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33713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54617.5

申请日:

2009.12.30

公开号:

CN101779557A

公开日:

2010.07.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公开日:201007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0912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明人:

王朝辉; 薛澄; 赵护兵; 李富翠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区邰城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代理人:

康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本发明可以促进干物质形成及其向籽粒的转移,显著提高小麦公顷穗数和穗粒数,这些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原因;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的表观回收率氮、生理效率、农学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旱地冬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施氮肥的量具体是: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 2 O 5 )90~120公斤/公顷,钾(K 2 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和追肥的基追比6∶4或7∶3。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返青前是指2月下旬至3月初。

说明书


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追施氮肥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品种之一,提高其产量一直是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之一。提高小麦的产量,追施氮肥是主要地技术手段之一。科学地追施氮肥应考虑追施氮肥的时机和追施氮肥的量等因素。针对西北旱地(主要指陕西、甘肃以及山西等地)小麦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农户已养成播前一次施肥的作业习惯,这不利于满足作物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个相对科学地针对这一地区的追施氮肥的方法,而相关文献上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是一个相对科学地针对旱地小麦的追施氮肥的方法,明显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旱地冬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

    上述追施氮肥的量具体是: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

    上述基肥和追肥的基追比6∶4或7∶3。

    上述小麦返青前是指2月下旬至3月初。

    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2月下旬、3月初),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基追比6∶4或7∶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顶凌追肥方法可以促进干物质形成及其向籽粒的转移,显著提高小麦公顷穗数和穗粒数,这些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原因。

    2)顶凌追肥方法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的表观回收率氮、生理效率、农学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开展,初步提出了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技术。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旱地冬小麦顶凌追肥方法,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

    其中追施氮肥的量具体是: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

    基肥和追肥的基追比6∶4或7∶3为佳;小麦返青前一般是指2月下旬至3月初。

    08~09年的试验发现,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2月下旬、3月初),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基追比6∶4或7∶3)。在同等施肥量(施氮162kg/ha、磷(P2O5)105kg/ha)条件下,产量为4485kg/ha(含水14%),与农户常规的“一炮轰”施肥相比,可增产小麦14~15%。这一技术对渭北旱塬小麦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本发明可以促进干物质形成及其向籽粒的转移,显著提高小麦公顷穗数和穗粒数,这些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原因;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的表观回收率氮、生理效率、农学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