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2860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4958.0

申请日:

2009.09.11

公开号:

CN102017888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31/00申请日:20090911|||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1/00

主分类号:

A01G31/00

申请人: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魏明; 刘卫民; 邹万君; 张丽芳; 朱维贤; 李华; 邱永寿; 蒋瑜; 施林

地址:

650034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环城南路7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代理人:

孟蓉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包括苗床处理、扦插和管理三大步骤,特征在于采用水洗河砂作为苗床基质,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管理,使用的营养液配方为:每升水用N:0.24克+P2O5:0.2克+K2O:0.48克和每升水用N:0.6克+P2O5:0.6克+K2O:0.6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单位面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产量高,个头大,3g以上的占68%,作为生产用种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且成活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包括苗床处理、扦插和管理三大步骤,其特征 在于具体如下 : 步骤 1、苗床准备,苗床基质采用水洗河沙,提前 2 周将基质赶平,用甲醛或其它 消毒剂浇透基质,并封棚熏蒸一周,一周后开棚通风,隔天翻一次基质晾晒,共翻 3-4 次,待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次将基质赶平备用 ; 步骤 2、扦插,采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出瓶后将培养基洗净,扦插前将 苗床基质用水浇透,再打孔扦插,插苗深度为苗长的 1/3,苗插入孔内后需将基质按实, 株行距根据所需种薯大小按 5 到 10×10 到 20cm,50-200 株 /m2 种植 ;扦插完毕后,再 浇一次透水 ; 步骤 3、管理 : 1) 大棚管理,大棚应随时保持整洁、干净 ; 2) 水分,脱毒组培苗扦插前要将基质浇足,扦插后要浇透底水,每天需浇 3-4 次 水,植株长出新根后可减少浇水次数到每天 1-2 次,以后逐渐递减,现蕾后要注意控 水; 3) 光照,脱毒组培苗扦插好后要用 60-70%遮阴网遮阴,植株成活后方可取下遮阴 网; 4) 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 19-28℃ ; 5) 施肥,扦插后植株长出新根后进行首次施肥,首次追肥营养液配方为 :每升水用 N :0.24 克 +P2O5 :0.2 克 +K2O :0.48 克,以后每周用营养液,营养液的配方为 :每升水 用 N :0.6 克 +P2O5 :0.6 克 +K2O :0.6 克进行施肥,整个生育期施 6-7 次肥,每次施肥后 随即用清水洗苗 ; 6) 培基质,当植株生长出匍匐茎时即可培基质,可用本身基质培,也可用事先经消 毒准备好的基质撒培 ; 7) 病害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防治,每周一次,连续 3 次。 8) 收获,植株达 60%落黄即可割桩,割桩 1 周后收获,收获后进行分级入库,入库 前仓库应进行消毒处理。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步骤 1 中采 用的水洗河砂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花岗 岩。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步骤 1 中 苗床宽度 1.1-1.2m,基质厚度 20-30cm。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步骤 2 中, 扦插使用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高度 6-7cm。

