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31246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8787.X

申请日:

1994.12.07

公开号:

CN1124100A

公开日:

1996.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03; A23L1/272; A23L3/358; A23L1/31; C12P1/02

主分类号:

A23L1/03; A23L1/272; A23L3/358; A23L1/31; C12P1/02

申请人:

天津商学院;

发明人:

张坤生

地址:

300400天津市北辰区津霸公路东口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属于一种食品添加剂。多年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直作为肉类腌制剂,起到发色、防腐、抗氧化、增加风味的作用。但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具有致癌、致畸和诱变性,因此需要用其它添加剂来代替亚硝酸盐的这些作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由红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螯合剂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红曲米(粉)和(或)红曲色素,包括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可应用于各种肉类制品中,如:低温火腿、巴氏杀菌火腿肠、高温杀菌火腿肠、肉类罐头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由至少一种红色素,至少一种防腐剂,至 少一种抗氧化剂,至少一种螯合剂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红曲米 和(或)红曲色素。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中的红曲米和红曲色素, 其特征是将红曲霉属(Monascus Van Tieghem)中的红曲霉接种于 蒸熟的大米上,经培育后生成的红色的米(粉)和分离出的红曲色 素。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红曲色素,其特征在于可使用红曲红素,红 斑素,红曲素,红曲黄素,红斑胺和红曲红胺,包括水溶性的红 曲红色素,醇溶性的红曲红色素。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防腐剂,其特征在于可使用次磷酸钠,山梨 酸钾,一甲基,二甲基反(式)丁烯二酸,乳酸钠,一乙基,二乙 基反(式)丁烯二酸,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抗氧化剂,其特征在于可使用抗坏血酸,异 抗坏血酸,α—生育酚,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丁基羟基 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 基一对苯二酚(TBHQ)。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螯合剂,其特征在于可使用磷酸一钠,磷酸 二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柠檬酸,柠檬醛单甘油酯,羟基 喹啉,葡糖酸钠,几茶酚,四乙酸,二亚乙基二胺,五乙酸,邻 羟基苯甲酸,1,2—乙二胺,六偏磷酸钠。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其使用应符合我国食品 添加剂的卫生标准规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可用于各种肉制品中。

说明书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可用于各种肉制品中,属于一种食品添加剂。

    多少年来,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作为肉类腌制剂,在肉制品中起到发色、防腐、抗氧化和增进风味的作用。但是,亚硝酸盐与肉中的胺和氨基酸反应可产生亚硝胺。动物实验表明,其中一些具有致癌、致畸和诱变性。比如,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吡咯烷。腌肉中残留的亚硝酸盐还可在胃中形成亚硝胺。为了减少这一致命的危害,肉类工作者在努力寻找减少或不使用亚硝酸盐的方法,就目前的认识而言,由于亚硝酸盐是一种多功能的物质,要想用一种物质来代替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用一组物质来代替亚硝酸盐,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按照这个思路,罗宾(Rubin)等人获得了一项专利(UnitedStates Patent,4,559,234,1985)。然而,这项专利一直未能商品化地在肉制品中使用。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组份之一的起红色色素作用的亚硝基亚铁血色原(本申请人也已合成出这种色素),对氧、对光线敏感,容易褪色,成本亦稍高等问题。实际应用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由至少一种红色素,至少一种防腐剂,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和至少一种螯合剂组成,用于各种肉制品中,包括香肠、火腿、肉类罐头。

    本无硝肉类腌制剂,红色素采用红曲米和(或)红曲色素。这是由红曲霉属(Monascus Van Tieghem)中的红曲霉接种于蒸熟的大米上,经培育后生成的红色的米(粉)和分离出的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包括红曲红素,红斑素,红曲素,红曲黄素,红斑胺和红曲红胺,包括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醇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其中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应用效果较好。一般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为0.1~0.3%。在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中,红曲米和红曲色素允许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防腐剂可采用山梨酸钾,乳酸钠,次磷酸钠,一甲基,二甲基反(式)丁烯二酸,一乙基,二乙基反(式)丁烯二酸,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其中山梨酸钾在我国现行添加剂标准中亦可使用。抗氧化剂选用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α—生育酚,BHA,BHT,PG,TBHQ等。这些也是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螯合剂的作用是螯合住能促进氧化的微量金属离子,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允许使用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此外,还可使用磷酸一钠,磷酸二钠,柠檬醛单甘油酯,羟基喹啉,葡糖酸钠,儿苯酚,四乙酸,二亚乙基二胺,五乙酸,邻羟基苯甲酸,1、2—乙二胺,柠檬酸。由于脂肪氧化被抑制,使得肉制品呈现独有的风味。

    由于本专利中涉及到的一些添加剂在国内尚未批准使用,因此,只能有一部分可用于实际生产。

    本发明提出的无硝肉类腌制剂,由于不含可致癌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此,具有明显地技术进步优势,对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有贡献。

    本发明所涉及的添加剂有些在国内已批准使用,且经济合理,使用简便,因此,本发明用于实际生产是可能的,这也将较大地促进我国人民肉制品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给全国几千个肉类加工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有些产品,如出口,还可获得大量外汇。总之这种无硝肉类腌制剂的使用将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实施例:原料肉67.75%,水23.000%,淀粉、卡拉胶、分离大豆蛋白等增稠剂7.647%,胡椒、味精、糖等调味料0.6000%,本发明—无硝肉类腌制剂0.803%(其中水溶性红曲红色素18.679%,TBHQ0.374%,三聚磷酸钠37.360%,次磷酸钠37.360%,抗坏血酸6.227%,但目前TBHQ和次磷酸钠的使用在我国尚无规定,因此可选用其它类似添加剂)。上述原、辅料经斩拌、混合、充填、蒸煮后,即为成品。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属于一种食品添加剂。多年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直作为肉类腌制剂,起到发色、防腐、抗氧化、增加风味的作用。但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具有致癌、致畸和诱变性,因此需要用其它添加剂来代替亚硝酸盐的这些作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硝肉类腌制剂,由红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螯合剂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红曲米(粉)和(或)红曲色素,包括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可应用于各种肉类制品中,如:低温火腿、巴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