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34001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4011.9

申请日:

2010.09.13

公开号:

CN101982048A

公开日:

2011.03.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913授权公告日:20120509终止日期:201309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9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3/00; A01G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发明人:

雒珺瑜; 崔金杰; 马艳; 王春义; 张帅; 吕丽敏; 辛惠江; 李春花; 吴冬梅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杨洲;杨淑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包括在温室条件下将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种植在带罩的花盆里,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接蚜后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并根据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来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该鉴定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鉴定结果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 其包括在温室条件下将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种 植在带罩的花盆里, 于棉花生长的 3 叶期, 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 接 蚜后第 3 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 接蚜后第 7 天, 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 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 并根据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来鉴定出抗蚜性 的转基因棉花品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鉴定方法, 其包括下述步骤 : (1) 在温室条件下, 分别种植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各 10 盆, 每盆留棉花苗 1 株 ; (2) 将花盆放置在带罩的笼内以阻止害虫及天敌的侵入 ; (3) 于棉花生长的 3 叶期, 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 每株接成蚜 20-40 头, 接蚜后第 3 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 如果棉蚜数量未达到 40-60 头, 则补充 接蚜 ; (4) 接蚜后第 7 天, 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 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 级数, 蚜害分级标准如下 : 0 级为无蚜虫, 叶片平展 ; I 级为有蚜虫, 叶片无受害 ; II 级为有 蚜虫, 叶片皱缩或微卷, 未达半圆 ; III 级为有蚜虫, 叶片卷曲达半圆或半圆以上, 呈瓢形 ; Ⅳ级为有蚜虫, 叶片完全卷曲, 呈球形。 (5) 根据下面的公式 I、 II 分别计算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 : 公式 I : 公式 II : (6) 根据蚜害指数减退率, 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

