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33512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2952.0

申请日:

2009.06.09

公开号:

CN101570514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D 233/56申请日:20090609授权公告日:20110413终止日期:201306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3/56; C07F3/06; A01N47/38; A01P3/00

主分类号:

C07D233/56

申请人: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仲汉根

地址:

224100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南路9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夏 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下式所示的咪鲜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x为1或2,当x为2时,R选自Cl-、Br-、NO3-、OH-、Ar-或R’COO-,R’为H或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当x为1时,R为SO42-。上述衍生物比咪鲜胺效果更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此类衍生物在农业或园艺中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咪鲜胺衍生物,其具有如下式(III)所示的结构:

其中,x为1或2,当x为2时,R选自Cl-、Br-、NO3-、OH-、Ar-或R’COO-,R’为H或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当x为1时,R为SO42-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鲜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以咪鲜胺原药为原料,与锌盐ZnRx化合物发生螯合反应,制得咪鲜胺衍生物,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式(I)为咪鲜胺,式(II)为锌盐,式(III)为制备得到的咪鲜胺衍生物,在式(II)和式(III)中,x为1或2,当x为2时,R选自Cl-、Br-、NO3-、OH-、Ar-或R’COO-,R’为H或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当x为1时,R为SO4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鲜胺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应釜中,先将咪鲜胺溶于甲苯,制得甲苯溶液,投入锌盐ZnRx,经过搅拌、加热升温至60-110℃,蒸馏脱水,然后降温到常温,再经过离心、烘干制得式(III)的咪鲜胺衍生物。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鲜胺衍生物预防和治疗多种植物病害的用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中植物病害是由有害真菌引起的病害,所述真菌选自尾孢菌属(Cercospora)、柄锈属(Puccini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黑星菌属(Ventur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白粉菌属(Erysiphe)、念珠菌属(Monilinia)、钩丝壳属(Uncinula),如葡萄孢属(Botrytis)、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镰孢属(Fusarium)、壳针孢属(Septoria)和交链孢属(Alternaria)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用途,其中植物病害为麦类白粉病、麦类赤霉病、大蒜叶枯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黄瓜炭疽病、辣椒枯萎病、荔枝炭疽病、龙眼炭疽病、芒果炭疽病、葡萄黑痘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香蕉炭疽病、烟草赤星病、油菜菌核病,西瓜枯萎病、苹果炭疽病或蘑菇湿泡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中柑橘贮藏期病害为蒂腐病、绿霉病、青霉病或炭疽病。

8、
  根据权利要求4-5或7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使用咪鲜胺衍生物的量为80-580克/公顷,优选为120-520克/公顷。

9、
  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鲜胺衍生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助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

说明书

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咪鲜胺衍生物,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衍生物在农业或园艺中防治有害真菌的用途。
背景技术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属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是氨基甲酰咪唑0类杀菌剂中活性最强的品种,内吸性弱,但有良好的传导性能。对子囊菌、半知菌以及担子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特效,也可用于水果采收后防腐保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咪鲜胺的使用始于70年代。随着近年来咪鲜胺在杀菌剂领域的普及推广,抗性问题变的越发明显,防治植物病害时有效成分施用量呈逐年增高趋势,这就给作物残留带来严峻的考验,但在水果、蔬菜保鲜方面咪鲜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开发出新的且仍然具有甚至超过咪鲜胺原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成为该领域重点研究课题。本发明仍以咪鲜胺为基础,在咪鲜胺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提出一系列咪鲜胺衍生化合物,并进行合成。初步发现该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咪鲜胺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制备出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咪鲜胺衍生物。此外,本发明还介绍了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农业或园艺中控制或预防植物有害真菌侵染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咪鲜胺衍生物,其具有如下式(III)所示的结构:

其中,x为1或2,当x为2时,R选自C1-、Br-、NO3-、OH-、Ar-或R’COO-,R’为H或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为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当x为1时,R为SO42-
上述化合物是通过在咪鲜胺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制得的咪鲜胺衍生物,该衍生物是农业应用上可接受的化合物。
上述式(III)的咪鲜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以咪鲜胺原药为原料,与锌盐ZnRx化合物发生螯合反应,制得咪鲜胺衍生物,其主要反应力程式如下:

其中式(I)为咪鲜胺,式(II)为锌盐,式(III)为制备得到的咪鲜胺衍生物,在式(II)和式(III)中,x为1或2,当x为2时,R选自Cl-、Br-、NO3-、OH-、Ar-或R’COO-,R’为H或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为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当x为1时,R为SO4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式(III)咪鲜胺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应釜中,先将咪鲜胺溶于甲苯,制得甲苯溶液,投入锌盐ZnRx,经过搅拌、加热升温至60-110℃,蒸馏脱水,然后降温到常温,再经过离心、烘干制得本发明产品。如果锌盐含结晶水,则在甲苯溶液中先脱水再投入到反应过程中。
由于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的制备是以咪鲜胺原药为原料,因此,对国内外咪鲜胺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制备的咪鲜胺衍生物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是在咪鲜胺基础上的结构改造,保留了咪鲜胺原有杀菌活性,但在整体结构上,通过螯合反应又导入锌元素,提高了整体杀菌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咪鲜胺衍生物在预防和治疗对咪鲜胺产生抗性或即将产生抗性的真菌的用途,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是咪鲜胺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还具有预防和治疗多种植物病害的用途。经过大量的室内外试验发现,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观赏类植物、蔬菜、果树、瓜类等由有害真菌引起的病害,所述真菌选自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如尾孢菌属(Cercospora)、柄锈属(Puccinia);子囊菌纲(Ascomycetes),如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黑星菌属(Ventur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白粉菌属(Erysiphe)、念珠菌属(Monilinia)、钩丝壳属(Uncinula);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如葡萄孢属(Botrytis)、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镰孢属(Fusarium)、壳针孢属(Septoria)、交链孢属(Alternaria)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的能够防治麦类白粉病、麦类赤霉病、大蒜叶枯病、柑橘贮藏期病害(包括蒂腐病、绿霉病、青霉病、炭疽病)、黄瓜炭疽病、辣椒枯萎病、荔枝炭疽病、龙眼炭疽病、芒果炭疽病、葡萄黑痘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香蕉炭疽病、烟草赤星病、油菜菌核病,西瓜枯萎病、苹果炭疽病或蘑菇湿泡病。
通常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在农业上的施用量为80-580克/公顷(a.i.g/ha),优选为120-520克/公顷(a.i.g/ha)。可以通过喷雾、灌根、浸种、浸果等方法施用于植物的表面、果实、种子或植物所需要的地方。
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可以作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各种剂型的抗真菌农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可以与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制成本领域已知的农药通用的固相或液相剂型组合物,因此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可以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等。根据这些组合物所具有的性质,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选择喷雾、弥雾、喷粉、撒播或泼浇等方法施用。
上文所述的术语“载体”表示一种有机或无机、天然或合成的物质。它们有助于活性成分的施用,该载体一般是惰性的且必须是农业上可接受的,特别是能够被处理的植物所接受。载体可以是固体的,如陶土、天然或合成的硅酸盐、二氧化硅、树脂、蜡、固体肥料等;或者液体的,如水、醇类、酮类、石油馏份、芳烃或蜡烃、氯代烃、液化气等。
上面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或湿润剂,它可以是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例如是聚丙烯酸的盐、木质素磺酸盐、苯酚磺酸或萘磺酸的盐、环氧乙烷与脂肪族醇、脂族酸、脂肪族胺或取代苯酚(特别是烷基苯酚或芳基苯酚)的聚合物,磺基琥珀酸盐,牛磺酸衍生物(特别是牛磺酸烷酯)及醇的磷酸酯或多羟乙基化的苯酚的磷酸酯。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的剂型至少需要一种表面活性剂存在,以有利于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并有利于使它们能正确地施用于植物。
上述的剂型组合物也可含有各种其它的组分,如保护胶体、粘合剂、增稠剂、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螯合剂、染料、着色剂和聚合物。
简而言之,本发明的剂型组合物可以和现有技术的配方中常规使用的所有固体和液体添加剂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向1L的四口瓶中投入咪鲜胺原药37.5g,甲苯120g,氯化锌8g。负压升温回流,脱水。反应2个小时,关掉真空,逐渐降温,经过抽滤、烘干即制得如下式(IV)的咪鲜胺衍生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咪鲜胺与氯化锌发生螯合反应,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下文所述的实施例1的产品指的就是式(IV)的咪鲜胺锌盐。
同样道理,用Zn(OH)2,Zn(NO3)2,ZnAr2,乙酸锌,ZnSO4或ZnBr2替换上述反应中的氯化锌,同时调整反应的摩尔比,就制备得到了相应的咪鲜胺的其他衍生物如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硫酸锌,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乙酸锌等,为方便描述产物,下面有时直接将咪鲜胺的衍生物简写为咪鲜胺与ZnCl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咪鲜胺与Zn(OH)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等。
实施例2
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式(IV)咪鲜胺衍生物加工成在农业上可接受的剂型。
(1)50%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
按重量将50份实施例1的产品与4份木质素磺酸钠,5份的烷基聚氧乙基醚磺酸盐,6份滑石以及35份高岭土混合、粉碎即得可湿性粉剂。
(2)75%水分散性粒剂
按重量将75份实施例1的产品,3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木质素磺酸钙,2份丙二醇以及10份水混合、搅拌、砂磨等主要工序制得水分散性粒剂。
(3)40%可溶性粉剂
按重量将40份实施例1的产品,5份烷基芳基磺酸钠,9份烷基芳基聚氧乙烯基醚,6份脂肪醇,2份硫酸钠,38份白碳黑经过粉碎混合制得可溶性粉剂。
(4)45%悬浮剂
按重量将45份实施例1的产品,8份丙二醇,7份木质素磺酸盐,2份聚丙烯酸钠,2份辛基酚聚乙二醇醚和36份水经过混合、搅拌、砂磨等工序制得悬浮剂。
实施例3
试验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化合物之一的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硫酸锌对辣椒炭疽病菌发育的影响。
1、菌种:辣椒炭疽病菌菌种。
2、辣椒幼苗培育:用口径30cm花钵在18±1℃光照培养箱内培养长势一致麦苗,每钵15株,待麦苗长至一叶一心时进行试验,分盆栽和离体叶段两种方式分别接种后取样镜检。离体叶段接种方式为:将第一叶分别剪成3cm叶段,置于含50ug/ml苯并咪唑的0.5%水琼脂平板上,每平板8叶段。
将咪鲜胺衍生化合物之一的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硫酸锌用0.1ml苯溶解和20ul乳化剂656H乳化,再用水配制成药液,置于微量电动旋转喷雾塔内对备好的麦苗和离体叶段进行处理,每次3次重复,总喷雾量3ml,待药液凉干后接种白粉菌。
接种:以上两种方式的接种,均采用吹接。用菌龄14天接种孢子浓度为400个cm2,接种后静置10min,置18±1℃,RH=90%,160001x的光照培养室培养。
样品的处理和观察:采用Wolf的快速染色方法,将采样叶段放在含0.15%三氯乙酸的乙醇-三氯甲烷(75∶25v/v)混合液中,于70℃脱色20min,使叶段透明,然后用15%三氯乙酸水溶液和0.6%考马斯亮兰(溶于99%甲醇中)混合液(1∶1,v/v)染色20min,染色后叶段用自来水漂洗后贮于冰乙酸∶甘油∶水(5∶20∶75,v/v/v)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萌发率、附着孢形成率、畸形率、吸器原体和吸器发育状况。
经过上述试验,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硫酸锌对辣椒炭疽病菌发育的影响数据如下表1:
表1:咪鲜胺与ZnCl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发育的影响结果

