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其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3402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3402ACN101993402A21申请号201010527157122申请日20101101CCTCCNOM201020120100811C07C403/24200601C12P23/00200601A23L1/30200601A61K8/34200601A61Q19/00200601A61Q19/08200601A61Q17/04200601A61K31/047200601A61P17/00200601A61P17/16200601A61P27/02200601A61P9/00200601A61P35/00。
2、200601C12R1/2020060171申请人暐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新竹市公道五路三段188号72发明人戴铿硕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2代理人常明54发明名称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成份系海洋菌的萃取物,萃取物包含一种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其系选自于黄杆菌科的OLLEYAMARILIMOSAVIG2317(菌种编号为CCTCCM2010201)及其突变株,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变异或人类疾病。该萃取物还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选自于。
3、黄杆菌科的海洋菌OLLEYAMARILIMOSAVIG2317,以制造含有玉米黄素的色素;B、将菌体与培养基分离,收集菌体以便获得上述的成份;C、选择适合的载体加入收集的菌体。本发明提供的成份可用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剂、化妆保养品及药品等领域,既可以局部使用,也可以口服。83生物保藏信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6页CN101993405A1/1页21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其系海洋菌的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物包含一种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ZEAXANTHIN,其系选自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OLL。
4、EYAMARILIMOSAVIG2317(菌种寄存编号为CCTCCM2010201)及其突变株,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变异或人类疾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为0110毫克(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物每克细胞干重含大约25毫克(25MG)的玉米黄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物包含的玉米黄素纯度至少90(HPLC面积百分比)。5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选自于黄杆菌科的海洋菌OL。
5、LEYAMARILIMOSAVIG2317,以制造含有玉米黄素的色素;B、将菌体与培养基分离,收集菌体以便获得上述的成份;C、选择适合的载体加入收集的菌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D、粉碎收集的菌体;E、分解或消化菌体细胞碎片,利用适合的溶剂收集色素成份;F、去除溶剂以收集玉米黄素。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包括并选自于玉米油、鱼油、橄榄油、油菜籽油、棕榈油、葵花油。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萃。
6、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溶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系指丙酮、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环己烷。权利要求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1/8页3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剂、化妆保养品及药品等领域,涉及一种萃取自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海洋菌,具体涉及一种萃取自黄杆菌科的OLLEYAMARILIMOSA,更具体地说是萃取自OLLEYAMARILIMOSAVIG2317(菌种编号为CCTCCM2010201)。
7、及其突变株,其中该萃取物包含一种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ZEAXANTHIN,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或皮肤变异。背景技术0002类胡萝卜素是一群脂溶性的色素,存在于植物、藻类及菌类中。这些色素代表了不同的颜色,例如红、黄、桔色等。目前有超过600种类胡萝卜素被鉴定出来,依化学结构可分为胡萝卜素群CAROTENES以及叶黄素群XANTHOPHYLLS。叶黄素群的化学结构为“含氧类胡萝卜素”,其成员包括叶黄素LUTEIN、玉米黄素、花黄素ANTHERAXANTHIN、新黄素NEOXANTHIN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例如蔬菜、水果)中用以进行光保护作用,以避免过度的光强度破坏植物细胞。叶黄素群。
8、与人类的健康也是习习相关,例如(1)维护视力健康;(2)降低癌症的风险;(3)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0003玉米黄素为叶黄素群的成员,与叶黄素共同存在于人类眼睛视网膜的黄斑区MACULARAREA。由于动物体内并不能制造玉米黄素及叶黄素,因此必须由食物中摄取。由于市场需求,目前玉米黄素的来源可经由(1)化学合成(USPATNO4,952,716;USPATNO5,227,507);(2)植物萃取(USPATNO5,648,564;USPATNO6,784,351;USPATNO6,191,293;USPATNO7,150,890;USPATNO7,173,145);(3)微生物萃取(USPA。
