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908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3259.5

申请日:

2009.06.02

公开号:

CN101575329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333/32登记生效日:201709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重庆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1254 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化南一路变更后权利人: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黄杨路2号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福安药业集团重庆博圣制药有限公司|||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333/3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重庆福安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38400 四川省武胜县工业集中区中心片区变更后权利人:401254 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化南一路登记生效日:20100607|||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333/3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彭能文 朱庆华变更后:蒋晨 汤启明 郭子维 周旭东 梁杰 陈小勇|||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333/3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重庆福安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1254 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化南一路变更后权利人:638400 四川省武圣县工业集中区中心片区登记生效日:20100324|||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333/3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蒋晨 汤启明 郭子维 周旭东 梁杰 陈小勇变更后:彭能文 朱庆华|||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33/32; C07C43/12; C07D317/16; C07D319/06

主分类号:

C07D333/32

申请人:

重庆福安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 晨; 汤启明; 郭子维; 周旭东; 梁 杰; 陈小勇

地址:

401254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化南一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牛利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方法及四氢噻吩-3-酮的中间体。其特点是以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乙烯加成、羰基保护、环合、脱保护四步反应得到。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向氯乙酰氯中通入乙烯气体,所得到的1,4-二氯丁酮用乙二醇保护羰基,再与硫化钠发生环合反应,最后脱保护即得目标物——四氢噻吩-3-酮。本发明与以往工艺相比,具有设计新颖、收率高、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等优点,且操作安全简便,是一条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新工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和乙烯在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下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用羰基保护剂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得到式I化合物,这里,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式I中Z是不存在,或者是R1与R2间的单键;

c)将步骤b)所得到的式I化合物与硫化物MS反应,得到式II关环产物;其中式II中Z、R1和R2定义如步骤b);

d)式II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四氢噻吩-3-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所述羰基保护剂为有机醇或其的三甲基硅基醚,酸酐,原甲酸三甲酯或乙酯;所述的有机醇为R1OH、R2OH或者HOR1-R2OH,其中R1、R2定义如权利要求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羰基保护与1,4-二氯丁酮的摩尔比为1∶0.5-10;所述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50-15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硫化物MS为碱金属硫化物或硫化氢碱性溶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式I化合物与硫化物MS或硫化氢的碱性溶液按摩尔比1∶1-10反应,这里,所述碱性溶液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浓度为0.01-6mol.L-1;反应温度为100-20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反应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所述的有机溶剂非限定性地选自C1-C4的醇、乙二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或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所选脱保护基用到的催化剂为无机酸或有机酸或者Bi(NO3)xH2O,Ce(OTf)3,InCl3盐类,所述的无机酸非限定性地为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氢溴酸、高氯酸、或高碘酸;所述有机酸非限定性地为甲酸、乙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乙二酸、氯磺酸、固体酸、或对甲苯磺酸。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的反应温度为0-100℃。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步骤a)至d)其中任一步骤所用萃取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甲酸乙酯,或甲苯,或者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10.
  一种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和乙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在酸催化剂存在下用乙二醇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得到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
c)将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与硫化钠反应,得到关环产物1,4-二氧-7-噻螺环壬烷;
d)1,4-二氧-7-噻螺环壬烷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得四氢噻吩-3-酮。

11.
  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特别优选地,它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与乙烯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在50-100℃条件下,乙二醇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其中乙二醇与1,4-二氯丁酮按1∶1-5的摩尔比反应;
c)将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与硫化钠按摩尔比1∶1-10反应,得到关环产物1,4-二氧-7-噻螺环壬烷;
d)在盐酸催化下加热1,4-二氧-7-噻螺环壬烷,使其脱去保护基得到四氢噻吩-3-酮。

12.
  用于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式I化合物:

这里,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Z是不存在,或者是R1与R2间的单键;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优选的为1,4-二氯-2,2-二甲氧基丁烷,1,4-二氯-2,2-二乙氧基丁烷,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或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六环。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更优选的为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

说明书

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替卡西林钠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及其中间体。
背景技术
替卡西林钠是由英国Beecham公司开发的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自1986年在美国、新西兰等国上市以来,目前已被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典等收载。其化学名称为:(2S,5R,6R)-3,3-二甲基-6-[2-羧基-2-(2-噻吩基)乙酰胺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二钠盐,结构式如下:

因本品具有疗效高、副作用低等优势,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其稳定性差,对环境的湿度和酸碱度都比较敏感,生产上难度比较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尤为重要。
目前替卡西林钠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两条:1)以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2-(3-噻吩基)丙二酸(酯),再与6-APA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此方法具有成本高、收率低的特点,而且伴随的副产物多,因此在生产上并不适用;2)以丙烯酸甲酯(乙酯)为起始原料,碱性条件下成环水解,经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合成目标产物。此路线较为简洁,涉及反应经典,但是以丙烯酸甲酯(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四氢噻吩-3酮具有诸多缺点(后续内容将做详述),因此选择合适的工艺生产四氢噻吩-3-酮极其重要。而且,作为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在食品添加剂中也被大量使用,市场需求量极大。
四氢噻吩-3-酮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Paul Karrer等人在1946年授权的美国专利US2408518中公开了如下的四氢噻吩-3-酮的合成方法。申请者以1-氯-4-碘丁酮与硫化钠直接发生成环反应即得目标产物,此方法成本高,涉及的原料1-氯-4-碘丁酮制备困难,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在J.Am.Chem.Soc.1957,79,1972-1975一文中,作者以巯基乙酸乙酯和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Michael加成,Dickemann环合,酸性条件下水解脱羧即得到四氢噻吩-3-酮。

此方法报道较早,是所有文献报道中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最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起始原料巯基乙酸乙酯/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乙酯的刺激性较大,不利于车间生产,并且使用乙醚做溶剂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加上总收率也仅有40-50%,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尽管该路线被国内外广泛采用,但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欧洲专利EP0127121也报道了一种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它是以巯基乙酸和丙烯酸为起始原料,在醋酸铵催化下得到Michael加成产物,在氢氧化钡作用下环合,然后高温脱羧。

Recueil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89(9/10),1160-1168,1964-文中也报道了同样的方法,收率只有44%。此路线虽然较短,但是有几个不足之处:反应用到大量的氢氧化钡,必然要产生剧毒的钡盐,并且生成大量的黑色聚合物,不易处理,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而且250℃的高温条件在生产上过于苛刻。
综上所述,开发一条能真正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四氢噻吩-3-酮工艺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合成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它具有操作简单、收率较高、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一条适合工业化大量生产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条合成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四氢噻吩-3-酮合成的中间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替卡西林钠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和乙烯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例如三氯化铝、氯化锌、三氟化硼等)催化下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用有机醇R1OH和R2OH或者HOR1-R2OH或者此类醇的TMS(三甲基硅基)醚,酸酐,原甲酸三甲酯(乙酯)等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得到式I化合物,这里,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式I中Z是不存在,或者是R1与R2间的单键;

c)将步骤b)所得到的式I化合物与硫化物MS(例如碱金属硫化物或硫化氢)反应,得到式II关环产物;其中式II中Z、R1和R2定义如步骤b);

d)式II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四氢噻吩-3-酮,优选地,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其中步骤b)中所述羰基保护剂为有机醇以及此类醇的TMS(三甲基硅基)醚,酸酐,原甲酸三甲酯(乙酯)等,有机醇R1OH、R2OH或者HOR1-R2OH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等;所用保护剂与1,4-二氯丁酮的摩尔比为1∶0.5-10,优选1∶1-5;所述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50-150℃,优选50-100℃。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其中步骤c)中式I化合物与硫化物MS或硫化氢的碱性溶液按摩尔比1∶1-10反应,这里,所述碱性溶液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浓度为0.01-6mol.L-1,优选1-3mol.L-1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温度为100-200℃,优选120-160℃。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其中步骤c)的反应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所述的有机溶剂非限定性地选自C1-C4的醇、乙二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或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其中步骤d)所选脱保护基用到的催化剂非限定性地为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氢溴酸、高氯酸、或高碘酸等无机酸,或者甲酸、乙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乙二酸、氯磺酸、固体酸、或对甲苯磺酸等有机酸,还可包括Bi(NO3)·xH2O,Ce(OTf)3,InCl3等盐,反应温度为0-100℃,优选50-80℃。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a)至d)其中任一步骤所用萃取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甲酸乙酯,或甲苯等,或者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和乙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在酸催化剂存在下用乙二醇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得到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
c)将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与硫化钠反应,得到关环产物1,4-二氧-7-噻螺环壬烷;
d)1,4-二氧-7-噻螺环壬烷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得四氢噻吩-3-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替卡西林钠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特别优选地,它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与乙烯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在50-100℃条件下,乙二醇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其中乙二醇与1,4-二氯丁酮按1∶1-5的摩尔比反应;
c)将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与硫化钠按摩尔比1∶1-10反应,得到关环产物1,4-二氧-7-噻螺环壬烷;
d)在盐酸催化下加热1,4-二氧-7-噻螺环壬烷,使其脱去保护基得到四氢噻吩-3-酮。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式I化合物:

这里,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Z是不存在,或者是R1与R2间的单键;
优选地,式I化合物为:1,4-二氯-2,2-二甲氧基丁烷,1,4-二氯-2,2-二乙氧基丁烷,或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更优选地为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污染小、收率高的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反应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成品质量好,是一条很有工业化前景的工艺路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四氢噻吩-3-酮为起始原料合成替卡西林钠的工艺,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特点是,以价廉易得的氯乙酰氯为原材料,通过乙烯加成、羰基保护、环合、脱保护共计四步反应,总收率高达75.2%。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①.原料价廉易得:例如采用的氯乙酰氯做起始原料,其市场售价不超过20元/kg,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较少,减少了三废处理的麻烦,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环保处理废液的压力;③.操作简便,反应都是常规的操作条件,无需苛刻条件,对设备要求较低,而且前三步均无需处理即可用于下步直接反应;④.收率高,原子经济性好:总收率高达75%,产品的纯度可达到98.5%;⑤.成品质量好,采用此工艺制得的四氢噻吩-3-酮合成的替卡西林钠杂质含量低、副产物少、质量稳定易控制,适于替卡西林钠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以下实施例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于干燥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三氯化铝128g,二氯甲烷170ml。搅拌并降温至-5℃,缓慢滴加氯乙酰氯170g,并通入乙烯气体50L。通毕,将反应液倒入600g冰水中,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2×300ml),合并有机相,以2mol/l的盐酸洗(2×200ml),饱和食盐水洗(1×20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1,4-二氯丁酮粗品186.2g,收率90%,纯度>95%。此中间体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实施例2:
于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1,4-二氯丁酮33.8g,乙二醇14.8g,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3.3g,再加入100毫升甲苯搅拌下使之溶解。加热回流4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分出有机层,水相再用甲苯萃取(2×100ml),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粗品45.1g,收率100%。此中间体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300MHz,CDCl3)δ:3.95(s,4H),2.67(t,2H),2.68(s,2H),2.13(m,2H)。MS for C6H10O2Cl2(M+Na):理论值:207.01实测值:207.16
实施例3:
于250ml三颈瓶中加入9g乙二醇,加热至回流。同时滴加45.1g 2-(2-氯乙基)-2-氯甲基-1,3-二氧戊环,64.4g硫化钠的100ml水溶液。滴加过程中始终保持反应体系呈剧烈回流状态。约1h滴加完毕,继续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10g氯化钠使水相成饱和溶液,乙酸乙酯萃取(4×100ml)。合并有机相,干燥,减压浓缩,得1,4-二氧-7-噻螺环壬烷粗品33.8g,收率95%。此中间体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4
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3.8g 1,4-二氧-7-噻螺环壬烷,10ml浓盐酸和20ml水,70℃水浴下搅拌反应4h,冷却至室温,加适量氯化钠使水相饱和,乙酸乙酯萃取(3×50ml),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油状物减压蒸馏(51-52℃/3mmHg),得无色透明油状物四氢噻吩-3-酮27g,收率88%,纯度>98.5%(GC)。1H-NMR(400MHz,CDCl3)δ:2.50-2.74(m,2H),2.85-3.03(m,2H),3.30(s,1H);MS(实测值):102.20;元素分析C4H6SO实验值(计算值):C47.11%(47.03%),H5.80%(5.92%),S31.28%(31.39%)。1H-NMR(300MHz,CDCl3)δ:3.80-3.92(m,4H),3.61(s,2H),3.42(m,2H),1.85(t,2H)。

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方法及四氢噻吩-3-酮的中间体。其特点是以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乙烯加成、羰基保护、环合、脱保护四步反应得到。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向氯乙酰氯中通入乙烯气体,所得到的1,4-二氯丁酮用乙二醇保护羰基,再与硫化钠发生环合反应,最后脱保护即得目标物四氢噻吩-3-酮。本发明与以往工艺相比,具有设计新颖、收率高、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等优点,且操作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