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提取物及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 特别涉及普洱茶的提取物及其制备。背景技术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 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 两个系列 : 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 型制上又 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 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 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普 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 也叫作普洱散茶。 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 色泽乌 润或褐红, 俗称象猪肝色。滋味醇厚回甘, 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 有 “美容茶” 之声誉。
普洱茶是惟一的后发酵型的茶, 它的茶碱、 茶多酚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长期的 发酵过程中被分化掉了, 因此品性温和, 对人体不刺激, 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身体内 脂肪、 毒素的消解和转化, 现在困扰都市人的肥胖、 三脂高等问题, 普洱茶都能够起到很好 的缓解作用, 如排毒、 养胃、 消炎、 降低胆固醇、 消脂去腻、 美容减肥。
普洱茶提取物属茶制品。为暗红褐色, 溶于水, 不溶于乙醇、 甲醇、 及三氯甲烷 ; 普 洱茶提取物的主要化学组分, 以干基或干物率计为 : 茶多糖, 茶褐素类, 蛋白质, 其余为极少 量的茶叶自身的物质如茶红素、 茶黄素及水溶性果胶等。 普洱茶提取物营养价值高, 生理活 性物质丰富。
中国专利 200510010871 公开了一种普洱茶提取物
制备过程如下
a. 称取一定量的普洱茶, 粉碎至 20 目, 加入 5-10 倍体积的温度为 80 ~ 90℃的蒸 馏水, 加盖保温浸泡 40 分钟后过滤 ;
b. 滤渣用 3-5 倍体积的温度为 80 ~ 90℃的蒸馏水浸泡 30 分钟后过滤 ;
c. 滤渣再用 3 倍体积的温度为 80 ~ 90℃的蒸馏水浸泡 30 分钟后过滤 ;
d. 合并三次过滤的滤液, 加入无水乙醇至乙醇浓度为 50%~ 90%的范围进行沉 淀, 静置 24 小时后进行过滤, 收集沉淀物, 进行真空低温干燥, 真空低温为 50 ~ 60 ℃, 干 燥至水分含量约为 5 ~ 11 %即得普洱茶提取物。普洱茶中含有茶多糖 15-45 %, 茶褐素 50-70%, 蛋白质 4.7-14.0%等。
以上普洱茶提取物制备方法耗醇量大, 设备占用大, 提取液直接过滤耗能又耗时, 本发明人在对普洱茶提取物进行研究过程中, 采用新的分离技术, 试验出一组新的普洱茶 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这些普洱茶提取物具有疗效高, 吸收好, 质量稳定, 同时制备方法分 离效果佳, 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成本低廉, 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普洱茶提取物。
所述提取物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茶多酚, 茶多糖, 茶褐素, 咖啡因。
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茶多酚 19-41%, 茶多糖 15-45%, 茶褐素 16-25%, 咖啡因 4-13%, 其中四者重量 百分比之和小于 100%。
本发明的普洱茶提取物, 制备方法如下 :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75-98 ℃浸提 1-4 次, 加水倍数 8-30 倍, 浸提时间 1-3 小时 ; 提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 液自然或换热降温至 30-55℃, 10-3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将膜截留 液浓缩至固含量为 5-30%的浓缩液, 浓缩液一次离心, 一次离心液二次离心, 将膜过滤液和 二次离心液单独或合并浓缩至比重 1.0-1.4/55-65℃, 浓缩膏干燥。
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75-98℃浸提 2-3 次, 加水倍数 12-18 倍, 浸提时间 1-3 小时 ; 提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或换热降温至 30-55℃, 10-3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 70 ℃,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含量为 5-30 %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 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单独或 合并浓缩至比重 1.13-1.15/55-65℃, 浓缩膏微波干燥、 真空带式干燥, 或喷雾干燥即可。 