9、TNO3,891,504;USPATNO3,951,742;USPATNO3,951,743;USPATNO5,308,759;USPATNO5427783)。0004由于化学合成的玉米黄素的成本较高,而且消费者对于使用这类“人造产品”时仍有安全疑虑,因此唯有天然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天然产品的来源可为植物或是微生物。然而以植物为天然来源仍有其缺点,例如产地环境(气候、水质)的变异会导致植物产量减少及其所含有效成份的差异。植物产量减少会影响购买的价格,因而导致萃取生产成本的不易控制。以微生物为天然来源则无上述缺点。在微生物萃取过程中以菌种发酵较占优势,因为菌种具有固定且较短的世代时间GE。
10、NERATIONTIME、较容易生长以及可以生活在简单及便宜的培养基等优点。虽然菌种萃取有上述优点,然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菌种萃取物的纯度及产量都有改善的必要。发明内容0005为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需求,提供一种能制造玉米黄素的新菌种,其选自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海洋菌,具体选自于黄杆菌科的OLLEYAMARILIMOSA,更具体地说是选自于OLLEYAMARILIMOSAVIG2317(菌种寄存编号为CCTCCM2010201)及其突变株来解决上述问题。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2/8页4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
11、其制备方法,其中提供一种成份,其系海洋菌的萃取物,其中该萃取物包含一种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ZEAXANTHIN,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或皮肤变异。0007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成份的新海洋菌,其系选自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及其突变株。0008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成份的新海洋菌,其系选自于黄杆菌科的OLLEYAMARILIMOSA及其突变株。0009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成份的新海洋菌,其系黄杆菌科OLLEYAMARILIMOSAVIG2317(菌种编号为CCTCCM2010201)及其突变株。0010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成份的方法,包括(1)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选自于黄杆菌科的OLLEYAMA。
12、RILIMOSAVIG2317,以制造含有玉米黄素的色素;(2)将菌体与培养基分离,收集菌体以便获得上述的成份;(3)选择适合的载体加入收集的菌体。0011提供一种额外延续上述制备成份的方法,包括(4)粉碎收集菌体;(5)分解或消化菌体细胞碎片,利用适合的溶剂收集色素成份;(6)去除溶剂以收集玉米黄素。0012提供一种成份,其系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包含一种0110毫克(0110MG)玉米黄素ZEAXANTHIN的有效剂量。0013提供一种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其中每克细胞干重含大约25毫克(25MG)。
13、的玉米黄素。0014提供一种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的玉米黄素ZEAXANTHIN纯度至少90(高效液相层析仪HPLC面积百分比)。0015提供一种成份,其系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0016提供一种成份,其系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具有抗氧化的功能。0017提供一种成份,其系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具有抑制癌细胞增生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癌细胞可为前列腺癌PROSTATECARC。
14、INOMA、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ADENOCARCINOMA、胃癌GASTRICADENOCARCINOMA、乳癌BREASTADENOCARCINOMA、卵巢癌OVARIANCANCER、咽癌PHARYNXSQUAMOUSCELLCARCINOMA、胰脏癌PANCREATICADENOCARCINOMA、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膀胱癌BLADDERPRIMARYCARCINOMA、甲状腺癌THYROIDSQUAMOUSCELLCARCINOMA。0018提供一种成份,其系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
15、能。0019本发明提供的成份可加入适合的载体或赋形剂,其系包括但不限于水、油、有机溶剂,可以局部方式或口服方式使用。0020本发明提供的成份可用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剂、化妆保养品及药品等领域。0021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其系海洋菌的萃取物,所述萃取物包含一种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ZEAXANTHIN,其系选自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OLLEYA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3/8页5MARILIMOSAVIG2317(菌种寄存编号为CCTCCM2010201)及其突变株,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变异或人类疾病。0022所。
