 40a、 40b, 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例子, 也可以应用于将翼片的连续体 130 配置在前腰身 构件的连续体 120b 上的例子, 该翼片的连续体 130 配置有能卡合于后腰身构件 20a 的规定 区域的卡合构件 40a、 40b。
根据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以翼片的连续体 130 在翼 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的整个区域不被切断地方式形成一对折回部 50a、 50b, 因此, 所制造的 尿布的使用者能容易展开, 并且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切断, 导致无法在该
翼片生产线上连续输送翼片的连续体, 或者为了在该翼片生产线上连续输送翼片的连续体 而需要复杂控制, 制造设备复杂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并不是将切断翼片的连续 体 130 而形成的各翼片 30 配置到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上, 而是将翼片的连续体 130 配置到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上, 所以不需要精度高且复杂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连续输送前腰身构件的连 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因此, 能够容易折叠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的端 部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的端部, 所以能同时切断叠合的前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b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能通过相同的切断工序来制造展开型的尿布和内裤型的尿 布。因此, 不改变该切断工序和切断用刀具自身就能制造展开型的尿布和内裤型的尿布。
变更例 1
参照图 3,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1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1 的吸收性物 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3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 能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1a、 41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1a、 41b 的区域, 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1a、 51b。
如图 3 所示, 该一对折回部 51a、 51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trimming))510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4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1a1、 51a2、 51b1、 51b2 形成。
在此, 如图 3 所示, 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10 设于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的中 央区域附近。
在该情况下, 优选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1a1、 51a2、 51b1、 51b2 的至少一部分由 如撕断线那样的可剪切线构成。 根据该结构, 能防止该折回部 51a、 51b 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续输送时翻卷这样的情况。
变更例 2
参照图 4,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2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2 的吸收性物 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4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 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2a、 42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2a、 42b 的区域, 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2a、 52b。
如图 4 所示, 该一对折回部 52a、 52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20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 缝 )52a1、 52b1 形成。
在此, 如图 4 所示, 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20 从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的中央 区域到端部 X 地设置。
在该情况下, 优选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2a1、 52b1 的至少一部分由如撕断线那 样的可剪切线构成。根据该结构, 能防止该折回部 52a、 52b 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在翼片生 产线上被连续输送时翻卷这样的情况。
变更例 3
参照图 5,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3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3 的吸收性物 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5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 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3a、 43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3a、 43b 的区域, 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3a、 53b。
如图 5 所示, 该一对折回部 53a、 53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30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 缝 )53a1、 53b1 形成。
在此, 如图 5 所示, 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30 从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的中央 区域到端部 Y( 与上述端部 X 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 地设置。
在该情况下, 优选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3a1、 53b1 的至少一部分由如撕断线那 样的可剪切线构成。根据该结构, 能防止该折回部 53a、 53b 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在翼片生 产线上被连续输送时翻卷这样的情况。
变更例 4
参照图 6,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4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4 的吸收性物 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6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 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4a、 44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4a、 44b 的区域, 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4a、 54b。
如图 6 所示, 该一对折回部 54a、 54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40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2 缺口部 ( 第 2 裁切 部 )541 形成。
在此, 如图 6 所示, 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40 从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的中央 区域到端部 X 地设置。
变更例 5
参照图 7,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5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5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7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 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5a、 45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5a、 45b 的区域形 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5a、 55b。
如图 7 所示, 该一对折回部 55a、 55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50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2 缺口部 ( 第 2 裁切 部 )551 形成。
在此, 如图 7 所示, 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50 从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的中央 区域到端部 Y( 与上述端部 X 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 地设置。
变更例 6
参照图 8,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6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6 放热吸收性 物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8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 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6a、 46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6a、 46b 的区域, 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该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6a、 56b。