本发明最优选的制备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本发明还包括用本发明的普洱茶提取物制备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用 上述普洱茶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成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普洱茶作为药 物活性成分, 其在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 0.1-99.9%, 其余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本 发明的药物制剂组合物, 以单位剂量形式存在, 所述单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 如片剂 的每片, 胶囊的每粒胶囊, 口服液的每瓶, 颗粒剂每袋, 注射剂的每支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 这些剂型包括 : 片剂、 糖衣片剂、 薄膜衣片剂、 肠溶衣片剂、 胶囊剂、 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 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软膏剂、 硬膏剂、 霜剂、 喷雾剂、 滴 剂、 贴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 诸如粘合剂、 填充 剂、 稀释剂、 压片剂、 润滑剂、 崩解剂、 着色剂、 调味剂和湿润剂, 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适用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 甘露糖醇、 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 适宜的崩解剂包 括淀粉、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 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包括, 例如硬 脂酸镁。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可通过混合, 填充, 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 进行反复混合可使活 性物质分布在整个使用大量填充剂的那些组合物中。
口服液体制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浮液、 溶液、 乳剂、 糖浆剂或酏剂, 或者可以是一种在使用前可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载体复配的干燥产品。这种液体制剂可含 有常规的添加剂, 诸如悬浮剂, 例如山梨醇、 糖浆、 甲基纤维素、 明胶、 羟乙基纤维素、 羧甲基 纤维素、 硬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 乳化剂, 例如卵磷脂、 脱水山梨醇一油酸酯或阿拉 伯胶 ; 非水性载体 ( 它们可以包括食用油 ), 例如杏仁油、 分馏椰子油、 诸如甘油的酯的油性 酯、 丙二醇或乙醇 ; 防腐剂, 例如对羟基苯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 并且如果需
要, 可含有常规的香味剂或着色剂。
对于注射剂, 制备的液体单位剂型含有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无菌载体。根据载体 和浓度, 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溶解。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活性物质溶解在一种载 体中, 在将其装入一种适宜的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 然后密封。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 剂、 防腐剂和缓冲剂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 为了提高其稳定性, 可在装入小瓶以后将这 种组合物冰冻, 并在真空下将水除去。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在制备成药剂时可选择性的加入适合的药物可接受的载 体, 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 : 甘露醇、 山梨醇、 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盐 酸半胱氨酸、 巯基乙酸、 蛋氨酸、 维生素 C、 EDTA 二钠、 EDTA 钙钠, 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 醋 酸盐、 磷酸盐或其水溶液、 盐酸、 醋酸、 硫酸、 磷酸、 氨基酸、 氯化钠、 氯化钾、 乳酸钠、 木糖醇、 麦芽糖、 葡萄糖、 果糖、 右旋糖苷、 甘氨酸、 淀粉、 蔗糖、 乳糖、 甘露糖醇、 硅衍生物、 纤维素及 其衍生物、 藻酸盐、 明胶、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甘油、 土温 80、 琼脂、 碳酸钙、 碳酸氢钙、 表面活性 剂、 聚乙二醇、 环糊精、 β- 环糊精、 磷脂类材料、 高岭土、 滑石粉、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 可每日服三次, 每 次 1-20 剂, 如: 1-20 袋或粒或片, 每剂 1mg-1000mg。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普洱茶降糖、 减肥功能考察实验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 KKAy 小鼠 40 只, 雌性, 7-8 周龄, 级别 SPF 级, 体重 33.5±1.9g, 由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所提供。
1.2 试剂与药品
普洱茶提取物 ( 简称茶粉 ) : 本发明实施例 1, 深褐色粉末, 溶于水, 溶解度好, 避 光。
阳性药 : 马来酸罗格列酮片
1.3 实验仪器 :
BIOSEN5030 型血糖 / 乳酸分析仪
日立 7080 全自动生化仪
2.1 实验方法
2.1 空腹血糖测定方法 :
