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33348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8456.8

申请日:

1991.10.28

公开号:

CN1071808A

公开日:

1993.05.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曾伟芳缴费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0; C12N1/14

主分类号:

A23F3/10; C12N1/14

申请人:

增城县荔城仙峰茶厂;

发明人:

曾伟芳

地址:

511300广东省增城县荔城镇西园西二巷之二(二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它以属担子菌的肉质化菌株1号与培养介质花粉和茶叶为原料,经过菌种的培养、粉碎、杀菌、烘干、消毒包装后制成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以属担子菌(Baesidiomycetes)的肉质化菌株1号与培养介质为原料生产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培养介质是花粉和茶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介质花粉和茶叶,其配比是花粉是茶叶重量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介质茶叶,是红茶、绿茶、青茶、花茶、乌龙茶或其混合茶。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以属担了菌(Basidiomycetes)肉质化菌株1号与培养介质为原料生产一种固体饮料,特别是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8100118.X于1989年7月26日在中国专利局公开的发明名称为“淀粉肉质化生物技术及其应用”中所描述的,利用肉质化菌株1号使大米、马玲薯、番薯、豆渣、香蕉中的淀粉转化为蛋白质、16种氨基酸等,上述方法中存在一个最大缺点是这些培养介质密度大,不透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翻动,且容易感染杂菌,所以需要投资建一个无菌室。

    针对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寻找几种新的物质替换原来的淀粉类的培养介质,使培养介质疏松通风、不需翻动,避免了对培养介质感染的机会。不用另外建一个无菌室,使生产简化,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通过数十次试验,终于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选用花粉和茶叶为培养介质,有效地实现了疏风透气,不需要翻动等生产中的难题。

    本发明是按如下工艺流程实施的:

    1、采用花粉和红茶、绿茶、青茶、花茶、乌龙茶或其混合茶为原料,按茶叶重量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加入花粉,混合均匀后用高压锅清毒、灭菌,作为培养介质。

    2、选用属担子菌(Baesidiomycetes)的肉质化菌株1号为菌种进行接种,封口。

    3、在24~28℃的温度中保持10~15天。

    4、把上述产品取出,磨粹后用紫外线杀菌。

    5、用恒温烘干、消毒包装后即为成品。

    由于上述的工艺流程中不需要对培养介质翻动,所以不存在对培养介质的感染问题,使产品质量提高。本产品可以象一般茶叶一样供冲服,也可以制成袋泡茶。

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法。它以属担子菌的肉质化菌株1号与培养介质花粉和茶叶为原料,经过菌种的培养、粉碎、杀菌、烘干、消毒包装后制成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