    处理  孢子萌发率%  (24小时)  畸形附着  孢形成率%  (48h)  吸器产生  率%(48h)  每个菌落次  生吸器产生-  个数(120h)  每叶产孢  量15d(×105个)  100ug/g  16.0  98.1  0  0  0  20ug%  33.2  88.2  3.6  0  0  清水对照  95.0  1.3  81.9  5.3  171.2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乙酸锌对水稻稻曲病的室内生测和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参见下表2:
表2:咪鲜胺与乙酸锌反应制得的化合物对水稻稻曲病试验结果

结果证明该试验化合物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乙酸锌可有效抑制大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实施例5:
利用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对葡萄黑痘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参见下表3:
表3:各种咪鲜胺衍生物对葡萄黑痘病菌的抑制结果
  编号  咪鲜胺与ZnRn反应  EC50值ug/g  离体叶片抑菌效果%  施用浓度24g/g  1  与ZnCl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  4.52  86.2  2  与Zn(OH)2反应制得的化台物  23.65  78.2  3  与Zn(NO3)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  8.45  81.1  4  与ZnAr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  25.09  77.2  5  与乙酸锌反应制得的化合物  4.87  82.2  6  与ZnSQ4反应制得的化合物  12.52  83.1  7  与ZnBr2反应制得的化合物  5.67  87.9  8  咪鲜胺  27.51  76.8

上述表3的结果证明本发明的咪鲜胺衍生物对葡萄黑痘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咪鲜胺衍生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下式所示的咪鲜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x为1或2,当x为2时,R选自Cl-、Br-、NO3-、OH-、Ar-或RCOO-,R为H或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当x为1时,R为SO42-。上述衍生物比咪鲜胺效果更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此类衍生物在农业或园艺中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