所有动物均于商务九点开始禁食, 禁食 4h 后取血, 取血前 1h 各组动物灌胃给药, 取血时剪尾取末梢血 10ul, 用 BIOSEN5030 型血糖 / 乳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
2.2 分组及给药
动物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照 2.1 方法测定空腹血糖, 按照测定的空腹血糖值分层 随机分组。40 只 KKAy 按照空腹血糖值分层随机分组, 分成 4 组,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实验 组。
人群使用方案, 人群拟使用剂量为 3g/ 人 / 日, 即 0.05g/kg/d, 使用途径冲泡饮用。
阳性对照组, 每日给药 1 次, 给药剂量 1.33mg/kg/ 日, 口服灌胃给药。
试验组 : 动物供试品饮用量达到 1.5g/kgBW 的剂量要求, 并以此浓度的普洱茶代 替每日饮用水, 连续给予 4 周。
2.3 试验步骤
2.3.1 动物体重及进食情况, 粪便变化情况 : 观察动物精神、 活动、 毛色、 进食量、 饮水量及体重变化
2.3.2 空腹血糖测定 : 给药前及给药后每周固定时间按照 2.1 方法测定空腹血糖。
2.3.3 糖耐量实验
实验第 21 天, 动物按照 2.1 方法测定空腹血糖后, 灌服葡萄糖 2.5g/kg, 分别于 0.5h, 1h、 2h 采血测定血糖值, 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AUC = 0.5× 空腹血糖 +0.5h 血糖 +1.5×1h 血糖 +2h 血糖。
2.3.4 血清电解质测定
实验第 22 天时, 动物禁食 16h 后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用 XD685 电解质分析仪测 测定血清 K 离子、 Na 离子、 Ca 离子浓度。
2.3.5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测定 ;
实验第 29 天时, 动物禁食 16h 后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含量。
3、 试验结果 3.1 动物体重, 进食量变化试验结果
实验期间试验动物状态良好, 进食量、 饮水量稳定。
实验组按照给药量 1.5g/kg/ 日, 连续自由饮用两周, 进食量及体重均变化不大, 各组动物体重, 进食量变化结果见表 1, 表 2。
表 1 动物体重变化情况 (g)
分组 KKAy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茶粉
动物只数 10 10 10给药剂量给药前 33.0±1.1第一周 35.1±2.4 34.8±1.7 33.2±1.4*第二周 35.8±2.9 34.9±1.3 34.3±1.31.33g/kg/ 日 1.5g/kg/ 日33.7±2.0 32.9±2.2注: 与模型相比 *p < 0.05。 表 2 各组动物进食量变化情况 (g)动物只数 10 10 10 1.33g/kg/ 日 1.5g/kg/ 日 给药剂量 给药前 4.5±1.1 4.0±1.3 4.2±1.4 第一周 5.2±1.1 3.9±0.4 4.7±0.7 第二周 5.4±1.7 4.0±1.3 4.4±0.3分组 KKAy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茶粉
3.2 空腹血糖测定试验结果结 果 见 表 3, 实 验 组 试 验 动 物 在 给 药 7 天 后, 空 腹 血 糖 均 明 显 低 于 模 型 组 (p < 0.01), 阳性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在给药 14 天后, 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 < 0.01, p < 0.01)。可见, 普洱茶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表 3 普洱茶对空腹血糖 (nmol/l) 的影响
分组 KKAy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茶粉 1.33g/kg/ 日 1.5g/kg/ 日 给药剂量 给药前 19.86±5.11 19.57±4.67 19.62±4.71 第一周 24.77±6.62 20.34±4.60** 16.21±2.62** 第二周 21.23±5.29 13.91±3.32** 13.27±2.00***注: 与模型相比料 p < 0.01, ***p < 0.01。
3.3 糖耐量试验结果 :
由表 4 可见, 在耐糖量试验中, 模型组各时点的血糖值及 AUC 值均高于对照组, 阳 性药组各时点的血糖值及 AUC 均低于模型组, 实验组在 0h、 0.5h、 1h 及 AUC 值与模型组有显 著差异 p < 0.01, p < 0.001., 可见普洱茶提取物能够抑制小鼠口服蔗糖后血糖值的升高。
表 4 普洱茶提取物对糖耐量的影响9
101961426 A CN 101961427分组 10 10 10 24.34±3.37*** 15.32±5.39*** 24.06±4.26** 13.03±3.86** 18.38±5.34*** 18.58±5.63*** 22.83±2.17 30.91±2.18 29.59±3.26n0h0.5h1h2h 27.46±4.89 13.74±3.82***AUC 114.58±11.76 66.12±18.93*** 9363±15.51**KKAy 模型组说明阳性对照组注: 与模型组相比 **p < 0.01, ***p < 0.001。
3.4 血清电解质测定结果
由表 5 可见, 阳性药组可明显升高糖尿病小鼠 K+、Na+、Cl- 浓度 (p < 0.001), 实验 +、 组可明显升高 Na Cl 浓度 (p < 0.01, p < 0.001)25.08±5.1410书茶粉6/12 页101961426 A CN 101961427
