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体、蚕座消毒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药,具体地是,本发明涉及蚕体、蚕座消毒剂。
背景技术
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现有技术的养蚕过程中,对蚕体白僵病、曲霉病的消毒,仍然利用“蚕用防病一号”,而“蚕用防病一号“是以甲醛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消毒剂,是主要的致癌物质之一,在使用“蚕用防病一号”时,蚕农进入蚕房刺激强烈、流涕流泪、眼痛、咳嗽,对蚕农身体危害极大,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气味芳香、感觉舒适、天然中草药制成、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和环保要求的蚕体、蚕座消毒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蚕体、蚕座消毒剂,包括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艾叶10%-18%、广霍香10%-18%、苦杏仁39%-47%、丁香25%-33%。
本发明目蚕体、蚕座消毒剂的有益效果在于,气味芳香、感觉舒适、天然中草药制成、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和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功效以及制造工艺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有下列组分构成:艾叶10%-18%、广霍香10%-18%、苦杏仁39%-47%、丁香25%-33%。各组分均按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
艾叶12%、广霍香12%、苦杏仁45%、丁香31%。
实施例2
艾叶14%、广霍香14%、苦杏仁43%、丁香29%。
实施例3
艾叶16%、广霍香16%、苦杏仁41%、丁香27%。
各实施例的功效介绍如下:
实施例1:防治家蚕的白僵病和曲霉病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家蚕有轻微的中毒现象。
实施例2:防治家蚕地白僵病和曲霉病的效果为96.64%和87.79%。
实施例3:防治家蚕的白僵病和曲霉病的效果为86.73%和77.3%。
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将艾叶、广霍香、苦杏仁、丁香进行挑选、去除杂质,干燥处理至含水率(按重量百分比)7-9%,粉碎后通过65目筛,混和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蚕体、草座撒布,以80倍量ph值7-9的陶土粉末与本发明的蚕体、蚕座消毒剂混匀后均匀地撒布于蚕体、蚕座,以覆盖至薄霜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