16、述有效剂量的玉米黄素为0110毫克(MG)。0023所述萃取物每克细胞干重含大约25毫克(25MG)的玉米黄素。0024所述萃取物包含的玉米黄素纯度至少90(HPLC面积百分比)。0025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选自于黄杆菌科的海洋菌OLLEYAMARILIMOSAVIG2317,以制造含有玉米黄素的色素;B、将菌体与培养基分离,收集菌体以便获得上述的成份;C、选择适合的载体加入收集的菌体。0026所述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D、粉碎收集的菌体;E、分解或消化菌体细胞碎片,利用适合的溶剂收集色素成份;F、去除溶剂以收。
17、集玉米黄素。0027所述载体是油。0028所述油包括并选自于玉米油、鱼油、橄榄油、油菜籽油、棕榈油、葵花油。0029所述载体是溶剂。0030所述溶剂系指丙酮、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环己烷。0031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或皮肤变异。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制造含有玉米黄素的色素,获得玉米黄素的成份,选择适合的载体加入收集的菌体,还能粉碎收集菌体,分解或消化菌体细胞碎片以利用适合的溶剂收集色素成份,去除溶剂以收集玉米黄素。0032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具有抑制黑色。
18、素生成的功能,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变异或人类疾病。所谓皮肤变异,系皮肤老化或皮肤色素沉着。所谓皮肤老化,系导因于紫外线照射。所谓皮肤色素沉着,系导因于黑色素含量增加。所谓人类疾病,系包括眼睛疾病、心脏血管疾病、癌症等。所谓眼睛疾病,系导因于视网膜黄斑区玉米黄素含量不足或血清玉米黄素含量不足。所谓心脏血管疾病,系导因于增加脂质过氧化或增加丙二醛含量。所谓癌症,系指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乳癌、卵巢癌、咽癌、胰脏癌、绒毛膜癌、膀胱癌、甲状腺癌。0033本发明提供的成份可用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剂、化妆保养品及药品等领域,既可以局部使用,也可以口服。附图说明0034图1显示了本发明菌种(OLLEY。
19、MARILIMOSAVIG2317)的黄色菌落。0035图2表示了以HPLC方法分析本发明菌种玉米黄素萃取物的纯度。0036图3显示了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光保护作用测定结果。0037图4显示了以FERRICTHIOCYANATE方法分析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测定结果。0038图5显示了以CONJUGATEDDIENEMETHOD方法分析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抗氧化作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4/8页6用测定结果。0039图6显示了以LIPOSOMETBARS方法分析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测定结果。0040图7显示了以TEAC方法分析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20、测定结果。0041图8显示了以DPPHFREERADICALSCAVENGING方法分析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结果。0042图9显示了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抑制黑色素作用测定结果。0043图10显示了本发明菌种萃取物的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测定结果。具体实施方式00441、菌种的培养、鉴定与寄存将取得的海洋菌株(VIG2317)涂布于海洋微生物的培养基MARINEAGAR上,温度25培养2天,形成黄色菌落(见图1)。该菌经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FIRDI鉴定,依据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非常接近OLLEYMARILIMOSA,有99的相似度。因此,本菌株命名为OLLEYMARILI。
21、MOSAVIG2317,并于2010年8月11日寄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CCTCCM2010201。本菌株(OLLEYMARILIMOSAVIG2317)为好气性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产生内生孢子,具有触脢、氧化脢及运动性,其生理、生化特性与OLLEYMARILIMOSACIP108537菌株相似(见下表)。0045本发明菌种(OLLEYMARILIMOSAVIG2317)与OLLEYMARILIMOSACIP108537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表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5/8页72、高效液相层析仪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
22、OGRAPHY;HPLC分析将发酵槽培养的菌种经离心去除上清液,菌体固形物以溶剂(例如丙酮)萃取玉米黄素。冷冻干燥后,玉米黄素的纯化经硅胶层析管柱SILICAGELCOLUMN以含30乙酸乙酯的己烷流洗而被分离出来。冷冻干燥后,玉米黄素的纯度以HPLC鉴定。干燥的萃取物先以甲醇溶解,以46X250MMODSC18COLUMN为分离管柱,注射为10L,以20METHANOL、73ACETONITRILE、7TRISHCLBUFFER为冲提液,速为10ML/MIN,在波长为450NM下测量,其中该萃取物的玉米黄素纯度至少90(HPLC面积百分比;见图2)。00463、光保护作用测定将萃取的玉米黄素。