说明书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生产技术,尤其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背景技术 马铃薯生产主要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但由于种植代数较多后极易感染病 毒,加之调种和种植户之间的串换种,造成了种薯退化、混杂,导致生产出的马铃薯产 量低、品质差,这样就严重影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和发展。 通过组织培养出马铃薯组 培苗,再进行茎尖剥离的技术,摒除了马铃薯病毒病,然后将脱毒组培苗进行大规模扩 繁,移栽于消毒好的基质,并进行隔离保护栽培,这样生产出的种薯就是脱毒原原种, 原原种种植后为原种,依次为一级种、二级种和三级种 ( 生产种 ),这样就保证了生产过 程中种薯的质量,为马铃薯的增产和质量的保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生产脱毒原原 种需较高的技术和相对较好的设备设施才能完成,基质也多样,有山砂、腐殖土、珍珠 岩等,栽培技术也参差不齐,常常造成成活率低,单位面积种薯数量不高,种薯质量不 能完全保证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 “00112983.X”,名称 “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 产方法” 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通过特殊的选择 基质、基质的消毒、苗源培养、遮阴、扦插、肥水管理等步骤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但 是这种生产方法操作比较繁复,使用的营养液配方中微量元素含量较多,增加了生产成 本,单位面积结薯虽多,但是单个薯种个头小,种植后成活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脱毒原原种生产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马铃薯脱 毒原原种生产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种植后能成活率高。
     本发明具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包括苗床处理、扦插和管理 三大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
     步骤 1、苗床准备,苗床基质采用水洗河沙,提前 2 周将基质赶平,用甲醛或其 它消毒剂浇透基质,并封棚熏蒸一周,一周后开棚通风,隔天翻一次基质晾晒,共翻 3-4 次,待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次将基质赶平备用 ;
     步骤 2、扦插,采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出瓶后将培养基洗净,扦插 前将苗床基质用水浇透,再打孔扦插,插苗深度为苗长的 1/3,苗插入孔内后需将基质按 实,株行距根据所需种薯大小按 5 到 10×10 到 20cm,50-200 株 /m2 种植 ;扦插完毕后, 再浇一次透水 ;
     步骤 3、管理 :
     1) 大棚管理,大棚应随时保持整洁、干净 ;
     2) 水分,脱毒组培苗扦插前要将基质浇足,扦插后要浇透底水,每天需浇 3-4 次水,植株长出新根后可减少浇水次数到每天 1-2 次,以后逐渐递减,现蕾后要注意控 水;
     3) 光照,脱毒组培苗扦插好后要用 60-70%遮阴网遮阴,植株成活后方可取下 遮阴网 ;
     4) 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 19-28℃ ;
     5) 施肥,扦插后植株长出新根后进行首次施肥,首次追肥营养液配方为 :每升 水用 N :0.24 克 +P2O5 :0.2 克 +K2O :0.48 克,以后每周用营养液,营养液的配方为 :每 升水用 N :0.6 克 +P2O5 :0.6 克 +K2O :0.6 克进行施肥,整个生育期施 6-7 次肥,每次施 肥后随即用清水洗苗 ;
     6) 培基质,当植株生长出匍匐茎时即可培基质,可用本身基质培,也可用事先 经消毒准备好的基质撒培 ;
     7) 病害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防治,每周一次,连续 3 次。
     8) 收获,植株达 60%落黄即可割桩,割桩 1 周后收获,收获后进行分级入库, 入库前仓库应进行消毒处理。
     在步骤 1 中采用的水洗河砂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 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花岗岩。
     在步骤 1 中苗床宽度 1.1-1.2m,基质厚度 20-30cm。 在步骤 2 中,扦插使用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高度 6-7cm。
     在本发明中,苗床基质采用水洗河砂,尤其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 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份是花岗岩,透水透气性好,消毒容易、彻底 ;砂色较 深,增温效果好 ;花岗岩不易风化变细,使用年限长,可以使用 5-6 年,而使用石英砂 为主要成分的山砂则 1-2 年就要更换一次,因而本发明中使用的基质能降低成本 ;在 本发明中施肥使用的营养液配方都是比较廉价的成分,以氮、磷、钾这三种大量元素为 主,成本较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单位面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产量高,个头大,3g 以上的占 68%,作为生产用种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且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采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花岗 岩,提前 2 周将基质赶平,苗床宽度 1.2m,基质厚度 25cm,用甲醛或其它消毒剂浇透基 质,并封棚熏蒸一周,一周后开棚通风,隔天翻一次基质晾晒,共翻 3-4 次,待消毒剂 完全挥发后,再次将基质赶平备用 ;大棚选用 0.4mm 孔径的优质防虫网,缝扎牢靠、无 裂口、破洞,进出口设过度间双层防护,同时在过渡间设消毒池。
     选用高度 6-7cm 的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出瓶后培养基应洗净,扦 插前将苗床基质用水浇透,再打孔扦插,插苗深度为苗长的 1/3,苗插入孔内后需将基质 按实,株行距 6×15cm,112 株 /m2 种植。
     在管理中注意
     1) 保持大棚的整洁干净
     2) 水分,脱毒组培苗扦插前要将基质浇足,扦插后要浇透底水,每天需浇 3-4 次水,水量视情况而定,植株长出新根后可减少浇水次数为每天 1-2 次,以后逐渐递 减,现蕾后要注意控水 ;3) 光照,脱毒组培苗扦插好后要用 60-70%遮阴网遮阴,植株成活后方可取下 遮阴网 ;
     4) 温度,夏季保持棚内通风降温,冬季注意保暖,气温较低时,可用小拱棚或 人工增温,温度保持在 19-28℃ ;
     5) 施肥,扦插后植株长出新根后进行首次施肥,首次追肥营养液配方为 :每升 水用 N :0.24 克 +P2O5 :0.2 克 +K2O :0.48 克,以后每周用营养液,营养液配方为 :每 升水用 N :0.6 克 +P2O5 :0.6 克 +K2O :0.6 克进行施肥,整个生育期一般需施 6-7 次肥即 可,每次施肥后随即用清水洗苗 ;
     6) 培基质,当植株生长出匍匐茎时即可培基质,可用本身基质培,也可用事先 经消毒准备好的基质撒培 ;
     7) 病害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防治,每周一次,连续 3 次 ;
     8) 收获,植株达 60%落黄即可割桩,割桩 1 周后收获,收获后进行分级入库, 入库前仓库应进行消毒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 1 平方米结薯 232 个,单个重量在 3g 以上 的优质原原种占 68%,用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生产出的原原种薯块表皮木栓 化程度高,不易因表皮破损而感病,单株结薯个数多,个体大,易被普通生产者使用, 原原种种植后成活率高,易管护。5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7888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7888ACN102017888A21申请号200910094958022申请日20090911A01G31/0020060171申请人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地址650034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环城南路701号72发明人魏明刘卫民邹万君张丽芳朱维贤李华邱永寿蒋瑜施林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3114代理人孟蓉英54发明名称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57摘要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包括苗床处理、扦插和管理三大步骤,特征在于采用水洗河砂作为苗床基质,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管理,使用的营养液配方为每升水。