分组 KKAy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茶粉 n 10 10 10 K+ 6.07±0.61 7.02±0.57** 6.35±0.33说明书7/12 页表 5 普洱茶提取物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Na+ 151.38±2.68 156.19±2.07*** Cl113.90±1.84 118.45±1.89*** Ca2+ 1.10±0.11 1.10±0.06155.03±2.14**117.19±1.28***1.06±0.083.6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测定结果
由表 6 可见, 在给药 28 天时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CHOL) 测定结果中, 各实验 组对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 阳性药组, 普洱茶提取物高剂量组, 低剂量组甘油三酯含量与模 型组相比有降低作用, 且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表 6 普洱茶提取物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结果
注: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
与正常组比较△△ p < 0.01, p < 0.001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期间对各组动物进食量, 饮水量及体重增长的连续观察发现, 阳性药和 实验组对动物进食量, 体重影响不大, 数值上不仅比模型组略小, 并无统计学意义。从空腹 血糖测定试验结果来看, 普洱茶提取物都有明显的降低空腹血糖作用。酮尿酸中毒是糖尿 病的严重并发症, 该类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 组织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 脂肪 分解代谢及糖原异生作用增强, 肝脏生成酮体增多而造成高血糖及酮症, 从而诱发一系列 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通过血清电解质的测定可以看出普洱茶提取物对糖尿病电解 质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降脂作用的考察实验中, 普洱茶提取物显示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含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超微粉碎后茶叶的有效成分和物质特别易于溶出, 提取用水 和提取时间均较常规茶叶提取减少, 降低了生产成本, 膜过滤产品可保障成品的冷水溶解 后的澄明度, 同时将浓度增大后难以继续膜过滤操作的膜截留液进行离心处理, 不但线降 低了后期离心的工作量还最大程度保留了普洱茶的有效成分和物质基础, 常规报道的膜过 滤工艺没有对膜截留液进行处理, 该工艺路线可实现产业化, 质量稳定可控。
有关试验表明, 本发明的普洱茶提取物比现有技术疗效高, 纯度高, 吸收好, 质量 稳定, 用途新颖, 同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成本低廉, 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
实施例 1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18.97%
茶褐素 : 15.87%
咖啡因 : 44.83%
茶多糖 : 12.45%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95℃浸提 3 次, 加水倍数 14 倍, 浸提时间 2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50℃, 2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 含量为 10%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 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合并浓缩至比重 1.14/60℃, 浓缩膏微波干燥 即可。
实施例 2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95℃浸提 3 次, 加水倍数 16 倍, 浸提时间 2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40℃, 3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 含量为 10%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 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合并浓缩至比重 1.13/55℃, 浓缩膏微波干燥 即可。
通过下述方法检测,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21.07%
茶褐素 : 16.67%
咖啡因 : 8.96%
茶多糖 : 32.27%
检验方法如下 :
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
酒石酸铁溶液
称取硫酸亚铁 (GB 664)1.0g, 酒石酸钾钠 (GB 1288)5.0g, 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IL,
pH7.5 的磷酸缓冲液
a 液 1/15mol/L 的磷酸氢二钠溶液 : 称取磷酸氢二钠 (GB 1263)23.877g, 加水溶解 并稀释至 IL。
b 液 1/15mol/L 的 磷 酸 二 氢 钾 溶 液 : 称 取 经 110 ℃ 烘 干 2h 的 磷 酸 二 氢 钾 (GB1274)9.078g, 加水溶解至 IL。
取 a 液 85mL 和 b 液 15mL 混匀, 即得 pH7.5 的缓汁液。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没食子酸乙酯 250mg, 溶于 100mL 水中作为母液, 分别吸取母液 2, 4, 6, 8, 10mL 于 10mL 容量瓶中, 用不定容配制成 100mL 中含没食子酸乙酯 50, 100, 150, 200, 250mg