说明书


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背景技术 棉花一生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 常年因病虫危害的棉花损失 15%~ 20%, 严重发 生年份损失 50%以上, 甚至绝收。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 发展已经历了 2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六五” 期间以单个害虫为对象的综合防治策略, 第二 个阶段是从 “七五” 到 “九五” 以作物为主体的多害虫复合群体的综合防治策略。但是我们 还没有做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些重大虫灾仍在 频繁发生, 并不断出现新的病虫害。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诸如培育和种植转基因抗病虫作物已成为植物保护的一项重 要措施。1997 年, 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 至今已种植抗虫棉达 410 万公 顷, 占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 76%以上。 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 获得了显 著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但由于转基因抗虫棉只对棉铃虫具有抗性, 对棉蚜、 棉盲蝽、 烟 粉虱等害虫不具抗性, 上述害虫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而且上述害虫, 尤其是棉蚜虫 的危害正呈逐年加重趋势。
     目前, 常规棉花对棉蚜的抗性多为形态抗性或生化抗性, 而转基因抗蚜虫棉花对 蚜虫的抗性是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基因组获得的高抗棉蚜的植株。因此, 我国原有的 抗蚜性常规棉花的鉴定方法已不适用于转基因棉花, 所以急需研究适用于转基因棉花的抗 蚜性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的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包括在温室条件下将对照品种和受检品 种种植在带罩的花盆里, 于棉花生长的 3 叶期, 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 蚜, 接蚜后第 3 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 接蚜后第 7 天, 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 准叶, 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 并根据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来鉴定出 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的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
     (1) 在温室条件下, 分别种植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各 10 盆, 每盆留棉花苗 1 株 ;
     (2) 将花盆放置在带罩的笼内以阻止害虫及天敌的侵入 ;
     (3) 于棉花生长的 3 叶期, 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 每株接成 蚜 20-40 头, 接蚜后第 3 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 如果棉蚜数量未达到 40-60 头, 则 补充接蚜 ;
     (4) 接蚜后第 7 天, 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 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 蚜害级数, 蚜害分级标准如下 : 0 级为无蚜虫, 叶片平展 ; I 级为有蚜虫, 叶片无受害 ; II 级
     为有蚜虫, 叶片皱缩或微卷, 未达半圆 ; III 级为有蚜虫, 叶片卷曲达半圆或半圆以上, 呈瓢 形; Ⅳ级为有蚜虫, 叶片完全卷曲, 呈球形。
     (5) 根据下面的公式 I、 II 分别计算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 :
     公式 I :
     公式 II :
     (6) 根据蚜害指数减退率, 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 抗性级别 1 2 3 4 5 分级判定标准 蚜害指数减退率> 60% 蚜害指数减退率≤ 60%, > 45% 蚜害指数减退率≤ 45%, > -25% 蚜害指数减退率≤ -25%, > -45% 蚜害指数减退率≤ -45%
     本鉴定方法排除了其他害虫和天敌等因素的干扰,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性, 且鉴定结果稳定、 可靠。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可以快速、 准确地鉴定出抗蚜性转基因棉花 品种, 由此鉴定出的转基因棉花品种能够可靠地进行选育和改良, 并广泛地推广种植, 从而 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试验步骤 :
     (1) 试验是在温室内进行的,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种质资源室提供的感 蚜品种非洲 E40 为对照品种, 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的 R09-19 转基 因棉花品种为受检品种, 分别在高 20 厘米, 下部直径 8 厘米, 上部直径 12 厘米的花盆中种 植非洲 E40 和 R09-19 转基因棉花各 10 盆, 每个花盆留棉花苗 1 株 ;
     (2) 将棉花放置在直径为 30 厘米, 高度为 70 厘米的带罩的笼内, 笼外附上 100 目 的尼龙网以阻止害虫及天敌的侵入 ;
     (3) 于棉花生长的 3 叶期, 对非洲 E40 和 R09-19 转基因棉花进行人工接蚜, 每株接成蚜 30 头, 接蚜后第 3 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 如果棉蚜数量未达到 60 头, 则补充 接蚜 ;
     (4) 接蚜后第 7 天, 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 调查非洲 E40 和 R09-19 转基 因棉花的危害情况, 记录蚜害级数。
     (5) 计算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 试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实施例 2-5 :
     试验步骤同实施例 1, 除了分别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的 R09-20、 R09-21、 R09-23、 R09-24 为受检品种。试验结果也如表 1 所示。
     试验结果 :
     a、 对照品种
     经观察, 对照品种非洲 E40 的牙害级数分别为 4、 3、 3、 3、 3、 2、 4、 3、 3、 2级;
     经公式 I 计算 :
     对照品种非洲 E40 的蚜害指数为 75.0% ;
     b、 受检品种 :
     经观察, R09-19 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 3、 2、 3、 2、 3、 2、 2、 3、 3、 0 级, 根 据公式 I 计算得到 R09-19 转基因棉花品种的蚜害指数为 57.5 %, 根据公式 II 计算得到 R09-19 转基因棉花品种的蚜害指数减退率为 23.33%。
     经观察 R09-20 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 3、 2、 3、 2、 2、 2、 3、 3、 2、 0级 ; 经观 察 R09-21 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 3、 3、 2、 2、 0、 3、 3、 2、 2、 3; 经观察 R09-23 转基 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 3、 3、 3、 3、 2、 3、 3、 3、 3、 3级 ; 经观察 R09-24 转基因棉花品种的 牙害级数分别为 3、 3、 2、 3、 2、 3、 3、 3、 3、 2 级, 各品种的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的计算结 果见表 1。
     表 1. 抗蚜性棉花品种的试验结果
     品种名称 R09-19 R09-20 R09-21 R09-23蚜害指数% 57.5 56.4 57.5 72.5蚜害指数减退率% 23.33 24.75 23.33 3.335101982048 A CN 101982050说R09-24 非洲 E40 67.5 75.0明书10.00 --4/4 页由此判定 R09-19、 R09-20、 R09-21、 R09-23、 R09-24 是中抗抗蚜性棉花品种, 与田 间进行的实际抗蚜性结果一致。
     6

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2048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2CN101982048ACN101982048A21申请号201010284011922申请日20100913A01G1/00200601A01G13/00200601A01G7/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地址455000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72发明人雒珺瑜崔金杰马艳王春义张帅吕丽敏辛惠江李春花吴冬梅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代理人杨洲杨淑媛54发明名称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包括在温室条件下将对照品。

2、种和受检品种种植在带罩的花盆里,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接蚜后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并根据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来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该鉴定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鉴定结果稳定、可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1982050A1/1页21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其包括在温室条件下将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种植在带罩的花盆里,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

3、,接蚜后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并根据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来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在温室条件下,分别种植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各10盆,每盆留棉花苗1株;2将花盆放置在带罩的笼内以阻止害虫及天敌的侵入;3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每株接成蚜2040头,接蚜后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如果棉蚜数量未达到4060头,则补充接蚜;4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蚜害分级标准如。

4、下0级为无蚜虫,叶片平展;I级为有蚜虫,叶片无受害;II级为有蚜虫,叶片皱缩或微卷,未达半圆;III级为有蚜虫,叶片卷曲达半圆或半圆以上,呈瓢形;级为有蚜虫,叶片完全卷曲,呈球形。5根据下面的公式I、II分别计算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公式I公式II6根据蚜害指数减退率,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权利要求书CN101982048ACN101982050A1/4页3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背景技术0002棉花一生遭受多种病虫的危害,常年因病虫危害的棉花损失1520,严重发生年份损失50以上,甚至绝收。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农作。