2、用N024克P2O502克K2O048克和每升水用N06克P2O506克K2O06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单位面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产量高,个头大,3G以上的占68,作为生产用种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且成活率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17900A1/1页21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包括苗床处理、扦插和管理三大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步骤1、苗床准备,苗床基质采用水洗河沙,提前2周将基质赶平,用甲醛或其它消毒剂浇透基质,并封棚熏蒸一周,一周后开棚通风,隔天翻一次基质晾晒,共翻34次,待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次将基质赶平备用。

3、;步骤2、扦插,采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出瓶后将培养基洗净,扦插前将苗床基质用水浇透,再打孔扦插,插苗深度为苗长的1/3,苗插入孔内后需将基质按实,株行距根据所需种薯大小按5到1010到20CM,50200株/M2种植;扦插完毕后,再浇一次透水;步骤3、管理1大棚管理,大棚应随时保持整洁、干净;2水分,脱毒组培苗扦插前要将基质浇足,扦插后要浇透底水,每天需浇34次水,植株长出新根后可减少浇水次数到每天12次,以后逐渐递减,现蕾后要注意控水;3光照,脱毒组培苗扦插好后要用6070遮阴网遮阴,植株成活后方可取下遮阴网;4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1928;5施肥,扦插后植株长出新根后进行首次施肥。

4、,首次追肥营养液配方为每升水用N024克P2O502克K2O048克,以后每周用营养液,营养液的配方为每升水用N06克P2O506克K2O06克进行施肥,整个生育期施67次肥,每次施肥后随即用清水洗苗;6培基质,当植株生长出匍匐茎时即可培基质,可用本身基质培,也可用事先经消毒准备好的基质撒培;7病害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防治,每周一次,连续3次。8收获,植株达60落黄即可割桩,割桩1周后收获,收获后进行分级入库,入库前仓库应进行消毒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步骤1中采用的水洗河砂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花岗岩。

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步骤1中苗床宽度1112M,基质厚度203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步骤2中,扦插使用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高度67CM。权利要求书CN102017888ACN102017900A1/3页3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生产技术,尤其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背景技术0002马铃薯生产主要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但由于种植代数较多后极易感染病毒,加之调种和种植户之间的串换种,造成了种薯退化、混杂,导致生产出的马铃薯产量低、品质差,这样就严重影响、制约了马铃薯。

6、生产和发展。通过组织培养出马铃薯组培苗,再进行茎尖剥离的技术,摒除了马铃薯病毒病,然后将脱毒组培苗进行大规模扩繁,移栽于消毒好的基质,并进行隔离保护栽培,这样生产出的种薯就是脱毒原原种,原原种种植后为原种,依次为一级种、二级种和三级种生产种,这样就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种薯的质量,为马铃薯的增产和质量的保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生产脱毒原原种需较高的技术和相对较好的设备设施才能完成,基质也多样,有山砂、腐殖土、珍珠岩等,栽培技术也参差不齐,常常造成成活率低,单位面积种薯数量不高,种薯质量不能完全保证的问题。中国专利号“00112983X”,名称“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

7、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通过特殊的选择基质、基质的消毒、苗源培养、遮阴、扦插、肥水管理等步骤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但是这种生产方法操作比较繁复,使用的营养液配方中微量元素含量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单位面积结薯虽多,但是单个薯种个头小,种植后成活率较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脱毒原原种生产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种植后能成活率高。0004本发明具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包括苗床处理、扦插和管理三大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0005步骤1、苗床准备,苗床基质采用水洗河沙,提前2周将基质赶平,用甲醛或其它消毒剂浇透基质,并。