如图 8 所示, 该一对折回部 56a、 56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60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缺口部 ( 第 2 裁切 部 )561a、 561b 形成。
在此, 如图 8 所示, 第 1 缺口部 ( 第 1 裁切部 )560 在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上从第 2 缺口部 561a 到第 2 缺口部 561b 地设置。
变更例 7
参照图 9,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7 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下, 着眼于与本发 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 说明本发明的变更例 7 的吸收性物 品的制造方法。
如图 9 所示, 在翼片生产线上进行的工序中, 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 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能 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 4 个卡合构件 47a、 47b、 48a、 48b。
在步骤 S22 中, 在上述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7b, 48b 的区域, 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折回的 2 个折回部 57b、 58b, 在包括各卡合构件 47a、 48a 的 区域, 形成能向与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 2 个折回部 57a、 58a。
如图 9 所示, 折回部 57a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7a3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7a1、 57a2 形成。
此外, 折回部 58a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
缝 )58a3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8a1、 58a2 形成。
此外, 折回部 57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 缝 )57b3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7b1、 57b2 形成。
此外, 折回部 58b 由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CD 方向形成的 1 个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 缝 )58b3 和沿着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形成的 2 个第 2 切口部 ( 第 2 狭缝 )58b1、 58b2 形成。
在此, 也可以在步骤 S21 中, 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 30A 的一部分上配置 4 个以上的卡合构件, 在步骤 S22 中, 在包括该卡合构件的区域, 形成 2 个 以上的折回部。
在该情况下, 优选第 1 切口部 ( 第 1 狭缝 )57a3、 57b3、 58a3、 58b3 的至少一部分由 如撕断线那样的可剪切线构成。根据该结构, 能防止该折回部 57a、 57b、 58a、 58b 在翼片的 连续体 130 在翼片生产线上被连续输送时翻卷这样的情况。
第 2 实施方式
接着, 参照图 10 ~图 12, 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包括卡合构件配置机构 310、 折回部形成机构 320 和接合机构 330。
首先,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卡合构件配置机构 310。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卡合构件配置机构 310 的立体图。 如图 10 所示, 卡合构件配置机构 310 将能够卡合于规定区域的卡合构件 40a、 40b 配置于在翼片生产线上 ( 上述步骤 S21) 被连续输送的长条状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上。
卡合构件配置机构 310 具有以轴芯 312 为中心旋转的上刀具辊 313 和以轴芯 314 为中心旋转的下刀具辊 315。
在上刀具辊 313 上, 在上刀具辊 313 的外周设有以规定间隔且沿着轴芯 312 配设 的多个刀片 313A。在下刀具辊 315 上, 设有用于吸引由于切断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而形 成的卡合构件 40a、 40b 的吸引孔 315A 和在其与刀片 313A 之间切断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的定刀片 ( 未图示 )。
在下刀具辊 315 的周面设有以规定的紧密结合力紧密结合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的第 1 区域 Z1 和以比第 1 区域 Z1 强的紧密结合力紧密结合由于切断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而形成的卡合构件 40a、 40b 的第 2 区域 Z2。
在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通过第 1 区域 Z1 时, 该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一边在下 刀具辊 315 的周面滑动一边利用形成于第 1 区域 Z1 的吸引孔 315A 而吸附在下刀具辊 315 的周面。此时, 卡合构件的连续体 140 在刀片 313A 和定刀片之间被切断, 形成了卡合构件 40a、 40b。
在卡合构件 40a、 40b 通过第 2 区域 Z2 时, 该卡合构件 40a、 40b 不在下刀具辊 315 的周面滑动, 而利用形成于第 2 区域 Z2 的吸引孔 315A 紧密结合在下刀具辊 315 的周面。 然 后, 卡合构件 40a、 40b 利用下刀具辊 315 的旋转而接近翼片的连续体 130, 被粘贴在该翼片 的连续体 130 上。
接着,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折回部形成机构 320。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折回部形成机构 320 的立体图。
如图 11 所示, 折回部形成机构 320 在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中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 区域的一部分上形成能向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和与 MD 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回的一对折回部
50a、 50b。
折回部形成机构 320 包括 : 以支承轴 ( 未图示 ) 为中心旋转的剪切辊 321 ; 在其与 剪切辊 321 之间夹持翼片的连续体 130 的夹持辊 322。
剪切辊 321 的圆周速度 (V7) 与翼片的连续体 130 的输送速度 (V4) 大致相同。在 剪切辊 321 上形成有用于形成折回部 50a、 50b 的折回加工刀具 321A。折回加工刀具 321A 与折回部 50a、 50b 的形状相对应。
接着,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接合机构 330。图 12 是表 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接合机构 330 的立体图。
如图 12 所示, 接合机构 330 以使各构成 1 个翼片 30 的区域与后腰身构件的连续 体 120a 中的各构成 1 个吸收性物品的区域分别相对应的方式接合翼片的连续体 130 和后 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接合机构 330 用于在主体生产线上 ( 上述步骤 S33) 以使翼片生产线的 MD 方向与 主体生产线的 MD 方向相对应的方式接合翼片的连续体 130 和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接合机构 330 具有一对辊 331、 332。另外, 一对辊 331、 332 的圆周速度 (V8) 与翼片的连续 体 130 的输送速度 (V4) 大致相同。 辊 331 将所输送的翼片的连续体 130 引导到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上。 另一方 面, 辊 332 隔着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和翼片的连续体 130 与辊 331 相对。一对辊 331、 332 夹持后腰身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和翼片的连续体 130。由此, 接合机构 330 接合后腰身 构件的连续体 120a 和翼片 30。
其他的实施方式
例如, 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制, 只要能制造吸收性 物品即可, 当然能够根据目的适宜地选择。
这样,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 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 明显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记载而限定 的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而以修正和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 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 目的, 对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
另外, 参照日本国专利申请第 2008-094065 号 (2008 年 3 月 31 日申请 ) 的整个内 容以及日本国专利申请第 2009-074778 号 (2009 年 3 月 25 日申请 ), 并将它们的内容写入 本说明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那样,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 提供一种不用复杂控制就能够实现 翼片的连续体 ( 连续带部 ) 在翼片生产线上的连续输送, 且形成使用者能容易展开的侧翼 片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