23、以DIMETHYLSULFOXIDEDMSO溶解后,以20G/ML、50G/ML的浓度分别加入人类纤维母细胞(CCD966SK细胞株)培养。对照组则不加玉米黄素。于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6/8页8培养24小时后,将纤维母细胞照射紫外线15分钟。再经24小时的培养,将细胞以TRYPSIN处理后以细胞计数盘HEMOCYTOMETER计算细胞数目。相较于对照组,加入20G/ML及50G/ML的玉米黄素的纤维母细胞,其细胞数分别增加189及337(见图3)。00474、抗氧化作用测定A、FERRICTHIOCYANATE法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02MPOTASSIUMPHO。
24、SPHATEBUFFERPH70溶解后与LINOLEICACIDEMULSION混匀后置于37。于24小时后取上述样品混合液,分别依序加入75的乙醇溶液、30AMMONIUMTHIOCYANATE及IRONCHLORIDETETRAHYDRATE振荡使其混合均匀。静置1分钟后,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5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吸光值愈低者,即抑制率愈高,表示测试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愈强。本实施例亦将相同浓度(60G/ML)的叶黄素LUTEIN及胡萝卜素CAROTENE作比较,其抑制过氧化百分比分别为669、686、697(见图4)。结果显示,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与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的过氧化抑制率相似。0。
25、048B、CONJUGATEDDIENEMETHOD法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02MPOTASSIUMPHOSPHATEBUFFERPH70溶解后与LINOLEICACIDEMULSION混匀后置于37。于15小时后取上述样品混合液,加入80甲醇,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234NM波长下的吸光值。吸光值愈低者,即抑制率愈高,表示测试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愈强。本实施例亦将与玉米黄素浓度(30G/ML)相同的叶黄素LUTEIN及胡萝卜素CAROTENE作比较,其抑制过氧化百分比分别为674、687、703(见图5)。结果显示,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与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的过氧化抑制率相似。0049C、LIPOSOME。
26、TBARS法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甲醇溶解后与微脂粒溶液IRONIIICHLORIDE和ASCORBICACID混匀后置于水浴(37)2小时后加入BUTYLATEDHYDORXYTOLUENE、THIBARBITURICACID、TRICHLOROACETICACID。于100水浴加热20分钟后,将上述样品混合液置于冰上冷却,冷却后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532NM波长下的吸光值。当532NM的吸光值愈高即表示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产物愈多,MDA产量愈高,其抗氧化效果愈差。本实施例亦将玉米黄素的浓度由125G/ML增加到2000G/ML,MDA的抑制率则由5523增加到8075(。
27、见图6)。结果显示,增加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浓度对于MDA产量的抑制会相对增加。0050D、TEACTROLOXEQUIVALENTANTIOXIDANTCAPACITY法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001MSODIUMPHOSPHATEBUFFER溶解后与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ACID及POTASSIUMPERSULFATE混匀。于30分钟后,将上述样品混合液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734NM波长下的吸光值。当734NM的吸光值愈低,即表示抑制率愈高,抗氧化效果愈佳。本实施例亦将玉米黄素的浓度由625G/ML增加到500G/ML,抑制率则由156。
28、8增加到9122(见图7)。结果显示,增加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浓度,其抗氧化能力会相对增加。0051E、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FREERADICALSCAVENGING法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甲醇溶解后与溶于甲醇的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混匀。于30分钟后,将上述样品混合液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517NM波长下的吸光值。当517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7/8页9NM的吸光值愈低即表示抗氧化剂的供氢能力愈强,亦即清除自由基能力愈强。本实施例亦将玉米黄素的浓度由625G/ML增加到1000G/ML,抑制率则由。
29、1002增加到9669(见图8)。结果显示,增加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浓度,其清除自由基能力会相对增加。00525、抑制黑色素作用测定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DIMETHYLSULFOXIDEDMSO溶解后以2G/ML、20G/ML的浓度分别加入老鼠B16F0黑色素瘤细胞(B16F0MOUSEMELANOMA细胞株)培养。对照组则不加玉米黄素。于培养24小时及48小时后,黑色素的含量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4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本实施例将玉米黄素的浓度由2G/ML增加到20G/ML,对黑色素的抑制率则由674增加到2271。将培养时间由24小时增加到48小时,玉米黄素浓度2G/ML对黑色素的抑制率则由。
