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331387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3824.6

申请日:

2008.04.11

公开号:

CN101554155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25/04申请公布日:2009101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25/04; A01N43/653;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25/04

申请人:

北京绿色农华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 鹏; 吴俊玲; 周晨光; 吴家全; 徐万涛; 陈义明; 李凤明; 齐正红; 王丹玉; 马学成

地址:

101109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工业区漷兴街88-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三唑酮微乳剂含有三唑酮5-20%、溶剂5-15%、乳化剂10-25%、抗冻剂4-10%、其余为去离子水,原料的总和为100%。其制备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先将三唑酮加入到溶剂中加热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抗冻剂和乳化剂,待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加快搅拌速度,并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随后继续维持搅拌并将物料加热至70℃-80℃,待搅拌物系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含三唑酮的杀菌微乳剂。适用于防治麦类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方法生产简单、贮运安全,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乳剂含有一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三唑酮5-20%、溶剂5-15%、乳化剂10-25%、抗冻剂4-10%、其余为去离子水,原料的总和为100%。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三唑酮的杀菌微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三唑酮的杀菌微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三唑酮的杀菌微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甲醇、丙酮、乙醇、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5、
  一种含三唑酮杀菌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按权利要求1的原料配比准备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先将三唑酮加入到溶剂中加热溶解,待三唑酮充分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抗冻剂和乳化剂,待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加快搅拌速度,并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随后继续维持搅拌并将物料加热至70℃-80℃,待搅拌物系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含三唑酮的微乳剂。

说明书

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杀菌剂,尤其涉及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要求减少农药产品使用带来的环境公害。为适应这一社会要求,农药产品开发中,在注重开发低毒、高效的农药新品种的同时,对农药制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药制剂向固体化、水基化方向发展。
三唑酮(Triadimefon),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
结构式:

实验式:C14H16N3O2Cl。相对分子质量:293.8(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理化性质:无色固体,有特殊芳香味,熔点82.3℃,蒸气压0.02mPa(20℃),0.06mPa(25℃),密度1.22(20℃),KowlogP=3.11,溶解度水64mg/L(20℃),中度溶于许多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类以外,二氯甲烷、甲苯>200,异丙醇50-100,己烷5-10g/L(20℃),稳定,pH3,6,9(22℃)半衰期超过1年。
作用特点:
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关于三唑酮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将三唑酮或三唑酮与其它农药的混合物加工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市场上销售的制剂主要为20%乳油、20%可湿性粉剂。将三唑酮加工成微乳剂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制剂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降低三唑酮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因此,“高效、低毒、安全、经济”的三唑酮微乳剂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三唑酮乳油,在农产品生产和贮存尤其是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唑酮微乳剂的成功研制和应用将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北京技术中的缺陷或不足。该含三唑酮的杀菌微乳剂形态的环境相容性好,能够完全体现三唑酮高效、低毒的特点。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三唑酮5-20%、溶剂5-15%、乳化剂10-25%、抗冻剂4-10%、其余为去离子水,原料的总和为100%。
本发明的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溶剂选自甲醇、丙酮、乙醇、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三唑酮杀菌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按权利要求1的原料配比准备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先将三唑酮加入到溶剂中加热溶解,待三唑酮充分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抗冻剂和乳化剂,待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加快搅拌速度,并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随后继续维持搅拌并将物料加热至70℃-80℃,待搅拌物系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含三唑酮的微乳剂。
本发明的三唑酮微乳剂为一种水基化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制剂形态的环境相容性好,适用于防治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害,对病菌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方法生产简单、贮运安全,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列1
5%三唑酮微乳剂配制。称取95%三唑酮原药5.3%公斤,加入5公斤甲醇,搅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2公斤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3公斤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1.5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混合均匀,然后保持搅拌下另加入2.5公斤乙二醇,混合均匀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配至100公斤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待搅拌物系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得5%三唑酮微乳剂。
实例2
10%三唑酮微乳剂配制。称取95%三唑酮原药10.6公斤,加入10公斤二甲苯,搅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7公斤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4公斤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2.5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加入4公斤乙二醇,混合均匀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配至100公斤;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待搅拌物系从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得10%三唑酮微乳剂。
实例3
15%三唑酮微乳剂配制。称取95%三唑酮原药15.8公斤,加入12公斤乙醇,搅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6公斤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5公斤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3.5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加入4公斤丙二醇,混合均匀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配至100公斤;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待搅拌物系从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得15%三唑酮微乳剂。
实例4
20%三唑酮微乳剂配制。称取95%三唑酮原药21.1公斤,加入15公斤甲醇,搅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5公斤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6公斤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2.5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加入4公斤丙二醇,混合均匀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配至100公斤;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待搅拌物系从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却至室温,即得20%三唑酮微乳剂。
试验实例1(制剂稳定性试验):
乳液稳定性试验。分别取1mL10%三唑酮微乳剂、15%三唑酮微乳剂、20%三唑酮微乳剂,加入200mL342mg/L标准硬水中,在30℃下静置30分钟。乳液保持乳白状态无油状物悬浮或固体沉淀,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冷贮稳定性试验。分别取30mL10%三唑酮微乳剂、15%三唑酮微乳剂、20%三唑酮微乳剂,密封后置于零下10℃冰箱中冷冻,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观察,制剂由结块恢复透明,反复多次,重复性好。另取20%三唑酮微乳剂30mL装入无色透明玻璃磨口瓶中,密封后置于0-10℃冰箱中冷藏2周,制剂保持透明,物固体沉淀或结晶析出。
热贮稳定性试验。分别取将一定量的10%三唑酮微乳剂、15%三唑酮微乳剂、20%三唑酮微乳剂装入玻璃瓶中密封,置于54±2℃条件下贮存2周,取出冷却后称量,对贮存前后制剂质量保持不变的样品,检测其有效成分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制剂中有效成分三唑酮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柱;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35nm;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1mL/min;进样体积:5uL;定量方法:外标法。
检测结果如下:10%三唑酮微乳剂中平均分解率2.7%;15%三唑酮微乳剂中平均分解率2.5%;20%三唑酮微乳剂中平均分解率2.1%。制剂外观保持均相透明。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所制得的微乳剂制剂热贮稳定性合格。

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唑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三唑酮微乳剂含有三唑酮5-20、溶剂5-15、乳化剂10-25、抗冻剂4-10、其余为去离子水,原料的总和为100。其制备方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先将三唑酮加入到溶剂中加热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抗冻剂和乳化剂,待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加快搅拌速度,并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随后继续维持搅拌并将物料加热至70-80,待搅拌物系从W/O型转为O/W型,呈均相液体后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