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追施氮肥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品种之一,提高其产量一直是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之一。提高小麦的产量,追施氮肥是主要地技术手段之一。科学地追施氮肥应考虑追施氮肥的时机和追施氮肥的量等因素。针对西北旱地(主要指陕西、甘肃以及山西等地)小麦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农户已养成播前一次施肥的作业习惯,这不利于满足作物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个相对科学地针对这一地区的追施氮肥的方法,而相关文献上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是一个相对科学地针对旱地小麦的追施氮肥的方法,明显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旱地冬小麦顶凌追肥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
上述追施氮肥的量具体是: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
上述基肥和追肥的基追比6∶4或7∶3。
上述小麦返青前是指2月下旬至3月初。
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2月下旬、3月初),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基追比6∶4或7∶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顶凌追肥方法可以促进干物质形成及其向籽粒的转移,显著提高小麦公顷穗数和穗粒数,这些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原因。
2)顶凌追肥方法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的表观回收率氮、生理效率、农学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开展,初步提出了旱地小麦顶凌追肥技术。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旱地冬小麦顶凌追肥方法,该方法是: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
其中追施氮肥的量具体是: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
基肥和追肥的基追比6∶4或7∶3为佳;小麦返青前一般是指2月下旬至3月初。
08~09年的试验发现,在早春土壤开始解冻、小麦返青前(2月下旬、3月初),结合保墒耙耱,于小麦行间追施氮肥(基肥,纯氮90~105kg/ha,磷(P2O5)90-120公斤/公顷,钾(K2O)60-75公斤/公顷;追肥,纯氮45~60kg/ha;基追比6∶4或7∶3)。在同等施肥量(施氮162kg/ha、磷(P2O5)105kg/ha)条件下,产量为4485kg/ha(含水14%),与农户常规的“一炮轰”施肥相比,可增产小麦14~15%。这一技术对渭北旱塬小麦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