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32868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0225.2

申请日:

2009.03.30

公开号:

CN101580475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C 229/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苏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神华大道188号变更后权利人: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神华大道188号登记生效日:20140910|||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C 229/0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山东阜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城隆山路北段变更后权利人: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神华大道188号登记生效日:2011071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29/08; C07C227/40; C07C227/42; B01D15/04

主分类号:

C07C229/08

申请人:

山东阜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国华; 林永贤; 李晓永; 王子军; 张春宇

地址:

276600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城隆山路北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其过程包括:微生物发酵法获得缬氨酸发酵液,超滤膜去除菌体等杂质,浓缩结晶得到缬氨酸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制作饲料级产品;缬氨酸粗品酸溶重结晶、10-15倍水溶解后经离子交换处理,洗脱液脱色、结晶制作医药级产品,母液再经离子交换处理循环使用;粗品重结晶母液稀释后经离子交换制作食品级产品,其母液再经离子交换处理循环使用。该工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总提取收率,制作出不同级别产品满足了市场不同需求,离子交换过程部分废水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缬氨酸在无机酸中的溶解特性结合离子交换技术进行提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缬氨酸发酵液经超滤膜过滤除去菌体等杂质,活性炭脱色,减压浓缩结晶制得缬氨酸粗品及粗品母液;
b.粗品在盐酸、硫酸或硝酸无机酸溶液中加热到60-70℃溶解,降温后离心制得缬氨酸无机酸盐及其母液;
c.缬氨酸无机酸盐加水溶解,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洗脱液脱氨后脱色处理,料液精滤除炭、减压浓缩结晶制得医药级缬氨酸及其母液;
d.步骤a中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后制作饲料级缬氨酸;
e.步骤b中缬氨酸无机酸盐母液稀释1-3倍后,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洗脱液脱氨后脱色处理,料液精滤除炭、减压浓缩结晶制得食品级缬氨酸及其母液;
f.步骤c、e中母液均返回各自离子交换工序,循环利用;
g.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废水为稀酸或无机盐溶液,回收供树脂再生利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脱色用活性炭为药用粉状活性炭;所用的盐酸、硫酸或硝酸的浓度为1mol/L-10mol/L,酸溶次数1-3次;所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为H型和Na型的WA-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说明书