30、674增加到3249;玉米黄素浓度20G/ML对黑色素的抑制率则由2271增加到3674(见图9)。结果显示,增加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对黑色素的抑制率会分别随着浓度或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00536、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测定将萃取的玉米黄素以DIMETHYLSULFOXIDEDMSO溶解后以30G/ML、60G/ML的浓度分别加入不同的人类癌细胞株培养24小时。加入THIAZOLYLBLUETETRAZOLIUMBROMIDE后培养4小时,将培养移除后加入DIMETHYLSULFOXIDE,再以分光亮度计测其在590NM波长下的吸光值。本实施例玉米黄素浓度对抑制人类癌细胞增生以细胞存活率CEL。
31、LVIABILITY表达(见图10)。玉米黄素于浓度30G/ML时,人类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前列腺癌74、结肠直肠癌723、胃癌573、乳癌787、卵巢癌703、咽癌726、胰脏癌756、绒毛膜癌721、膀胱癌459、甲状腺癌709。对于非癌细胞而言,细胞存活率分别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DEPITHELIUMCELL;ARPE191056、胚胎纤维母细胞EMBRYONICFIBROBLAST;BCRC601181023、皮肤纤维母细胞HUMANSKINFIBROBLAST;BCRC60153958。玉米黄素于浓度60G/ML时,人类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前列腺癌677、结。
32、肠直肠癌753、胃癌401、乳癌616、卵巢癌203、咽癌285、胰脏癌334、绒毛膜癌400、膀胱癌164、甲状腺癌717。对于非癌细胞而言,细胞存活率分别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242、胚胎纤维母细胞1012、皮肤纤维母细胞998。结果显示,增加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黄素对于非癌细胞的增生没有抑制性,对于癌细胞的增生则会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性。0054以下配方仅为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0055配方一精华液(ESSENCE)将萃取的玉米黄素(400PPMINBUTYLENEGLYCOL)与SODIUMMETABISULFITE、ETHYLHEXYLGLYCERIN、PHEN。
33、OXYETHANOL、ARGININE、DIPOTASSIUMGLYCYRRHIZATE、SODIUMHYALURONATE、PEG16MACADAMIAGLYCERIDES、ACRYLATES/C1030ALKYLACRYLATECROSSPOLYMER、DISODIUMEDTA以及水混匀。0056配方二乳液(MILKLOTION)将萃取的玉米黄素(400PPMINBUTYLENEGLYCOL)与SODIUMMETABISULFITE、CITRICACID、SODIUMCITRATE、TOCOPHERYLACETATE、CELLULOSEGUM、POTASSIUMSORBARE、ETHYLH。
34、EXYLGLYCERIN、BISABOLOL、AMMONIUMACRYLOYLDIMETHYLTAURATE/VPCOPOLYMER、BUTYROSPERMUMPARKIISHEABUTTER、BEHENETH25、CETYLALCOHOL、GLYCERIN、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8/8页10CETEARYLOLIVATE、ISONONYLISONONANOATE、HELIANTHUSANNUUSSUNFLOWERSEEDOIL、PHENOXYETHANOL、SODIUMHYALURONATE、DISODIUMEDTA以及水混匀。0057配方三食物补充品/药品(。
35、DIETARYSUPPLEMENTS/PHARMACEUTICALDOSAGE)将萃取的玉米黄素10毫克(10MG)以玉米油溶解充填在软胶囊内SOFTGELATINCAPSULE。0058配方四食物补充品/药品(DIETARYSUPPLEMENTS/PHARMACEUTICALDOSAGE)将萃取的玉米黄素10毫克(10MG)加入粘合物以形成药丸或药片TABLET。0059配方五食物补充品将萃取的玉米黄素10毫克(10MG)加入叶黄素与/或其它营养物与/或抗氧化剂,以玉米油或花生油溶解充填在软胶囊内。0060配方六食物补充品将萃取的玉米黄素10毫克(10MG)加入叶黄素与/或其它营养物与/或抗。
36、氧化剂与/或矿物质以形成药丸或药片。006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或皮肤变异。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制造含有玉米黄素的色素,获得玉米黄素的成份,选择适合的载体加入收集的菌体,还能粉碎收集菌体,分解或消化菌体细胞碎片以利用适合的溶剂收集色素成份,去除溶剂以收集玉米黄素。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包含OLLEYAMARILIMOSAVIG2317海洋菌的萃取物,该萃取物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成份可用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剂、化妆保养品及药品等领域。0062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
37、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1993402ACN101993405A1/6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3402ACN101993405A2/6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3402ACN101993405A3/6页1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3402ACN101993405A4/6页14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93402ACN101993405A5/6页15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1993402ACN101993405A6/6页16图10说明书附图CN1019934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