五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
准确吸取的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乙酯标准溶液 ImL 和酒石酸铁试剂 5mL, 置于一 系列 25mL 的容量瓶中, 用 pH7.5 的缓冲液定容。用水代替没食子酸乙酯作为对照, 用 1cm 的比色杯, 在 540nm 处测定吸光度。所测的吸光度与对应的没食子酸乙酯浓度绘制成标准 工作曲线。
供试液的制备与测定
制备 : 精确称取茶提取物 200mg 样品, 置于 100mL 烧杯中, 加 20 ~ 30mL90℃以上 的沸水溶解, 冷却, 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 定容、 过滤, 弃去最初的滤液约 20mL, 所剩滤液为 供试液。
测定 : 准确吸取供试液 ImL, 置 25mL 容量瓶中, 加酒石酸铁溶液 5ml, 充分混匀, 用 pH7.5 的磷酸缓冲液定容。以试剂空白液作参比, 于 540nm 处测定吸光度。
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工作曲线, 求出相当于试样吸光度的没食子酸乙酯相应含量 ;
茶多糖检验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 0.2g( 精确至 0.001g), 置 10ml 量瓶中, 加水适量, 超声 20 分钟溶 解, 冷却并加水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 1ml, 置 100ml 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 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 D- 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 精确至 0.001g), 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 0.2mg 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0.0、 0.1、 0.2、 0.3、 0.4、 0.5ml 分别置 10ml 具塞试管 中, 分别加水至 1.0ml, 各精密加入 5%的苯酚溶液 ( 称取 2.5g 重蒸酚,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 50ml, 摇匀, 即得。)1.0ml, 振摇混匀, 加 5.0ml 硫酸, 用微型漩涡混合仪迅速振摇混匀, 室温 下放置 30 分钟, 以第 1 管为空白, 照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附录 VB), 在 487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在 1 小时内测定完毕 )。以吸光度 (Y) 和质量 (X) 作标 准曲线, 回归方程为 :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精密吸取 1ml 供试品溶液, 按照标准曲线的绘制项下, 自 “精密加入 5%的苯酚溶 液 1.0ml” 起, 同法操作, 在 487nm 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计算含量 ;
茶黄素、 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测定方法
供试液制备 : 准确称取 0.05-1g 粉末, 加入沸水 125ml, 摇匀后在沸水浴中浸提 10 分钟, 浸提中摇瓶一次, 浸提完毕后, 取出摇匀, 趁热用棉花过滤于干燥的三角烧瓶中 ( 残 渣不需用水冲洗 ), 滤液浸放在冷水中冷至室温后, 即可进行萃取和分光光度测定。
萃取 : 摇匀供试液, 吸取 25ml 放在 60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5ml 醋酸乙酯, 以大致 每秒钟二次的速度振摇 5 分钟, 静止分层, 分别放出水层而将醋酸乙酯层倒入具塞三角瓶中待用 ( 分层后, 中间的乳浊层弃去 )。
吸取醋酸乙酯层溶液 2ml, 放在 25ml 容量瓶中, 加入 95%乙醇稀释至 25ml, 摇匀为 溶液 A。吸取醋酸乙酯层溶液 10ml 放在 30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5% NaHCO3 水溶液 10ml, 振摇 30 秒钟。静置分层后, 立即放出 NaHCO3 水层溶液并弃去, 小心地把醋酸乙酯层溶液倒 入具塞试管中, 取该醋酸乙酯层溶液 4ml, 放在 25ml 容量瓶中, 加 95%乙醇稀释至 25ml, 摇 匀为溶液 C。
吸取第一次用醋酸乙酯萃取所分出的水层溶液 2ml, 放在 25ml 容量瓶中, 加入 2ml 饱和草酸溶液和 6ml 蒸馏水, 并用 95%乙醇稀释至 25ml, 摇匀后溶液 D。
吸取茶汤供试液 10ml, 放在 30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10ml 正丁醇, 振摇 3 分钟, 静置 慢慢分层后, 放出下面的水层。吸取该水层溶液 2ml, 放在 25ml 容量瓶中, 加入 2ml 饱和草 酸和 6ml 蒸馏水, 并用 95%乙醇稀释至 25ml, 摇匀为溶液 B。
比色测定
选择 380nm 波长, 用 1cm 比色杯, 以 95%乙醇作空白对照, 分别测定 A、 B、 C、 D 溶液 的光密度 E。计算含量。
咖啡因含量测定方法 :
1)、 色谱条件 : 流动相 ( 甲醇∶水= 30 ∶ 70), 检测波长 273nm, 进样量 ( 对照品 10ul, 供试品 5ul), 柱温 (25℃ ), 流速 (1ml/min)
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取咖啡因对照品约 10m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容量瓶中, 加甲 醇 20ml 使溶解, 加水定容至刻度, 过滤, 即得。
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精密称定提取物为 0.5g 于 100ml 锥形瓶中, 准确加入纯化水 100ml, 称重, 沸水浴 1h, 称重, 加纯化水补足重量, 过滤, 即得。