8、封棚熏蒸一周,一周后开棚通风,隔天翻一次基质晾晒,共翻34次,待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次将基质赶平备用;0006步骤2、扦插,采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出瓶后将培养基洗净,扦插前将苗床基质用水浇透,再打孔扦插,插苗深度为苗长的1/3,苗插入孔内后需将基质按实,株行距根据所需种薯大小按5到1010到20CM,50200株/M2种植;扦插完毕后,再浇一次透水;0007步骤3、管理00081大棚管理,大棚应随时保持整洁、干净;00092水分,脱毒组培苗扦插前要将基质浇足,扦插后要浇透底水,每天需浇34次水,植株长出新根后可减少浇水次数到每天12次,以后逐渐递减,现蕾后要注意控水;说明书CN102。

9、017888ACN102017900A2/3页400103光照,脱毒组培苗扦插好后要用6070遮阴网遮阴,植株成活后方可取下遮阴网;00114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1928;00125施肥,扦插后植株长出新根后进行首次施肥,首次追肥营养液配方为每升水用N024克P2O502克K2O048克,以后每周用营养液,营养液的配方为每升水用N06克P2O506克K2O06克进行施肥,整个生育期施67次肥,每次施肥后随即用清水洗苗;00136培基质,当植株生长出匍匐茎时即可培基质,可用本身基质培,也可用事先经消毒准备好的基质撒培;00147病害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防治,每周一次,连续3次。00158。

10、收获,植株达60落黄即可割桩,割桩1周后收获,收获后进行分级入库,入库前仓库应进行消毒处理。0016在步骤1中采用的水洗河砂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花岗岩。0017在步骤1中苗床宽度1112M,基质厚度2030CM。0018在步骤2中,扦插使用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高度67CM。0019在本发明中,苗床基质采用水洗河砂,尤其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份是花岗岩,透水透气性好,消毒容易、彻底;砂色较深,增温效果好;花岗岩不易风化变细,使用年限长,可以使用56年,而使用石英砂为主要成分的山砂则12年就要更换一次,因而本发明中使用的基质能。

11、降低成本;在本发明中施肥使用的营养液配方都是比较廉价的成分,以氮、磷、钾这三种大量元素为主,成本较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单位面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产量高,个头大,3G以上的占68,作为生产用种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且成活率高。具体实施方式0020实施例1、0021采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特有的水洗河砂,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花岗岩,提前2周将基质赶平,苗床宽度12M,基质厚度25CM,用甲醛或其它消毒剂浇透基质,并封棚熏蒸一周,一周后开棚通风,隔天翻一次基质晾晒,共翻34次,待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次将基质赶平备用;大棚选用04MM孔径的优质防虫网,缝扎牢靠、无裂口、破洞,进出口设过度间双层防护,同。

12、时在过渡间设消毒池。0022选用高度67CM的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出瓶后培养基应洗净,扦插前将苗床基质用水浇透,再打孔扦插,插苗深度为苗长的1/3,苗插入孔内后需将基质按实,株行距615CM,112株/M2种植。0023在管理中注意00241保持大棚的整洁干净00252水分,脱毒组培苗扦插前要将基质浇足,扦插后要浇透底水,每天需浇34次水,水量视情况而定,植株长出新根后可减少浇水次数为每天12次,以后逐渐递减,现蕾后要注意控水;说明书CN102017888ACN102017900A3/3页500263光照,脱毒组培苗扦插好后要用6070遮阴网遮阴,植株成活后方可取下遮阴网;00274。

13、温度,夏季保持棚内通风降温,冬季注意保暖,气温较低时,可用小拱棚或人工增温,温度保持在1928;00285施肥,扦插后植株长出新根后进行首次施肥,首次追肥营养液配方为每升水用N024克P2O502克K2O048克,以后每周用营养液,营养液配方为每升水用N06克P2O506克K2O06克进行施肥,整个生育期一般需施67次肥即可,每次施肥后随即用清水洗苗;00296培基质,当植株生长出匍匐茎时即可培基质,可用本身基质培,也可用事先经消毒准备好的基质撒培;00307病害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防治,每周一次,连续3次;00318收获,植株达60落黄即可割桩,割桩1周后收获,收获后进行分级入库,入库前仓库应进行消毒处理。0032通过上述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1平方米结薯232个,单个重量在3G以上的优质原原种占68,用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生产出的原原种薯块表皮木栓化程度高,不易因表皮破损而感病,单株结薯个数多,个体大,易被普通生产者使用,原原种种植后成活率高,易管护。说明书CN10201788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