5、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已经历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五”期间以单个害虫为对象的综合防治策略,第二个阶段是从“七五”到“九五”以作物为主体的多害虫复合群体的综合防治策略。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重大虫灾仍在频繁发生,并不断出现新的病虫害。0003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诸如培育和种植转基因抗病虫作物已成为植物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1997年,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至今已种植抗虫棉达41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6以上。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转基因抗虫棉只对棉铃虫具有抗性,。

6、对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害虫不具抗性,上述害虫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而且上述害虫,尤其是棉蚜虫的危害正呈逐年加重趋势。0004目前,常规棉花对棉蚜的抗性多为形态抗性或生化抗性,而转基因抗蚜虫棉花对蚜虫的抗性是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基因组获得的高抗棉蚜的植株。因此,我国原有的抗蚜性常规棉花的鉴定方法已不适用于转基因棉花,所以急需研究适用于转基因棉花的抗蚜性鉴定方法。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0006本发明的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包括在温室条件下将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种植在带罩的花盆里,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接蚜后。

7、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蚜害级数,并根据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来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0007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抗蚜性转基因棉花的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081在温室条件下,分别种植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各10盆,每盆留棉花苗1株;00092将花盆放置在带罩的笼内以阻止害虫及天敌的侵入;00103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每一株对照品种和受检品种进行人工接蚜,每株接成蚜2040头,接蚜后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如果棉蚜数量未达到4060头,则补充接蚜;00114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

8、准叶,调查受检品种和对照品种蚜害级数,蚜害分级标准如下0级为无蚜虫,叶片平展;I级为有蚜虫,叶片无受害;II级说明书CN101982048ACN101982050A2/4页4为有蚜虫,叶片皱缩或微卷,未达半圆;III级为有蚜虫,叶片卷曲达半圆或半圆以上,呈瓢形;级为有蚜虫,叶片完全卷曲,呈球形。00125根据下面的公式I、II分别计算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0013公式I00140015公式II001600176根据蚜害指数减退率,鉴定出抗蚜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0018抗性级别分级判定标准1蚜害指数减退率602蚜害指数减退率60,453蚜害指数减退率45,254蚜害指数减退率25,455蚜害指。

9、数减退率4500190020本鉴定方法排除了其他害虫和天敌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鉴定结果稳定、可靠。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抗蚜性转基因棉花品种,由此鉴定出的转基因棉花品种能够可靠地进行选育和改良,并广泛地推广种植,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10022试验步骤00231试验是在温室内进行的,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种质资源室提供的感蚜品种非洲E40为对照品种,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的R0919转基因棉花品种为受检品种,分别在高20厘米,下部直径8厘米,上部直径12厘米的花盆中种植非洲E40和R0919转基因棉花各1。

10、0盆,每个花盆留棉花苗1株;00242将棉花放置在直径为30厘米,高度为70厘米的带罩的笼内,笼外附上100目的尼龙网以阻止害虫及天敌的侵入;00253于棉花生长的3叶期,对非洲E40和R0919转基因棉花进行人工接蚜,每株接说明书CN101982048ACN101982050A3/4页5成蚜30头,接蚜后第3天调查每株棉花上棉蚜的数量,如果棉蚜数量未达到60头,则补充接蚜;00264接蚜后第7天,以棉株受害最重的叶片为标准叶,调查非洲E40和R0919转基因棉花的危害情况,记录蚜害级数。00275计算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0028实施例250029试验步骤同实施例1,。

11、除了分别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的R0920、R0921、R0923、R0924为受检品种。试验结果也如表1所示。0030试验结果0031A、对照品种0032经观察,对照品种非洲E40的牙害级数分别为4、3、3、3、3、2、4、3、3、2级;0033经公式I计算0034对照品种非洲E40的蚜害指数为750;00350036B、受检品种0037经观察,R0919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3、2、3、2、3、2、2、3、3、0级,根据公式I计算得到R0919转基因棉花品种的蚜害指数为575,根据公式II计算得到R0919转基因棉花品种的蚜害指数减退率为2333。00380039。

12、经观察R0920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3、2、3、2、2、2、3、3、2、0级;经观察R0921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3、3、2、2、0、3、3、2、2、3;经观察R0923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3、3、3、3、2、3、3、3、3、3级;经观察R0924转基因棉花品种的牙害级数分别为3、3、2、3、2、3、3、3、3、2级,各品种的蚜害指数和蚜害指数减退率的计算结果见表1。0040表1抗蚜性棉花品种的试验结果0041品种名称蚜害指数蚜害指数减退率R09195752333R09205642475R09215752333R0923725333说明书CN101982048ACN101982050A4/4页6R09246751000非洲E407500042由此判定R0919、R0920、R0921、R0923、R0924是中抗抗蚜性棉花品种,与田间进行的实际抗蚜性结果一致。说明书CN10198204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