实施例 3、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75℃浸提 1 次, 加水倍数 10 倍, 浸提时间 1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30℃, 1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 含量为 5%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离 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合并浓缩至比重 1.01/55℃, 浓缩膏喷雾干燥即 可。
实施例 4、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98℃浸提 3 次, 加水倍数 20 倍, 浸提时间 3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55℃, 3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 含量为 30%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 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合并浓缩至比重 1.4/65℃, 浓缩膏真空带式 干燥即可。
实施例 5、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80℃浸提 2 次, 加水倍数 16 倍, 浸提时间 2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38℃, 2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含量为 30%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 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合并浓缩至比重 1.1/60℃, 浓缩膏真空带式 干燥即可。
实施例 6、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85℃浸提 3 次, 加水倍数 12 倍, 浸提时间 3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38℃, 3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 含量为 30%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 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合并浓缩至比重 1.2/60℃, 浓缩膏喷雾干燥 即可。
实施例 7、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
取普洱茶超微粉碎粉, 加水于 85℃浸提 4 次, 加水倍数 30 倍, 浸提时间 3 小时 ; 提 取和放料过程中连续搅拌, 每次的提取浆料用三足离心机离心, 合并离心液, 离心液自然至 50℃, 20 万分子量膜过滤, 得膜过滤液和膜截留液 ; 温度≤ 70℃, 将膜截留液减压浓缩至固 含量为 30%的浓缩液, 浓缩液用三足离心机离心一次, 一次离心液用管式离心机离心二次 离心, 温度≤ 70℃, 将膜过滤液和二次离心液单独浓缩至比重 1.15/60℃, 浓缩膏喷雾干燥 即可。
实施例 8、 实施例 3 的提取物按照实施例 2 的方法检测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40.46% 茶褐素 : 16.51% 咖啡因 : 6.79% 茶多糖 : 28.33%。 实施例 9、 实施例 4 的提取物按照实施例 2 的方法检测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28.05% 茶褐素 : 16.58% 咖啡因 : 4.40% 茶多糖 : 40.73%。 实施例 10、 实施例 5 的提取物按照实施例 2 的方法检测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22.15% 茶褐素 : 20.82% 咖啡因 : 8.9% 茶多糖 : 32.43%。 实施例 11、实施例 6 的提取物按照实施例 2 的方法检测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40.55% 茶褐素 : 25.56% 咖啡因 : 4.79% 茶多糖 : 15.46%。 实施例 12、 实施例 6 的提取物按照实施例 2 的方法检测 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20.45% 茶褐素 : 18.71% 咖啡因 : 7.8% 茶多糖 : 43.49%。 实施例 13、 实施例 7 的提取物按照实施例 2 的方法检测其中各组分占提取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
茶多酚 : 20.12%
茶褐素 : 16.10%
咖啡因 : 9.04%
茶多糖 : 23.71%。
实施例 14、 普洱茶组合物的制备
用普洱茶提取物作为药物活性成分, 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按照 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 颗粒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注射剂、 栓 剂、 霜剂、 喷雾剂、 滴丸剂、 贴剂。
实施例 15
现有技术中已经上市的普洱茶提取物和本发明最优选的实施例的普洱茶提取物 进行含量比较,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普洱茶提取物茶多酚, 茶褐素, 咖啡因或茶多糖等成分的 组合比例更接近原茶冲泡茶水中各组分的配比, 口感更天然、 真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