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L-缬氨酸作为支链氨基酸之一,主要用于配制复合氨基酸输液、合成多肽药物和食品抗氧化剂等,尤其是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对缬氨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目前,缬氨酸基本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提取方法:国外以味之素为代表采用沉淀法提取,根据沉淀剂与缬氨酸的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然后分离提取,该方法具有提取收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存在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国内主要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缬氨酸的提取,除菌体后的发酵液下调pH值,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缬氨酸和伴生杂酸,由于伴生杂酸与缬氨酸性质相近,一般都采用3-5级离子交换柱串联提取,这就导致了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水,且产品收率较低,一般在60%左右,操作不当极易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生产过程中往往以成品的质量来定位其级别及价格,使得生产处于被动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过程简单、提取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由工艺定位产品级别的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
本发明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
a.发酵完毕的缬氨酸发酵液经超滤膜过滤除菌体等杂质,活性炭脱色,减压浓缩结晶制得缬氨酸粗品及粗品母液;
b.粗品采用盐酸、硫酸或硝酸加热到60-70℃溶解,降温后离心制得缬氨酸无机酸盐及其母液;
c.缬氨酸无机酸盐加水溶解,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洗脱液脱氨后脱色处理,脱色液精滤、减压浓缩结晶制得医药级缬氨酸及其母液;
d.步骤a中的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后制作饲料级缬氨酸;
e.步骤b中缬氨酸无机酸盐母液稀释1-3倍后,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洗脱液脱氨后脱色处理,脱色液精滤、减压浓缩结晶制得食品级缬氨酸及其母液;
f.步骤c、e中母液均返回各自离子交换工序,循环利用;
g.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废水为稀酸或无机盐溶液,回收供树脂再生利用。
上述方法中脱色用活性炭为药用粉状活性炭;所用的盐酸、硫酸或硝酸的浓度为1mol/L-10mol/L,酸溶次数1-3次;所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为H型和Na型的WA-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本发明中,缬氨酸无机酸盐经过离子交换得到符合《中国药典,2005》的医药级产品;缬氨酸无机酸盐母液含有其他氨基酸,经过离子交换得到符合FCCIV、USP24(美国药典24版)的食品级产品;缬氨酸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后得到含量70%以上的饲料级产品。采用本发明,发酵液中的缬氨酸总提取收率达95%以上,减少损失,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所涉及到的三种不同级别的产品均有固定的生产工艺路线,摆脱了以产品质量定位产品级别的被动生产模式,既优化了产品结构又规范了生产流程。虽然本发明没有淘汰离子交换工序,但是其作用完全不同于传统离子交换:由于采用酸溶工艺,得到的缬氨酸无机酸盐中不含其它氨基酸,故本发明离子交换主要用来去除无机酸而非分离杂酸,单柱操作即可。吸附过程产生的废水为稀酸或无机盐溶液,回收供树脂再生时使用,极大的减少了树脂再生对无机酸或无机盐的消耗。且本发明离子交换过程废水产生总量不及传统工艺三分之一,降低了企业的环保压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缬氨酸粗品及饲料级缬氨酸制备:缬氨酸发酵液70L,含量3.9%,经过超滤去除菌体等大分子杂质,用针剂活性炭脱色,然后减压浓缩结晶,降温后离心,得到缬氨酸粗品,折纯度为100%的缬氨酸2.05kg,母液7.15L,含量9.5%,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得到含量74%的饲料级缬氨酸0.92kg;
2)、缬氨酸盐酸盐制备:粗品缓慢加入到体积为35L、浓度为6mol/L的稀盐酸中,在65℃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降温结晶,离心得到缬氨酸盐酸盐和缬氨酸盐酸盐母液。薄板层析检测缬氨酸盐酸盐纯度,若有杂酸斑点,需再次用0.5倍的2mol/L的稀盐酸溶解,重复上述操作;
3)、医药级缬氨酸的制备
3.1)、离子交换:缬氨酸盐酸盐用10倍体积比的去离子水溶解,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树脂采用H型WA-2阳离子氨基酸专用树脂,上柱过程中缬氨酸与树脂上H+交换被吸附,H+进入吸附废水,吸附废水中存在H+和Cl-形成稀盐酸溶液,收集用来树脂再生,吸附完成后用稀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脱氨;
3.2)、脱色、结晶:脱氨后的料液调节pH6.0,采用0.5%针剂活性炭脱色,脱色后料液透光T430>99%,精滤除碳后修正料液pH6.0,浓缩至含量为30%,降温结晶、离心,得到含量8.5%为离心母液2.35L,因其Cl-含量较高返回离子交换进行再处理,离心结晶真空干燥得到医药级缬氨酸1.02kg,经检测符合《中国药典,2005》标准要求;
4)、食品级缬氨酸制备
4.1)、离子交换:缬氨酸盐酸盐母液用2倍体积比的去离子水稀释,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树脂采用H型WA-2阳离子氨基酸专用树脂,上柱过程中缬氨酸与树脂上H+交换被吸附,H+进入吸附废水。吸附废水中存在H+和Cl-形成稀盐酸溶液,收集用来树脂再生,吸附完成后稀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脱氨;
4.2)、脱色、结晶:脱氨后的料液调节pH6.0-6.5,采用0.5%针剂活性炭脱色,确保脱色后料液透光T430>99%。精滤除碳,料液浓缩至含量为25%-35%,降温结晶、离心,得到含量为8.7%离心母液1.5L,因其Cl-含量较高返回离子交换进行再处理,离心结晶真空干燥得到食品级缬氨酸0.57kg,经检测符合FCCIV、USP24(美国药典24版)标准要求。
因母液回到离子交换工序循环使用,故将其视为非损失部分,计算得总提取收率为95.27%。
实施例2
1)、缬氨酸粗品及饲料级缬氨酸的制备
缬氨酸发酵液6.5L,含量4.2%。经过超滤去除菌体等大分子杂质,针剂活性炭脱色,然后减压浓缩结晶,降温后离心,得到缬氨酸粗品,折纯度为100%的缬氨酸213g,母液0.645L,含量9.3%,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得到含量73.7%的饲料级缬氨酸78.7g;
2)、缬氨酸盐酸盐制备
粗品缓慢加入到体积为3.4L、浓度为6mol/L的稀盐酸中,在70℃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降温结晶,离心得到缬氨酸盐酸盐和缬氨酸盐酸盐母液,薄板层析检测缬氨酸盐酸盐纯度,若有杂酸斑点,需再次用0.5倍的2mol/L的稀盐酸溶解,重复上述操作;
3)、医药级缬氨酸制备
3.1)、离子交换:缬氨酸盐酸盐用12倍体积比的去离子水溶解,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树脂采用Na型WA-2阳离子氨基酸专用树脂,上柱过程中缬氨酸被吸附,树脂上的Na+被交换下来,吸附废水中存在Na+和Cl-形成NaCl溶液,收集用来树脂再生,吸附完成后稀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脱氨;
3.2)、脱色、结晶:脱氨后的料液调节pH6.1,采用0.5%针剂活性炭脱色,确保脱色后料液透光T430>99%,精滤除碳后修正料液pH6.1,浓缩至含量为32%,降温结晶、离心,得到含量为8.1%离心母液430ml,因其Cl-含量较高返回离子交换进行再处理,离心结晶真空干燥得到医药级缬氨酸116g,经检测符合《中国药典,2005》标准要求;
4)、食品级缬氨酸制备
4.1)、离子交换:氨酸盐酸盐母液用2倍体积比的去离子水稀释,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树脂采用Na型WA-2阳离子氨基酸专用树脂,上柱过程中缬氨酸被吸附,树脂上的Na+被交换下来,吸附废水中存在Na+和Cl-形成NaCl溶液,收集用来树脂再生,吸附完成后稀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脱氨;
4.2)、脱色、结晶:脱氨后的料液调节pH6.0-6.5,采用0.5%针剂活性炭脱色,确保脱色后料液透光T430>99%。精滤除碳,料液浓缩至含量为30%,降温结晶、离心,得到含量为7.7%离心母液162ml,Cl-含量较高返回离子交换进行再处理,离心结晶真空干燥得到食品级缬氨酸40.5g,经检测符合FCC IV、USP24(美国药典24版)标准要求。
因母液回到离子交换工序循环使用,故将其视为非损失部分,计算得总提取收率为95.9%。

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缬氨酸的新工艺,其过程包括:微生物发酵法获得缬氨酸发酵液,超滤膜去除菌体等杂质,浓缩结晶得到缬氨酸粗品,母液喷雾干燥制作饲料级产品;缬氨酸粗品酸溶重结晶、10-15倍水溶解后经离子交换处理,洗脱液脱色、结晶制作医药级产品,母液再经离子交换处理循环使用;粗品重结晶母液稀释后经离子交换制作食品级产品,其母液再经离子交换处理循环使用。该工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总提取收率,制作出不同级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